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淡水石斑鱼苗种繁育技术

更新时间:2009-03-28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桂科攻1598006-5-10)。通讯作者:罗永巨。

淡水石斑鱼是从中美洲引进养殖的鱼类,近年来在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已经逐渐推广养殖。通常,采用土塘作为繁殖和培育池来进行淡水石斑鱼苗种繁育工作。淡水石斑鱼成鱼在繁殖过程中有打窝的习性,对塘底有破坏作用。另外,繁育出的苗种在土塘进行培育,由于规格大小不一,互相残杀,不便管理。同时,淡水石斑鱼苗的饵料选择和水质管理也影响苗种的成活率。

所谓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即指“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也称“网络第三方支付”或“第三方支付平台”。第三方支付是一种网络支付结算方式,它以Internet为媒介,以网络支付为平台,以移动电话和智能手机为工具,依赖于与银行的协议合作关系,通过银行在支付中的代理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以托收的方式完成支付,为资金流动和资金安全提供保障。

本研究从淡水石斑鱼的繁育技术、苗种饵料和养殖水体环境出发,首先对土塘进行了改造,开发了适用于淡水石斑鱼的池塘和鱼苗分级筛选方案,以改善淡水石斑鱼由于其繁育中打窝的习性造成的对池塘破坏作用,并有效防止不同规格种苗的互相残杀;在苗种饵料的选择上,通过有机肥料肥水、浮游动物、水蚯蚓和配合饲料分阶段投喂;对繁育阶段的水体环境进行测量,确定了适合淡水石斑鱼的孵化条件。

本研究拟通过以上研究手段,以期提高淡水石斑鱼苗种繁育成活率,为淡水石斑鱼的苗种繁育技术提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淡 水石斑鱼亲本来源

(1)沥青。选用辽河牌I—C级SBS改性沥青,属于PG70—28分级,基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求规范》(JTG F40—2004)对其进行检测,其结果见表2。

繁育池塘为标准土池,面积1亩,池塘深2米,下铺防渗膜。防渗膜上覆盖有0.1米泥土,在第一层泥土上铺设地网,然后再覆盖0.2米的第二层泥土,以防止淡水石斑鱼打窝破坏池塘。池塘配有微孔增氧设备。池塘结构如图1所示。在石灰消毒后,投放选育好的亲本。投放后的亲本,采用常规的养殖模式进行亲本管理。每日晚11∶00至次日早5∶00开启增氧系统,以免缺氧。温度过高、藻类加速繁殖时及时换水。每日分两次根据实际投喂饲料,并定时测量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pH值、磷酸盐和溶氧。催产前,亲鱼雌雄分塘培养。培育至2015年7月后进行人工催产。

2.繁 育池塘的设计和亲本投放

父亲浇水穿的雨靴很特别,靴帮子足有70厘米高,这是父亲用卡车废弃内胎加高过的。浇冻水的时候,父亲先穿上母亲缝制的棉布靴,外面再穿上高腰雨靴,在田间接近零度的水中穿梭,打坝、豁水口子,防水效果特别好。但站在没过膝盖的渠水中打坝时,刺骨的渠水还是无情地灌进了父亲的雨靴中,浸湿了父亲的双腿。父亲的双腿经常被冻得通红,为此落下了畏寒的病根。

为提高受试者依从性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推荐使用《受试者日志》,并明确日志卡的注意事项及日志卡问题的完整说明。根据有效性评价需要,患儿和(或)其监护人应在日志中,选择并及时记录以下内容:每日的SBM情况、大便性状、排便疼痛、FI次数、憋便次数、腹痛,以及用药、补救药物使用和如厕训练等情况。

  

图1 改造后的产卵池塘

3.人 工催产

首先,淡水石斑鱼苗用10米2的水泥池进行培育,每口池塘投苗3万尾。用发酵鸡粪(投放5千克/米2)肥水后,加入光合细菌、酵母菌等有益菌。每隔3日定时检查水体中的pH值、溶氧、氨氮等,且每10天换水1次。每天巡视4次,包括早晨8∶00、午后14∶00、傍晚19∶00和凌晨1∶00。孵化时分4个阶段进行管理。其中,苗种在1厘米以下为第一阶段、1~2厘米为第二阶段、2~3.5厘米为第三阶段、3.5~5厘米为第四阶段。由于不同规格的淡水石斑鱼苗会互相残杀,每隔3天用不同目的筛对鱼苗进行分塘管理。各阶段的鱼苗管理操作如下(表1)。

实验用淡水石斑鱼购自广西南宁。2015年3月,共引进2000尾1龄淡水石斑鱼。针对引种的2000尾,选择体长15厘米左右的雌鱼和20厘米左右的雄鱼共352对,为后续生产的亲本。亲本的培育工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武鸣基地进行。

4.苗 种培育管理

投放亲鱼培育至7月中旬后,水体温度保持在26~30℃。在21∶00对淡水石斑鱼亲本进行人工催产,催产剂量为:雌鱼HCG 500单位/尾+鲤鱼脑垂体1毫克/尾,雄鱼HCG 250单位/尾+鲤鱼脑垂体0.5毫克/尾。雌雄分网箱暂养至凌晨6∶00后下土池自然交配。每隔2天用密网收集鱼苗,直至第10天,总共收集5次。

第一阶段:卵黄消化吸收后,淡水石斑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饵料,鱼苗密度在3千尾/米2。因此,在放养前投放的发酵有机肥能保证鱼苗需求。第二阶段:将生长至1~2厘米的苗投放至新的10米2水泥池,鱼苗投放量为1千尾/米2,使用鸡蛋黄、猪血、卤虫投喂,每天8∶00、12∶00、14∶00、16∶00投喂4次。第三阶段:当鱼苗生长至2厘米以上,将鱼苗再投放到1亩的土池,放养密度为20万尾/亩。2厘米以上的淡水石斑鱼苗开始改口,采用水蚯蚓进行投喂,每天8∶00、12∶00、14∶00、16∶00投喂4次。第四阶段:当鱼苗生长为3.5厘米以上,投放饲料和水蚯蚓为1∶1的饵料,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3%~37%,每天8∶00、12∶00、14∶00、16∶00投喂4次,每口池塘每次投喂混合料。当鱼苗生长至5厘米以上,可以直接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3%~37%的饲料。

二、结果

2015年7月中旬催产,水温在26~29℃。在繁殖过程中,池塘水质参数如下:氨氮含量0.67~0.75毫克/升,亚硝酸盐0.025~0.031毫克/升,pH值在7.53~7.82,溶解氧含量在0.83~0.90毫克/升。通过5次捞苗,分别获得鱼苗19万尾、11万尾、9万尾、7万尾和5万尾,共51万尾(表2)。鱼苗孵化阶段的水质参数为:氨氮含量0.43~0.69毫克/升,亚硝酸盐0.022~0.035毫克/升,pH值在 7.27~7.59,溶氧量在 0.79~0.92毫克/升。经过40天的培育,可生长至5厘米。共培养成5厘米的大规格种苗41万尾,成活率为80.39%(表3)。

三、分析与讨论

本试验改造了亲鱼池塘,有效预防了淡水石斑鱼在繁殖期间打窝损伤土塘底部结构的问题。另外,淡水石斑鱼作为多次性产卵的品种,自然产卵难以获得同一批次、规格相似的种苗。本次试验在注射催产素后,6天内获得了39万尾苗,相当于所获鱼苗的76.47%。因此,通过人工催产,可以在短时间获得规格较为一致的鱼苗,便于后续的苗种培育。较自然繁育淡水石斑鱼更便于管理。

淡水石斑鱼鱼苗前期需要严格管理,其生长奇快,且生长速度不一,饵料需求主要为高动物蛋白质。因此,第一,对不同规格大小的种苗应及时分塘管理。第二,分阶段投喂不同的饵料,其中关键的转口阶段用水蚯蚓作为饵料可提高育苗的存活率。第三,苗种培育时期水质调节是关键,通过投喂适量的饵料,避免水体富营养化,经常换水,可有效预防水质恶化。

 

表1 淡水石斑鱼苗种喂食情况

  

投食量(千克/亩)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5厘米以上饵料种类发酵有机肥鸡蛋黄、猪血、卤虫水蚯蚓水蚯蚓、饲料蛋白质含量33%~37%的饲料投喂次数4 4 4 4 3 3 3 5 5 5

 

表2 淡水石斑鱼苗捞苗情况

  

捞苗批次催产后2天催产后4天催产后6天催产后8天催产后10天总共数量(万尾)19 11 9 7 5 5 1

 

表3 淡水石斑鱼苗种培育成活情况

  

塘号1 2 3放养数量(万尾)18 22 11 5厘米规格成活数量(万尾)15 18 8 5厘米规格成活率(%)83.33 81.82 72.73

 
周毅,唐瞻杨,钟欢,郭忠宝,肖俊,罗永巨
《科学养鱼》 2018年第04期
《科学养鱼》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