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新媒体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大学生利用新媒体接受传统文化的现状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新媒体的新理念、新技术给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带来新途径、新方式。从2013年中央电视台《汉字听写大会》到现今《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文化节目的热播,从CCTV大型航拍纪录片《航拍中国》到《诗词中国》《古诗词典》等手机应用软件以及“文传榜·2015”榜单发布的网络十大国学公众号等的普及,再加上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载体,新媒体把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与新媒体技术有机结合,在传承展示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传统文化表现内容、创新传统文化传播路径方面都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生命力,深受年轻大学生们喜爱的同时也被视为文化传承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机遇。新媒体技术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特别对于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是使用新媒体最多、最直接的群体,新媒体对他们的影响也最直观、最具体。在微信与微博等新媒体载体兴起的互联网大环境下,大学生利用新媒体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已然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这是客观且必然的。

新的机遇必然伴随着新的挑战,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新媒体相比较于传统媒体的最大优势就是在数字化的基础上,综合多种媒体形式,把文字、视频和音频融为一体,新媒体数码图像的传播丰富了其传播形式,但同时视觉化的特点可能使传统文本漫画化、视觉图像简单处理化,从而摒弃了传统文化背后丰富的内涵。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文字具有极强的隐喻性,容易衍生出丰富的意义,相反地,互动式媒体以其简单的视觉效果留下的想象空间极为有限。同时,在“娱乐至死”的文化观下,把传统文化当作商业品进行无厘头的娱乐恶搞已不足为奇。对经典诗句的恶意改编,对历史人物形象有意的黑化,都显现出当今社会扭曲对待传统文化的现象。当精英文化不再占据文化主流,而娱乐与恶搞成为习惯,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与传承的价值取向就会失去原有的生命力和价值。

二、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特点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传播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在文化传播、展示与交流等方面显示出新的特征。

综上所述,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好于常规用药治疗,即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1.便捷性。随着媒体技术的普及,新媒体可以突破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因地点、时间、范围等不利因素的限制,发挥即时便捷的优势,让文化的连接随处可见。加快文化的发展与传播速度,便捷地进行信息交换,并且通过互联网、移动电视、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平台进行实时传播,方便大学生获取相关传统文化知识,迎合当下新生代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文化传递者与接收者的时空距离缩短到最小。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采用了“微传播”的普及方式,“微传播”可以说是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力量源头。“微传播”的“微”,可以从狭义与广义两方面来理解。其狭义是指微博、微信等即时性强的新媒体平台;其广义是指社会上每个微小的主体都可以通过手机等“微介质”进行“微操作”发声,或发布“微声音”“微图片”亦或是“微视频”。这种裂变式的多级传播模式在传播速度、广度、深度上远非以往的传播媒介可比,这种方式渗透到了社会信息传播的各个方面,尤其在传统文化传播活动中发挥出强大的威力。

3.提高公众文化素养,传播传统文化正能量。随着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平台的流行,对这些新媒体背后的运行团队是否具有专业的传统文化素养,传播的传统文化知识是否准确,传播的形式是否恰当的质疑也越来越多。一些团队“利”字当头,为了提高公众号的知名度,增强公众号的商业利益,不惜用文字曲解恶搞甚至低俗化的表情肆意歪曲传统文化人物形象,传播虚假不实的传统文化知识,强调用户平面化、快餐化、非理性化的文化体验。新媒体是虚拟的,但背后的团队是真实的,对当前社会上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存在不同理解时,新媒体机构必须谨慎核实,加强新媒体在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审核与规范,引导新媒体在提高质量、品味,抵制低俗之风上下功夫。同时媒体人也应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心,把握娱乐的尺度,理性传播。再者,为了提高传统文化知识的准确度,应让传统文化专家积极参与进来,深入了解新媒体,纠正现今社会一些对传统文化的误读,使我国传统文化普及与科研协调发展。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应让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传播传统文化正能量。

1.提供传统知识信息模块,建立传统文化知识地图。借助新媒体把古典书法知识、古典文学知识、古代文化知识、传统音乐知识、传统节日知识、民俗风情知识等传统文化项目分模块进行筛选、收集、录入、分类、聚合,按照规律建立体系,将传统文化知识系统化、类别化,综合化,使抽象繁冗的传统文化知识变成以各个知识单元概念为结点,直观的、易查易记的知识地图,形成传统文化网络体系,将各大类别的传统文化知识组成彼此相互高度关联的立体结构,为学生提供传统文化知识信息模块和传统文化知识导航,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知识地图中存目录、存模块、存追踪记录。微信和微博等新型网络公众平台在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微信、微博的运营团体可以分门别类地建立各个类型的传统文化知识公众号,直观便捷地把古代诗词、中华传统节日与习俗礼仪等各类传统文化知识推送到各大平台上,有针对性地满足大学生对不同类型的传统文化知识的渴求,以便大学生系统地、有条理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而不再是一片混沌无从下手。

到底为什么会有屋面曲线的设计?因为历史上没有文字记载,大家都在议论与猜测,如果你有更科学的解释,请记得告诉我呀!

4.娱乐化。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形式及内容所表现出来的明显的娱乐化倾向冲击着传统知识的传播。如国内某综艺节目,喜剧演员在小品《木兰从军》表演中将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恶搞成贪吃、不孝、胸无大志、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不得不承认,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大多存在于一些经史子集之中,对于大众来说比较艰深枯涩。运用新媒体把传统文化通俗化、大众化、平民化是无可非议的。但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通俗化不等于娱乐化。一些电视媒体仅仅为了迎合综艺市场而陷入片面强调娱乐,过度追求收视率的误区,不惜以牺牲中华优良传统为代价实在是不明之举。大学生是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最直接的受众群体,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三观并不成熟,很容易受到错误导向的引导,对其礼仪观、诚信观、利益观、交际观、教化观、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传统文化不能丢弃,更不能随意践踏,环顾当下,恶搞传统文化,消费传统文化,以敬传统文化之名、行曲解传统文化之实的现象已太多。传统文化经由新媒体传播本是幸事一桩,只要是提供给大众理性的、科学的文化知识,让新生代形成正统的礼仪观、诚信观、利益观、交际观、教化观、社会责任感,拒绝学术谄媚,就是值得提倡的。然而在“娱乐至死”的文化观中,如何让传统文化远离商业大染缸,保持自身的姿态,是所有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2.创新传统文化知识交流平台,营造校园传统文化氛围。交流是传统媒体模式达不到的传播效果,但新媒体可以把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与新媒体技术有机融合,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丰富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优化传统文化传播路径等方面都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更受年轻大学生们的喜爱。开展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线上教育工作,利用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网络平台建立传统文化教育专题公众号,为广大学生利用新媒体技术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供展示交流平台,老师作为公众号背后的运营团体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上传到实时交流平台,随时随地与学生交流沟通,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见解,请专业领域的老师进行点评,将晦涩难懂的传统文化知识以通俗的方式进行传播,打造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网络知识平台,形成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另外在大学校园里兴办“古风吟”“丁香诗会”等传统文化知识教育学习交流活动,创新活动方式,为大学生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和学习氛围,加强传统知识教育的时效性,吸引着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学习传统知识的潮流中来,丰富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3.双向性。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新媒体互动性极强,可以跨越时空进行实时交互,在这一点上,微博和微信等新型网络平台的运营传播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在微博和微信的运营使用上,大学生可以针对公众号发布的传统文化有关信息留下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进行补充、反馈或转发,即时与公众号运行团队和相关读者进行多向交流,同时媒体运行团队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双向交流功能发布更加受众的信息,提高网络平台质量。如今正在兴起的MOOC(即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以极其广泛的学习科目、开放式的网络课程、灵活自主的双向互动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新热潮,MOOC学院是最大的中文MOOC学习社区,目前果壳MOOC学院包含湖南大学开设的《科举与中国文化》与清华大学开设的《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中国大学MOOC网站含有南开大学开设的《诸子的智慧》、武汉大学开设的《唐诗艺术》《中国文化概论》以及华中农业大学开设的《魅力汉语》等传统文化课程。大学生主体可以打破学校、专业、年级的限制束缚,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老师和课程,通过在MOOC网站上添加传统文化知识课程,播放课堂视频,记录随堂笔记,完成网络作业等一系列网络课堂活动成为“主动接受信息的学生”,还可以在网站上分享课堂笔记、参与网络课堂讨论以及课后课程留言,进行“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双向互动,以达到充分掌握传统文化知识的效果。这样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受众群体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变成信息的发送者,改变以前大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方式,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和发布信息,最大限度发挥出了参与性与互动性,这是单向、线性、静态的传统媒体所达不到的,给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三、创新新媒体传播方式,引导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具有丰富内涵的高姿态的精神范畴,而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空间已经被手机、互联网占据,逐渐变成阅读模式快餐化、碎片化、娱乐化的趋势。因此,要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对这种不良现象进行切实有效的引导,在新媒体和传统文化的传播方面找到契合点,用现代科技使中华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相融合,创新信息时代下大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利用新媒体传播具有高度关注现实、有现代视角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2.针对性。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普及同时还具有可定制的特点,即可针对人们个性化的需求和兴趣,打造出不同类别的传统文化普及平台供人们选择。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古文诗词曲赋、戏剧音乐曲艺以及琴棋书画等。与以往文化类节目将不同类型的文化知识“一锅烩”的模式不同,如今的文化类节目围绕特定题材,深究垂直领域,集中对某一内容设计主题。如《中华诗词大会》分享独特的中华诗词之美,感受中华诗词之趣;《汉字听写大会》让观众领略中国独有汉字的魅力;《见字如面》打造国内首档书信朗读节目,用一个朗读者,一封书信打开历史节点,重新领会中国独到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化节目开始注重挖掘传统文化背后的内涵,渐渐产生了一系列文化衍生品,如:《中国好歌曲》之类的音乐类节目在编曲和歌词中融入传统音乐元素;厨艺类节目《中国味道》还原《红楼梦》《白鹿原》等经典文化作品中的美食;《花样年华》带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风靡,在荧屏上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文化新风潮。此外,微信、微博等公众号也针对性地对传统文化的某一领域进行传播和引导,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有意识地订阅和关注,而不会因为文化繁复杂乱产生文化审美疲劳。

树底下还聚着一团火,一团由一颗颗诗心点着的火,这团火烧了整整一个下午,让一群来自各行各业有着各自不同社会角色的人在同一个下午的同一棵树下感动着一样的感动,这本身就是一件多么不凡的事情。

对今后教学启示:(1)教师充分发挥小组组长监督作用的同时,不能忽略自身对课堂各个细节的监督力度,尤其是当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时,教师应针对小组合作内容作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并且评价细到个人,教师的巡回检查和适时指导也显得尤为重要,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一手教学资料。应该及时记录,分类做好汇总。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融合过程中,多种媒体融合教学受到更多关注,其出发点和归宿仍然是优化教学,主要利用媒体的优势互补原则为幼儿的知识建构提供良好情境。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媒体由于其依托信息技术成果而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形式和重要渠道。针对公众需求的变化,传统文化教育也应适应新媒体的特点,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让大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精髓,推动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深入了解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要求。新媒体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传统文化传播与接受的方式已悄然改变,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普及教育的方式,提供传统知识模块地图、建立传统文化交流平台、营造校园传统文化氛围等来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徐惠.发挥新媒体优势创新传统文化普及方式[J].中华文化论坛,2014(11).

[2]李子嘉.论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J].中华文化论坛,2015(9).

[3]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与创新策略[J].江西社会科学,2014(12).

 
齐园,杨婷,朱茸茸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