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风险社会视域下“校园贷”问题的生成及应对

更新时间:2016-07-05

一、“校园贷”的兴起、异变及特征

从广义上来说,“校园贷”包括所有面向大学生提供的贷款,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02年由招商银行推出的大学生信用卡业务,该项业务在2009年为银监会叫停。其后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受国家普惠金融政策的鼓励,面向大学生提供的网络贷款迅速兴起,受到大学生追捧。这种新兴的贷款形式与以往的大学生贷款差异显著:一是其业务开展主要在线上完成,概括起来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基于消费场景的“电商+金融”模式,以“京东白条”“蚂蚁花呗”以及分期购物网站为代表;另一种是现金直接贷款模式,以“名校贷”“宜人贷”等P2P平台为代表。二是贷款资金主要用于满足购物、旅游等消费性需求。

“校园贷”真正触及社会舆论兴奋点,始于2016年河南某高校大学生欠贷自杀事件,其后的“借贷宝10G裸条”风波进一步引爆网络舆论。经过媒体的深入挖掘和广泛报道,一条正在野蛮生长的产业链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浮现在公众面前。纵观近年来由“校园贷”引发的典型事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超出个人还款能力的非理性借贷问题——借贷者不考虑或过高估计自己的还款能力,对高昂的利息缺乏理性计算和认知,进而因还款能力不足引发纠纷和悲剧;另一类是存在欺诈行为的“被贷款”问题——借贷者本无借贷之意,却被他人利用身份信息行了借贷之实。

相较于以往的欠贷问题,由“校园贷”引发的社会问题具有一些全新的特征:(1)行为主体的模糊性。由于借贷方式的开放性、身份的隐匿性、行为的跨界性,一般很难确定借款者、放贷者、催债者等具体的行为主体。(2)行为事件的突发性。对于哪些个体容易发生借贷事件、何时发生、因何发生都是难以预料的。其源头虽然只是一起普通的借贷行为,却在突然间演变为一起不良社会事件。(3)行为后果的不确定性与难控性。围绕“校园贷”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形态各异,往往会对当事人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多种人身权利造成伤害,继而可能衍生出对当事人及其亲友在身体、财产等方面的一系列不确定的侵害后果,其影响范围难以被人们所掌控。

“粮改饲”试点项目实施两年来,发展了清苑县三丰牧草制品有限公司、河北盛世兆苜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海勋奶牛专业合作社等一大批青贮饲料专业收贮企业。专业青贮企业在青贮补贴、地上青贮设施建设补贴政策与养殖场相同。建设标准化青贮饲料供应基地,将青贮饲料商品化,通过项目补贴降低供应价格,专业青贮企业为中小型养殖场提供物美价廉的青贮饲料,开拓青贮饲料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专业青贮企业的青贮饲料大量向山西、内蒙、张家口销售。

二、风险社会视域下的“校园贷”:一个跨界性问题

(一)“校园贷”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如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信贷业务发展早,互联网技术走在世界前列,但大学生贷款却并未像在中国那样衍生出诸多社会问题,学界也难以找出与中文词汇“校园贷”相对应的术语。但相关的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对于我们研究“校园贷”问题无疑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价值。在学术思想方面,国外一些学者很早就开始关注消费信贷隐含的社会风险。Lachance的研究表明,经常使用信用卡的消费者往往拥有积极的信用态度,甚至透支消费“上瘾”。[1]Hyman认为,消费信贷从根本性上改变了美国的消费文化以及消费者的社会关系,是导致消费主义和负债文化的关键原因,对消费行为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2]Zinman认为,过度的消费信用会导致消费、生产和就业超过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产生极高的社会成本。[3]在实践经验方面,除通过建立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以降低违约风险并以立法手段对“校园贷”业务予以规制外,理性消费文化的塑造亦不可或缺。例如,美国政府规定所有的放贷人都要有营业执照并进行严密监管,对于降低学生负债风险也有还贷的法规,贷款平台通常以FICO信用分作为衡量学生信用质量的主要标准;而德国除拥有健全的征信体系外,公民节俭的生活习惯及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贷款违约风险。

在3%接种量、72 h培养条件下,研究不同培养温度对酯化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图6。由图6可知,随着培养温度的提高,酯化力先增高后降低。培养温度为37℃时,发酵产物的酯化力随着培养温度的增加不断提高,当培养温度为47℃时,麸曲的酯化力最高,随后再提高培养温度麸曲的酯化力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

在国内,尽管“校园贷”问题备受关注,但研究十分缺乏。从研究领域来看,教育学、经济学、法学涉足居多,研究内容集中在分析“校园贷”异变原因及对策,观点散见于各类案例分析及新闻评论。基于对“校园贷”不同参与主体的分析,学者们在阐述“校园贷”异变原因时各持己见,归纳起来可分为三大代表性观点:(1)监管滞后说,认为监管机制滞后于“校园贷”,导致“校园贷”在无所束缚的环境中脱序式野蛮增长。[4]治理之道在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大学生征信体系、构建全方位的“校园贷”监管体系。(2)教育缺失说,认为大学生缺少金融安全知识和财商教育是“校园贷”违规违法案例频发的重要原因。[5]应对之策在于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提高学生的财经素养。(3)思想异化说,认为“校园贷”的异变是受大学生不良思想观念驱动。持此类观点的学者大都从主观角度出发,或将“校园贷”的高违约率归因于消费主义思潮泛滥,[6]或认为非理性借贷与媒介文化症候爆发所引发的价值错乱息息相关,[7]或认为频繁的网络贷款行为是受行为的“高功效感”驱使[8]。应对方法在于教育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

毋庸置疑,现有学术成果为我们探索“校园贷”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相较于传统的贷款活动,“校园贷”同时发生于身体在场的现实社会与缺场的网络空间,具有贷款主体的匿名性、不确定性,贷款方式的开放性、虚拟性等特征。其中的互动除了受置身其中的社会环境影响外,还与网络技术发展、借贷双方互动机制等因素密切相关,既是现实社会问题,亦是网络社会问题。如果我们将考察的视野局限于单一的行为主体或现实社会,对“校园贷”问题的考察和分析就容易失之片面。

(二)风险社会:“校园贷”问题的整体性分析视角

[4]黄志敏、熊纬辉.“校园贷”类P2P平台面临的风险隐患及监管对策[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6(03):17-22.

可见,这些新近的理论成果有效地拓展了“校园贷”问题的研究视域,为该问题的研究向纵深层次推进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分析框架。首先,随着经济社会日益网络化,逐渐形成了一个与现实空间分离并存的虚拟化的“缺场空间”,“校园贷”作为一个横跨“在场空间”与“缺场空间”的“跨界性”问题,以整体性的分析视角方能对其作出更为透彻的阐释;其次,以风险社会理论为分析视角,可有效地贯通网上网下两个空间的情境性区隔,是从整体上解读“校园贷”问题的理想选择。

三、风险共振:“校园贷”异变的根源分析

贝克曾指出:“当代中国社会因巨大的社会变迁正步入风险社会,甚至将可能进入高风险社会。”“校园贷”作为“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情境性分化的产物,其衍生问题无疑是网络技术固有的风险和无序释放的社会变迁风险经由行为主体交互行动而发生共振、扩散的结果。它主要涉及社会急剧转型、网络技术发展、大学生群体结构三个风险源。

图1 风险社会视域下的“校园贷”问题

(一)社会转型过程中风险的无序释放是催生“校园贷”问题的现实动因

一是构建以学校、家庭为主体的教育督导系统,培养大学生的财经素养,加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主要载体,应该增进彼此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建构起改善大学生社会化环境的教育督导系统,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例如,各高校可以通过开设财经类选修课程、举办金融知识讲座,丰富大学生财经知识。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对学生进行责任伦理、消费伦理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

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脱序式发展,加剧了社会消费主义倾向,郁积了过量虚假需要。马尔库塞将人的需求分为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真实需要是人本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那些需要,它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应该无条件地加以满足的需要。虚假需要是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于个人的需要,是使艰辛、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要。马尔库塞认为,现代社会的大多数需要,诸如休息、娱乐、按广告宣传处世、爱别人之所爱,都属于虚假需要的范畴。虚假需要的主体并不是真正的人,而是发达的工业社会。[12]当下中国大学生非理性贷款消费,表面上是个体的主观经济行为,其背后潜藏着因虚假需要无法得到满足的焦虑、自卑心态。毋庸置疑,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与此同时,转型过程中的价值体系还处于不断的变革和完善过程中,个体的价值观念缺乏明确的规范和引导,加之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产生的相对剥夺感、享乐主义思想蔓延带来的物质沉迷,个体的虚假需要非但没有得到填满,反而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据易观智库发布的《2016中国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可达千亿。[13]如此大的市场吸引了众多商户纷纷在“校园贷”市场上“跑马圈地”,他们在原本宁静的校园和充满诱惑的商品市场之间开辟了一条捷径,引来无数大学生蜂拥而至,而一旦失足便有可能深陷债务深渊。

4)门楣“名荐天朝”右侧落款时间为“洪熙元年孟冬朔吉(十月一日)”,而圣旨落款时间为“洪熙元年五月十九日”,工期时间仅有5个月,体现了这种急于夸耀的心情。短时间建好牌坊,非富庶人家不可,这恰与孺一房当时的经济实力是匹配的。

花丝生活能力与温度和湿度有关,一般5-6天之内接受花粉的能力最强。根据观察,平均温度20-21.5℃、相对湿度79%-92%时,花丝抽出苞叶10天之内生活力最高,11-12天显著降低,15天以后死亡。授粉后24 h完成授精。花丝授粉后停止生长,受精后2-3天,花丝变褐色,渐渐干枯。

另一方面,商业化运作模式的普遍嵌入,加剧了借贷双方“责任伦理”的丧失,加速了“校园贷”的野蛮生长。“责任伦理”是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最早提出的命题。它要求个体行为除了必须依据最高信念,还必须对行为的后果有相应的预判和担当。[14]就“校园贷”而言,它要求借贷双方都必须预先考虑以下情形:(1)行为可能产生的恶果;(2)恶果与自己行为之间的联系;(3)该恶果的防范与避免;(4)如何对自己行为的恶果承担责任;(5)拒绝承担责任违背社会伦理将受到惩罚。这种借贷双方相互之间的责任伦理是维护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性力量。而在“校园贷”的成长过程中,借贷双方均存在严重的责任伦理缺失问题。由“校园贷”平台观之,超低门槛的申请资格、高度线上化的放贷过程、过度夸张的宣传口号,使得风险控制环节形同虚设。从业已发生的“被贷款”案例来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受害人信息被盗用;二是受害者“帮人注册”,实则被贷款;三是“培训贷”“创业贷”“求职贷”等不良借贷问题。其共同点在于,人为设置的简易风控程序使得个人仅需要提供十分简单的私人信息就可以完成借款。与此同时,一支由在校学生和校外人员共同组成的地推队伍以其传销式的代理策略在“校园贷”的疯狂扩张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以趣分期公司为例,该公司成立之初像大多数网贷平台一样依靠促销吸引用户,但这种保守的方式没有帮助其打开市场。2014年七八月份,趣分期雇佣大量地推人员进行地毯式推广,其业务范围迅速从全国10个城市扩张到300个城市。这一策略引得竞争对手纷纷效仿,也开启了整个行业的过山车之旅。反观贷款学生,其对贷款用途是否合理、贷款金额是否适当、贷款的利息是否充分了解等问题预先思考不足。在此情形下,“校园贷”的用户规模取得了爆发式增长。可以说,借贷双方缺少前瞻性的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是“校园贷”迅速崛起并爆发危机的关键原因。

(二)网络技术的风险特征是催生“校园贷”问题的潜在根源

道路工程建设的档案管理如果是正规有序的,那么它能极为真实地记录下道路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同时,还能集中体现出道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工程设计指导思想、施工技术和工程建设经验。道路工程建设的档案管理为展示工程发展的现代化成就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节将验证PUs与SUs同时存在于CRN时,几种频谱资源分配算法性能对比.在网络中部署4个PUs,分别位于(30,30)(30,70)(70,30)和(75,30)处,干扰半径均为30m,以概率θ分别对信道1、2、3和1独占使用,则信道空闲概率为μ=1-θ.

作为现代性之产物的网络技术,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蕴含着发展和风险的两歧性。网络空间风险性不断滋生,主要基于其作为传播媒介和社会交往的双重功能,是一种典型“技术—社会”风险。这种风险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相伴而生,是催生“校园贷”问题的潜在根源。

一方面,社会贫富差距借由“社交媒介杠杆”的作用,对身处较低经济层的年轻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迫,并由此产生了普遍性的价值错乱。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激活了最基本的社会元素——个人,它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基于连接的表达和创造。在这个信息庞杂的网络环境中,数不胜数的网站、公众号、微商、鸡汤写手等,极尽所能地描摹与渲染富裕阶层的生活,别有用心地向大学生表达物质符号与个体尊严之间的同质同构关系。它们在互联网环境下产生自我叠加的杠杆效应,使得现实情境中的经济分层变得更加令人不满和绝望。那些既无从获得适宜发展条件,又无从掌握充分自省能力的个体,在这样的时代里更迅速地陷入价值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由‘裸贷’案例观之,年轻女孩为了几千元钱不惜押上个人隐私,事实上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社会现实:于这些女孩而言,‘穷’的无尊严感已经超过了‘裸’的无尊严感。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感受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互联网所构建的新的媒介环境。”[15]他们恰似鲍曼笔下的“新穷人”,是“有缺陷的、有欠缺的、不完美和先天不足的消费者”,而网络媒介的扩展前所未有地提升了这种“新穷人”的塑造效率。可以说,基于互联网技术所构建的新的媒介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错乱,阻碍了其构建有效的自我认同,是诱发非理性消费贷款的重要因素。

[2] Louis Hyman.Debtor Nation:The History of America in Red Ink [M].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1:99-102.

(三)大学生群体消费高而财商低的结构特点是催生“校园贷”问题的重要因素

据易观智库发布的《2016中国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大学生群体对于分期消费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用过分期消费并且表示还会继续使用的,超过67%,而剩余30%多的大学生群体中,没进行过分期消费的只占22%。[16]根据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占一半。[17]这显示出大学生旺盛的消费需求和超前的消费意识,而大学生由于心理品性尚未成熟,缺乏相应的利息换算知识,缺少对预支目的和期限的清晰认识,难以形成对未来收入的理性预期。据2016年发布的《中国青年财商认知和行为调查报告》显示,90后大学生存在理财意识比较薄弱、互联网接受程度高、风险判别能力不足等财商特征。[18]中国银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张永军认为,违法违规“校园贷”事件折射出部分大学生财经素养的匮乏,而社会公众能否真正做到健康履行消费,不接受违法违规金融活动,直接与其接受的财经素养教育程度密切相关。[19]可见,较低的财商不仅无法约束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又使得其面对贷款陷阱难以招架。

四、散化风险:“校园贷”问题的应对之策

在中国社会结构日趋分化、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校园贷”问题的应对显然已不是也不可能是单纯的政府责任,学校、家庭、贷款平台、媒体等市场和社会力量,都是当然的风险防范主体。引导“校园贷”合理有序发展就应确立“多元合作、共担风险”的理念,建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个体自省”的风险应对共同体。

(一)政府层面:总揽全局,在引导“校园贷”良性发展中发挥主导功能

小虫找许沁滋事,玉敏并不知道。到晚上九点下了班,发现小虫没回来,打电话给小虫。好长时间小虫才接电话,说他被关在凌源派出所了。玉敏吓了一大跳。一个警察接过电话说,他带人到许沁的抛光部闹事,被派出所抓来了。小虫在边上喊,那女人太嚣张,我饶不了她。玉敏急忙挂了电话,打电话给花奴。花奴听了,说没问题,该杀杀那女人的邪气。过了半小时,花奴来电话说,我找派出所朋友帮忙了,人今晚肯定放出来,不过朋友说,叫小虫以后不要再去闹事了,那女人和派出所关系很熟。今晚放小虫,派出所还和那女人商量了呢。

二是建立和完善对“校园贷”企业的规范制度,以法制手段引导行业合理有序发展。既要强调“校园贷”企业的行业自律,倡导互联网金融企业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又要加快立法,健全与“校园贷”相关的法律法规。当前尤其紧迫要做的工作是:制定“校园贷”企业市场准入机制,淘汰不良网络贷款企业;创新征信数据采集方式,完善大学生征信体系建设;建构大学生网络贷款风险评估模型,设定大学生进行网络贷款的资格和条件;明确“校园贷”企业的监管主体,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违法行为。

(二)社会层面:多方参与,在应对“校园贷”风险中发挥主体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波澜壮阔的社会转型。随着全球化背景的嵌入,中国社会转型呈现时空高度压缩的跨越式特征。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及后工业社会的诸多问题和因素形成的复合困境在同一界面、爆发式地集中展现出来。“校园贷”乱象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转型时期风险的无序释放。

二是积极创新以学校和金融机构为主体的联动机制,以高校为核心拓展个人征信数据,构建“校园贷”风险预警机制。与其他人群相比,大学生征信业具有历史数据量少、可用数据有限、没有业界先例、与父母相关性高等特征。相关企业不仅需要收集传统征信报告中的信息,而且需要补充其他更多信息。对于没有固定工作收入的学生而言,考试作弊、学术造假、不履行助学贷款承诺等行为都可以作为重要的征信依据。学校与金融机构在征信数据上的合作不仅有利于构建更加全面系统的大学生征信体系,而且有利于对大学生贷款动向进行预判,为防范不良贷款风险构筑屏障。

(三)个体层面:自我省察,提高消费行为素养以应对不良“校园贷”

在各类“校园贷”事件中,既有不良贷款企业违规违法的坑骗行为,又有大学生行为失范的身影。大学生既是不良“校园贷”事件的受害者,也是“校园贷”异变的推动者。因此,就大学生而言,要应对不良“校园贷”风险,一方面要增强网络贷款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个人隐私信息的保密措施;另一方面要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自觉提高个人诚信意识,学会理性、冷静地对待网络贷款。

参考文献:

解析:(1)Na2O、Na2CO3溶于水所得溶液均呈碱性,因此不能通过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判断白色物质为Na2O。(2)~(3)方案2的①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白色物质中有Na2CO3,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红色,说明白色物质中无Na2O,因此白色物质为 Na2CO3。(4)根据 Na转化为Na2CO3可知,Na作还原剂,则CO2作氧化剂转化为C,化学方程式为2Na2CO3+C。(5)丙同学的观点不正确,因为反应物为Na、CO2,不含氢元素,故不可能生成NaOH。

[1] Marie J. Lachance.Young Adults' Attitudes Towards Credi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umer Studies,2012(05):539-548.

一是要反思制度设置的科学性,完善面向大学生的诉求表达和信息反馈机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风险多发期和阵痛期,“校园贷”问题频发只不过是社会转型时期风险无序释放的结果。其主要根源之一在于当代大学生日益膨胀的消费需求无法通过良性渠道得到满足。为此,政府部门应该与时俱进地反思当前与大学生有关的金融制度和政策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要协同高校,及时监测和评估大学生消费思想和金融需求,畅通大学生金融诉求表达渠道,将大学生合理的资金需求传达给相关部门。要坚持宜“疏”不宜“堵”的原则,在综合评定的基础之上出台相应的政策。以合法合规的贷款渠道取代不良贷款平台,让普惠金融政策惠及每一名有合理需求的大学生。

另一方面,网络交互行为固有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加速了失真数据的产生,加剧了“校园贷”的信用风险。网络交往是一种基于人机界面的信息交互过程,具有真实身份隐形化、主体关系陌生化、行为形态虚拟化、社会效应跨界化等显著特点。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风险社会:每一个交往主体只是以一定的虚拟符号呈现,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由于网络贷款主要依赖互联网信息和行为数据来判断借款人的身份和资信状况,信息甄别和信用评价难度较高,加之人为降低的风险评价体系以及工作人员的主观违规操作,数据失真现象普遍存在于网络借贷行为之中。这种失真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数据造假,例如网络上有大量“如何提高芝麻信用分数”的“刷分秘籍”,借款人可以在实际资信状况没有任何改善的情况下,利用制度漏洞大幅度提高芝麻信用分数;二是信息冒用,例如盗取并利用他人信息进行借款。依此数据做出的放款决策,其风险隐患可想而知。

[3] Jonathan Zinman.Household Debt:Facts,Puzzles,Theories,and Policies[J].Annu-al Review of Economics,2014(01):251-276.

近年来,基于中国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客观现实,社会科学界开始对网络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刻反思,并逐渐转向寻求一种更为综合型或整体性的分析视角,其中风险社会理论作为一种兼具普适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的综合社会理论视角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青睐,并不断被运用到诸多现代性问题的跨学科研究过程中。例如,黄少华认为,迄今为止,国内学界对网络社会问题的讨论没有能够形成一个整合性的概念,从而无法真正揭示网络社会问题的结构与机制,无法阐明各种网络社会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他进而指出,“风险社会理论提供了一种恰当的理论视角和一个整合性的理论概念”,将“网络风险社会”视为一个整合性概念,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网络社会问题的结构和机制的认识。[9]姜方炳认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变迁正在生成巨大的“制度—结构”风险,他们与网络技术固有的风险通过网民的交互行为发生交叠、共振,进而产生了诸如“网络暴力”一类的网络社会问题,对网络社会问题的治理应该是一种风险治理。[10]刘少杰指出,社会空间在网络化的推动下,已分化为“在场空间”和“缺场”空间两种空间形态,由此经验事实也随之出现了双层性变化。只有凭借在宏观视野中展开的整体性思维才能在广阔的范围内把握(缺场空间中的)这种复杂的联系 。[11]

[5][18]柴葳.财经素养教育亟待“补课”[N].中国教育报,2016-09-26(03).

[6]吴再发.探索消费主义思潮语境下的大学生消费引领[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6(05):485-489.

[7][15]盖琪.“微时代”与“裸贷”:移动互联网语境下的媒介文化症候审思[J].探索与争鸣,2017(02):58-62.

[8]宋雁慧.大学生网贷行为的社会心理分析[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05):93-96.

[9]黄少华.风险社会视域中的网络社会问题[J].科学与社会,2013(04):14-22.

农村商品经济首先从农副业、加工业开始对国有企业产生冲击。1982年,在土地承包的基础上,一些农民开始搞副业,山东商河县一些农民做起了收羊、宰羊、销售羊肉的业务,我在当地调研时发现,收羊的农民与国有企业延伸到基层的供销社、收购站竞争,他们双方互相架大喇叭喊话,供销社说的是“要拥护国家的统购统销政策”,农民个体户的大喇叭喊着“我们收羊价格高”“我们的羊肉便宜”,竞争的结果显而易见。在对比中,民营企业的生命力充分显示出来,农民个体户走进了流通渠道,对实行统购统销的国有企业形成了巨大冲击。

第二,焊接接头弯曲试验。焊接接头横向拉伸试验ASME IX卷,弯曲直径4D。试验数据如表7所示,受拉面无裂纹缺陷,结果合格。

[10]姜方炳.空间分化、风险共振与“网络暴力”的生成——以转型中国的网络化为分析背景[J].浙江社会科学,2015(08):52-59.

[11]刘少杰.网络化的缺场空间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调整[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01):57-65.

[12]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6.

[13][16] 2016中国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EB/OL].http://www.askci.com/news/chanye/2016/02/18/101829ikkl_2.shtml,2016.

[14]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99-116.

目前,云天化集团及下属企业正进一步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融入沿线国家相关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南半岛”建设。一是构建面向全球资源配置的贸易平台,对于进口原料,除巩固进口传统区域外,还积极发力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二是构建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海外营销体系,在越南、缅甸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分子公司,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三是充分发挥天川滙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作用,为云南乃至全国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外贸综合服务。

[17]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EB/OL].http://www.sohu.com/a/79377489_221908,2016.

[19]中国青年财商认知和行为调查报告[EB/OL].http://www.iyunying.org/seo/sjfx/58462.html,2016.

吴鹤群,成晓越
《当代青年研究》 2018年第01期
《当代青年研究》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