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科普“黄金时代”医学科普期刊如何“脱颖而出” ——以《大众医学》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1]

要实现全民健康的宏伟目标,除了积极构建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以外,大力普及健康知识(也就是医学科普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促使其主动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1.1.1 培养基 LB肉汤(批号:02-136),MH(B)培养基(批号:02-052),麦康凯琼脂培养基(批号:02-005A),SS琼脂(批号:02-002),均由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用标准菌株检验均符合质控标准。

从图灵计算到自然计算的转向,拓展了计算与认知研究的视野,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计算与认知、计算机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但是,计算与认知的结合问题远没有解决。目前的人工智能仍然是以计算机为中心,并没有实现人们所希望的以人的认知为中心。如何使人机融合的智能成为心理+数理的同理共情,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认知与计算的混成结合是当前科学界和哲学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重视科学普及工作。近年来,国家更是加大了对科普工作的扶持力度。最近十余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阅读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传统媒体,包括传统医学科普期刊造成了巨大冲击。医学科普期刊该如何与时俱进,充分挖掘自身潜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创新发展之路,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提升国民健康素养,医学科普任重道远

1.1 我国居民健康素养偏低,医学知识普及“迫在眉睫”

所谓医学科普,就是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公众普及医学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素质。2017年11月发布的《第六次全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2]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 24.0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 9.79%,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5.57%。尽管上述指标均较2015年有不同程度提升,但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整体水平仍偏低。要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必须大力普及医学知识。

混凝土本构采用ABAQUS软件自带的塑性损伤模型(CDP),其中材料的抗拉和抗压参数均采用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的进行计算获得,其关键参数采用材料性能试验值,由材性试验得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为33.6 MPa,材料弾性模量为30 000 MPa。

1.2 政策扶持,医学科普迎来“黄金时代”

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3]明确指出:科普是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科普事业是国家的长期任务。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社会各界都应当组织参加各类科普活动。2005年,我国将科普项目纳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社会公益类项目的奖励范围[4],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重视,也大大激发了社会各界从事科普工作的热情。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5]。在《“十三五”国家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规划》中,更是重点提出要做好健康科普工作[6]。作为一名医疗健康领域的科普工作者,身处这个科普的“黄金时代”,是幸运的。

2 新媒体时代,医学科普期刊面临巨大挑战

促进纸质期刊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互补互动,大力开发期刊衍生产品,构建集期刊、图书、新媒体、活动、服务、数据库于一体的医学科普全媒体平台,是《大众医学》近年来重点关注和努力探索的创新之路。

山药不同生长期对水分要求不同,发芽期需足够的底墒,保证正常出苗;山药块茎形成期,尤其是8月份的大生长期不能缺水,内部营养物质的积累多要水分的充足供应,但切忌漫灌或长期积水,否则山药极易腐烂。除了在播种时浇施好粪水补充山药发芽和苗期水份外,还要在7、8月间如遇干旱应适当浇水1-2次。

2.1 数字化阅读渐成主流,医学科普期刊“优势不再”

相比之下,医学科普自媒体从业人员的“门槛”很低,对内容质量的审核也不严格。据观察,目前大量养生保健类医学科普自媒体的运营主体是广告公司、保健品公司,或者是看不出其专业背景的个人。细看这些自媒体发布的内容,除了存在较多错别字、语法错误等编校质量问题外,更有不少伪科学的内容充斥其中。比如,流传甚广的“低钠盐就是送命盐”“喝茶就是喝农药”“喝白酒能抗癌”“房间放洋葱能防流感”“夜间突发心脏病,口含两颗阿司匹林能救命”等,均是某些自媒体为了“抢眼球”或因编辑人员缺乏必要的医学常识而发布的虚假信息。

女人嫁过来那天,豪宅里热闹并且神圣。那是十八年以前,那一年她二十三岁。她的皮肤像缎子般光洁光滑,她的嘴唇像沾着露珠的草莓。她的美和清纯,无懈可击。可是后来,她知道,她高挑的身材,娇嫩的肌肤,精致的五官,花苞般娇艳的乳房,她所有的一切,全都是工厂流水线的作品。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于2018年4月18日发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6]显示,手机和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80.43分钟,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长为60.70分钟。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49周岁以下的中青年群体是数字化阅读行为的主要人群。

医学科普期刊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中老年人,尤其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新媒体的接受程度还不高。但不容忽视的是,2017年11月腾讯官方发布的《2017微信数据报告》[7]显示,截至2017年9月,微信日登录用户超9亿,月老年用户5 000万。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接触新媒体。

2.2 自媒体蓬勃兴起,医学科普期刊的“话语权”被削弱

如今,除了传统的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以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自媒体也纷纷加入医学科普传播的行列。所谓自媒体,就是普通大众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

高校水文学教学中,教师依旧是传授知识的权威人士,传授着许多学生“不知道”的事情.学生对这些信息缺乏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只是简单地记忆和理解,缺少对知识的梳理整合过程,更缺乏对所授知识的批判性思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中难以应对当下“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快速发展的节奏.

与创办传统媒体有着极其严格的审批制度不同,创建自媒体的门槛很低。只要注册一个微博或微信公众号,就能成为一个自媒体,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当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看报纸、电视,而选择从其他途径(网站、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获取医学知识和信息的时候,医学科普期刊的“话语权”必然被削弱。

2.3 “科普达人”开“公众号”,发表作品不再“首选”医学科普期刊

近年来,不少爱好医学科普工作的医生纷纷开起了个人的微信公众号,有些医生甚至成为了“网红”。比较知名的有第一妇婴保健院原院长段涛教授,其开设的“段涛大夫”微信公众号堪称医学科普自媒体中的佼佼者。作为妇产科界知名教授,段涛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他也热爱科普、擅长写作。“段涛大夫”微信公众号每周推送3~4次,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医学科普类的“怀孕生孩子那些事”和“你问我答”;二是医院管理和创业方面的“院长日记”和“创业日记”。据统计,该微信公众号阅读超过10万次的微信不下20条,平均每条微信的阅读量在2万次以上,预计该平台的关注量超过40万人。

相比之下,我国大多数医学科普期刊的每月发行量不足 5万份。即便是在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大众医学》杂志,其每月发行量也远远达不到某些医疗自媒体人动辄三四十万的“粉丝数”。过去,这些“科普达人”的作品必须通过报纸、期刊等媒介来传播,而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他们自己的平台就是一个传播媒介,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发声”成了他们首选的“科普阵地”。

2.4 医学科普的形式在变,“多方受限”的医学科普期刊“劣势凸显”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医学科普的形式早也不再局限于“白纸黑字”的报纸、期刊,或是按时播出的电视、电台节目。与表现形式生动活泼(音频、视频、漫画、动画、VR、AR等)、可与粉丝互动、不受时间地域限制随时的新媒体相比,表现形式单一(只有图文)、篇幅有限(每期杂志页数固定)、互动性差的医学科普期刊,明显处于劣势。

3 新媒体时代的“新问题”,为医学科普期刊带来机遇

3.1 新媒体内容良莠不齐,以科学性见长的优质医学科普期刊“受青睐”

我们加强“刊网互动”,利用期刊的品牌影响力和内容资源,培育各个新媒体平台;利用新媒体的即时性、灵活性和多媒体的特性,弥补纸质期刊时效性差、表现形式单一的短板。

4) 根据折臂式铁钻工的设计要求,规定铁钻工的回转速度为nH=1r/min,根据传动比可以计算出n1=5.4r/min,n2=3.1r/min 。

过去,人们主要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介获取医学科普知识。如今,互联网、微博、微信成了很多人获取医学知识的“主渠道”。有什么不舒服先“百度”一下,有什么健康方面的疑问先上网查查,已然成了大多数人的习惯。

面对网络上鱼龙混杂的健康信息,没有足够医学知识储备的普通读者,根本无法准确辨别哪些内容是可靠的,哪些内容是虚假的,容易被谣言所误导,也容易被虚假医疗广告所欺骗。在此大背景下,以科学性、权威性见长,有着广泛“群众基础”和公信力的优质医学科普期刊,成了很多人寻求靠谱医学知识的首选。

3.2 内容同质化严重,以优质内容见长的医学科普期刊再次“崭露头角”

不得不承认,在医学科普“红红火火”背后,内容同质化的情况已十分严重。尤其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涉嫌抄袭的“复制粘贴”类内容非常普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众医学》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办刊宗旨,坚持百分之百原创,在保持科学性、权威性的同时,将医学科普做出新意、做出特色。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优胜劣汰”一定是大趋势。弱势媒体、以“抄袭为生”的自媒体将慢慢消失,优势传统媒体和优质自媒体将“强者恒强”。

4 扬长避短,走创新发展之路是“硬道理”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自媒体的“围堵”,医学科普期刊的希望之路在何方?困难催人奋进,逆境使人成长。对《大众医学》而言,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我们坚信,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扬长避短,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创新发展之路,《大众医学》必将迎来“脱颖而出”之时。

4.1 坚持内容为王,优质内容是医学科普期刊的“生命线”

我们经常举办义诊、微课堂、科普讲座等线上线下活动,投身医学科普公益事业,在普及医学知识的同时,也扩大杂志的品牌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大众医学》每期都会有一个10 000字以上的“特别策划”,这也是我们与同类医学科普媒体的不同之处。一般而言,编辑部会提前三个月通过“头脑风暴”确定特别策划的选题,并安排一名或多名编辑具体执行。特别策划一般需要约请 6~8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就某一个话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详细解读,并给予读者实用性的建议和指导。比如,2018年第1期,我们约请了8位名医大家(吴孟超院士、汤钊猷院士、张金哲院士,以及国医大师刘嘉湘、朱南孙等)谈自己对于健康和养生的感悟;2018年第5期,我们约请营养、食品安全、心理、运动医学、急诊等 8个学科的知名专家就青年人常见的健康隐患进行详细剖析,并给予实用性的建议。对编辑而言,承担“特别策划”的执行工作是最有压力和挑战性的;对杂志而言,“特别策划”是最能体现杂志“功力”和专业性的。

正因为始终对内容的高要求,《大众医学》才收获了亿万读者的喜爱与信赖,也赢得了广大作者的支持与尊重。我们坚信,无论内容的载体如何变化,优质的内容是永远不会变的。

4.2 搭建新媒体矩阵,全媒体平台强有力“发声”

在新媒体时代,医学科普期刊在办好纸质期刊的同时,自然少不了新媒体的参与。《大众医学》目前已经建立了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并入驻了今日头条号、腾讯企鹅号、一点资讯号、新浪看点、喜马拉雅等多个新媒体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自媒体的蓬勃兴起,以及社会各界参与医学科普的热情逐日高涨,医学科普的格局正在发生着巨变。作为医学科普传统媒体的代表,医学科普期刊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传统媒体对于内容质量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和把关流程。以《大众医学》为例,杂志文章大多由国内知名三甲医院的专家或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所撰写,所有文字编辑均具有医学教育背景和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编辑部对所有稿件均执行严格的三审三校制度。

我们出版《大众医学》品牌丛书,与相关机构合作出版增刊、图书,与知名专家合作出版名家科普图书,有效弥补了因发行量下跌导致的利润下滑。2017年,由笔者担任责任编辑的名家科普图书《血管通》荣获2017年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成果一等奖。

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do/does/did+v.”构式中的V槽位吸引的词素有哪些?(2)“do/does/did+v.”构式中的V槽位的语义聚类是什么?(3)“do/does/did+v.”构式搭配关联强度分析对外语教学有何启示?

我们发现“听书”[9]等新型阅读形式越来越受到关注,便适时推出了“有声杂志”、有声版微信。订阅杂志的读者只要扫描杂志封面上的有声杂志二维码,即可免费收听。

与同类医学科普媒体相比,《大众医学》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办刊历史悠久”,更在于作者权威、内容质量上乘。自创刊至今,《大众医学》始终没有放弃过“约请最合适的专家写专业对口的文章”这个“硬指标”。尤其是如今临床分科越来越细化,如何找到最合适的作者考验着编辑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大众医学》对选题策划的要求非常高,每月选题会上,无深度、老生常谈、科学性存疑的选题,都通不过审查。

我们积极探索微商和数字化收费阅读,在微信平台开通了《大众医学》微商城,提供杂志在线购买、订阅,图书在线购买,以及有声杂志、电子杂志在线收费阅读或收听等服务。

在实际评价的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的整体出发。比如说在学期开始,针对班级建立一个观察报告,在每次下课后将自己对于每个学生的观察进行记录,判断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是否真正地进行了体育的学习,这也会让评价具备一定的“跟踪性”,增加期末总结的“客观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合理的制定评判标准。体育教师应结合班级学生的年龄、性别、体制制定评价标准,并将标准罗列成表格,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积极性、探究能力、活动参与等方面进行评测,并将成绩一并纳入到期末的考核当中。同时通过这项评价,教师也可以获得良好的反馈,帮助教师在课堂上调节教学内容。

经过数年的发展,《大众医学》全媒体平台已日趋成熟。2017年,《大众医学》医学科普全媒体平台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荣获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传媒奖二等奖。

4.3 开发细分领域医学科普新媒体平台

在做好“大众科普”的同时,我们也在探索“分众科普、精准科普”模式,加快“细分领域”医学科普新媒体平台建设。2016年,笔者负责运营的专注于肝病细分领域的微信公众号——“爱肝联盟”正式开通。两年来,“爱肝联盟”微信公众号坚持每周3~5次的发布频率,坚持百分百原创,吸引了国内肝病领域 500余位专家加盟,微信阅读量、关注量稳步增长,已逐渐成长为我国肝病科普领域颇有知名度的新媒体。2018年,“爱肝联盟”成功获得上海市科委2018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项目资助。目前,“爱肝联盟”微信公众号的关注量已过万,文章的阅读量最高达2万以上,平均阅读量在3 000人次以上。在如今微信公众号红利期已过、平均打开率不足5%的大趋势下,“爱肝联盟”的“强势”表现似乎在提示我们:与《大众医学》“大而全”的科普不同,“分众科普”因科普对象更精准(粉丝主要是肝病患者及其家属、肝病相关学科医务人员、肝病相关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人员),似乎更具有活力和发展潜力。未来,在人力物力可调配的情况下,逐步建立“分众”化的新媒体矩阵,或许是《大众医学》另一个发展方向。

4.4 培育“服务型”新媒体科普产品

多年来,《大众医学》编辑部时常收到读者的咨询信或电话,其中大多是看了杂志上的专家写的文章,希望向专家咨询。有时候,我们会把读者的问题记下来,代他们咨询比较相熟的专家;更多时候,我们只能建议读者写信到医院,等待专家回复。近几年,我们一直在思考:能否搭建一个医患交流的平台,但又不像QQ群、微信群那样杂乱无章?经过长达两年的筹备,由笔者牵头的与微信平台无缝对接的服务型科普产品——专家专栏正式上线。专家专栏倾向于“专病科普”,以病种分类,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邀请相关学科知名专家担任嘉宾医生。订阅杂志的读者、新媒体平台的粉丝,都可以通过扫描专栏二维码或通过大众医学官方微信平台加入专家专栏。加入专栏的读者可以阅读专栏内的科普文章、医患问答,也可以直接向嘉宾医生提问。

4.5 探索“出版融合”新模式,变传统纸刊为“现代纸刊”

近几年,除了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冲击以外,纸价飞涨也给传统报刊的经营带来不小的压力。2018年,我们调整了杂志的定价,由每期8元上调至10元,以消化因纸价上涨造成的成本增加。但如果纸价继续上涨,杂志本就不多的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

为此,我们尝试采用由国家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开发的媒体融合整体解决方案——RAYS系统,探索“现代纸刊”出版新模式。“现代纸书(刊)”是迎合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生产方式,拥有线上衍生内容资源及服务,满足读者多种需求,具有交互功能的纸质出版物[10]。《大众医学》正在开发的“现代纸刊”包括传统纸刊和“线上增刊”两部分,线上增刊提供搭载在RAYS平台上的衍生内容(如音频、视频、患者教育手册、读书卡等)和增值服务(专家直播、在线问答等)。“线上增刊”可与传统纸刊一同订阅,也可以单独销售。读者只要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线上平台,选择订购各类增值服务,还能与责任编辑、作者、其他读者互动。我们期待这个具有交互功能的新产品能赋予《大众医学》杂志新的发展动力。

5 结束语

70年前的1948年,著名外科学专家裘法祖教授和著名内科学专家过晋源教授共同创办了我国第一本医学科普刊物——《大众医学》。当时,我国的医学科普事业才刚刚起步,《大众医学》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医学科普事业的先河。70年过去了,作为我国医学科普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被誉为“中国医学科普干细胞”的《大众医学》,依然活跃在医学科普传播的第一线。近年来,包括《大众医学》在内的医学科普期刊正面临重重挑战,但也不乏机遇和希望。经过数年的探索与创新,《大众医学》已经成为一个集杂志、图书出版,微博、微信等多个新媒体及线上线下活动于一体的全媒体平台,成功推出了专注肝病科普的分众型新媒体产品“爱肝联盟”和服务型产品“专家专栏”,并正在积极探索具有交互功能的“现代纸刊”出版新模式。

2.1 膝关节功能 两组患者术后肌力与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度、行走功能、屈曲畸形、关节稳定性及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医学科普期刊唯有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品牌优势,深度挖掘自身资源,积极促进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从读者需求出发不断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方能摆脱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N].人民日报,2016-08-21(0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2016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发布[EB/OL].(2017-11-21)[2018-05-18].http://www.nhfpc.gov.cn/zhuz/xwfb/201711/308468ad910a42e4bbe9583b48dd733a.shtml.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ZDGC 0277[S].2002.

[4] 刘恕.科普作品也能拿国家科技大奖[N].科技日报,2005-02-07.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节选)[J].科技导报,2016,34(12):1.

[6] “十三五”科普规划突出健康领域[J].中国数字医学,2017,12(6):58.

[7] 谢颖.全民阅读需久久为功[N].人民政协报,2018-04-23(009).

[8] 9亿[J].中国传媒科技,2017(11):10.

[9] 蔡翔,王睿.从国民听书率看我国有声阅读产业发展趋势[J].现代出版,2018(1):65-70.

[10] 晓雪.“现代纸书”探索全新出版融合模式[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7-07-28(023).

 
黄薏
《科技期刊发展与导向》2018年第00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