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我学术思想的核心概念——天人合一

更新时间:2009-03-28

近年来,我常对自己提出一个问题:从事学术活动有年,也曾取得某些成果,但就个人学术思想而言,有没有一个可称之为“核心”的概念呢?在重读了多年来著述书籍文稿后,我获得一个肯定而明确的印象:“有”。那就是“天人合一”。长时期以来,这个概念一直被我探索着,运用着。它不仅指引我学术活动的进行,而且已经成为我学术成果的“灵魂”。

“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其内涵可以做出“虚”与“实”两种理解:首先,这是一种哲学观念或思想:回答宇宙间“天、地、生、人”四大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其次,是“天(自然)”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以一种什么样的实体性状态存在着?在哲学意义上,前者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可目之为“虚”;而后者则属于“形而下”的实体状态,不妨看作“实”。我在自己多年的学术活动中,将“天人合一”这一哲学概念,作为一种思想或观念,将其吸纳、渗入到自己的学术活动,进而使之成为自己所取得学术成果的灵魂。而这一目标或愿望的实现,历经三十多年时间,才得以逐步有所达成。

一、体验

亲历1976年唐山大地震,对“天人合一”关系有了切身体验。我曾在《行走在地狱边沿》一文中,写下了地震发生时亲眼目睹大地剧烈颤动惊心动魄的景象,及刻骨铭心的感受。

“地震当天下午6点45分……我和妻子正在搭建窝棚……忽然,大地伴随着隆隆地声颤动起来……地表剧烈地起伏、动荡、摇晃起来……村庄、道路、树木、厂矿建筑、居民住房等,一切地表上的有形物质的东西,都如同大海波涛上的船舶、漂浮物,摇晃、摆动、颠簸起来……那情景让人心惊肉跳,魂飞魄散。”

这次惊人魂魄的经历,让我多年接受的关于“天人关系”的教育,顷刻崩塌。我在同一篇文章中写了下述字句,表明自己的对“天——人”关系的新感受:

“唐山大地震用毁灭、鲜血、死亡告诫人类:对大自然不可、不要、不能心存轻慢。人们首先和必须要做的是,对大自然要确立一种敬畏心情,要恭敬,要畏惧,要收敛。在大自然面前,人其实是很渺小的。”

着眼于“天人合一”这一核心概念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对灾害后果以及救灾活动的使命,我做出了新的理解与阐述。

地震后唐山人所进行气壮山河的抗震减灾斗争,让我刻骨铭心地体验、感受到人在抗震救灾活动中奋起,迸发出的无畏精神、豪迈气势与惊天动地的力量。正是源于这两个方面的结合,无论唐山人还是汶川人,在遭受巨大天灾之后,都重新构建起“天——人”之间的和谐。“天人合一”这一概念直接地为我后来所进行灾害社会学研究,奠定了一个坚实而宽厚的观念性基础,进而形成我的自然观、世界观的核心乃至灵魂性的主宰。

“广义资源论”及“大灾害观”的提出,也就使得“天人合一”这一哲学概念在我的头脑中,愈益深化而明确地确立起来。由此引发出已经广为学界与媒体所接受,已经造成巨大影响的“精神救灾”、“地震灾害观”、“大防御战略”以及灾害与人“双向双效”作用等学术思想与概念。《灾害社会学》、《资源论》两书,对上述概念所做的阐释,也就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对“天——人”关系的全新理解。也正是源于这一理解,从而确立起“天——人”两者关系的多维解读,展示出两者相互制约与影响的生动状态。

二、领悟

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类面临的灾害已经突破“自然”的界限,进入到由自然灾害、社会灾害及人文灾害并列、共存的时期;同样是依据“天与人”之间渗透、容纳与结合的理念,使我突破“自然资源”这一瓶颈,提出并论证了资源三形态理论,即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与人文资源,三者共存并列的新资源观,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并论证“广义资源论”。在我的观念中,“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命题,直接引导出“灾害”与“资源”的内涵与形态的扩大。

A:两件事你都应该做好:①学会怎么陪孩子共读绘本。我在好些阅读引导的文章中都强调引导孩子读图说图,你肯定没学会,没做到,是不是?②在“有质量的陪伴”上下功夫,随时引导孩子去关注某种现象或某个事项,和他一同探索求知,在不教而教的方法上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

在对灾害社会学及资源问题研究思考过程中,我领悟到“天”与“人”之间相互渗透、容纳与结合。

顶岗实习作为人才培养重要的一环,学生实习的行业分布、地区分布、岗位分布情况对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确定、学生就业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这些信息没有被学校及时的收集整理,也没有被分析,顶岗实习资料、文档收集散乱,不利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第三,在资源的开采、使用、管理等运行过程中,人的地位拥有了双重性。人既是开采资源的主体,也是被开采的客体。近年来从国家机关到诸多企业及事业单位都设立了“人力资源开发部”,就是这种历史趋向的表征。人文因素成为资源来源与形态之一,也就直接地涉及到资源本身的数量、质量、成本、效率等资源禀赋的质与量的状况,且出现资源品位高低之分。

第一,我在灾害研究中超越了单纯的“人”或“物”(自然)这个狭隘视点,将人还原为自然的一个部分,人和自然两者之间也当“和谐共处”,而非单纯的所谓“改造”与“被改造”。

和中铁总公司成立的新公司也不难看出,此举将为顺丰在高铁运输、国际铁运方面的业务拓展开展新的空间。可以说在2018年,顺丰已经成为了集国内快递、国际快递、增值服务、冷链运输、仓储服务方面为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集团。

“大资源观”的提出,意味着当今社会面对的“资源”,已经由自然、社会与人文三类形态所构成,由此也就构成了当今社会完整的,全面反映资源生成、性质、禀赋等多种要素构成的资源系列结构。这一资源系列或结构的形成,反映着资源这一客观存在的生成、运动与开发规律,这也就在人类思想及理论上实现三方面的突破:

第一,在资源来源与构成上,突破了天(自然)与人(社会)之间的界限。由于历史演变及社会进步,客观形成了三种资源形态相对独立、并存、相互结合的资源状态,使资源本身获得了无限广阔的领域。

第二,人的因素介入资源,也就突破了历来存在的人生存环境与资源观念,不仅自然资源是人消费的对象物,而人自身(心智与体力)同样也成为被人自身所消费的资源。

作者简介:贺春梅,女,汉族,重庆云阳人,重庆云阳教师进修学院,副高级,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教学管理(物理专业)。

三、升华

当然,上述话语仅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则如我在《瞬间与十年——唐山地震始末》一书的《结束语》中,写下的一段话:“如同唐山大地震这样巨大的天灾,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是无力或无法对其控制的。它一旦发生,必然地给人们造成灾难:人口伤亡,财产损失,摧毁人们的生存条件,等等。在这个方面,人几乎是完全被动的。过分夸大人的力量,不适宜而且有害。它会造成人的一种盲目自信,形成一种错觉,似乎人可以超越于自然之上、之外。这不符合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的实际。它将解除人在天灾面前的思想上的武装,其结果只能导致灾变后的更大损失。”[1]

这一认识的核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天人关系”的内涵或结构本身,出现了全新因素,这就是“社会”因素对“天人关系”的渗(或介)入,从而形成“天人关系”的全新建构,即:“天(自然)——“社会”——“人””三者统一建构的形成。

在“天——人”关系中,“社会”因素处于中介状态,一端连着“天”,一端连着“人”,而它本身作为一种实体性存在,又是由“自然”与“人文”两大因素相融合而构成,既非纯自然,亦非纯人文,而是由两者相结合、相渗透而形成的,获得相对独立意义的第三种存在。“社会”的这种双重性质及其在“天——人关系”中的地位,不仅决定着地震灾害后果的轻重,而且也直接地决定了救灾的着眼点、思路、眼界与目的。这是因为、就地震灾害与人的关系而言,其所造成的人体伤害及财产损失,主要在经由“社会”即人工建筑物的倒塌,及对人生存环境的破坏而发生;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地震救灾早已超了越了“个人”行为阶段,而经由“社会”对“人”进行组织、发动,形成社会的群体力量,从而开展起对地震灾害的全面抗御及对人生命财产的救护。在“天——社会——人”三者当中,最具活力、居于主导地位的是“社会”。在当代地震救灾活动中,所面对的既非仅仅是大“自然”,而且更少由“个人”独自面对。地震社会学、灾害社会学立论的基础,视角、论述的标的物,都是“天人合一”三要素中“社会”这一要素。其实,在其他灾害中,“社会”同样处于这种“中介”地位,影响着灾害后果及救灾的进行与后果。

2014年,四川科技大学王宁霞教授邀请我为《“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纪实》[2]一书撰写序言。我为序言拟定的题目为《重建天人和谐的历史长卷》。就在这篇《序言》中,我第一次将“天——人”关系的内涵,用文字表述为“天——社会——人”三大要素的统一体,从而形成“天人关系”的新建构。这意味着在整体抽象意义上,一场强烈地震造成的灾害,就是对“天——社会——人”三者和谐的破坏,而地震救灾的内涵或任务,则是对为地震所损毁的“天——社会——人”三者和谐关系的重建。

如果将存在于宇宙间由“天、地、生、人”四大要素构成的地球,看作是一个运动着具有生命的完整整体,人作为其中唯一不仅拥有生命,而且拥有内涵丰富而复杂情感、思想、观念等精神要素的生物性存在,必然会让人想到、理解到“人”不仅是自身的主宰,而且也是天地间万物的“灵魂”。具有“自然”与“人”双重因素的“社会”,不仅直接地影响到地震造成的灾害规模与受灾程度,也直接决定着震后救灾的成效。我在为《瞬间与十年——唐山地震始末》一书所写《结束语》中,写了在救灾过程中既要重视“物质(天)救灾”,更要弘扬“精神(人)力量”的文字:“在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斗争中,物质的力量和精神的力量同时起了作用。没有国家和各地人民支援的大批救灾物资,唐山人民将难以战胜这场灾难。然而,精神的力量在战胜灾害的斗争中更有特殊意义。”

甜玉米品质:成熟期采集甜玉米可鲜食部分,采用水杨酸硝化法测定硝酸盐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16]。

另一方面,夏碎娒带领华岳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他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虽然付出了很多,但也得到了很多。这样的特殊经历让夏总觉得特别踏实,坚信“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产品。”他谈道:“只有不断创新,才有朝阳的明天。早在四五年前,很多人便感觉行业的冬天已然来临,但我从来不这么觉得。我认为,我们的行业只是跟随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在变化而已,只要你不断去创新,永远也不会有冬天。”

从灾害到资源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使得我对人和自然的认识也就随之发生多方面的深化。

有人拍何良诸的肩膀。何良诸一抖,扭头,惊呆了:赵集!“咱们走。”真没想到,赵集“接”他来了。何良诸跟随赵集,走上公路,那辆破旧的卡车,停在柳阴下。何良诸钻进舵楼,卡车沿公路向矿区驶去。何良诸没有说话,紧张,压抑,心乱如麻。

这如,“广义灾害论”和“广义资源论”提出与论述,必然地带来人们思想观念上巨大变化。就灾害的形成而言,自然之外,人及社会也都成为导致灾害发生的根源,由此也就决定了减灾防灾的范围必然地由大自然,扩大到社会及人。从灾害防御角度看,人类所要面对的“自然”之外,还有“人”及“社会”自身原因造成或引发的多种灾害,这也就加重了减灾防灾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第二,我突破了狭隘的人生理生命观念,将人看作是生理和心理的统一、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在建造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中,重在挖掘人精神的支撑和决定作用,由此而形成有关“精神救灾”等理论。

改革、开放,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从那时起成为印刷产业变革的主旋律。此后,中国印刷工业迈向发展的快车道,从告别铅与火,走进光与电,再到数与网。而在每个关键节点的背后,我们都能看到中国印工协的身影,典型如:1987年12月,《经济日报》率先使用的“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宣告“世界上第一家采用计算机—汉字激光屏幕组版、整版输出的中文报纸”诞生;90年代中期,我国重点书刊印刷厂全部采用国产激光照排系统。

终于轮到我了,我蹲下身子,用力吸了一口气,然后毫无保留地吹出,可砖头竟然没有反应。我又试了一次,这次我的运气倒是比上一次好了点,砖头先是摇晃了几下,接着又稳稳当当地立定在那儿了。

第三,我将目光超越自然资源,将人自身也看资源的重要来源。资源三形态理论的核心,是将人自身引入经济及社会资源之内,建立起自然、社会和人三者统一的大资源观,在根本意义上扩展了资源概念。这一扩展,既开拓出资源的新路径、新源泉,也就为防御灾害及开发资源拓展出新的思路与技术。

第四,将人的因素融入企业生命。将企业看作一个不停运转中的物与人相结合的生命体,建立企业生命理论体系。企业经营与管理者要面对的是有生命即“人”的因素渗入其中的存在,而非单纯的物——物结合,这必将导致管理和经营思想的变革。

读者从我的众多著作中会看到,“天—人”关系始终是我在学术研究中关注与阐述的中心,而在这当中对“人”的思考又成为我学术思想的主轴。这不仅突出地表现在灾害社会学等学科中,而且在经济学以及教育教学艺术研究中,同样贯彻了这一学术主轴,由此而形成我的人学思想。

首先,在研究过程中,我将人的理性和感性结合起来,以理性引导情感,以情感涵养理性。

其次,“人”这个概念,在我的学术思想中,是生动的、有生命的、活跃的存在;“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核心、本质是精神,是思想,是观念,是意志和情感。人的物质(生理)生命及精神(心理)生命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而其灵魂、主动、主导的力量则来源于精神生命。

再次,我把“人”放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进行考察与分析。人的存在是一个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展开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脱离了时间与空间,“人”什么都不是。

最后,人的存在又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扮演着“主体”或“客体”的角色。人是在社会活动中完成或实现着自己的目标与抱负,脱离了“群”,“现实”的人或将不复存在。对“人”整体研究过程中,将自己摆进去。一个结论性的意见、观点,也要在自己身上求证其现实性。

人的上述几个特征,或许可以看作是我的“人学”思想的表露。

参考文献

[1] 王子平.瞬间与十年——唐山地震始末[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6.257.

[2] 王宁霞等.“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纪实[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王子平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