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以晋中学院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1]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指出,“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2]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以及民族精神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短短数年时间里,在全国各地、各民族及各领域中,成为热门的词汇,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如何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特点,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共同责任,而高校作为创造知识、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更是责无旁贷,特别是地方高校,作为区域性的大学,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大学功能,保护本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多见于育龄女性,此疾病肿瘤的生长过程缓慢,初期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若出现月经周期的延长和缩短、月经量的减少和增加以及腹部包块所产生的压迫感等临床表现时,则提示肿瘤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4]。但随着近年来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定期体检使越来越多的无症状子宫记录患者被检出。有研究表明[5],子宫肌瘤对患者的生育能力以及膀胱、直肠等组织均有负面影响。而现如今,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的增加所导致的内分泌紊乱而使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异常,此疾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尤其易发于高龄分娩,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优势

地域性和民族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特征,这也就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很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离不开本地域的特殊环境和本民族独特文化的孕育滋养。而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内知识、文化、科技聚集场所,往往是一个地区教育、文化的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区域文化背景,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山西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特别是作为晋商发源地的晋中地区更是拥有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文化资源。在大晋中区域内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至今仍在当地流传,对于丰富群众生活,促进经济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晋中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一直将山西本土文化,特别是非遗文化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在非遗保护、传承、推广和创新等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第一,区域优势。一方面,地方高校的教师以本地人居多,实际生活和过去的认知经验相近,在当地文化熏陶下成长,熟悉本地民风民俗,对地方民间传统文化具有浓厚感情,对本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具有亲和力和熟识感。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学生也以省内学生为主,在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他们在自己的市县村就都领略过非遗文化的精妙,因此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会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在晋中学院1 000多名教职工中,大晋中区域内的教师就占到85%左右。特别是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相关的学科领域内的教师就达到95%左右,本地教师在对非遗文化具有天然亲切感的同时,也可以就近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调研、保护工作。

第二,学术优势。高校作为人才聚集地,具有较强的学术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涉及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而地方高校可以整合这些学科,发挥各自的学术优势。2012年12月,依托晋中学院,省教育厅批准设立了“晋中文化生态研究中心”作为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整合了校内外相关学科10名教授、6名副教授、17名讲师、9名博士的教学科研队伍,以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等的重大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非遗理论、民俗文化、民间技艺、民间艺术、旅游资源整合为研究重点,以“山西非物质文化”为核心内容,相互联系、彼此支撑,形成有机的整体。截至2017年,中心研究人员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5项,出版著作18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地方高校应该掌握国家政策,结合学校特点,利用学科优势,整合相关资源,在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中采取有效的措施。

二、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局限性

第一,单凭地方高校的力量很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工作。由于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方式在民间传承的,有的非遗特别是民俗类的节庆项目,只在某一段时间内展演,这就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具有实地性、综合性、长期性的特点。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不可能仅仅是通过查阅文献、收集文字资料、开学术研讨会来进行,而更多的是需要研究人员走进非遗项目的流传地进行长期的田野调查,只有融入当地,融入传承群体才能更好地去观察去发现传承模式和传承内容。考虑到我国现实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地方各级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协助和支持配合,研究人员很难圆满地完成研究课题。目前,晋中学院承担了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项目,但是有多数课题没有按时结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研究人员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资源特别是来自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比如研究人员在调研某生产性非遗项目的时候,调研企业不配合,数据难以收集,在某县调研非遗传承人时,主管文化部门不配合,导致调研资料不全等等。

虽然地方高校有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意识,有地缘、学术、资源等非遗保护和传承优势,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指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因此,高校可以将非遗文化全面引入校园。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师资建设,将非遗传承人引入课堂,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地方非遗文化元素;可以设置相关的公选课程和专业课程,扩大大学生接受非遗文化的受众面;可以编写本区域的非遗项目教材,融入鲜活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行教育教学研究,通过教改课题、质量工程,创新非遗教学方式方法。[4]另一方面,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将非遗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社团活动中,开展一些知识讲座、非遗展示等活动,扩展学生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认知和审美情趣;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田野调查,零距离接触原汁原味的非遗项目,让学生自己体会非遗文化的美丽,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利用学校图书馆、展览馆等场所宣传营造非遗文化的氛围,让广大师生耳濡目染非遗的魅力。晋中学院聘请了10多名优秀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客座教授,为他们成立大师工作室,相关专业年轻教师举行拜师仪式,提高教师非遗专业水平。在音乐学院民间音乐、美术学院美术、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将左权民歌、左权小花戏、“三雕”艺术、心意拳、平遥推光漆器等当地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体育和传统技艺等内容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在我国当前的非遗保护工作中,政府和高校是两个非常重要的保护部门,政府工作人员和高校相关研究人员是两支重要的保护队伍。对政府而言,进行非遗保护是政府职能的组成部分,保护的好坏是其执政能力的体现;对高校来说,开展非遗保护和教育,既成为新的研究领域,可以催生优秀成果,促进学科建设,又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因此,两者应该树立优势互补、平等互动、共同保护的合作理念,将地方政府拥有的行政资源、经济资源和地方高校拥有的学术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相结合,构建良性互动的协同创新关系。晋中学院依托“晋中文化生态研究中心”与山西省文化厅、晋中市文化局、平遥县文化局等政府部门合作,协同创新,积极组建“文化生态保护协同创新中心”,以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使命,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攻关的机制,对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为山西文化强省战略提供学术支持。

三、地方高校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

第三,资源优势。地方高校的图书馆、档案馆和展览馆所拥有的图书、档案、实物资料等资源,可以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播提供物质支持。由于地处本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源地,在采集整理当地的民俗活动、表演艺术和传统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图书资料、文献档案、实物器具、手工艺品等方面更容易、更方便,同时,学校众多的教师、本科生、硕士、博士生作为人力保证,利用学校拥有的相关设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采集和整理工作。在晋中学院图书馆,馆藏有左权开花调、祁太秧歌、晋剧等非遗项目的图书和影像资料。在学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布展了大晋中地区各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珍品,这些展品主要是由当代杰出的非遗传承人所制作,展馆满足了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也成为对外介绍非遗的窗口。

(一)协同创新,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良性互动

第三,校园非遗教育缺失,不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自觉意识。这里所说的非遗教育,指的是传承人之外的非遗管理人才、研究人才的教育和面向社会大众的非遗科普教育。[3]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其在全球化、城市化的今天保持生命力不被湮没。需要一代一代的年轻人去理解去接受它,就必须对年轻人进行文化遗产的教育,让他们从小知道有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爱护要保护它们。同时,也要培养一批既有非遗理论又有相关技能的优秀年轻人才来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中。这些都是建立在大学生对非遗项目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然而,仅靠学校的课堂教育难以完成此重任。目前,晋中学院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专业课程和校园文化活动还没有全面进入,覆盖面还窄,大学生对非遗保护的意识还不高。

“半天,我站起来,去推其他人。在这片屋顶上,至少躲着两百个居民,全死了,只有我活着。雪花落在他们身上,积了厚厚一层,使他们看起来,都跟一个人似的。”

(二)非遗进课堂,营造非遗文化氛围

第二,地方高校教师的研究成果应用性不强,不能直接促进非遗的保护、传承。研究人员通过艰苦的实地调研和课题研究,将各类非遗项目记录下来,将非遗传承和保护的理论和个案研究或以专著的形式编印成册,或以论文的形式印刷出版,之后放进图书馆,放进各类期刊数据库中,让后世子孙对非遗文化的历史和表现有据可查,这对民族文化的保护确实有贡献。然而如何让这些研究成果更好地促进非遗项目的活态保护,助力非遗项目产业发展,拥有持续传承的动力,才是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追求的最高学术目标。晋中学院在近五年关于文化生态保护的研究成果中,大部分是理论性质的研究论文,包括文化内涵、关键理念、历史考证等方面,而实证性、建议性的应用研究相对还较少,对于非遗企业、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实用价值并不大。

(三)强化应用研究,产学研深度融合

任何非遗的研究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对于即将消亡的非遗项目进行抢救性的研究和保护是一方面,而更多的活态研究则考虑如何将这些非遗项目传承下去甚至有的产业化发展下去。这就需要高校研究人员分类进行研究,特别是地方高校要重视应用研究,围绕政府管理部门、非遗生产企业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研究,提供智力支持。研究人员的选题要直接切入现实问题,研究过程中要切实深入非遗项目一线中,不搞“从本本到本本”,研究成果要让政府、非遗企业、非遗传承人看得懂,觉得有价值。 近年来,晋中文化生态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为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提出了支撑体系建设,为山西省文化厅编制了有关生产性非遗发展规划以及为有关部门提供了决策咨询等等,这些研究成果应该说就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同时,目前正在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和产业化创新发展的研究。总体来说,这些领域还可以继续深入研究。

(1)该基于企业培训体系下的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分析板,通过设置横杆,当需要清理白板的版面时,通过移动横杆到适当的位置,下压把手,带动横杆向下运动,可使圆筒擦和方擦与白板接触,通过设置圆筒擦两侧的方擦,可三重清理白板的表面,从而达到清理白板表面更加干净的目的,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综上所述,经过长期的发展,政府引导基金在撬动社会资本、政府意愿体现、政府参与公司治理能力和多阶段投资引导能力等方面为新兴产业发展进行了以FOF为代表的制度创新,但现有模式在考虑新兴产业融资的多阶段性、行业不对称性等方面仍有较大不足,推动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对融资特征进行准确定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创新融资模式。

总之,地方高校在保护区域内传统文化特别是非遗文化中,具有天然的历史责任感。地方高校要在整合有关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应用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的功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EB/OL].(2014-02-18)[2017-12-07].http://pic.people.com.cn/n/2014/0218/c1016-24387045.html.

[2] 李 克强 . 政府工作报告 [EB/OL].(2017-03-05)[2017-12-07].http://www.chinanews.com/gn/2017/03-05/81 65806.shtml.

[3]刘卫红,夏燕.高校与地方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良性互动模式的构建[J].民族艺术研究,2012(3):136-137.

[4]张泰城,龚奎林.高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与路径探究[J].江苏高教,2012(6):37-38.

 
张建国
《晋中学院学报》 2018年第02期
《晋中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