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风”一般的风格:科学也可以这样传播和研究——评《多视角下的科学传播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多视角下的科学传播研究》一书,收录了刘兵教授及其指导的研究生、博士后的三十几篇文章,汇集了近年来作者在科学传播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刘兵教授是国内最早进行科学传播研究的学者之一,也是目前最有影响力的研究者之一。刘兵教授在其过往的一些著述中也曾部分谈及科学传播,此书是首次以科学传播为主题,完整地体现了其在科学传播方面的研究旨趣。通读下来,惊讶于书中所展示的丰富多元的理论与视角,感慨着作者对实践的敏锐批判和研究的深刻反思。既觉得有趣、过瘾,又觉得意犹未尽。细细品味,能体会到内容背后的研究脉络和思想体系。就这几点体会简要评述如下。

  

图1 《多视角下的科学传播研究》封面

1 理论与视角的多元化(广度)

正如书题中的“多视角”所示,全书展示了许多层面上的“多元化”。在研究领域涉猎科学技术哲学、科学史、科学知识社会学、传播学、人类学、符号学、图形学等学科;在研究理论和视角上引入了社会建构论、视觉文化、性别研究、地方性知识研究、科学修辞学等;在具体研究问题上,既关注国际的、当下的、主流的、热门的话题(如转基因),也深入到遗落在地方的、历史的、小众的、边缘的问题(如蒙医、科学幻想画等);研究对象也几乎囊括了当下公认的“科学传播”定义中的每一个面向,包括重要的传播主体(科学家、政府、媒介与公众)和传播实践中的教育、出版与公众参与,等等。

全书以一种全新的多元化视角拓展了科学传播研究的理论和视角的范围。在研究视野上,不仅引入了相关学科的理论与研究视角,延伸了历史维度,关注了被常规研究所忽视的边缘性问题,还尝试了几种理论视角和方法融合的可能性,例如对牛顿、玛丽·居里、何谢尔与萨默维尔之形象的分析[1]。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科学史、科学技术哲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界限,例如对老上海时期大众刊物中的科学漫画史研究[2],在这里,科学传播也成为科学史的一部分。这些研究成果将当下的科学传播研究,推向更广义上的科学文化层面的研究,为科学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进路。诚如刘兵教授所言:“对科学传播的研究,既可能,也非常有必要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对于科学传播这一非常复杂的问题获得相对全面的一些认识和传播。”[3]398

2 实践和研究的批判与反思(深度)

书中文章的一个很大特色就是注重理性思辨,对当下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反思。在梳理国内学界混淆交替使用的“科普”“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传播”几个概念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践和学理层面的辨析。在国内,科学传播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历史虽然短暂,而科学传播(或更准确地说是“科学普及”)活动却由来已久。从新文化运动的“赛先生”,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再到今天的“科技强国”梦,科学普及长期以来都是备受重视的一个领域。随着国际上“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等理论的不断引进,传统科普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受到了启发,也面临着突破与转变。在作者看来,“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的区别并非是历史的或是层次的,三者只是侧重不同”[4]。从书中的具体研究来看,作者很大程度上是将三者都纳入到一种最宽泛意义上的“科学传播”范围内,也就是科学文化的层面来研究,认为三者各自反映了不同时期科学、公众与社会的关系,都应该归集到当下的科学传播研究中来。

书中还对科学传播的研究、实践与现实脱节进行了批判,例如毫不留情地批判了某些以传播理论外套+科学传播概念的机械组合,过于宏大叙事的高谈阔论,和当下只重视新闻的具体操作实务,“把科技新闻、报道等同于科技传播”的研究。指出传播学界的问题在于,将关注点局限在“如何有效地传播”上,并没有把科学传播本质的问题搞清楚,对于科学传播的研究忽略了“科学”,而只注重传播[4]。在作者看来,当下的科学传播,要从关注如何传播,转向传播什么?为什么传播?此外,在具体研究中,作者还对针对实践中的电视科普娱乐化现象、科普读物出版面临的困境、国内科学教育方面对“建构主义”的误用等现象进行了批判与反思。

在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多视角、多面向的体察下,作者始终难以掩饰一种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命运的深切的人文关怀。在经验层面,作者深入挖掘因时间、地域和在地文化而被忽视的科学传播参与者,如女性科学家、少数民族医学、非主流媒介(医院挂图、科学幻想画、日本漫画、科幻电影)等,无不体现了其对现实中被边缘化的“弱”的一面的关怀。在思想层面,作者敏锐地批判了当下脱离现实的实践与研究,关注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揭露了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表达了对追求科学技术发展的工业文明和现代性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作为科学文化人、作为学者深深的学术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在其中《对于“公共科学”概念的一种理解与设想》一篇中,作者的多元科学文化观体现得最为明显。作者针对徐善衍教授提出的“要重视公共科学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就“公共科学”概念进行了探讨。认为应该在传统科普中与公众有联系的科学外,将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研究、地方性知识,和公众参与的科学决策活动一起纳入到“公共科学”概念中。从全书来看,作者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研究,是属于国内科学文化界的“宽面条”一列,是最宽泛立场上的科学,即将科学看作人类在不同的社会与境下认识和探索自然的系统知识,包括西方科学在内都是一种在地知识,因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与体貌。同样,作者对科学传播的研究视野,也是最宽广意义上的,囊括了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和狭义上的科学传播。

3 “多元科学文化观”贯穿始终(脉络)

如果说作者在书中绘制的科学传播研究图景中,“多元化”的理论和视角是纬线,对实践和研究的“思辨与批判”是经线的话,那么在经纬交织的网络图景下,贯穿始终的莫过于或暗含其中或明确强调的多元化的科学文化观。

不同于西方国家,国内的科学传播研究诞生于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学等对科学进行人文分析的研究领域,科史哲研究者在科学传播领域的研究工作居于主导地位[5]。来自传播学界的学者虽然也对科学传播产生兴趣,由于国内学科设置及对科学的认识程度等原因,研究更注重“传播”中的实践,经验研究颇多,理论深度不够。本书作者均来自于科史哲领域,对于科学与社会之关系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基于其对科学本质的反思,科学的社会建构论层面的认识,及科学的社会功能等更多维度的认知,更能够辩证地看待以往作为科学普及不容置疑的前提——假定科学确定性的客观真理等观点[3]171。这似乎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作者在研究中更能将理性思辨表现得淋漓尽致,将批判进行得鞭辟入里的原因。然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未止步于此,我们在书中也能看到采用传播学经验学派理论视角和方法的案例,及不少颇有新意的经验研究。

2.2.5 经预处理的空白脂质体溶液 精密量取“2.1”项下空白脂质体 100 μL,加入800 μL甲醇破乳,涡旋5 min混匀,加入50 mg/mL ZnCl2甲醇溶液100 μL,涡旋5 min混匀,室温静置15 min,12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即得。

成本管理和控制是现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应该研究的重要环节,要重视成本策划的尽量“前置”,进一步形成足够贴近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成本,最后在实施过程中,依靠强大的数据库平台和有效的管理手段,达到项目成本可控,最终实现项目利润的最大化。

从2003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起至今,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已经开展实施了15年。参与自主招生的高校从2003年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22所高校扩展到2018年的90所高校。通过分析政策文件可以发现,自主招生选拔的人才具有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有学科特长、全面发展且具有创新潜质的特征等特征,并随着年份的推进高校对人才评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同时,高校在具体执行自主招生政策中也有其自身评价人才的偏向。表1中列出2003至2008年教育部自主招生政策及其对人才选拔标准的论述。

概而言之,该书因为是论文集的形式,各个章节及文章之间看似联系不大,实则背后都有多元科学文化的思想贯穿始终。那些视角新颖、言之有趣的文章读罢第一感受是惊叹,科学传播这也可以研究?!进而发觉作者对此类文章的把握似乎有种信手拈来的感觉。让人不禁感叹作者研究领域之广,学术思想之融会贯通,故而能在多视角下穿梭自如,为国内科学传播研究绘制一幅丝丝入扣的新图景。不由得联想起刘兵教授曾言“其实,做学问,搞传播,也完全可以按照那种风一样的风格,也包括像风一样,可以无孔不入地穿行于各个领域之间,实现一种贯通,但又有着风脉作为线索。”[6]我想,这句话更能概况此书的研究风格,而多元的科学文化观应该就是书中绘制研究图景的主脉络,亦是刘兵教授研究思想的“风脉”吧。

所以,科学传播,当然也可以按照这种“风一样的风格”进行研究和实践。为什么不呢?

参考文献

[1]赵蕾,刘兵. 科学家肖像画与科学传播研究[J]. 科普研究,2009,4(4):29-35.

[2]呼思乐,刘兵.老上海时期大众刊物中的科学漫画史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31(2):73-79.

[3]刘兵.多视角下的科学传播研究[M]. 金城出版社,2015.

[4]刘兵,侯强. 国内科学传播研究:理论与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5):80-85.

[5] Xu L,Huang B,Wu G. Mapping Science Communication Scholarship in China:Content Analysis on Breadth,Depth and Agenda of Published Research[J].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2015,24(8):897-912.

[6]刘兵.像风一样:科学史与科学文化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X.

 
岳丽媛
《科普研究》 2018年第02期
《科普研究》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