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大型运输机的减阻技术

更新时间:2009-03-28

引言

当气流绕过飞机时,飞机所受到的阻力定义为气流作用于飞机表面上的压强正应力和摩擦切应力的合力在来流方向上的分力(如图1所示),而把垂直于来流方向上的分力称为升力.飞机在巡航飞行时,飞机的重力与升力平衡,飞机发动机的推力与阻力平衡.因飞机表面上的压强和摩擦切应力与飞机的飞行速度、姿态角、飞机的尺寸、表面形状和粗糙度等有关,所以飞机的阻力必然要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飞机阻力从大的方面分两类,一类是因压强在来流方向投影积分产生的阻力;另一类是因表面摩擦切应力积分产生的阻力,称为摩擦阻力.根据产生阻力的主要原因,由表面压强积分得到的阻力又可分为:因机翼后缘拖出自由尾涡诱导下洗产生的诱导阻力,因飞机形状不同产生的压差阻力(包括翼身干扰阻力、底阻、绕外露部件的阻力等),对于高亚声速飞机还有因上翼面存在超声速区而额外产生的激波阻力.

  

图1 飞机巡航飞行状态受力示意图

如果用来流速度和机翼的特征面积表达阻力,可以写为

 

其中D为飞机总阻力,ρ为空气密度,V为来流速度,S为机翼特征面积,CD为总阻力系数.按照飞机阻力产生的具体原因,总阻力系数可细分为

 

其中,Cf为摩擦阻力系数,Cdp为因黏性边界层不同引起的压差阻力系数,Ci为诱导阻力系数,Csw为激波阻力系数.在飞机设计中,也把摩擦阻力和黏性压差阻力之和称为寄生阻力,或废阻力,或附加阻力.

飞机的航程可以通过如下关系式[1]进行估算.即

这节新颖的教学设计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整体性活动,并且环环相扣,引导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一方面,应用生物教学中的对比学习法,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圈中生命繁殖的多样性和环境相适应的科学观;另一方面,从科学技术层面深入探讨,让学生理解在选择繁殖方式时要趋利避害,同时通过多样性繁殖方式的了解,感悟科学技术造福家乡的情怀,充分体现STS教育。

 

主动层流控制的方式有吸气控制、温度控制、主动柔性壁面控制、等离子体控制等等,其中吸气控制发展得较为成熟,并且经过大量的飞行测试,减阻效果明显.吸气控制的原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改变了局部边界层的平均速度型,进而抑制相关不稳定扰动的增长.吸气通常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槽道吸气,其二是小孔吸气.为测试吸气控制的实际效果,美国宇航局开展了前缘飞行试验项目,该项目将两部吸气控制装置分别安装在C-140 Jetstar飞机的两侧机翼前缘 [14](如图 10所示),并进行了大量的飞行测试.

复杂分析对计算能力的需求超过了当时计算机的能力,为此兰德建造了自己的计算机。JOHNNIAC以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的名字命名,是最早带有存储内存的大型计算机之一。

当且仅当 y=J∂φ(u),其中 J∂φ=(I+ρ∂φ)-1是预解算子,常数ρ>0,I是H上的恒等映射,且J∂φ是非扩张映射,即有:

  

图2 不同外形轿车的阻力系数

  

图3 不同飞机的阻力系数

根据文献[2],高亚声速大型飞机在巡航时,飞机表面摩擦阻力占总阻力的50%,诱导阻力占30%,激波阻力占 5%,压差阻力占 15%.图 2和图 3分别给出典型轿车和大型飞机的阻力系数,但要注意的是轿车阻力系数用的特征面积是迎风最大面积,而飞机的特征面积为机翼的外露面积.以下将分别介绍降低摩擦阻力、诱导阻力和激波阻力的相关技术和流动机理.

对学生开展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通过这种与学生有着十分紧密联系的情境,就可以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特别是在教学各种数学公式时,这些公式往往都比较抽象,只是讲课难以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通过创设相关的生活化情境,就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理解各种数学公式。例如,在教学“路程=速度×时间”的公式时,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个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如“小明的家到学校是300米,小明每天到学校需要10分钟,那么小明走路的速度是多少?”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更好的理解“路程=速度×时间”的公式,熟练应用这个公式,从而有效的解决这类的问题。

1 减小摩擦阻力

首先考虑占总阻力最大比重的飞机表面摩擦阻力.摩擦阻力与飞机表面的边界层直接相关.边界层因空气相对飞机运动而产生,根据雷诺数的不同,在边界层内也会出现从层流到湍流的转捩.根据边界层理论,在层流边界层内空气质点的惯性力与黏性力同量级,如以物面的流向长度 x为特征长度、边界层外流速度V为特征速度计算雷诺数Re,则边界层厚度与雷诺数Re的开方成反比.对于平板绕流,试验发现层流边界层转捩的雷诺数位于3.5×105~3.5×106之间.研究表明,飞机表面的摩擦力与边界层内的流态有关[3],一般层流边界层的摩擦力是湍流边界层摩擦力的 1/8~1/7,如图 4和图5所示.因而,减小阻力的最好方法是延迟边界层转捩,在机翼机身表面上尽量保持层流,由此出现层流减阻技术.

  

图4 平板边界层转捩

  

图5 层流与湍流边界层摩擦阻力系数

1.1 层流减阻技术

减小飞机阻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减小飞机表面上的摩擦阻力.由于湍流边界层的摩擦阻力远大于层流边界层的摩擦阻力,因此减小摩擦阻力的基本思想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尽可能延迟转捩的发生,扩大物面层流区域;其二是减小湍流边界层流动区域的摩擦阻力.在过去几十年里,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减小摩擦阻力的控制技术,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目前这些技术仍处于研究阶段,几乎没有一种控制技术用于飞机上.在众多的控制技术中,层流控制是减小摩擦阻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一架飞机而言,机翼、发动机吊舱、机头、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等物面是获得层流流动的主要区域,如图6所示.根据Arcara等[4]的估算,如果能在主翼上翼面、垂尾和平尾上实现50%弦长的层流覆盖,在发动机机匣上实现40%的层流覆盖,那么可以降低起飞总重量的9.9%,操作空重的5.7%,并提高升阻比14.7%.

  

图6 飞机表面主要层流控制区域示意图

 

(包括飞机主翼、垂尾、平尾以及发动机短舱的外表面)

层流控制技术的研究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已有的研究表明,在层流翼型与机翼的设计中,边界层内扰动控制的目的在于在尽可能少影响其他气动力性能和结构的前提下,延迟转捩位置.按照控制方式不同,有三种控制技术(如图7所示):其一是被动控制或自然层流控制,即通过调整外形加大物面顺压梯度范围,从而推迟转捩发生,这种方法在非设计状态下气动性能较差;其二是主动层流控制,即在边界层特定位置进行操控(如抽吸气技术)延迟转捩发生;其三是混合层流控制技术,它结合了自然层流控制(被动控制)和主动层流控制(主动控制,如抽吸气技术)的优点,可以有效减少抽吸气量和控制系统的复杂性.混合层流流动控制的特点是:(1)只需在前缘进行抽吸气;(2)只需在前缘附近进行表面几何外形修型来实现有利的压力梯度;(3)混合层流控制的机翼设计具有良好的湍流性能.如图8所示,主动控制技术主要包括:抽吸气、壁面冷却和主动柔顺壁技术.而被动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壁面修形、表面粗糙度分布、被动柔顺壁和多孔壁面技术等.目前发展的趋势是混合层流控制技术,应用最多的是壁面修形(保持较好顺压梯度)和抽吸气技术的结合.

  

图7 三种层流控制的概念设计

  

图8 层流控制技术的分类

在机理研究方面,对于飞机机翼来说,主要有 4种机制会导致边界层转捩 [5],分别是 TS不稳定性 (Tollmien-Schlichting instability)、横流不稳定性 (cross- flow instability)、接触线不稳定性 (attachment-line instability)和 TG不稳定性(Taylor-Gortler instability).

例如早期设计的 NACA-6系列翼型 [10]就是自然层流的代表.早期的层流翼型设计结果通常不够让人满意,比如NACA 632-215翼型尽管能够做到低阻力,但是可以使用的升力范围却比湍流翼型NACA 23015要小得多[11].当然,随着翼型设计技术的进步,自然层流翼型所能达到的性能也越来越好,如NLF(2)-0415翼型,因为上翼面非常有效的负压力梯度区域设计被用来进行相关的边界层转捩试验[12].如图9所示,B787飞机的发动机短舱经过专门的层流控制设计,成为至今为止第一种投入商业运营的层流短舱控制[13].

横流不稳定性出现在后掠机翼上的负压力梯度区.当飞机处于巡航状态时,通常来流的湍流度较低,横流不稳定性主要表现为定常横流波(stationary cross- flow wave)的发展放大并演变成横流涡(crossflow vortices),随后因为横流涡上的二次不稳定性被激发而导致横流涡破碎并转捩[7].当机翼后掠角超过 25°的时候,横流不稳定性将取代 TS不稳定性成为边界层转捩的主导因素[7].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按规律联合按需服用西地那非疗法,即:若无性生活每天睡前口服西地那非50 mg,建议1周性生活1次,性生活前1 h口服西地那非100 mg。疗程为12周。

因此,就业角度的人工智能乐观派,恐怕很难成立。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将粉碎人类有史以来的重复性劳动和生活样态。

TG不稳定性[8]出现在壁面具有向翼型内部凹陷的位置,比如部分机翼的下表面靠后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边界层内的扰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发展成为G¨ortler涡,与横流涡不同的是,相邻的G¨ortler涡呈反向旋转.与横流不稳定性类似,G¨ortler涡的破碎也是通过旋涡上二次不稳定性 [9]的快速放大而导致边界层转捩.

接触线不稳定性通常指的是在机翼前缘的三维流动中,不稳定波沿着机翼展向发展放大并导致边界层转捩.通常机翼和机身的连接部分都不会将机身上的湍流边界层做隔离,于是机身表面的湍流脉动会向机翼表面流动传播,很容易导致机翼表面流动受影响进而转捩[7].

1.1.1 自然层流控制

TS不稳定性是最常见的边界层转捩机制之一,通常指的是 TS波 (Tollmien-Schlichting wave)通过感受性机制出现在边界层中并持续增长,经过不同模态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最终导致边界层转捩的过程[6].通常,TS波在机翼上负压力梯度区域内稳定(扰动强度负增长),而在正压力梯度区域内不稳定(扰动快速增长),于是对机翼压力分布进行合理设计或者对边界层速度型进行合理控制则可以有效控制TS波的不稳定性.

  

图9 B787飞机发动机短舱的层流控制

但是仅仅依靠层流翼型设计并不能解决大型运输机的层流控制问题.对于希望以较高速度(如马赫数Ma=0.8)巡航的飞机,通常采用后掠机翼来控制激波从而提高阻力发散马赫数,于是横流不稳定性就成为边界层转捩的主导因素.然而横流不稳定性恰恰是在负压力梯度区域内快速发展,所以需要其他方式来进行控制.

1.1.2 主动层流控制

其中,R为航程,CL/CD为升阻比,V为飞行速度,SFC为燃油消耗比(单位时间产生单位推力所需要的燃料),WF为燃油总重量,WL为基本重量.从上面的表达式可以看出,升阻比越大,飞机航程越远,因而降低飞机阻力对于提高飞行性能有直接帮助.通常大型飞机的阻力系数在0.03~0.04之间,通常定义飞机1个单位的阻力系数为0.0001.研究表明,即使发生1个阻力系数单位的微小变化,也会引起飞机飞行性能的变化,因而该阻力单位已被航空界接受为飞机阻力精度设计的标准,足以见得降低飞机阻力的重要性.

[9] 黄昆章:《印尼华侨华人史:1950至2004年》,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96页。

  

图10 NASA C-140 Jetstar飞机与安装在左右两侧的吸气控制装置

两部吸气控制装置分别由道格拉斯公司和洛克希德公司设计制造.其中道格拉斯公司设计了一套多孔吸气装置(包括用于除虫、防冰等功能部件),安装在Jetstar飞机的右侧机翼,约占展长的20%,如图 11所示.吸气部分从前缘一直到机翼的前梁(12%弦长位置),另外附加了延伸到65%弦长的整流罩.飞行测试表明,在绝大部分飞行状态下气流都能实现层流化,将65%~75%的弦长覆盖[15].

洛克希德公司设计的吸气控制装置安装在飞机的左侧机翼上.该装置采用槽道吸气方式控制层流,如图12所示.实际飞行测试表明,槽道吸气控制效果与多孔吸气控制效果差别不大.据估计[16],如果能在主翼上下翼面实现75%层流覆盖,在尾翼实现65%层流覆盖,那么可以给机翼减阻60%,并给整机减阻15%.

  

图11 道格拉斯公司设计的多空吸气装置

  

图12 洛克希德公司设计的槽道吸气装置

如果在自然层流的基础上增加主动控制,这种控制方式被称为混合层流控制.混合层流控制的理念在 B757(如图 13所示)飞机上进行了测试.由图14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层流控制区域边缘,流动已经变成湍流,而在主动控制区域内则维持层流的状态.飞行测试结果表明在马赫数Ma=0.8的状态下,只需要设计吸气量的 1/3就能实现 65%弦长的层流覆盖,结果比预期的更加理想.进一步计算表明[17],该混合层流控制给飞机机翼减阻29%,给整架飞机减阻大约6%.

除了飞机主翼,飞机发动机短舱外表面、垂尾上也分别进行了层流控制试验.例如在A320飞机的垂尾上,对基本型垂尾施加层流控制能获得40%弦长层流覆盖,对混合型垂尾能获得50%弦长覆盖,大约能够降低整架飞机1%~1.5%的阻力;一架A300/B2飞机的GEAE CF6-50C2发动机短舱外表面被改造并进行了层流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多孔吸气能够使短舱实现43%的层流覆盖[17].

  

图13 B757飞机(左侧机翼上黑色区域为层流控制测试区域)

  

图14 B757飞机机翼混合层流控制结果(空心圆点表示层流状态,实心圆点表示湍流状态,左侧数字表示位置相对弦长百分比)

总的来说,吸气式主动层流控制技术经过了大量的飞行测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控制效果,比较成熟.近些年来,也发展了其他一些主动层流控制技术,比如等离子体控制,不过这种方法延迟转捩的原理与如下介绍的被动控制原理一样.

1.1.3 壁面粗糙和柔性壁面控制

利用改善壁面结构控制和延迟边界层转捩的研究开始较晚,目前多数技术仍旧处于实验研究阶段.1998年 Saric等提出了用分布式粗糙阵列 (distributed roughness elements,DRE)来控制后掠机翼的横流转捩 [18],并且首次在风洞测试中取得了成功,随后 Saric团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计算和风洞实验研究.这种层流控制是基于后掠机翼横流转捩原理,横流涡的发展与展向波长直接相关,而展向波长又决定于壁面微小的粗糙结构.如果不施加控制,最不稳定波长就会成为主导,进而较早转捩,如果增加分布式粗糙阵列,横流涡的发展就由粗糙阵列决定.于是可以通过调整参数来寻找一个能够推迟转捩的粗糙阵列.这里的粗糙与壁面本身的粗糙不同,是接近于非常扁平的小圆柱.随着研究的深入,Saric团队在一架Cessna O-2A Skymaster飞机上进行了实际飞行条件下的层流控制测试 [19].测试结果表明,分布式粗糙阵列能在一定条件下保持机翼80%以上弦长被层流覆盖.随后不久,Fransson等[20]提出用分布式粗糙阵列控制TS波的发展.尽管都是用分布式粗糙阵列,这里用到的原理与此前用来控制横流转捩的原理并不相同.此处,是通过分布式粗糙阵列产生流动展向的周期性变化,在二维边界层流动中引入展向梯度,进而在扰动演变过程中形成对雷诺应力的负产生项,抑制扰动在流动中的进一步增长[21].

基于同样的原理,使用微型涡流发生器在层流边界层中产生条带,抑制 TS波的增长,延迟转捩,也取得了成功 [22].如果同时使用多组涡流发生器就可以持续扩展层流覆盖的范围[23].等离子体激励器[24]经过仔细设计之后也成功地延迟了TS波造成的转捩.这些新型控制方法目前仍旧处于实验研究测试阶段,尚未进行外场飞行测试.

关于延迟边界层转捩,也有一些基于对自然观察得到的思路,如 Kramer[25-26]基于对海豚 (如图15所示)的研究提出了用柔性壁面来延迟转捩.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曲折,很长时间内都没有人能重复 Kramer提到的延迟转捩的效果.Gaster[27]仔细设计了在柔性壁面上不稳定扰动增长的试验,并且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给柔性壁面的转捩控制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尽管目前柔性壁面的层流控制方法还处于研究中,但很有希望用于飞行器的层流减阻控制[28].

  

图15 海豚––利用柔性壁面层流减阻在自然界中的例子

1.2 湍流减阻技术

大量研究表明,改善近壁区湍流结构,是减小湍流边界层区域壁面摩擦阻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湍流减阻是对近壁区湍涡结构控制的结果,具体而言是对湍流边界层中拟序大尺度涡结构的控制.近壁湍流中拟序结构的主要特征为[29-30]:(1)黏性底层中的低速条带;(2)壁面区低速流动的喷射行为,造成低速条带抬升;(3)边界层外缘高速流体向壁面的冲射扫掠,使外区流动涌入;(4)出现各种形式的湍涡结构;(5)近壁剪切结构的倾斜,表现为展向涡量的集中;(6)出现近壁“涡包”结构;(7)位于边界层外与势流接触面上的三维凸起所覆盖的大尺度湍涡结构;(8)边界层外区大尺度湍涡结构运动所引起的剪切层“后移”,导致流向速度的不连续性.这些复杂的近壁湍流结构,使边界层中物理量表现为空间和时间上的不确定性,所以湍流边界层的控制比层流边界层控制要难得多.湍流控制方法总体来说也分成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两大类,下面分别说明之.

阿东十分心疼,忙掏出纸巾,替他把额上的血渍和泥沙揩净,然后说:“轻点磕呀,哪个要你磕这么重。以后再不准磕这么重了。”

1.2.1 被动湍流控制

大型飞机的实际飞行统计数据表明,阻力与燃油经济性密切相关.对于不同的飞机,在某一典型的使用率条件下,增加1%的阻力相当于每年多消耗航空燃油量如下:B737约为15000gal(桶),B757约为 25000gal,B767约为 30000gal,B777约为70000gal,B747约为100000gal.由此可见,飞机阻力降低可增大航程、提高巡航升阻比、节省燃油、增加有效载荷以及减少飞机的直接操作费用.除此之外,减小阻力可以减少飞机废气的排放,从而降低空中环境污染,这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显得尤为重要.

Walsh等[36]在一架Learjet Model 28/29双发喷气商务机上进行了沟槽测试.飞行测试减阻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基本相同,并且确认减阻效果可以通过沟槽的高度来预测,只是最大减阻效果略低于风洞实验结果.Szodruch[37]在A320上进行了沟槽减阻飞行测试,在马赫数为 0.77~0.79的飞行状态下,沟槽能够减阻约2%,与预期效果类似.

  

图16 鲨鱼皮沟槽结构

Walsh[32]最早对沟槽表面湍流结构进行了研究,测量发现,在某些沟槽参数下,能够达到大约8%的减阻效果,但同时也注意到沟槽并不对湍流猝发事件的频率有明显影响.Suzuki等 [33]在实验中发现,沟槽的存在能够明显抑制湍流边界层中展向脉动能量的交换.图17为一种典型的壁面沟槽[34],这种控制技术不需要能量输入,所以是一种边界层被动控制技术.试验发现,减阻效果好的沟槽间距无量纲数S+在10~20之间.其中

树底下还聚着一团火,一团由一颗颗诗心点着的火,这团火烧了整整一个下午,让一群来自各行各业有着各自不同社会角色的人在同一个下午的同一棵树下感动着一样的感动,这本身就是一件多么不凡的事情。

 

式中,u为壁面摩阻速度,ν为空气运动黏性系数,s为沟槽间距,τw为壁面摩擦阻力,ρ为流体密度.在飞行条件下,实际间距一般在25~75µm之间(人体的头发丝直径约 70µm).从现有的研究发现,沟槽减阻在5%~15%之间.

  

图17 沟槽表面横截面示意图

(3)摆花与建筑的文化意蕴不尽一致。园林建筑常使用植物题材来传达其文化方面的意蕴,但作为建筑室内陈设的摆花在这方面的呼应则略显不足。厅堂的摆花主题与建筑的文化主题关联性考虑尚有缺欠。

有效控制湍流边界层中的展向脉动,就能降低湍流边界层的摩擦阻力.目前壁面沟槽控制就是一种被动控制技术.在湍流边界层控制研究中,鲨鱼皮沟槽减阻机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图16所示,鲨鱼皮的微观结构实际上就是一种复杂的沟槽[31].

另外还有一种被动控制湍流边界层减阻的装置,被称为大涡破碎装置,这种装置能够降低其附近边界层的阻力,不过其本身会引入不小的附加阻力,反而可能造成净阻力的上升,但该装置仍有人在研究[38].

建设生态台地的目标是利用湿地与缓冲带原理,维护河堤与河岸的稳定性,对农田区域的地表径流实施初步拦截与沉降。生态台地比农田排水口低,而常水位设计与高程设置相近,对此需要在生态台地上科学种植水生植物,处理好水位的变化问题。同时要科学栽培水生花卉,以此涵养和净化水源,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系数,起到环保作用。

1.2.2 主动湍流控制

研究表明,在湍流边界层中施加展向振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湍流控制方式[39],展向振动的控制方式是通过在Stokes层中产生展向涡量进而影响黏性底层内的时间平均速度型的梯度,从而减小壁面阻力.湍流的展向振动可以直接通过壁面的振动来实现,在Choi等[40]的实验中,这种控制方式最高可以减阻 45%.在湍流边界层里通过周期性吹气 (如图18所示)来降低摩擦阻力是另一种正在研究的较有潜力的主动控制技术.现已发现,在湍流边界层内进行周期性吹气会形成局部的再层流化,并且影响下游的拟序结构,从而产生减阻效果[41-42].

美国3M公司生产的对称V型沟槽(高度等于间距)被广泛地用于沟槽减阻的研究和飞行测试,比如在NACA0012翼型上的飞行测试的结果[34]表明,沟槽确实能够给平直机翼减阻5%到8%,对于后掠机翼来说,如果沟槽的角度能够和当地势流速度方向在一个较小的角度内,那么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波音公司在 T-33教练机上进行了沟槽湍流减阻的实际飞行测试,沟槽覆盖的机翼表面分布在7%~83%弦长的范围内,并在83%弦长处测量了沟槽表面边界层的尾迹,结果发现最大减阻6%~7%,并且测试的0.033mm和0.076mm两种高度的沟槽效果差不多[35].在A340-300飞机上进行的飞行试验,沟槽可使壁面摩擦阻力减小5%~8%.

  

图18 湍流边界层的周期性吹气控制示意图

等离子体激励器(plasma actuator)是一种能够有效实现流动展向振动的方法,其对流体产生作用力并形成旋涡的过程如图19所示[43].

  

图19 等离子体激励器产生旋涡过程示意图

Jukes等 [44-45]在 Reτ=400处用等离子体激励器进行展向振动控制.结果发现,当振动周期为,等离子体射流速度为 W+=W/uτ≈ 10,电极间距为 s+=suτ/ν=20时能达到45%的减阻效果.除了直接振动流体,等离子体激励器还被用于产生展向行波来降低阻力[46-47].展向行波促使附近的低速条带汇聚成一个较宽的条带,并且形成一个流向涡,伴随着一侧的喷射和另一侧的下洗[48].

总的来说,等离子体控制湍流边界层的研究尽管还不成熟,但在大型飞机减阻方面是一种潜在的技术.关于湍流减阻的其他主动控制方式(如合成射流等)此处不再赘述.

2 减小诱导阻力

在大型飞机巡航状态下,机翼诱导阻力占总阻力的比例仅次于摩擦阻力,是由机翼后缘脱落涡对飞机本身下洗诱导产生的.降低诱导阻力可以通过扩大机翼展长来实现,但是展长的扩大将受到机翼结构的限制.为此20世纪70年代,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兰利风洞实验室主任 Whitcomb设计了一种在主机翼翼尖附加的装置,可有效减小飞机巡航时的诱导阻力,该装置被称为翼梢小翼 [49-50](如图20所示).在翼梢小翼被发明后不久,美国空军就在KC-135加油机上测试了翼梢小翼的效果.测试结果表明,增加翼梢小翼之后,能降低巡航状态大约7%的阻力,并且据估算,这项改进能使KC-135机群在以后二十年里节省数十亿美元经费[51].

  

图20 Whitcomb设计的翼梢小翼

Bourdin等 [52]将翼梢小翼设计成一个可以活动的装置,发现可动翼梢小翼对于提高低速性能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大量研究显示,翼梢小翼对降低诱导阻力是一种有效的装置.现在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生产的大型飞机基本都装了这种小翼.

2.4 两组智力与运动发育指数的比较 6个月干预组的MDI、PD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其流动机理是,受翼尖上下表面的压差作用,气流趋向于围绕翼尖沿下表面向外侧流动,而沿上表面向内侧流动.加装翼梢小翼后,将会对机翼展向流动起到端板的效应,并在小翼涡与机翼翼梢涡剪切作用下,对机翼翼梢涡起到扩散效应,从而使机翼尾涡的下洗减弱,减小了下洗角,降低了诱导阻力.目前在民机上所用的翼梢小翼有:单上翼梢小翼(如图21所示)、翼梢涡扩散器(如图22所示)、鲨鱼鳍翼梢小翼(如图23所示)、翼梢帆片(如图24所示)等.

翼梢小翼的主要特点 [53]:(1)端板效应,阻挡机翼下表面绕到上表面的绕流,削弱翼尖涡强度,从而有效增大机翼有效展弦比;(2)耗散主翼翼尖涡效应,因为翼梢小翼本身也是个小机翼,也能产生翼尖涡,其方向与主翼翼尖涡虽然相同,但因距离很近,在两涡交汇处剪切作用大,造成大的黏性耗散,阻止了主涡的卷绕,起到扩散主涡的作用,同样达到减少诱导阻力的目的(如图25所示);(3)增加机翼升力及向前推力,上翼梢小翼可利用三元畸变流场产生小翼升力和推力分量 (如图 26所示);(4)推迟机翼翼尖气流的过早分离,提高失速迎角.如果设计得当就可延迟机翼翼尖处的气流分离,提高飞机失速迎角及抖振升力系数.翼梢小翼的效果:翼梢小翼有单上小翼、上下小翼等多种形式的翼梢小翼.单上小翼由于结构简单而使用较多.降低诱导阻力对提高巡航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机翼的展弦比越大,诱导阻力越小.过分大的展弦比会使机翼太重,因而增大机翼展弦比有一定限度.翼梢小翼除作为翼梢端板能起增加机翼有效展弦比的作用外,还由于它利用机翼翼梢气流的偏斜而产生的“拉力效应”能减小阻力.风洞实验和飞行试验结果表明,翼梢小翼能使全机诱导阻力减小20%~30%,相当于升阻比提高5%.翼梢小翼作为提高飞行经济性、节省燃油的一种先进空气动力设计措施,已用在很多飞机上.

  

图21 新一代B737飞机与单上翼梢小翼

  

图22 A380翼梢涡扩散器

  

图23 B787飞机与鲨鱼鳍翼梢小翼

  

图24 运5与翼梢帆片

  

图25 翼梢涡与小翼涡剪切扩散耗散效应

  

图26 翼梢小翼增升与推力效应

3 减小激波阻力

长期以来,降低跨声速飞机的飞行阻力、提高阻力发散马赫数一直是飞行器设计的技术难点.早在 20世纪 50年代,美国 NASA的 Whitcomb等[54-55]通过风洞试验发现,当飞行速度在声速附近时,飞机的零升波阻将受到其横截面积的纵向分布影响,而且与相同横截面积分布的旋成体的零升波阻相同.这就是说,飞机在纵向位置上横截面积形状对波阻无影响,有影响的是横截面积大小在纵向的变化方式.传统直机身结构会使波阻明显增大;但采用蜂腰结构,波阻可以大大减小.由此提出跨声速面积律,是通过修型机身减少零升波阻的有效方法.实验发现,应用面积律可使跨声速的零升波阻降低25%~30%,但随着马赫数增大,面积律的减阻效果逐渐减弱.当马赫数在1.8~2.0时,面积律效果几乎为零.

如图27所示,我国轰6巡航马赫数为0.75,采用悬臂式中单翼、双梁盒式结构.焦点线后掠角35°,翼弦平面下反角3°,安装角1°.机翼后缘全展长上装有内、外襟翼和副翼.襟翼为后退开缝式,最大偏转角35°,副翼上装有内气动轴向补偿和调整片.全金属半硬壳机身结构,蜂腰流线形机身.

  

图27 轰-6蜂腰机身设计

除了在飞机总体设计上考虑降低激波阻力之外,近年来发展出了一种通过在翼型上增加鼓包来控制机翼上激波强度,进而降低激波阻力的新技术.在超临界机翼设计中,给出了使飞机在设计巡航状态下产生一个弱激波的后掠机翼,但是当飞行状态偏离设计状态后,激波阻力则会急剧上升.Tai等[56]研究了带鼓包翼型在跨声速状态下的气动性能,提出通过增加鼓包来改善翼型的跨声速阻力特性 (如图28所示).随后的研究表明,激波鼓包的范围可从20%弦长延伸到40%弦长,并可以按照需要进行动态调整鼓包外形[57].

  

图28 激波鼓包控制激波强度示意图

欧洲(Euroshock项目)[58]和美国(NASA飞行器变形项目)[59]都开展了对鼓包控制激波强度的系统研究.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发现,经过合理设计的鼓包在飞行速度接近声速时能够有效提高飞行器的升阻比[60].激波鼓包的设计也从早期的二维鼓包发展成三维鼓包阵列[61].尽管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但激波鼓包很有希望能够应用到未来的飞机上.

4 结束语

降低大型运输机的阻力,对改善飞机的飞行性能、提升经济性、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减小摩擦阻力、降低诱导阻力、减小激波阻力)详细介绍了大型运输机减阻方面的相关技术,总结了理论研究、数值计算、风洞实验和工程应用方面的进展.其中,层流减阻技术随着B787飞机的商业运行而走向了工程应用阶段;沟槽壁面湍流减阻效果明显,几乎无负面效应,应用前景光明;翼梢小翼已经成为大型客机必备的装置;激波鼓包控制技术也日趋成熟.总结起来,飞机减阻技术仍然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便为新型飞机的研制提供更加可行的减阻方案.

秃尖则是玉米果穗顶部无籽粒或籽粒细小,这是玉米缺粒的普遍形式。玉米缺粒与秃尖发生的原因主要有2种:栽培管理不恰当和自然原因。栽培管理不当是由于玉米种植过程中密度过大,影响了玉米个体的正常光合作用,无法为玉米形成果穗提高充足的养分,同时土地肥水管理不当及土壤缺磷也会影响正常的玉米果穗形成;自然环境对玉米果穗形成的影响主要是温度及水分的影响,如温度过高,超过38℃,而干旱环境或雨水过大也会导致花粉受精不良,影响玉米雌雄穗发育,在玉米授粉时无风、风力过大等因素也会导致玉米缺粒秃尖。

参考文献

1 Roskam J.Airplane Design.DAR Corporation,1985

2 Thibert JJ,Reneaux J,Schmitt V.ONERA activities on drag reduction.The 14th Congress of ICAS,1990

3 Joslin RD.Aircraft laminar flow control.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1998,30(1):1-29

4 Arcara PC,Bartlett DW,Mccullers LA.Analy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hybrid laminar flow control to a long-range subsonic transport aircraft.SAE Technical Paper,1991

5 Joslin RD.Overview of laminar flow control.NASA/TP-1998-208705,1998

6 Kachanov YS.Physical mechanisms of laminar-boundarylayer transition.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1994,26(1):411-482

7 Saric WS,Reed HL,White EB.Stability and transi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boundary layers.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2003,35(1):413-440

8 Saric WS.G¨ortler vortices.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1994,26(1):379-409

9 Herbert T.Secondary instability of boundary layers.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1988,20(1):487-526

10 Abbott IH,von DoenhoffAE.Theory of Wing Sections.Dover:Dover Publications Inc,1959

11 Selig MS,Maughmer MD,Somers DM.Natural-laminarflow airfoil for general-aviation applications.Journal of Aircraft,1995,32(4):710-715

12 Dagenhart J,Saric WS.Cross- flow stability and transition experiments in swept-wing flow.NASA/TP-1999-209344,1999

13 Crouch JD.Modeling transition physics for laminar flow control.AIAA Paper,2008-3832,2008

14 Fischer MC,Wright Jr AS,Wagner RD.A flight test of laminar flow control leading-edge systems.NASA-TM-85712,1983

15 Powell AG.The right wing of the LEFT airplane.NASA,Langley Research Center,Research in Natural Laminar Flow and Laminar-Flow Control,N90-12503,1987

16 Lange RH.Lockheed laminar- flow control system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NASA,Langley Research Center,Research in Natural Laminar Flow and Laminar-Flow Control,N90-12506,1987

17 Collier Jr FS.An overview of recent subsonic laminar flow control flight experiments.AIAA,24th Fluid Dynamics Conference,Orlando,FL,1993

18 William S,Ruben Jr B.Leading-edge roughness as a transition control Mechanism.36th AIAA Aerospace Sciences Meeting and Exhibit,1998

19 Carpenter AL,Saric WS,Reed HL.In- flight receptivity experiments on a 30-degree swept-wing using micron-sized discrete roughness elements.[PhD Thesis].Texas:Texas A&M University,2010

20 Fransson JHM,Talamelli A,Brandt L,et al.Delaying transition to turbulence by a passive mechanism.Physical Review Letters,2006,96(6):064501

21 Cossu C,Brandt L.On Tollmien–Schlichting-like waves in streaky boundary layers.European Journal of Mechanics-B/Fluids,2004,23(6):815-833

22 Shahinfar S,Sattarzadeh SS,Fransson JHM,et al.Revival of classical vortex generators now for transition delay.Physical Review Letters,2012,109(7):074501

23 Sattarzadeh SS,Fransson JHM,Talamelli A,et al.Consecutive turbulence transition delay with reinforced passive control.Physical Review E,2014,89(6):061001

24 Barckmann K,Tropea C,Grundmann S.Attenuation of Tollmien–Schlichting waves using plasma actuator vortex generators.AIAA Journal,2015,53(5):1384-1388

25 Kramer MO.Boundary-layer stabilization by distributed damping.J Aeronautical Sciences,1957,24:459-460

26 Kramer MO.Boundary-layer stabilization by distributed damping.J American Society of Naval Engineers,1960,72:25-33

27 Gaster M.Is the dolphin a red herring?//Liepmann HW,Narasimha R,eds.IUTAM Symp on Turbulence Management and Relaminarisation.Berlin,Heidelberg,New York:Springer,1987

28 Carpenter PW,Lucey AD,Davies C.Progress on the use of compliant walls for laminar- flow control.Journal of Aircraft,2001,38(3):504-512

29 Robinson SK.Coherent motions in the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1991,23(1):601-639

30 Kline SJ,Robinson SK.Quasi-coherent structures in the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I–Status report on a community-wide summary of the data//Near-Wall Turbulence.New York:Hemisphere Phblishing Corp,1990

31 Dean B,Bhushan B.Shark-skin surfaces for fluid-drag reduction in turbulent flow:a review.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A:Mathematical,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2010,368(1929):4775-4806

32 Walsh MJ.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drag reduction using riblets.AIAA,20th Aerospace Sciences Meeting,Orlando,FL,1982

33 Suzuki Y,Kasagi N.Turbulent drag reduction mechanism above a riblet surface.AIAA Journal,1994,32(9):1781-1790

34 Viswanath PR.Aircraft viscous drag reduction using riblets.Progress in Aerospace Sciences,2002,38(6):571-600 35 Mclean J,George-Falvy D,Sullivan P.Flight-test of turbulent skin-friction reduction by riblets.Turbulent Drag Reduction by Passive Means,Royal Aeronautical Society,1987

36 Walsh MJ,Anders JB.Riblet/LEBU research at NASA Langley.Applied Scienti fic Research,1989,46(3):255-262 37 Szodruch J.Viscous drag reduction on transport aircraft.AIAA paper,1991-0685,1991

38 Mcginleyt CB.Riblet drag reduction at plight conditions.AIAA,6th Applied Aerodynamics Conference,Williamsburg,1988

39 Karniadakis GE,Choi KS.Mechanisms on transverse motions in turbulent wall flows.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2003,35:45-62

40 ChoiKS,Debisschop JR,Clayton BR.Turbulent boundary-layer control by means of spanwise-wall oscillation.AIAA Journal,1998,36(7):1157-1163

41 Kim K,Sung HJ.Effects of unsteady blowing through a spanwise slot on a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2006,557:423-450

42 Tardu SF.Active control of near-wall turbulence by local oscillating blowing.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2001,439:217-253

43 Whalley RD,Choi KS.The starting vortex in quiescent air induced by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2012,703:192-203

44 Jukes TN,Choi KS,Johnson GA,et al.Turbulent drag reduction by surface plasma through spanwise flow oscillation.The 3rd AIAA Flow Control Conference,2006

45 Jukes TN.Turbulent drag reduction using surface plasma.[PhD Thesis].Nottingham,UK:University of Nottingham,2007

46 Whalley RD,Choi KS.Turbulent boundary-layer control with spanwise travelling waves.Journal of Physics,2011,318(2):022039

47 Wang JJ,Choi KS,Feng LH,et al.Recent developments in DBD plasma flow Control.Progress in Aerospace Sciences,2013,62:52-78

48 Whalley RD,Choi KS.Turbulent boundary-layer control with span-wise travelling waves.Journal of Physics,2011,318(2):022039

49 Whitcomb RT.A design approach and selected wind tunnel results at high subsonic speeds for wing-tip mounted winglets.NASA-TN-D8260,1976

50 Mattos B,Macedo A,Silva FD.Considerations about winglet Design.21st AIAA Applied Aerodynamics Conference,2003

51 Montoya LC.KC-135 winglet flight results.https://ntrs.nasa.gov/archive/nasa/casi.ntrs.nasa.gov/19810010485.pdf

52 Bourdin P,Gatto A,Friswell MI.Aircraft control via variable cant-angle Winglets.Journal of Aircraft,2008,45(2):414-423

53 刘沛清著.流体力学通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54 Whitcomb RT.A study of the zero-lift drag-rise characteristics of wing-body combinations near the speed of sound.NACA-TR-1273,1952

55 Whitcomb RT,Fiscetti TL.Development of a supersonic area rule and an application to the design of a wing-body combination having high lift-to-drag ratios.NACA RM L53B31a,1953

56 Tai T,Huson G,Hicks R,et al.Transonic characteristics of a humped airfoil.Journal of Aircraft,1988,25(8):673-674 57 Milholen WE,Owens LR.On the application of contour bumps for transonic drag reduction.AIAA paper,2005-0462,2005

58 Stanewsky E,D´elery J,Fulker J,et al.Synopsis of the Project EUROSHOCK II.Drag Reduction by Shock and Boundary Layer Control.Berlin,Heidelberg:Springer,2002

59 McGowan AMR.AVST morphing project research summaries in fiscal year 2001.NASA/TM-2002-211769,2002

60 Bruce PJK,Colliss SP.Review of research into shock control bumps.Shock Waves,2015,25(5):451-471

61 Eastwood JP,Jarrett JP.Toward designing with threedimensional bumps for lift/drag improvement and buffet alleviation.AIAA Journal,2012,50(12):2882-2898

 
刘沛清,张雯,郭昊
《力学与实践》 2018年第02期
《力学与实践》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