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农村社会网络的情境化特征及情境下的农户间知识共享机制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农业逐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科学种养与机械化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但即使城镇化进程使得农村人口市民化加速,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村的社会网络关系以及深深植根于社会网络中的小农思想、文化与生产关系。中国社会是一个关系社会和人情社会,在现代发展理念尚未完全熏染的广大农村地区,关系更是成为社会组织凝聚和社会活动协调的核心因素。社会网络是承接农村社交文化与群体活动的主要载体与平台。农村社会网络是农民、农户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情境,是从模仿到合作经营的桥梁。而作为情境因素,社会网络的结构与关系特征会对农户间的信息沟通与知识共享等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事实上,目前中国农村地区出现的很多社会矛盾,都可归因于农村出现的生产关系落后与生产力发展的不适应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与矛盾,让生产关系更加适应于生产力发展,是一种可行的发展思路;当然也可以考虑进一步促进生产力水平提升,让农业新科技来引导和倒逼农村社会网络与生产关系的演化与升级,这种发展理念在短期内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与矛盾,但从长期来看不失为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与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影响农业新技术传播与扩散的最大阻力或者推动农业新技术与新经济改造的最大动力,都在于农民。农民把握着农业新技术采选的最后一道关,有着最终决定权。而农民是否愿意接受、采纳和推广新技术,又有赖于在社会网络情境中的信息分享与知识学习。即,现代农业科技向农村、农业、农民的传播扩散,高度依赖于农村社会网络情境下的农户间知识共享。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包括:Rahman(2003)研究后指出农户间知识共享会改变他们对环境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会进而影响农户的技术采纳与扩散行动[1]。朱月季(2014)研究认为农户依靠社会网络实现的互动性知识学习是他们进行技术釆纳的推动力量[2]。旷浩源(2014)认为,由于不确定性评估能力与风险承担能力的局限,农户在技术选择时更倾向于选择周围人已采纳或推荐的技术[3]。Matuschke等(2009)也发现农户的个体社交网络以及基于网络的信息分享在农业技术采用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例如,在农药等产品的应用中,知识共享能够减少农户对农药的滥用。Chen等(2013)经过实证观测,加强农户间病虫害管理相关知识的共享能有效降低10%~15%的杀虫剂使用量[5]。李小云等(2003)经过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农民都是在亲眼看到效益或者受亲朋好友推荐之后才会产生采用采用农业新技术的意愿[6]。Ryan等(1950)对美国衣阿华州杂交玉米种子扩散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农民之间信息共享是其快速传播的关键[7]等。

Let’s see howintra-lingual context realizes the interpretive function.

农户间知识共享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从上述文献也可大致看出,目前在这一领域大多相关文献都是国外学者的探究,而缺乏对中国特殊的农村社会网络情境的分析;在具体研究内容上,也很少对农户间知识共享机制的讨论。因此,文章研究农村社会网络情境下的农户间知识共享机制,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在当前国家强调农业技术经济转型与供给侧改革的情势下,研究对于推动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也具有重要意义。

1 农村社会网络

1.1 内涵与构成

农村社会网络是以农民或农业组织为节点,因血缘、亲缘、业缘、乡缘、地缘、趣缘等亲疏远近关系而构筑的非正式结构组织,它既是农民人际交往的载体平台,也是他们赖以生活和从事生产的场域[8]。叶敬忠(2004)根据网络关系性质的不同,将农村社会网络分为功能性网络与建构性网络两种类型[9];周红云(2005)则将农村社会网络分类为家族宗族网络、功能性网络、象征性活动网络和一般人际关系网络[10];旷浩源(2014)进一步研究了前三种网络类型对农业技术传播与扩散的正向影响[11]。本文研究的农村社会网络,它是各类型网络的复合形态,是农村社区中农户间所有正式与非正式关系网络的统称。这一定义表面看比较宏观、笼统,好像没有实际指导意义;但实际上正是这一网络奠定了农户间知识流转与传播的基础。因为有了这一复合网络所承载的各种复杂关系,必将引发在某些节点之间的知识流动,从而实现农户间知识共享,并创设出更为高级的知识网络。因此,农村社会网络是农户间知识共享网络的基础,农户间知识共享网络是农村社会网络在知识共享功能维度的具体体现和高级表征。

农村社会网络由节点和关系构成。

1.1.1 节点

农村社会网络与城市中主要由业缘支撑的人际关系网络不同,有着一些独特特征。分析这些特征非常重要,它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农村社会网络的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更好地了解它的特殊性以及由于特殊性而产生的组织复杂性与功能复合性。

1.1.2 关系

中国农村社会网络是一个以弱关系为主的网络结构[14]。一方面,集体公社制度、户口转籍制度乃至计划生育制度等方面的政策放开,再加上国家对城镇化、人口流动、农民工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政策鼓励,使得乡镇政府对农村人口的行政约束力比较低,因行政管制而产生的强关系未能构成农村社会网络关系的主体。而另一方面,血缘、亲缘、业缘、地缘等在中国农村生态中仍旧起到主要的人际联系作用,这些联系都是非正式的弱关系,但是因为支撑这些关系的信任程度相对而言都比较高,有利于农村社会资本的生成以及促进农村社会网络的凝聚性发展。

1.2 特征

在目前的定义中,大多数学者都将农村社会网络的节点定义为农民,而且甚至有些文献中直接将概念界定为农民社会网络[12]。但实际上,在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与城镇化进程的导向作用下,现在中国的很多农村地区,其主要的生活者与生产者都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或者说小农户)。家庭农场、合伙制小型农业企业、涉农经营个体户、乡镇企业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嵌入性功能日趋重要,而乡村级政府、农技农机站、农村信用社等主体也扮演着农村社会网络中不可或缺的角色[13]。因此,事实上现在的农村社会网络在节点构成上已经非常复杂,但正因为节点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得农村社会网络作为一个系统,更具备健全的功能与自组织条件,生成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1.2.1 短半径

虽然手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国农村也迅速普及,但是农村社区的虚拟化程度还是要远低于城市,与此同时农民间沟通联系的现实性要远高于城市。农村社区的凝聚力来自亲朋好友、友好睦邻以及宗族意识等。一个村、一个乡甚至更广范围的农民们都互相了解与认识,这对于城市常见的 “形同陌路的对门邻居”们而言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但是,也正因为这种基于面对面的现实交流的依赖性,使得农村社会网络缺乏城市社交网络的虚拟延伸能力,让农村社会网络表现出非常显著的短半径、局域性特征。而这种特征使得知识与信息在农村社会网络中传播时难以激发小世界网络特性,其远程传播需要依靠不同网络之间的跨地域传递,速率与效率会更低,甚至还会出现信息失真与湮灭,影响农村社会网络支持知识共享行为的效能。

1.2.2 分布式

相对于城镇人口的高密度,农村人口分布在一个相对广袤的地区。如果以地理位置来定位农民和描摹农村社会网络,那么它一定是一个总体密度很低、分布特性明显的网络。这种分布特性将催生一种现象:虽然一位农民了解或认识同一个乡镇中的很多农民,但实际上能够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频繁接触的农民是非常少的——能够支持高价值信息与知识共享的节点很少;而大量的网络节点关系可能仅限于普通认知和了解程度,不足以支撑依赖于信任的高价值知识共享。同时,分布式的农村社会网络使得嵌入于情境与制度中的知识比较难以长期存储,一些有价值的技术知识也难以以集中推广的方式进行迅速地宣传与扩散。

一是把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认真学习党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二是坚定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发挥中心组学习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员集中培训,组织员工政治学习。三是深入开展专题教育,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为推动新时代公司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作贡献。

定 理 当0<η<η*时,神经网络的权重序列 收敛最优权重向量 w*,其中:η*表示PTP的最大特征值,η*=(2/λmax)(PTP)。

1.2.3 复合性

和封建社会中的中国村落有所不同,那时的很多村落可能直接就是一个宗族,村民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老祖宗,相互之间都有着血缘与亲缘关系。但到了现代,这种村落越来越少,而由流动人口形成的村落则越来越多。事实上,无论是传统的村落还是现代经济催生的新型村落,其社会网络都是复合形态,人际关系都是各种关系的复杂交织。将血缘、亲缘网络,叠加上业缘、趣缘、学缘网络,再以地缘、乡缘网络为基本承载,构成了农村社会网络的复合形态[15]。社会网络的复合性,有利于增强网络节点的密度与节点关系的强度,从而促进知识共享;复合性的同时也意味着节点关系的多样性,这有利于知识与信息共享渠道与驱动力的多样化;但是,复合性也带来了网络引导型控制与利用的复杂性,导致很难找到在农村社会网络中促进知识共享的普适性解决方案。

1.2.4 动态性

因为农村人口的流动以及复杂网络关系的自由断开与连接,使得农村社会网络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在空间与时间维度都在不断的动态演化。这种动态性加大了嵌入于社会网络情境中信息与知识共享路径的非可控性,但也为在农村社会网络系统中实现信息与知识共享的自组织创造了条件。伴随着社会网络情境的动态演进,信息与知识在农户间的共享模式也会演化升级。

以上四个方面反映出了农村社会网络的固有属性,这些属性不会因为在这个网络上将要流转的是知识、信息、资金、物资或者其他要素而改变,但是正是因为这些特征,会使得以之为载体和媒介的流转活动需要遵循着一些约束与特殊规律。例如,因为 “短半径”,所以农村社会网络为农户间知识共享创造了更紧密的信任关系和更优越的信任资本;因为 “分布式”,使得农户间大规模、高密度的知识共享又有了难度,让农户间知识共享有了 “低价值密度”特征;因为“复合性”,农村社会网络不再仅仅是关系网络或者知识网络,它也还同时是价值网络、社会心理网络、行为规范与秩序网络等,而由此就能引发出一些直接作用于农户间知识共享行为的情境化特征;类似地,因为 “动态性”,才造就了对农户间知识共享行为加以引导和调控的难度,才有必要更深入地研究在特定情境下农户间知识共享的内在规律与机制。换而言之,通过农村社会网络一般特征的总结,可以为后文更好地归纳情境化特征、农户间知识共享的特征以及农户间知识共享机制提供前提条件,并借此更进一步强调农户间知识共享研究的重要意义。

这一方面的因素对于路基沉降也是比较明显的,其一般都是出现在我国的北方地区中,南方的昼夜温差比较大的地区也容易出现这一问题。具体分析,主要就是自然环境中的霜雪、严寒以及温差过大的情况下对于路基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出现沉降问题。比如,气候比较寒冷的地区中进行路基的建设施工,很多情况下水源会冻结,只要温度上升,冰雪融化就会导致路基结构内部含水量的提升,承载性能自然会有所下降,路基沉降问题就会出现。这种路基沉降问题通常需要进行施工时间的调整来控制,但是因为高速公路施工周期一般比较长,要想全面消除这一问题难度比较高[2]。

2 农村社会网络的情境特征

农村社会网络是农户间知识共享的载体平台。在农村社会环境中,主要依靠口耳相传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决定了实体性农村社会网络在知识共享中所能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大多数的农户间知识共享行为都要依靠嵌入于农村社会网络并以 “干中学”的形式发生。农户间主要以隐性知识传播为内容的共享方式,也决定了它的情境嵌入性与依赖性。对于农户间知识共享这一行为,农村社会网络的情境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4方面。

2.1 信任基础

农村社会网络为农户间知识共享创造了非常好的信任基础。费孝通(2006)在 《乡土中国》一书中这样描述: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轨迹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16]。王曙光(2007)认为中国传统的村庄中,农民们经过几代人的重复博弈已经建立起了较为稳定和谐的合作关系,而且由于空间的相对封闭性和有限性,使得农户间信息比较对称和充分,再加上农民们一般比较重视声誉与道德约束,通常会遵守共有的价值观念与交往规则,因此信任关系非常容易维系也相对比较稳定牢固[17]。而这种几乎出于天然的且维护成本几乎可以忽略的信任关系,为农户间知识共享行为的孕育与发生提供了 “沃土”。

2.2 非理性社会心理驱动

因为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影响,中国农民在做农业新技术采纳或信息知识共享决策时往往难以收集充分的信息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这使得农户对农村社会网络产生严重的心理依赖,更多地会以观察、效仿的方式进行决策。同时,受狭窄视野的影响,中国农民大多数时候只能在有限的社会网络范围内实现和展示其自我能力与价值,并由此获得社会威望和良好声誉;而且,传统儒家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熏陶,使得农民相比于市民,更注重威望、声誉、面子等软价值而非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在这种效用评判体系下,农民基于社会网络的决策行为往往会体现出非理性特征,容易受到各种复杂社会心理的影响。周荣等(2014)将农民采纳农业科技成果的行为意愿发生就归结为是一种基于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的心理变迁过程[18]

2.3 短视性的价值判断

农户间知识共享相比于企业组织内员工间知识共享,要更具有情境嵌入特征,这不仅体现在农村社会网络情境中社会资本(信任、关系、制度规范)和社会心理对知识共享的驱动作用,更体现为农户间面对面隐性知识共享模式对情境的天然依赖——农户间知识共享通常只有在具体的生产或生活情境下围绕着某一特定活动才得以展开,而知识从一个农户向另一个农户的传播也需要依托于具体生产活动的示范,并通过 “干中学”掌握和巩固。这种实体性的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的共享模式,在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中被称之为隐性知识的社会化过程,而承载这一过程的是 “发起场”[21]。对应于农户间知识共享领域,发起场实际上就是农村社会网络情境。

2.4 隐性制度规范

农村社会网络是一个无明显行政边界的非正式组织,它的秩序主要来自于隐性制度规范。隐性制度规范的来源有多种形式,诸如宗族家族、文化习俗、地方政府与地域性组织、周围农民的惯例偏好、个人修养等。这些隐性制度规范和约束着农民们在生产与生活方面的行为与决策,维持着农村社会网络中节点之间的关系及其动态变迁,引导和掌握着农村社会网络和农业生产秩序的演进方向。相比于城镇,农村的隐性制度规范要相对更多样化、复杂化和具有传统性,这种特征有利于保障农村社会网络的相对稳定,但事实上也阻碍了农村社会网络的演进速度,使得农村地区在文化、经济、科技、政治、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都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在知识共享方面,隐性制度规范强化了农户节点之间的信任关系,有利于催生受隐性制度规范保护的 “小圈子”内农户之间的知识共享,但对于跨圈子的知识共享却增加了一种无形阻力。

一是坚持竞争立项,把“要我干”变成“我要干”。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2010年开始对中央小农水重点县实行竞争立项。2013年,湖北省还对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竞争立项过程实行电视直播,现场评分并公布成绩,有效避免了人为因素和暗箱操作。

3 农村社会网络情境下的农户间知识共享

如前所述,农村社会网络的多种情境化特征,对农户间知识共享会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农户间知识共享行为,是以农户为主体,以农业新技术和农作经验等为对象而发生在农村社会网络中的知识流动现象,包括正式的知识共享与非正式的知识共享行为[19]。Munyua等(2013)认为小规模农户之间存在三种知识认知与共享体系,分别为内部知识体系、外部(科学)知识体系以及由前二者融合构成的混同知识体系,混同知识体系在促进农户技术创新和知识共享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0]。农村社会网络情境下的农户间知识共享,会表现出如下特征。

3.1 情境嵌入

类似地,受教育水平、文化素养、视野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得大多数的中国传统农民都偏向于专注眼前,缺乏长远的投资理念,缺乏超前的消费意识,缺乏预见性的价值判断能力。有些学者将之归纳为 “小农思想”,通常表现为农业生产环节的 “小富即安”和 “缺乏计划”、农村生活方面的宗亲思想和封建意识,以及心理素质上的求稳、怕变、盲目、短视等。这种短视性的价值判断经常会让农民丧失很多改变当前生活状态的机会,会让农民在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时产生抵触与畏难心理,会让农民更倾向于选择小规模劳作方式而不愿意相互分工合作以实现大规模生产和企业化经营。对知识共享的影响表现为,农民会乐于接受和分享风险小(即使这同时也意味着利润水平低)、回报快的边角型技术知识,但对于风险高、投资回收期长的农业项目,对其技术知识的接受和扩散能力都会偏弱。

3.2 低价值密度

我们的做法是:要求每组学生在上交阅读笔记的同时,在附录中注明每个成员的贡献,并进行排序,教师则根据文献的难度和完成情况给每组一个评定分数。然后依据每组内部的排序,给每个学生赋予不同的权重,最终得到每个学生的成绩:

因为受教育水平与知识素养等方面的局限,使得农户间知识共享对农业生产实践情境有着高度依赖性。依靠书本、光盘、报纸、宣传手册等媒介进行知识传播的方式,在农户间新技术与信息知识扩散时很难起到实际的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大多数传统农民对于纸质媒介和互联网络中的技术与信息保持怀疑态度,不会有太大的意愿和冒险精神去尝试接受与应用;另一方面,在缺乏现场指导的情况下,农民很难通过显性信息媒介学习和掌握技术知识,更难以精准地加以应用。因此,搭建农户间知识共享的情境嵌入机制,主要采取示范推广、师徒模式和干中学等情境嵌入模式,更能保证知识共享的效果与效率。社会网络情境嵌入机制,事实上就是要将无法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说清道明的隐性知识,附着在农户具体的生产劳作过程,通过实践活动将知识具象化,让需求方农户更易于感知、思考和学习。社会网络情境嵌入机制建设旨在创造一个适合于隐性知识对话的具象化社会场,让农户通过在场中进行角色扮演并在扮演过程中掌握工具性知识、流程性知识和制度性知识,但对于原理性知识则不作要求。具体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各种类型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都是 “创造技术知识情境嵌入性传播机制”理念的典型应用。

适应于弱电网的永磁直驱风电机组虚拟惯量协调控制策略//贺家发,宋美艳,兰洲,黄林彬,辛焕海,汪震//(9):83

3.3 大规模

根据户籍统计,2016年中国乡村人口大概有6亿,而依据对农村人口流动性的预测,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数量也大概有2亿人;其中,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迅速壮大,已发展到1 270万人,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性力量[22]。如此大比例的农民人口基数,再加上农村社会网络节点间关系的高密度以及农户间交流的高频率,使得农户间知识共享表现出大规模特征。而且随着职业农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企业等掌握较多知识和较强技术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加入,广义的农户间知识共享(包括农户与农业经营组织之间的知识共享)就具有更大规模和更高价值。如果能够将农户间知识共享实践的内容和轨迹记录下来,其实完全具有大数据的特征;探究农户间知识共享大数据的内在规律与潜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特别需要解释的是,除了农民总体规模的大以外,农村社会网络的 “大规模”特征更强调的是,相对于城镇工薪阶层人口通常以团队、部门、企业、朋友圈等形式来构建小型社会网络而言,由农民所构成的社会网络通常会以宗族、村、乡、镇、县等组织形态来维系其边界,而且事实上也更会表现出无边界特性。换而言之,农村社会网络无论从以行政组织为边界还是实质上的无边界形态,都使得它相比于团队、部门、企业组织等社会网络更具有大规模特征。而这种大规模和无边界特征,使得农业技术知识也更容易实现快速、跳跃、多方向、无边界约束地扩散,有利于农户间知识共享的效率与效果实现。

外出学习使她产生“顿悟”,教学技巧、课堂管理和“教书育人”的教育信念也随之改变。比如,她的备课方法和教案写法有了改观,教学技巧、组织课堂的方法和教学效果都有很大提高。她对外语教育的意义有了新认识。这个阶段的职业发展特点是主动探索外语的教育功能,体现出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师信念构建体现为对教育信念的反思和探索。

3.4 隐性渠道

根据CNNIC发布的2016年第38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农村网民占总网民的比例为26.9%,规模为1.91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为31.7%。而进一步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民不上网的原因是缺乏电脑和互联网操作方面的知识,也不知道如何通过互联网络来进行知识学习与沟通交流。在这种情势下,传统的农村社交网络发挥出重要作用,为农户间隐性知识的共享提供了载体与渠道。大多数时候,农户之间的知识共享行为杂糅在日常交流、行为示范、师徒模式等行为过程中,通过 “口耳相传”“看中学”和 “干中学”加以实现,具有极大的内隐性。对于视野狭窄和信任依赖的农民而言,显性知识的浅层次共享实际上价值不大,而只有深层次的隐性知识共享才能实现农业新技术与知识经验的分享、扩散和推广应用,才能将知识的价值真实化。

3.5 非理性同质

由于 “非理性社会心理”和 “短视性的价值判断”以及盲目 “信任”等情境化因素的影响,农户间知识共享行为通常容易表现出非理性同质的特征。例如,近些年屡屡发生的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滞销以及猪、羊肉市场价格极不稳定现象,都是因为农民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跟风决策所致——前一年价格较高、收益非常好的农产品到了第二年极容易丰产,而丰产的结果却是滞销[23]。农民只能够从局域市场和周边农民那里获得非常有限且同质性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容易误导数据分析能力有限的农民做出相同的决策。同质知识的共享扩散、非理性的跟风决策,对小农经济的理性繁荣造成了灾难。

①每个探水钻孔无论有无涌水,都必须进行压力注浆。②成孔后,立即安装压浆器进行注浆,注浆完毕应待浆液达到初凝状态后,再进行下一个探水孔施工。

4 农户间知识共享机制

[6]左婷,李小云,齐顾波.技术发展与农民参与[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1 社会网络情境嵌入机制

3.2.3 动态监控管理模块。完成移动考勤管理与定位管理两个功能。移动考勤管理模块通过 GPS 定位功能实现学生远程签到,系统可根据签到时间及上传的位置信息判断考勤的有效性并且生成日考勤报表,便于校内指导老师随时随地掌握学生的实际出勤情况。定位管理功能模块实现校内指导老师通过电子地图随时定位查询学生当前位置,通过动态监控,有效确保学生的实习安全。

4.2 知识共享激励机制

然而,社会网络情境嵌入机制仅创设了农户间知识共享的载体平台,而没有解决农户间知识共享意愿缺失这一关键问题。对农户间知识共享进行激励,让知识供给方农户能切实从知识共享中受益,让知识需求方农户对共享和应用农业新技术知识有更高的价值感知和预判,是农户间知识共享真实实现并创造价值的必须环节。当然,对农户的激励可以是多方面的:对于供给方农户可以以满足他们的自我价值实现需求为主,通过提升他们的社会威望和声誉来强化知识分享意愿,同时辅以适当的经济利益补偿,以解决供给方农户在知识分享时可能出现损失的顾虑问题;对于需求方农户则应着重强化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保障农户在新技术共享与应用后的预期经济效益来降低农户所需承担的风险;甚至于可以在供需双方之间建立相互补偿性的契约机制,依靠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设计,寻求知识共享双方的激励平衡。共享激励机制,就是要将农户间知识共享从系统平衡态引导到趋于良性演进的非平衡态方向,通过打破平衡态的方式让农户间知识共享更加规模化、价值化与轴向化。从知识共享场域角度解释,知识共享激励机制旨在强化场能与场势,激发农业技术知识以波和粒子的方式在场域中更加快速的流动。落实到农业生产实践,各种类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政策、精准扶贫政策、农户一对一帮扶政策等,都是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的具体体现。

4.3 社会网络情境协调机制

知识共享激励机制旨在鼓励农户在知识共享方面勇往直前,但在前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矛盾,它们会阻碍知识共享行为的后续进程,甚至可能会让农户间知识共享陷入尴尬的 “囚徒困境”,恶化农户间知识共享的环境氛围。社会网络情境协调机制,就是针对这些问题和矛盾,协调不同立场农户之间的利益,降低对知识共享的阻力,提高知识共享效率。社会网络情境协调机制旨在通过协调性质的契约设计,梳理社会网络中农户节点间的关系(包括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疏通和营造有利于农户间知识共享的情境。在情境协调机制设计方面,需要注意三点:第一,分辨导致知识共享渠道不畅的原因是社会关系阻隔还是利益分配不均,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知识共享问题要采取针对性的协调策略;第二,分辨知识共享渠道不畅的程度是刚性还是柔性,对于条件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问题,可设置协调策略的优先顺序并做好柔性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对农户间知识共享系统的演进态势有较为清晰的预见,社会网络情境协调机制既要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更要解决未来将要出现的问题。

4.4 社会网络情境转换机制

由于隐性知识的特殊性,农户间知识共享行为完成的标准很难局限在知识传播环节——因为只要需求方农户没有应用知识,那么他是否已经掌握相应的知识就无法判断。而且,从知识传播与知识应用在农户间知识共享实践中通常不可分离也可发现,知识应用应该作为农户间知识共享的重要环节。既然如此,就应该有相应的机制来解决知识应用环节可能出现的情境转换问题——知识供给方和知识需求方农户的知识应用情境多少都会有一些区别,而这些差异可能会引发知识需求方农户在知识应用时的不适应。社会网络情境转换机制,就是要降低知识共享双方农户在知识应用情境上的差异,让知识需求方农户能够有效地将知识应用并转化为产品和价值。情境转换机制的设计,应把握两个要诀:同中求异,将知识应用情境分解为情境元,通过比较供需双方农户的知识应用情境元,分离出相同的情境元和相异的情境元,进而解析和评估相异情境元对知识应用过程的影响;异中求同,对于影响较小的相异情境元,可以忽略或采取措施适当微调,而对于影响较大的相异情境元,则可以考虑增加一个外在作用机制对情境元加以冲击和调整,以抵消相异情境元带来的消极影响或补偿其不足的积极影响。事实上,社会网络情境转换机制激发的是知识需求方农户在知识应用过程中的二次创新行为,让农业新技术知识更具有普适性但也更具情境性。

5 结语

探究农户间知识共享机制,对于促进农业新技术知识的传播扩散与推广应用有着重要意义。农户间知识共享又有着非常强的情境依赖性,而中国农村社会网络作为农户间知识共享的载体平台,在情境营造方面有着特殊性,因此,研究农村社会网络情境下的农户间知识共享机制,有着理论创新与应用指导价值。文章力图在这一领域做出尝试,为反思中国农村的社会网络情境状况和丰富农户间知识共享理论,以及激发未来在这一领域产生更加深度的研究成果提供指引。当然,文章也有着局限性,例如思辨研究的方式虽然为系统思考中国农村特定情境下的农户间知识共享机制提供了便利,但所形成的观点与结论却也需要在未来的实践中有更为丰富的证据,在这一领域需要有更多科学研究范式的探索。

参考文献:

[1]Rahman S.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iffusion in Bangladesh:an analysis of farmers'perceptions and their determinant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3,68(2):183-191.

[2]朱月季,高贵现,周德翼.基于主体建模的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演化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4,(4):58-73.

[3]旷浩源.农业技术扩散中信息资源获取模式研究——基于社会网络视角[J].情报杂志,2014,(7):194-198.

[4]Matuschke I,Qaim M.The impact of social networks on hybrid seed adoption in India.[J].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9,40(5):493–505.

[5]Chen Ruijian,Huang Jikun,Qiao Fangbin.Farmers'knowledge on pest management and pesticide use in Bt cotton production in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2013,(27):15-24.

因为农户间知识共享基本都是隐性知识共享的特殊性,它对农村社会网络情境提出了高要求,同时大部分时候还表现出了传播与应用过程融合的特征——“干中学”,既是知识的学习与共享,更是知识的情境嵌入式应用。因此,农户间知识共享的过程,在逻辑层面可以分解为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两个环节:在知识传播环节,需要嵌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并且通过潜在的激励机制来促成双方农户的知识 “交易”,同时需要对情境中双方农户的需求与能力进行协调,以更好地实现知识对接和知识整合[19];在知识应用环节,需要将知识贡献方的情境转换为知识接受方的情境,才能更好地将知识应用于具体情境,完成情境赋予的农产品生产任务。据此,可将农户间知识共享机制分解为社会网络情境嵌入机制、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社会网络情境协调机制和社会网络情境转换机制。

相比较于纷乱繁杂的农业生产事务和频繁多样的农民沟通交流,真正用于高价值技术知识分享的时间和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大部分时候,农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可能都用在了处理日常琐事和低趣味娱乐方面,而只有非常少的部分是用于知识分享和技术学习。即使在知识共享环节,受限于双方农户之间的知识表达能力和知识学习能力,知识传递过程也会比较低效率。因此,总体而言,农户间知识共享处于一种低价值密度状态。但是,这种低价值密度的知识共享却又不容忽视,因为它几乎构成了农户接收新技术、知识与信息的全部来源和方式,主宰着小农经济模式下的绝大多数农业生产决策与行为实践。而且,由于农民数量众多、农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又频率非常高,因此农户间共享的知识总量仍旧非常可观,知识共享对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业生产决策的作用不容忽视。

[7]Ryan B,Gross N C.Acceptance and diffusion of hybrid corn seed in two Iowa communities[J].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1950,116(3):323-328.

[8]郭斌.农村社会网络嵌入与农业企业层级控制结构——以某省J农业有限公司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2,(6):22-30,89.

[9]叶敬忠.农民发展创新中的社会网络[J].农业经济问题,2004,(9):37-42.

水库大坝除险加固体制机制问题与对策思考…………………………………………… 张大伟,李 雷(10.31)

[10]周红云.村级治理中的社会资本因素分析——对山东C县和湖北G市等地若干村落的实证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5.

[11]旷浩源.农村社会网络与农业技术扩散的关系研究——以G乡养猪技术扩散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4,32(10):1518-1524.

[12]刘亚.农民社会网络及其对信息交流的影响[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8):47-55.

[13]孟丽,钟永玲,李楠.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功能定位及结构演变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1):41-45.

[14]Thuo M,Bell A A,Bravo-Ureta B E,et al.Effects of social network factors o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adoption of improved groundnut varieties:the case of Uganda and Kenya[J].Agriculture&Human Values,2014,31(3):339-353.

在大数据中数据的运算一般由云计算进行运算,能够利用集群的力量将信息数据进行高速的运算以及储存,形成一种全新的运算系统模式,能够提升数据的传输量从而使使用者在大数据使用过程中更加轻松方便,在寻找数据以及进行分析时会更加快捷,能够有效的适应现阶段的社会发展。同时,在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能够对其进行深度分析,从而达到现阶段对于大数据信息运算的要求,在数据进行高速运算时,还能够提升信息资源的安全效率,因此云计算的应用成为大数据中的特点之一。

[15]Kiuchi R,Sagawa S,Yoshida H,et al.Variation and mutual relationship of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y parameters among local varieties in Japanese barnyard millet[J].Breeding Research,2010,12(4):132-139.

[16]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7]王曙光.村庄信任、关系共同体与农村民间金融演进——兼评胡必亮等著《农村金融与村庄发展》[J].中国农村观察,2007,(4):75-79.

[18]周荣,涂国平,喻登科.基于TPB与SN的农户采用农业科技成果行为发生机理模型[J].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7):185-190,205.

[19]周荣.“公司+农户”型农业技术扩散中农户知识行为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

[20]Munyua Hilda M.,Stilwell Christine.Three ways of knowing:Agricultural knowledge systems of small-scale farmers in Africa with reference to Kenya[J].Library&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013,35(4):326-337.

[21]Ikujiro Nonaka,Hiro Takeuchi.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2]余瑶.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达280万个[N].农民日报,2017-03-08(006).

[23]马晓春,宋莉莉.我国鲜活农产品滞销频发的原因及对策研究——以蔬菜、牛奶滞销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15,37(9):59-62.

该方法既能巩固“测量基础”课程中地形图测绘的理论知识、减少了一些繁琐的计算又能和后续的数字测图更好的衔接,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喻登科,周荣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