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镇江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更新时间:2009-03-28

近年来,镇江市认真贯彻“互联网+”农业指导思想,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着力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服务平台和服务能力建设,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60%以上,2018年有14家单位被认定为省级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1 主要做法

1.1 强化智能农业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

近年来,我市加大智能农业技术应用的支持和推广力度,开展智能农业示范基地创建,建成了一批可复制、易推广,有技术创新的示范应用点,产业类型涉及蔬菜水果种植、畜禽养殖、花卉苗木、水产养殖等领域,全市物联网产业创新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17年,共新增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点26个,应用面积0.067万余hm2,评选省级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2个,市级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2个。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成立镇江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将农业物联网发展纳入智慧镇江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将物联网技术应用程度纳入全市农经农业系统工作效能评价考核中,形成闭环工作机制。市级财政连续多年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互联网+”农业建设。二是有序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建设。开展了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工作,通过先建后补的政策手段,对一批节本增效明显,可示范、易推广的示范点给予扶持。设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低息贷款,满足农业生产经营建设需求,促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三是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农业物联网发展体系。以技术专家组为核心,以农业物联网基地为载体,建立农业管理部门与科研院所合作机制,推动农业物联网技术与现代农业生产的集成与融合,推进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院校合作,建立博士工作站,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草菇菇房环境因子智能化调控,草菇工厂化生产科技成果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康乐农贸有限公司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设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研发中心,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及核心技术研究、农业云平台建设与大数据分析等方向的研究,建设现代化智能猪舍5万m2,实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畜禽养殖上的创新应用,实现养殖的科学化、智能化、节约化、规模化、自动化。

1.2 引导农业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市以建体系、扶主体、促集聚、抓延伸,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多元平台借力、多种模式发展的理念,重点以农业电商产业园、农业电商“一村一品”集聚村、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为扶持对象,建设了一批“有品牌、有特色、有特品”的农业特色网店,农业电商数量和网上营销额实现较大增长。据统计,2017年网上营销主体数量达816个,全市生鲜农产品和初级加工农产品网上销售额突破1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一是搭建综合性电商平台,打造城市电商圈。本地综合型电商平台一般以商户入驻为主,立足本地消费者,销售本地和外地的特色农产品,平台具有产品推广、运营、配送等综合功能,产品种类丰富,为农产品进城拓展更大空间,打造符合农产品特点的网销模式。镇江“原味生活”生态信任农业平台,以“吃在当季、吃在当地、吃在当天”为理念,从原料采购到播种、生产过程、生长环境、收割包装、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实现监测与安全管理,通过定期开展“将消费者带去农户产地的市集餐桌溯源活动”和“将农户带到消费者社区的农夫市集活动”等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来透明化农业生产。采用二维码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实现“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产品质量控制及可追溯,保障食品安全。镇江农产品批发市场将传统商业模式与现代经营手段相融合,打造的社区生鲜电子商务平台“我的社区365”,通过电子商务的新型媒介进行网上订购、集中采购、集中检测,实现农副产品快捷、安全、价廉的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发挥农副产品集散地的优势,减少中间环节、压缩成本,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买菜难,买菜贵的问题,把实惠真正的带给民众。二是借力第三方平台,拓宽营销渠道。利用现有的知名电商平台开展营销,更多的农业经营主体在“淘宝”、“天猫”、“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建立网上销售渠道。如恒顺集团在天猫开设了“恒顺醋业旗舰店”,网上销售醋、麻油、酱菜等调味品;句容市茅山人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淘宝、窝窝团、饭团网等,销售乌米饭、草鸡蛋、老鹅等特色农产品;润州区的源春肴肉和金莲麻油等产品,网上销售已进行多年。胡老三蜂蜜、江南生物、茅宝葛业、嘉贤米业等10多家企业在苏宁易购“江苏馆”开设了网店。丹阳市组织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建立“丹农优品”App平台,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三是培育“一村一品一店”产业链,形成特色发展。以“一村一品一店”为发展理念,依靠抱团发展,推广戴庄经验等成功模式,引导农业经营主体立足当地特色产业,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形成有特色、有规模、有品牌、有标准、有订单、有溯源的产业链或供应链,促推农产品上行,形成了老方葡萄、白兔草莓、敖毅锦乡黄桃、京元砂梨、万山红遍应时鲜果等一批知名品牌。四是建设电商园区,推进县域农业电商发展。重点建设了句容市农村电商产业园、后白悠品电商创业圈、天王镇唐陵村的华东森林产品电商城,构建“村有电商城、镇有创业圈、城有产业园”的发展模式,集聚了品牌推广、物流集散、人才培养、技术支撑、质量安全等功能,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带动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网上销售。

1.3 信息服务形成多元化新格局

一是信息为农服务平台日趋完善。为改变我市传统农业信息服务渠道单一、传播手段落后状况。近年来,我市着力建设“12316”热线电话、“农信通”惠农短信、“益农信息社”、“镇江农业网”等信息服务平台,对宣传党的“三农”政策、普及农业科技、引导市场主体经营发挥了一定作用,得到了用户的肯定。2006年,开通了“12316”三农服务热线,组建了30余位农业政策、农业技术专家团队,具备农业技术、政策服务、农业执法、行风监督、行政审批的智能语音系统,通过人工接转、智能接转两种方式,农民直接拨打“12316”号码,即可与农业专家取得联系,在线答疑解难,电话解决不了的,农业专家还深入一线为农民解决问题。“农信通”惠农短信平台建立农业短信采编专家队伍,制定短信采编工作要求和考核管理制度,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采编短信。充分发挥短信主动推送、传播快捷等特点,发送科技、政策、市场等方面短信,实现对农业生产经营跟踪服务。截止目前,短信用户数已达3.26万人。根据电子政务建设要求,我委对镇江农业网进行改造升级,建立市、县信息员队伍,组织全系统政务信息上网,政务公开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二是全面完成益农信息社建设任务。益农信息社是农村信息进村入户的重要载体,2017年,我市探索市场化机制,推进益农信息社高标准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扎实做好信息站选址、信息员选聘和培训工作,寻求多方合作,引进电信、移动运营商、智慧镇江信息平台、苏宁易购电商平台、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等社会资源参与,为农民提供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服务,更好地将农业信息资源服务延伸到乡村和农户。截止2017年底,全市共建成并投入运营益农信息社461个,其中示范站111个,标准站350个,完成省定建设任务129%;共选聘信息员500人,信息员培训数500人。益农信息社建设工作得到省农委领导肯定。

1.4 稳步推进农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是农业政务信息系统应用广泛。近年来,我市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先后开发建设了农业“三资”信息化管理平台、镇江阳光扶贫系统、森林防火指挥系统、土地承包管理系统、生猪屠宰视频监控系统、事中事后“双随机”监管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OA办公系统等业务工作系统。农业“三资”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信息化管理为切入点,在全市范围内的7个辖市(区)58个镇(街道)596个村(社区),按“五有”(平面图、权证、照片、数据、合同)标准建立了“三资”电子台账,同时建设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云平台管理系统,实现了省、市、县数据的互联互通,对土地确权数据进行汇总上传,对全市的土地确权进度进行监管、统计分析。形成了市、辖市区、镇、村四级联网和全覆盖的信息报送系统,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全面实现信息化。丹阳市建成了集森林防火、动植物疫病防控、远程专家诊疗、电子商务、物联网、测土配方远程咨询于一体的远程视频展示和监管平台,接入了30个基地近100个视频画面。镇江市农委、镇江新区社发局建设了森林防火远程监控预警系统,对火情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成为森林防火的“千里眼”。二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试点。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镇江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已初步建成。目前追溯网络覆盖市区2家生猪屠宰企业,2家大型批发市场,30家标准化农贸市场、48家连锁超市(包括门店)、50家团体消费单位,市流通追溯管理平台备案流通节点共计98家单位,备案经营户344户。实现了市区范围的肉类蔬菜流通从养殖、种植到零售终端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肉菜流通信息监管,做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事件可追责。句容市华甸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镇江南山茶林研究所开展了农产品质量追溯示范工作,有50多个农产品生产单位开展了质量追溯试点,达到预期目标。我市将稳步推进农副产品“从田头到市场”的全过程可追溯工程,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2 存在问题

2.1 农业信息资源不能共享

农业信息资源共享意识淡薄,农业信息资源分布在众多部门、单位,即使同行业间也是条块分割,形成了信息资源孤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验装置是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与保障,没有正确,充分的实验器材,就很难开展实验操作,更不要说是实现高效的实验教学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验教学被提上了新的高度,同样,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要拥有创新意识,不能一味的照搬照抄课本的步骤,学着根据自己的经验,改进甚至创新实验,提升实验的效率。

2.2 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够,信息化经费支持不足

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程度仍然较浅,对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信息技术等方面重视程度不够,还需加大投入。

在目前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立以农业大数据平台为核心,创新物联网技术应用,以信息应用系统开发为基础,以农业信息服务为载体,以精准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一村一品一店”为重点的“互联网+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探索上下畅通、服务全面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加速传统农业改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有以下几点思考:

2.3 农业信息化地区发展不平衡,信息化人才匮乏

着眼于补齐生产信息化的短板,提出突破大田种植业信息技术规模应用瓶颈、推进设施农业信息技术深化应用、强化畜禽养殖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推动渔业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引导农产品加工业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等。重点在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园区等规模化生产区域,构建“天—地—人—机”一体化的大田物联网测控体系,加快发展精准农业。

那天,我抱着整理箱颓然地走在大街上。这些年,我一心恋爱,很少思考职业发展的问题,也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会被动地失去工作。想想未知的明天,我委屈极了。于是找了间咖啡店,给男友小健打电话诉苦。

3 几点思考

防治措施:①强化药剂防治,从5月份开始,每隔15天交替喷施波尔多液和杀菌剂,保证每次阴雨天气环境中,枝条和叶片都有药剂的保护。喷药应细致全面,枝干和叶片正反面都要均匀用药,防止遗漏。主要使用的药剂有5波美度石硫合剂、25%优库和50%多菌灵、70%代森锰锌800倍液和25%咪酰胺乳油3 000倍液。②增强树体抵抗力。合理施用有机肥,加强树体管理提高树体对病害的抵抗能力。③冬季修剪和生长季修剪结合,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负载,防止病菌滋生。④保持果园清洁,减少病菌传播。

3.1 加强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融合应用

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整体较高,但部分地区信息化队伍配备人员较少,信息化人才匮乏,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基层问题较为突出。

3.2 推动特色产业与农村电商融合发展

以“一村一品一店”为发展理念,立足我市农业特色,引导传统企业转型发展,电商与创新、创业结合发展,发展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应时鲜果电子商务,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在淘宝、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开设专卖店、旗舰店,做大做强的同时,带动周边农业经营主体共同发展;打造以生产加工、物流配送、质量安全追溯等全程管理的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构筑集聚度高、带动力强的农村电商创业园区、电商小区等。

3.3 推动农业管理信息化提档升级

着眼于提升农业管理数据化水平,推进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推动农业大数据发展、强化农业管理信息系统深化应用、加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建立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农业大数据信息服务系统,将农业数据标准规范的管理,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农业各类数据、视频互联互通,实时展示的农业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根据磁异常的分布特点,在测区中共圈出了4个特征较为明显的磁异常,编号分别为:M1、M2、M3和M4。对照地质地形图,M1、M2磁异常对应测区西侧为震旦系及中泥盆统跳马涧组、棋梓桥组,异常东侧梯度较陡,且与IP1激电异常叠合较好;M3异常位于上泥盆统佘田桥组和锡矿山组两断裂构造的交汇处;M4对应测区东侧的大义山岩体,正负磁异常走向与测区地层、断裂及岩体基本对应。

3.4 强化农业信息化人才培育

加大人才培育力度,组织多种形式的农业信息化应用技术培训,培养造就一支农业信息化实用技术人才队伍。依托“金山英才”计划,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农业信息化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大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引领我市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

 
刘铮
《农业装备技术》 2018年第02期
《农业装备技术》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