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从RDA看我国灰色文献编目及相关思考

更新时间:2009-03-28

0 引言

《资源描述与检索》(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简称RDA)是以《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简称FRBR)概念模型为框架而制定的新编目规则。RDA发展联合指导委员会(即JSC)于2009年完成RDA的编制,2010年6月联机版RDA工具套件正式发布。在过去的几年中,陆续有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启用RDA来编制文献。中国很早就开始了对RDA的研究,目前只是在少数图书馆启用RDA进行西文文献编目,而中文文献,由于语言习惯、文化差异等原因,一直处于研究的阶段,并未应用到实际业务操作中。但不可否认的是,RDA对中文文献的编目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这不光是针对通过正规出版机构出版的具有出版号的白色文献,更特别的是对灰色文献的编目工作来说,RDA提供了较多的参考经验来解决问题。灰色文献是重要的参考文献,具有很高的文化、社会、历史价值,是对白色文献的重要补充。本文旨在结合RDA和灰色文献编目的特点,梳理RDA对中文灰色文献编目工作的启示和借鉴,并对未来中文灰色文献编目的发展给予展望。

1 RDA的细则特点

RDA是在英美编目条例(第二版)(Anglo-American Cataloguing Rules 2,简称AACR2)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RDA既继承了AACR2的部分规则,又在FRBR的“E-R”模型框架下有了很大的转变。对比AACR2的规则,除了编制的思想基础、整体结构等大方向的变化,对编目人员的日常业务的影响最直观的是具体规则的变化。从RDA的细则中可以总结出几个明显的新特点:术语变更;更加注重如实转录;规则灵活,选择空间加大等。而这几个点对于我国灰色文献编目的参考意义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1.1 术语“检索点”和“信息源”

对比AACR2,RDA给编目员最直观的区别是术语的变化,其中“检索点”概念的应用最为突出。(参照表1)

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传统编目中款目、标目及其主次关系逐渐淡化,那么所有检索点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即实现“查找”的用户任务,使得有效信息能够帮助用户检索到所需资源。从编目人员的角度来说,改为“检索点”系列的术语也更易于理解和使用,无论是英文版还是中文版,从词组结构就能把握术语的含义。

1923年2月2日,《致梁实秋》:“《李白之死》底序亦请删去而加以后附的新序。世俗流传太白捉月骑鲸而终,本属荒诞。此诗所述亦凭臆造,无非欲借以描画诗人底人格罢了。读者不要当作历史看就对了。”[2]141

在编目过程中发现信息源提供的信息并不准确或多个信息源之间互相矛盾的情况,按照原来的中文编目规则,编目员首先著录的是主要信息源里的信息,然后建立检索点进行修正和补充,如果补充的检索点有遗漏,用户就有可能无法查找到需要的资源,或者无法识别相类似的资源。所以保证如实转录选定的信息源信息,就是保证了用户首次查找到匹配的资源的成功率。参考RDA的“首选信息源”相关规则,如实转录的不一定必须是规定的某个信息源上的信息,比如,题名信息必须以文献题名页为准可以改变为以提供信息全面、准确的信息源为准,也不必再增加附注重复说明信息来源。无论选择何种信息源,如实、准确是基本保证。

 

1 AACR2RDA关于检索点术语对比图Table 1 Comparison diagram of the terms of search terms between AACR2 and RDA

  

AACR2术语RDA术语标目(Heading)规范检索点(Authorizedaccesspoint)主要款目(Mainentry)创作者规范检索点+首选题名(Authorizedaccesspointforcreator+preferredtitle)见参照(Seereference)变异检索点(Variantaccesspoint)参见参照(Seealsoreference)相关实体的规范检索点(Authorizedaccesspointforrelatedentity)附加款目(Addedentries)检索点(Accesspoint)

1.2 如实转录

原来的数字技术比较落后,根据当时的编目规则,只有某些信息作为可检索的信息,所以在编目的时候要斟酌哪些作为可检索到的信息、哪些作为可读却不可检索的信息。随着技术的进步,有检索意义的信息都可以作为检索点,那么编目人员相应地选择进行编目就能完成用户目标任务。许多细则后都有附注说明“交替规则”“可选择的附加”“可选择的省略”,或者“依编目员的判断自行决定”“由创建数据的机构自行决定”。例如,关于字母大小写的问题,AACR2规定英文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如果是其他语种,需按照其他语种的语法进行特殊编制。而RDA提供了两种做法以供选择:一是完全按照信息源如实转录,二是按照RDA附录A的规定,“题名以及部分、卷期或补编的题名中的首词或首词的缩写予以大写”等等。

1.3 灵活性

RDA中的很多细则都在强调如实转录。例如,针对缩写,RDA规定如果“元素信息源上显示为缩写,则记录缩写,如果不是,无须进行人为缩写”,关于正题名中的符号,RDA也要求如实转录,还有版本说明、出版等信息,RDA都更加强调遵循“所见即所得”(Take what you see)的原则。即便是错误的信息,也强调原样照录,同时会对信息加注以说明该信息有误。比如RDA2.15.1.6关于错误标识号的规定:若已知出现在资源上的标识号是错误的,按它显示的著录,并注明此号码是错误的、取消的或无效的。而这条规定在AACR2中是没有的。如实转录使得数据精简,同时更真实、全面地反映文献资源本身的特征,这也为用户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参考。

2 灰色文献编目的难点和特点

灰色文献在业界一直没有统一标准的定义,相对于白色文献和黑色文献的概念,可以将灰色文献表述为“没有出版号的半公开文献”。灰色文献的来源广泛、发行量少、体裁丰富,其中不乏第一手珍贵资料,反映了我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和发展,是写作、学术研究、档案查询等的重要参考资料,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时,灰色文献又有文献信息源不全、信息难以考证等特点,针对灰色文献的特点,其编目的难度比白色文献要更大。

2.1 信息源不全

灰色文献信息源提供的信息不全面一直是让编目员感到棘手的问题。以纸质灰色文献为例,“纸质灰色文献是指以纸张为存储介质,以书写、打印、复印、印刷以及其他技术为记录手段的灰色文献。与正式出版的纸质文献不同,印刷不是灰色文献唯一记录方式,只要是记录于纸张的有价值信息,不论格式如何,不论是否装订,不论是手写、打印、复印或是正规的印刷,都有可能是灰色文献。”纸质灰色文献在灰色文献中所占比例最大,虽然随着数字资源的发展,未来纸质灰色文献占比会逐渐下降,但其在编目中仍然最具有代表性。因此,手写、油印、影印甚至是篆刻的拓本等纸质版本,由于部分文献年代较前,文献中字迹不清或纸页破损等情况更加剧了编目的困难程度,这也是纸质灰色文献与数字灰色文献、网络灰色文献等不同之处。灰色资源本身提供的有效信息少,编目人员编制的检索点就少,可供用户查找的检索点也较少,该资源的利用率也相应地较低。

2.2 信息源错误

如前文所述,灰色文献本身的复杂性决定其编目难以做到完全统一,不管是著录单元还是组织单元都会有所差异。参考RDA的规则,如实转录是能让数据资源比较统一的做法,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修正信息的检索点,都是有助于用于检索的。参照本文3.2讨论的题名信息为例,信息源术语的改变也是编目灵活性加强的一个标志。编目员可以根据文献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哪个信息源作为优先考虑。例如,在某些灰色文献题名页缺失或者信息错误、不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封面、封底、版权页甚至出版说明来作为“首选信息源”。这样著录的好处是编目员不用再拘泥于单一的信息源,改变当指定信息源无法提供可靠信息时另寻信息源而加大量附注的境况,增强灰色文献编目的灵活性,提高灰色文献编目效率。

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及等级资料以率(%)表示, 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机械化插秧之前需要对栽插大田妥善处理,田面高度相差不得超过3 cm,确保农田表面软硬适中,不存在杂草和其他杂质砖石。

2.3 选择统一标准编目困难

RDA的前身是《英美编目条例》,即使RDA有成为国际通用编目规则甚至是应用到档案馆、博物馆等其他行业的野心,但是RDA依然有针对英美文献编目的烙印。比如,在责任说明项中,RDA有专门针对“头衔、贵族头衔、称呼、尊称等的缩写”(RDA2.4.1.4)的规定,而中文文献中极少有相应的“头衔、贵族头衔、荣誉称谓”等责任说明。我国的灰色文献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氏族谱系和地方史志,这类涉及到家族头衔、家族称谓等,和西方的称谓也不尽相同,所以RDA的这部分规则没有太大借鉴意义。从对比中可以得出,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采用RDA,但是RDA作为目前最为适应数字环境发展的国际编目规则,对我国的编目规则修订及灰色文献编目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想要借鉴RDA的规则,将其真正应用到实际业务操作中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3 RDA对我国灰色文献编目的启示

3.1 尽可能多地建立检索点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开始进行果园采摘机的研究,刚开始我国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是一些简单的采摘机械,如手持电动采摘机和电机式采摘机等等,而对椰果采摘机的研究大多还是采用机械式的采摘。在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美国开始研究各种农业机器人。由于不断的学习和交流,我国在2007年新疆机械研究所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多功能果园作业机,即LG-1型多功能果园作业机。这台机器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果实的采摘方面从机械化向机器人方向发展迈开了重要的一步。

3.2 如实转录有助于读者检索

此外,“信息源”的变化也值得注意,毕竟信息源是查找资源的来源。AACR2中的“主要信息源”(Chief source)在RDA中变更为“首选信息源”(Preferred source)。按照英文原文的意思,首选信息源的范围比主要信息源扩大了,也就是说首要考虑的信息源不是规定的某个信息源,而是从某些信息源里挑选一个作为首选。这其实就给予了编目人员一个选择的权利,编目人员可以选择某几个信息源中的一个作为优先考虑的选项,而不是按照原来的规定,只能选择一个主要信息源,如果该信息源不合适查找和识别,需要另外加以附注。

3.3 编目员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信息源的信息错误也是灰色文献经常出现的问题,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和导致信息源不全的原因是类似的。除了纸质灰色文献,近几年,在灰色文献中占比越来越高的网络灰色文献的信息源有不稳定、错误更加隐蔽等特点,也给了编目人员新的挑战。发现错误信息,编目人员要考虑是否如实著录,如果错误信息会对用户查找造成误导,是否以及如何进行补充修正。根据《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的规定,在文献信息发生错误时,多数情况是如实著录,在附注中或编目员另外附加正确的信息。如果有漏注、错注的情况,可能会造成用户识别信息困难,或者发生偏差。

灰色文献的编目需要借助许多附注,这些附注对用户来说是比较重要的查找线索,然而在传统的编目中,有些附注是无法检索到的,那么对于用户来说,这些附注是无效的甚至是不可见的。此外,当附注有作为检索点的意义时,需要再建立同样内容的检索点,这种检索点和附注的重复也造成一定的空间资源浪费并且降低工作效率。例如,在我国目前使用的《中文书目数据制作》中有很多关于检索点和附注的重复的规定和例证。一般情况下是建立检索点优先考虑,在不能生成检索点的情况下才做相关附注。而在RDA中,可将附注都化为检索点,能够让这些附注发挥最大功用,同时编目员可以减少选择的时间,提高编制文献的效率,这个优点在集中编制数量较多的灰色文献时成效将会较为突出。

3.4 制定适合我国灰色文献编目的规则

虽然编目规则是限定不变的,但是每个人对文献的理解不同,利用规则的情况就有所差异。特别对于灰色文献来说,不论从资源载体还是内容本身,都比较复杂。文献的载体形态等的基本受规则的框架制约,著录有一定规律可寻,但是文献内容杂糅、主题多样等问题,对于编目员编目的主观成分会相对较大,尤其是在组织单元,文献主题词和分类的差异比较明显。编目员在限制严格的规则下要尽量将灰色文献的编目统一起来是十分耗费时间和精力的,而单一的选择结果是否能为用户所用、资源利用效率是否有提高还不能得出肯定的答案。

RDA比较灵活,给编目员的选择空间较大,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没有统一的某些灰色文献著录规则的情况下,编目员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编目会造成一定的偏差。相比AACR2、RDA的规则条例是有所扩充的,这意味着规则的某些部分更加复杂或者难以理解,这种略显矛盾的情况很难说是不是适合应用于本身就已经比较复杂的中文灰色文献。

整体而言,从RDA可以看出国际编目发展的趋势是简洁、灵活、适应数字环境的,我国灰色文献的编目也正努力地调整变化节奏。灰色文献是未来元数据的重要来源,数字灰色资源和网络灰色资源占灰色文献比重增加也突显变革传统规则的迫切需要,如何发掘和利用灰色文献是编目人员未来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清楚灰色文献的编目问题,制定适合我国的编目规则,为今后编目的转型打好基础,使之与大环境相适应。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相比于AACR2、RDA有了很大的变更能适应数字网络环境的发展,这些新变化对灰色文献的编目有很大帮助。虽然基于不同的语言、文化、编目习惯等,英美等国家的编目规则我国不宜完全采用,但是通过对比和总结,可以结合RDA的新规则和灰色文献的特征,借鉴RDA的新规则,从而利用其中某些更具优势的条款来更新我国的编目规则,以更加完善、严密地指导灰色文献的编目工作,从而提高灰色文献的利用率,使得灰色文献的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

绿色小水电创建工作实行电站业主自愿申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申报材料和现场初验,水利部审核、动态管理模式。小水电站只要依法依规建设,下泄流量满足下游用水需求,影响区内无水事纠纷并满足《绿色小水电评价标准》基本要求的,都可参照图1参与到绿色小水电站创建工作中。

参考文献

[1] RDA发展联合指导委员会.资源描述与检索(RDA)[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4.

[2] 国家图书馆《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修订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3] 罗 翀.RDA全视角解读[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

[4] 王松林.中文编目与RDA[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

[5] 林泽明,刘锦山,刘锦秀.图书馆灰色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

[6] 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国家图书馆中文采编部.中文书目数据制作[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

[7] 孟 梦,黄 晴.RDA中文期刊著录实践[J].图书馆学研究,2017(9):49-52.

[8] 梁 红,姜化林.我国RDA实施与推广体系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5(3):53-58.

[9] 张期民.《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与RDA条款的比较分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3(2):38-41.

 
裘葛
《晋图学刊》 2018年第02期
《晋图学刊》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