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变应原谱分析及护理启示

更新时间:2009-03-28

近十年来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为显著在儿童中,其流行与变应原致病有关,更为重要的是与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1]。同时,变应原又有区域化的特点。通过变态反应性疾病常见的变应原、易感人群、发病季节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找出自身的促激发因素,避免与其接触,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笔者通过对广州地区2 532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结果分析,了解变应原谱分布情况,为当地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健康宣教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门诊、住院治疗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依据《褚福堂实用儿科学》[2]诊断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患儿,病情稳定,自愿接受SPT检查;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疾病,患儿试验前近期服用过抗变态反应药物,如酮替芬、激素、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皮肤划痕症阳性者。

1.2 方法 变应原点刺试验采用阿罗格标准化点刺液,由德国默克公司生产,分为食入性和吸入性两大类,共14种,阳性对照参照组胺,阴性对照为等渗盐水。做点刺试验时,护士按照操作流程在操作前备好急救盒,选择双前臂掌侧皮肤,乙醇消毒后进行标记,每标记间距离为2~4 cm,将点刺液滴在标记线旁的皮肤上,组胺排在最后,等渗盐水排在最前,用配套点刺针垂直通过点刺液,残留试液观察5~10 min后拭去,如有强烈的局部反应及全身反应,立即拭去。点刺完成后20~30 min记录结果,嘱患儿休息30 min无不适方可离开,如有不适及时报告医生。结果判定:局部反应与阴性对照相似为阴性;皮丘呈现淡黄色,周围有红斑为阳性反应,与组胺反应相似为+++,>组胺引起的皮丘为++++,>1/2组胺、<1/2组胺分别为++、+。有1种或以上变应原点刺试验结果阳性即判定为SPT阳性。同时采集患儿一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疾病诊断等。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录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

2

2.1 患儿一般资料 本组共纳入2 532例,SPT阳性1 486例(占58.7%),阴性1 046例(占41.3%)。

患儿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患儿一般资料(n=2 532) (%)

  

项 目SPT阳性SPT阴性性别 男961(38.0)646(25.5) 女525(20.7)400(15.8)年龄 1月~1岁69(2.7)108(4.3) 1~3岁256(10.1)303(12.0) 3~6岁718(28.4)473(18.7) 7~12岁387(15.3)139(5.5) 12~18岁56(2.2)23(0.9)就诊时间 春季442(17.5)289(11.4) 夏季484(19.1)243(9.6) 秋季299(11.8)283(11.2) 冬季261(10.3)231(9.1)疾病诊断 变异性鼻炎586(23.1)196(7.7) 支气管哮喘96(3.8)87(3.4) 变态反应型皮肤病259(10.2)330(13.0) 变应性结膜炎545(21.5)433(17.1)

2.2 变应原分布情况 1 486例SPT阳性患儿中,179例只对一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占12.0%,1 307例对两种及以上变应原呈阳性反应,占88.0%;505例患儿对食入性变应原呈阳性反应,占34.0%,1 419例患儿对吸入性变应原呈阳性反应,占95.5%,其中438例患儿对食入性与吸入性变应原均呈阳性反应,占29.5%。变应原阳性率及不同年龄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变应原阳性率及不同年龄分布情况(n=2 532) (%)

  

变应原变应原阳性小于1岁1~3岁3~6岁6~12岁12~18岁吸入性 粉尘螨1254(49.5)31(1.2)190(7.5)631(24.9)349(13.8)53(2.1) 屋尘螨1204(47.6)29(1.1)178(7.0)598(23.6)346(13.7)53(2.1) 狗上皮525(20.7)14(0.6)82(3.2)237(9.4)159(6.3)33(1.3) 猫上皮355(14.0)14(0.6)60(2.4)147(5.8)111(4.4)23(0.9) 特异霉素164(6.5)9(0.4)31(1.2)66(2.6)47(1.9)11(0.4) 交链孢菌素159(6.3)11(0.4)23(0.9)66(2.6)52(2.1)7(0.3) 多主枝菌素131(5.2)10(0.4)22(0.9)53(2.1)40(1.6)6(0.2) 杂草145(5.7)9(0.4)27(1.1)63(2.5)42(1.7)4(0.2) 树1140(5.5)8(0.3)22(0.9)59(2.3)45(1.8)6(0.2)食入性 小虾263(10.4)17(0.7)44(1.7)114(4.5)72(2.8)16(0.6) 牛奶236(9.3)16(0.6)36(1.4)107(4.2)64(2.5)13(0.5) 花生210(8.3)14(0.6)34(1.3)87(3.4)62(2.4)13(0.5) 鸡蛋206(8.1)22(0.9)44(1.7)85(3.4)46(1.8)9(0.4) 蚌类163(6.4)12(0.5)37(1.5)70(2.8)38(1.5)6(0.2)

3

3.1 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SPT阳性率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2 532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中,SPT阳性1 486例,占58.7%,与郑伟彬[3]的研究结果相似,但低于张前明等[4]对儿童变应原SPT的研究结果,可能是本研究收集的病例样本量大,区域不同有关。男性患儿SPT阳性率略高于女性患儿,学龄前组患儿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患儿;夏季就诊患儿SPT阳性率最高,其次是春季。变应原以吸入性变应原为主,占95.5%(1 419/1 486),食入性变应原占34.0%(505/1 486),其中对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同时呈阳性反应者占29.5%(438/1 486);179例患儿只对一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1 307例患儿对两种及以上变应原呈阳性反应,提示部分患儿对两种及以上变应原过敏,或者处于高敏状态,也可能是由于交叉过敏的存在。变应原阳性率排前4的是粉尘螨、屋尘螨、狗上皮、猫上皮,粉尘螨、屋尘螨的阳性率分别为49.5%、47.6%,与较多研究[1,4-5]的结果基本一致。

3.2 护理启示

3.2.1 减少屋尘螨和粉尘螨 建议患儿家长可从减少螨的数量,降低螨的致敏性等方面来避免儿童对螨的暴露。使用高效能吸湿机和空调,将相对湿度控制在50%以下,营造不易孳生螨的生活环境。人体或动物的皮屑是螨的主要食物,螨易在床单、枕头、地毯、沙发和毛发等处大量繁殖,建议使用百叶窗、木质地板、木制沙发等,减少或避免布艺窗帘、沙发、地毯、织物饰品,减少带毛宠物的豢养,从而有效减少螨的孳生。每天通风、清扫居室,打扫或移除易积尘的物品,减少螨的分泌物、排泄物、尸体、虫卵。另外利用高、低温杀螨,如25℃的水温清洗至少5 min可以去除绝大多数螨,还可通过每周用≥55℃的热水清洗或者干洗易孳生螨虫及繁殖螨虫的生活用品如床单、地毯、沙发、床垫套等来除螨。用特殊的防螨或抑螨材料包装床垫和枕头(织物间隙≤50 μm即可阻止螨的通过),减少患儿与螨虫接触。

3.2.2 避免接触猫上皮、狗上皮 狗和猫是家庭最常见的豢养宠物,其通过分泌物(唾液)、排泄物(尿、粪便)和皮屑释放变应原,其皮脂的分泌可能是变应原重要的来源,猫的唾液及公猫的尿是猫变应原的主要来源[6]。建议对提示有怀疑变态反应的患儿应减少接触各种宠物,同时家庭放弃豢养宠物,减少暴露时间,尤其是春夏季。

3.2.3 防范真菌和杂草及树 真菌孢子的直径较小很容易逃过鼻的监视进入下呼吸道,引发变应性鼻炎等疾病,交链孢菌和分枝孢属与哮喘的关系较大。本研究中特异霉素SPT阳性率为6.5%,交链孢菌素为6.3%,多主枝菌素为5.2%。而广州市地处南亚热带, 非常利于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且真菌种类繁多,因此,户内外空气中常年飘散较高浓度的真菌孢子可能是导致广州市人群呼吸道过敏的重要空气致敏因素之一[7]。春夏两季为万物生长的季节,矮豚草、栎树、榆树、梧树、柳树、杨树等植物茂密,大风天气频繁,吸入性变应原增多。建议家长在春夏季注意防范,患儿减少外出,或外出时戴口罩。

3.2.4 避免食入性变应原的摄入 常见的引起变态反应的食物是牛奶、蛋清、花生和其他豆科植物、坚果等。本研究中引发变态反应的食物为小虾、牛奶、花生、鸡蛋、蚌类。一旦确定食源性变应原则告知患儿家长应严格避免再进食,这是最有效的防治手段[2]。可通过烹调或加热使大多数食物抗原失去变应原型;另外对于变态反应性疾病风险较高的婴儿(指父母一方或双方患特应性疾病),提倡母乳喂养,家长不要吸烟,保持环境清洁卫生等。

参考文献

[1] Malouche S,Boussetta K,Ben Hassine L,et al.Skin sensitization to aeroallergens in the child: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200 cases[J].Tunis Med,2013,91(11):627-632.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22.

[3] 郑伟彬,洪敏俐,刘朝辉.538例患者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1,33(1):72-74.

[4] 张前明,吴暇,李劲松.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213例分析[J].安徽医学,2015,36(8):989-991.

[5] Baldaçara RP,Fernandes Mde F,Baldaçara L,et al.Prevalence of allergen sensitization,most important allergens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topy in children[J].Sao Paulo Med J,2013,131(5):301-308.

[6] 江载芳,申昆玲,沈颖.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707.

[7] 张华,郑卓.广州市气传真菌散布规律与气候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27(5):596-601.

 
颜斐斐,潘继红,区惠红,罗新辉,李玲,盘清霞,梁志江,曾海燕,王一茜,练红英
《护理与康复》 2018年第05期
《护理与康复》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