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探析跨文化视角下的气象文化与保护——以雾霾污染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引言

据中国天气官网报道《雾和霾十年:2006—2016》,中国东部地区雾霾严重且逐渐呈红色预警,能见度极低,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环境治理已迫在眉睫。那么,雾霾到底是什么呢?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雾是自然天气现象,空气中水汽氤氲,虽然以灰尘作为凝结核,但总体无毒无害;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颜色发黄。雾霾天气下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多,特别是PM2.5(细颗粒物),可经呼吸道直接顺利进入人体,严重损害人体健康。雾霾天气会给气候、环境、交通、健康等方面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引起城市酸雨、光化学烟雾现象等等。事实上,工业革命之后,雾霾曾笼罩了不同国家的许多城市。浓雾曾经被认为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并因此出现了奇特的文化现象,激发了文学家艺术家们创作的欲望[1]。法国印象派巨匠莫奈曾经有过短暂的伦敦生活,并被伦敦的浓雾深深吸引,雾霾笼罩下的迷幻景色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在莫奈的很多伦敦系列作品中,雾都是紫红色的,人们称他为“伦敦雾的创造者”,他的“雾都”系列作品成为了历史的记忆。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在1838年出版了名著《雾都孤儿》,以英国的雾都为背景,通过奥利弗——一个孤儿的身世及遭遇,真实地表现出了当时伦敦贫民窟的悲惨生活。直到雾霾危及到人类生命后,人们才意识到雾霾的可怕。治理雾霾,不同国家都在竭尽所能:面对空气污染带来的恶果,“雾都”伦敦反思出台了《清洁空气法》;美国公民参与听证会;德国汽车使用“环保贴”;日本楼顶必须绿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西方之间跨文化交际越来越密切。气象文化属于广义文化中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气候变化带来的全球效应早已超越了经济全球化。高度重视气候安全,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关心气象防灾减灾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国际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基本取向和最终归宿。

二、工业化背景下的气象文化——雾霾

气象文化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气象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它的形成并发展得益于两千多年发达的农耕文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与气象文化建立了深厚的联系,由起初的认识了解气象到利用气象最后改造气象,以求得生存与发展。而气象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所谓气象文化,主要是指人类思想上所形成的气象意识,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气象相关物质与人类社会生活所反映的气象相关行为,是气象在人类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领域反映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所谓气象文化,主要是指气象人从事气象事业的实践中形成的有气象特色的思想、观念等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等等[2]。气象文化主要包括三点内容:第一,人类对气象的思想意识;第二,伴随气象探测产生的仪器、机构组织等等;第三,为保护自然环境、应对自然灾害,人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采取积极措施减轻灾害的一系列行为。

当今,媒体争相报道的“中国式”雾霾备受人们瞩目。首先,雾霾不属于自然现象,它是人类在过度发展重工业、大量排放化学废气过程中造成的人为破坏自然环境的现象;其次,雾霾造成空气质量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人们为应对气象灾难采取了各种各样的防御措施。这种由于人为破坏自然环境导致发生自然灾害,人们反过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等防御雾霾的现象,被称为“雾霾”气象文化。

发达国家“雾霾”污染问题出现得早。1943年美国洛杉矶市发生了严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从1943年开始,洛杉矶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浑浊不清。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甚至远离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 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3]。1952年12月的英国伦敦也发生过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从12月5日持续到12月9日左右,由于空气中雾污染物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迅速上升,每日死亡人数都出现较大幅度的同步增长趋势。据统计,此次大烟雾灾难导致近1.2万人死亡,震惊世界[4]

大概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借到一本泰戈尔的《飞鸟集》。我小时候读书有一个习惯,不做阅读笔记,觉得太浪费时间。《飞鸟集》真是让我惊艳,我把这本书整本抄了一遍。

同样的悲剧也出现在了中国,中国式“雾霾”的出现使国人亲身经历了空气质量下降所带来的灾难,雾霾成为了当今中国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根据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统计,2014年中国有145个城市空气质量不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在开展空气质量监测的地级市以上城市中,达标城市不足10%。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在中国的大城市中,满足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空气质量标准的城市不足1%。严重的空气污染对中国居民健康产生了极大危害,据估计,早在2003年,因空气污染导致的健康成本已占到当年中国GDP的1.16%~3.80%。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指出空气污染是中国民众健康的第四大杀手。有文献甚至认为,由于中国淮河以北长期在冬季烧煤供暖,由此产生的空气污染导致北方人口的人均预期寿命下降5.5年[5]

三、跨文化视角下的雾霾成因

这款摄影包的宣传语为“异常坚固”,共有三种规格可选(20L,24L以及32L)。这系列摄影包采用了防水面料,YKK拉链扣,强化缝线等设计,还有为期五年的质量保证。

(一)人类军事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4] 董锋, 李卓霖, 代远菊. 我国雾霾污染的防治建议——基于伦敦地区治理成效的历史考察[J]. 科技管理研究, 2016(12): 245-249.

参考文献:

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新式武器原子弹以及各种导弹、新式机种战斗机和喷气式飞机等在声势浩大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出现。如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一枚原子弹,15万人化为灰烬,成千上万的人遭到核辐射。8月9日,美国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造成约8万人死亡。美国用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也使日本自身遭受到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带来的严重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发动的,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国之一,在对人类命运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也亲身经历了原子弹爆炸造成的无穷遗患。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但是,人类的生态环境平衡被打破,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空气质量严重下降,人们生活苦不堪言。英国和美国等国家的烟雾事件大都发生在20世纪40、50年代,正是战后生态环境异常脆弱需要休养生息然后逐步恢复的关键时刻。

(二)工业革命以来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工业革命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巨大变化,人们在享受工业革命成果的同时,也遭遇了工业革命以来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与工业化伴生的环境问题,是人类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过度干扰生态系统、污染自然环境所结出的苦果,因而是一种人为的灾害[7]。工业化较早的英美等国家,伴随着工业化的进行,环境污染与破坏带来的危害同时出现。

1765年,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随着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和美洲广泛开展起来。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蒸汽机的使用是以煤炭作为燃料,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地下蕴藏的煤炭资源被大量开采出来,煤炭成为工业化初期的主要能源。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及燃用释放出了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及二氧化碳等有害的污染物质。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工业发达国家钢铁工业、近代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等发展起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使石油成为重要能源。石油主要的用途是用作燃油和汽油,同时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杀虫剂、塑料等等的原料。伴随着钢铁、化学等重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以及许多新兴城市的建立,出现了烟雾污染事件。另外水泥工业的粉尘以及造纸工业的废液,对土壤以及大气、河流等水体也造成了严重污染。

Differentiating Navigable and Substandard Inland Waterways with C2R Model

20世纪40、50年代,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兴起并发展起来。这场新科学技术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代表,在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推动以及为满足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备物资的需求而顺利开展起来,最终生产力发展、劳动力素质提高、综合国力增强。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一步加快进程,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是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却隐藏着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危机。世界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起由战后恢复转入到发展时期,西方大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但是在科学技术革命飞速发展的同时使得脆弱的生态环境再一次雪上加霜,严重破坏了自然界本身的调节机制,同时也破坏了人与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加深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工矿企业的创办和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煤、石油等高污染能源的大规模使用,使得世界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更加严重。

(三)伴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重工业迅速发展出现的“中国式”雾霾

建筑的结构设计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且可以反映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特征。建筑结构设计代表着一座建筑的灵魂,要使建筑行业得到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对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进行研究。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工业在经济中比重过大,带来巨额经济效益的同时排放大量废水废气,人们安全饮水和呼吸洁净空气得不到有效保障。大气中的颗粒物有百分之四五十都来源于工业污染[8]。工业生产排放过量,再加上乱砍滥伐、盲目垦荒以及农民秸秆还田的方式过于粗放,市民生活中汽车、取暖等污染源过多,导致雾霾的规模越来越大,浓度越来越高。雾是自然,霾是人为,雾霾其实是工业文明对自然损害程度的直观展示[9]。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占70%的是煤炭、占19%的是石油。可见,作为高污染能源的煤炭和石油所占比例过大。煤炭和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使中国的生态环境面临很大压力,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迫切。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期间,中国政府提出争取将我国在2020年实现单位GDP的CO2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40%至45%左右[10]。中国科学院公布的该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的研究结果,认为当时的强雾霾事件,是异常天气形势造成中东部大气稳定、人为污染排放、浮尘和丰富水汽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次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事件[11]。

四、反思

无论是20世纪50、60年代的英美雾霾,还是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中国式”雾霾,都是在快速发展科学技术、轻重工业比重剧增之后,自然环境对人为过度破坏后的“报复”。经济全球化促使中西方之间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技术的发展,“地球村”的人们空间距离大大缩短,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文化距离和心理距离并不会因此瞬间缩短。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缩短文化距离,成为了新的时代人们的追求。气象文化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气象文化与人类息息相关。弘扬先进气象文化,学习和借鉴他国的经验,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2017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之前,世界气象组织发布了有关全球气候状况的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是创造历史新高的一年。2016年冬天,不仅是中国华北地区,印度新德里、法国巴黎、西班牙马德里、韩国首尔等全球多地均遭遇严重霾天气过程[12]。由于大气污染的跨地域特点,使每一个国家都认识到了本国的气候安全与其他国家气候安全都是相联系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联合治理非常有必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全人类对生存的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气候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日益成为整个人类的共识,以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只有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气候变化,以科技手段去认识并治理雾霾,重建生态,绿色发展,才能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才能够达到共同繁荣与稳定。

1914年7月至1918年11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新式武器飞机、毒气、坦克、远程大炮等相继在战争中投入使用,它是自人类历史以来最强的破坏性战争之一,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自然环境在战争中既制约着人们的兵力部署和部队行进路线,也受到人们的主观利用、改造和破坏。如美国环境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在《尘暴:20世纪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6]中揭示:一战期间,为响应政府“种更多的小麦!小麦会赢得战争!”的号召,美国南部广大平原大幅度增加小麦种植面积,并因此摧毁了大量的草地以及原生植被,使南部大平原在30年代经历了恐怖的尘暴。尘暴是破坏力很强的气象灾害,沙尘天气出现直接危害工农业生产,使该地区空气质量恶化,出现大气污染事件。

[2] 刘立成, 胡睿. 气象文化研究综述[J]. 气象科技进展,2011(2):46-50.

要让传统的“景点旅游”转向“全域旅游”,需要构建基于地域实情特征多部门协作联合的社会合作管理机制体制为中心,以管理体制创新和环境建设提升为重要抓手,推动旅游行政管理向社会管理转变。

[1] 杰夕. 雾霾引发的文化现象[N]. 中国文化报, 2013-02-07(9).

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在1955年发表了《文化变迁论》,这标志着文化生态学由此正式诞生,人类从此进入了将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引入到文化研究的新局面。生态学主张从环境入手,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文化生态学旨在研究某一具体环境中具体文化特征以及来源。雾霾是人为造成的破坏空气质量的现象,它属于社会环境造成的自然灾害。那么,导致雾霾事件的起因是什么呢?

进行亚组判别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可见影响亚组判别的变量有年龄、BMI、引产前宫颈评分、胎膜早破、延期妊娠和妊娠高血糖。模型的总判对率为84.09%((717+198+803)/2043),根据该模型可对孕妇引产时选择药物提供参考。

[3] 贠天一. 那些年各国遇到的烟雾事件[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4(2): 46.

人类军事活动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之间矛盾的最高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最高、最暴力手段。自然环境作为人类战争依托和破坏的对象,成为不可忽视的要素之一。在战争中,自然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受害者,有时则扮演着具有能动性的角色。

武汉大学信息素养协会发起了第一届全国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大赛,此后规模不断提升,影响力和参与高校不断提高,到第十一届全国高校信息搜索大赛时,已经形成了由华中分赛区、华北分赛区、华东分赛区、华南分赛区以及自由赛区构成的“五位一体”的大赛推广格局。比赛是以线上比赛的形式,将专业能力培训与思想政治教育巧妙结合。比赛分为3个比赛,总共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全国高校信息搜索大赛初赛,第二阶段为全国赛复赛,第三阶段为全国赛决赛,一步步扩大影响力,赛出校门,迎接来自四面八方各大高校的挑战。

[5] 石庆玲, 郭峰, 陈诗一. 雾霾治理中的“政治性蓝天”——来自中国地方“两会”的证据[J] 中国工业经济, 2016(5): 40-56.

[6] 贾珺. 军事环境史视野下的“世界”与“战争”: 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例[N]. 光明日报, 2017-01-09(14).

[7] 梅雪芹. 西方国家的工业化酿出环境苦酒[J]. 绿叶, 2012(8):9-13.

巡检过程中除了检查记录仪表测量值外还需记录仪表的透光率,当透光率小于10%时,仪表就会出现低透光率报警,此时就需要校准透光率。

[8] 周涛, 汝小龙. 北京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研究[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12-16.

[9] 刘文嘉. 雾霾天气警示城市发展之忧[J]. 决策探索(下半月),2013(1): 10.

[10] 房廷宏, 陈宝光, 张国礼. 雾霾影响下的中国能源发展道路[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15): 48.

[11] 邱晨辉. 中科院专项研究还原京津冀雾霾天气产生过程[N]. 中国青年报, 2013-02-16(3).

[12] 袁于飞. 为何全球多地出现严重霾天气[N]. 光明日报, 2017-02-07(6).

 
司乐园,王永祥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