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新形势下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展望

更新时间:2016-07-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2016年2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并指出:“要促进中西医结合,探索运用现代技术和产业模式加快中医药发展,加强重大疑难病、慢性病等中医药防治和新药研发”。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国肿瘤防治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因此,如何增强肿瘤防控意识,加强肿瘤治疗的研究,提高现有各种治疗手段的治疗效果,降低恶性肿瘤死亡率,减少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等,是临床肿瘤防治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肿瘤的理想治疗模式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子作用下,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根据新生物的细胞特性及对机体的危害程度,又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而癌症即为恶性肿瘤的总称,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因地制宜,特色发展。根据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积极开发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产品,防止大拆大建、千村一面和城市化翻版、简单化复制,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

真空带式过滤机是一种新型过滤设备,因脱水迅速、低耗节能、洗涤高效的优点而被广泛运用于冶金、矿山、化工、造纸和制药等行业中[2]。

2017年11月,由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显示,我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每分钟约7人确诊患癌;2013年与2012年相比,癌症新发人数继续上升,从358万增加到368万,增幅3%。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肿瘤都是中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由于中国癌症构成比的特点以及就诊偏晚,导致中国癌症死亡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另据最近一篇发表在Cancer杂志上的文章指出,目前每10位癌症幸存者里面就有3位面临经济困难问题,这会导致其持续的心理和生理上的障碍,而且经济越困难,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越大。从这份报告中还可以看出,我国无论在抗癌药物的绝对价格和按照人均GDP进行加权后的相对价格均较高,绝对的高药价和相对的低收入水平给我国癌症患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肿瘤防控任务仍十分艰巨。

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做斗争的一门科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医生的任务是如何掌握和安排各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以提高疗效,治愈更多的病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恶性肿瘤,尽管有了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生物免疫治疗等手段,但传统的中医药在恶性肿瘤的防治方面仍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这些手段和方法又有各自的局限性,单独应用均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结合现状,我国在肿瘤防控方面目前仍存在着预防难、发现晚、治疗难度大、诊疗均质化程度低等难点。因此,如何降低发病率,提高早诊率、提高生存率和促进均质化是我国现阶段肿瘤防控的突破点。上世纪6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首先在国内制定了以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疗为模式的肿瘤治疗模式,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上世纪9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多学科诊疗模式(MDT);2016年3月,国家卫计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加强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要求,三级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要积极推行“单病种、多学科”诊疗,并对肿瘤晚期患者开展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综合治疗模式、个体化治疗模式以及MDT诊疗模式的提出及推行,为恶性肿瘤的防控开辟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二、中西医结合是防治肿瘤的最佳方法

习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观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这个伟大宝库中,有许多关于癌瘤的记载和论述。如在殷墟的甲骨文中就有“瘤”的记载,西汉医书载有“嵒肿”;宋代东轩居士《卫济宝书》中第一次提及“癌”字等。在中医历代文献典籍中,都有对肿瘤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的描述,说明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治疗肿瘤事业的大力扶植,中医药在肿瘤防治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量的临床研究已证实中医药可以贯穿到肿瘤治疗的各个环节,并且已逐渐成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以及MDT诊疗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具有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的作用;中医药配合放疗及化疗可起到增效减毒的效应;配合外科手术具有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同时可预防和延迟肿瘤复发转移,阻断癌前病变等作用。作为个体化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单纯应用中医药治疗,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从中药青黛中分离出来的抗白血病的有效成分靛玉红,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从剧毒中药砒霜中提取的三氧化二砷,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及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等。在实体瘤治疗方面,如长春新碱、长春花碱、三尖杉酯碱、足叶乙甙、紫杉醇、榄香稀、吗特灵、康莱特等抗肿瘤药物,均为从中药长春花、榧子、鬼臼、红豆杉、温郁金、苦参、薏苡仁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临床疗效已得到确认。此外,由国内著名肿瘤内科专家孙燕院士等人研制的贞芪扶正系列制剂,已作为恶性肿瘤手术、放疗及化疗临床常用的提高机体免疫的辅助用药等。尽管如此,中医药在肿瘤临床及研究领域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如行之有效的新制剂开发仍较少,作用靶点选择性不强;临床试验缺乏创新性、数学性和科学性,加之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缺乏统一性,导致研究成果不具强有力的说服力,难以在临床广泛推广,也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等。这均是摆在广大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工作者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无论何种医学体系,服务的对象都是人。面对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当以治病救人为第一要务,首先让病人活下来,而且要活得有质量、有尊严。据统计,因肿瘤死亡的病人,大概1/3是因治疗失败而死亡的,1/3是因过度治疗而死亡的,其余1/3则是被吓死的。此语虽缺乏严谨的科学依据,却也反映出一些客观事实。这就提示我们广大肿瘤防治工作者,在强调规范诊治的同时,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正面引导,使其释放压力,走出抑郁,以稳定心理,优化个性。临床上可将中医传统心理疗法中的“顺情从欲”“移情易性”“情志相胜”等方法,因人而异应用于患者,以期最大程度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应时刻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力。在具体做法上,应以中医理论中的整体观念为指导,既重视局部(肿瘤病变),又重视整体(全身状况),不能单纯依据理化检查指标,盲目地不顾患者全身状况,一味进行放疗和化疗。如对于某些体质虚弱不能耐受放疗或化疗的患者,可先使用中药扶助正气,调节全身状况,待机体正气恢复后,再进行放疗或化疗。恶性肿瘤是一种慢性疾病,故在制定治疗方案及实施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到患者家庭的经济状况,要综合分析评判后制定出患者能够承受的治疗计划,否则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中医理论中的因人、因时、因地“三因制宜”,同样适用于肿瘤的防治;现代医学倡导的个体化诊疗模式,与其不谋而合,也是以人为本的整体观的具体体现。

医学研究表明,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纸草文中已有肿瘤的记载。到目前为止,逐步产生了手术、放疗、化疗、生物免疫治疗等针对肿瘤的治疗手段。

审计诉讼是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巨大威胁,一旦出现审计诉讼,事务所的客户就会流失,声誉受损。所以为了减少审计诉讼的可能性,事务所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地提高审计质量。

众所周知,西医确切地说应该称为现代医学,是明末清初传入我国的,近百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因其医学理念先进、诊断方法精准,治疗经验成熟和治疗效果良好,在肿瘤防治方面已显示出巨大优势,但也存在着一味追求消灭瘤体、缩小瘤体而不顾及全身状况等不足。祖国中医药学具有数千年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绝的贡献,在肿瘤防治方面倡导以患者生命活动外在表现为靶标,强调形神同治、“留人治病,与癌共存”的治疗理念,与西医治疗肿瘤优势可相互补充。因此,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才是肿瘤防治工作最有效的手段。事实上,当前我国肿瘤防治的一大特色就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防护、加载、巩固、维持治疗4种模式与形神同治,是当前中医配合西医防治肿瘤的最佳方法和途径。

三、中西医结合肿瘤综合防治四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原则

作为恶性肿瘤主要治疗之一的外科手术治疗,以乳腺癌为例,随着外科医学技术及循证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单纯局部肿块切除,到根治术、扩大根治术,再到保乳术等漫长的发展历程。近年来,由于放疗、化疗、内分泌、靶向、生物治疗等手段的发展,使得在保证原手术疗效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手术范围成为可能,也极大地体现了人文关怀。技术日趋成熟的外科手术治疗乳腺癌,具有快捷、解除痛苦、效果迅速、心里安慰性强等优点,但仍存在严格地手术适应证,部分病人无法避免的复发,个别病人可能因手术而癌症转移以及医疗费用较高等不足。放射疗法治疗恶性肿瘤虽有几十年的历史,近年来发展也较快,在CT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帮助下,目前的治疗技术由二维放疗发展到三维放疗、四维放疗,放疗剂量分配已由点剂量发展到体积剂量及体积剂量分配中的剂量调强。放疗适用于早期癌症,通过放疗基本可达到手术治疗的疗效;许多早期肿瘤患者如鼻咽癌、淋巴瘤等在经过放疗后,肿瘤可得到根治或获得长期的生存期。另外还可为手术做准备,术前放疗可缩小肿瘤的原发病灶,提高手术的切除率,利于康复;术后放疗可防止肿瘤复发,亦可作为拒绝手术或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肿瘤患者的姑息治疗手段,以提高生存质量,缓解痛苦。不足之处是治疗周期较长,可造成一系列功能紊乱失调的全身表现,如精神不振、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以及放射性皮肤黏膜局部反应、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道炎、放射性胃肠炎及放射性膀胱炎等并发症。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以达到治疗目的。作为一种全身治疗的手段,化疗分根治性化疗、姑息性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以及腔内化疗等。近年来,随着各类新型抗癌药物的不断涌现,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合理联合用药及用药方法、用药途径的不断改进,使临床疗效不断提高。事实证明,对一些有全身播散倾向的肿瘤及已经转移的中晚期肿瘤,化疗都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化疗药物为细胞毒药物,临床应用常见消化系统反应,以及骨髓抑制、脱发、肝肾功能损害、周围神经病变等副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生物科学的长足发展,重新打开了免疫学治疗领域,使之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三大常规治疗恶性肿瘤手段之后的又一种新手段,但仍处于探索时期。

(二)健康促进的预防观原则

健康促进是1986年11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上首先提出的,是在三级预防观念上,又增加了超前预防和干预预防的理念。根据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和美国癌症研究所(ALCR)联合发表的一项最新报告显示,在美国常见的成人癌症中,大约有1~3是可以预防的,这还不包括可以通过戒烟来预防的癌症。事实证明,近年来通过国家癌症中心的正确领导和各项目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国恶性肿瘤大数据中心环境和平台体系已经搭建,已构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肿瘤防控模式及体系,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肿瘤防控仍是一项艰辛而漫长的工作。祖国医学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治未病”的思想,它包含未病先防和既(已)病防变等内容。未病先防,主要包括“法”于自然之道、调理精神情志、保持阴平阳秘三个方面。对于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及肿瘤患者,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针对亚健康状态及可能导致肿瘤的各种原因,加以防范,从而减低肿瘤的发生率。主要体现在调情志、适起居、节饮食、慎劳作、养正气、防病邪等方面。对于在体检或就诊过程中发现有癌前病变者,应见微知著,及早着手干预,将其癌前病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其由轻变重、由小变大、由局部向其他器官蔓延。有条件者,还可在健康体检中加入整体性的中医体质辨识与干预项目,对于有脏腑气血阴阳失衡者,依据辨识结果进行合理的中医药干预,并进行针对性的定期筛查。肿瘤患者的既(已)病防变,就是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恶性肿瘤一经诊断,无论是手术、放疗、化疗或其他疗法,都是针对肿瘤的,而“瘤毒”这一病理产物是很难被彻底清除的。中医在治疗肿瘤过程中,十分重视“瘤毒”这一十分重要的致病因子,无论“祛邪”还是“扶正”,都是要清除或抑制“瘤毒”,这也体现了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复发率高是恶性肿瘤又一特点,疾病经及时合理的治疗达到完全缓解之后,仍有一定的复发率,中医药在肿瘤术后防止复发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此时,合理地应用中药,通过培补正气,调理脏腑功能,使其紊乱的状态得以恢复,是防其复发的主要措施,同时运用中医正确的“摄生”观指导康复后的调理与治疗,方能巩固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三)兼收并蓄的治疗观原则

及时、合理、有计划的综合治疗已在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半个世纪以来,综合治疗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单一治疗,并在相当多的肿瘤中提高了治愈率。在该方面,如术前的放化疗,通过化疗或(和)放疗使不能手术的患者可以手术,同时进行放化疗等模式,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面,一要灵活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充实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相互兼容,博采众长。二要就中医药对放疗、化疗的增敏、增效机制,减少肿瘤化疗多耐药性的产生,减少手术并发症,减轻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改善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功能,消除心理恐惧,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在肿瘤治疗上取得新的突破。三要在肿瘤的不同发展及治疗阶段,根据患者的不同表现,灵活采用扶正与祛邪的治疗原则,祛邪与扶正相结合,包括中西医各种手段方法恰当地运用,以有效打击、抑制肿瘤,保护机体正气,并制定出相应的规范或标准。这也是当前中西医综合治疗肿瘤一个重要的结合点。四要加大对中药抗癌单药、中药复方以及民间单方验方药理研究的投入,利用现代药理、毒理学先进的研究方法,扩大临床应用范围。五要通过肿瘤专科联盟、医联体以及协作医院等模式,对临床确有苗头的治疗某种恶性肿瘤的中药或中药复方制剂,制定科学性较强的研究方案,协同攻关,总结大数据,研制新制剂。

(四)科学有效的康复观原则

2006年,WHO正式把肿瘤作为慢性可控制的疾病,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正在逐年延长,人们越来越注重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健康。患者生存质量是衡量肿瘤治疗效果的新指标,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的肿瘤康复治疗已成为临床上的迫切需求。肿瘤康复就是调动医、患、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运用西医、中医、心理、营养、身心锻炼、社会支持等措施和技术,促进患者在躯体上、生理功能上、心理上、社会及职业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尽可能地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并帮助其早日回归社会。肿瘤康复治疗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涉及病后身体机能的恢复和代偿,晚期患者的姑息治疗,肿瘤复发转移的预防,以及减轻治疗的不良反应,缓解各种不适症状,控制并发症,调整患者心态等一系列方法和措施。在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面,一要心理康复。心理康复措施包括认知疗法、心理疏导、音乐、放松、暗示、催眠、心理支持等。适当的心理康复对于提高癌症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可达到关键的指导作用。二要减轻痛苦。针对病人的各种症状和治疗副作用,而采取相应措施给予治疗。具体措施包括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按摩等传统手段,以及为解决消化道阻塞进行的改道手术,肿瘤压迫呼吸道而进行的放射治疗等现代化医学手段。最有代表性的癌痛控制就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三要增强体质。可采用生物免疫、中医药治疗、营养支持、体育锻炼等措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以抑制肿瘤生长、减少复发和转移。四要合理营养。合理营养膳食可达到预防和减轻恶液质、帮助患者尽快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五要恢复功能。器官功能的有效恢复,既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又可帮助患者重塑自我。六要锻炼体能。具体措施包括肢体功能康复,做体操、有氧运动、打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疏导精神压力所引起的各种生理和病理生理反应,而且也是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七要生活指导。包括怎样处理治病养病与生活、学习、工作之间的关系,怎样调整病后的生活目标,如何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八要获得支持。家庭及社会可以从精神上、经济上、工作上及社会适应性上给患者支持,有利于病人的全面康复。九要定期复查。应进行健康教育,使肿瘤患者应学会自我观察病情的方法,并应定期复查,预防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十要临终关怀。对临终病人给予生理、心理、精神、社会等多方面的照顾,同时对其家属提供心理方面的支持。作为医者,必须对每一位肿瘤患者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康复方案。肿瘤病人可通过以上综合性康复医疗措施,来改善或消除恶性肿瘤本身的不适应状况与治疗时出现的并发症、机体功能变化及心理障碍,从而延缓病情的发展,预防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包括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工程自身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和对整个河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工程自身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通过湿地生态修复面积、修复区新增物种数、生物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利用数理统计法或打分法进行定量或半定量评估。本项目实施后对河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评估包括对河道水生植物、鱼类栖息地、水鸟栖息地保护等进行定性或半定量的评估。

夏小军
《甘肃医药》 2018年第01期
《甘肃医药》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