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甘肃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大鲵资源调查与分析

更新时间:2016-07-05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是中国特有的珍稀两栖动物[1].全世界隐鳃鲵科只有3种,除中国大鲵外,尚有日本大鲵(Megalobatrachus japonicus)和美国东部的隐鳃鲵(Cryptobranchus alleganiensis),其中中国大鲵是体形最大的一种.大鲵是水生脊椎动物向陆生脊椎动物过渡的物种,由于其非常依赖水环境,迁徙能力较差[2-3],在上亿年的进化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最原始的形态特征,因此是研究动物进化的极好材料,有“活化石”之称[4].此外,大鲵还具有较高的药用、食用和观赏价值.

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过度收购、非法捕杀、栖息地丧失、管理不力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大鲵分布区域急剧减少,种群数量锐减,资源破坏严重,部分地区大鲵种群已经灭绝[1,5-8].由于大鲵的经济价值极高,而种群数量日渐下降甚至濒危或灭绝,大鲵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和中国II级重点保护动物名录,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大鲵列为极危级[7,9].同时,由于大鲵生物学及保护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1],大鲵还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中的数据缺乏物种[10].

为了挽救大鲵这一珍稀动物,目前,我国已在9省建立了32个大鲵自然保护区[11].甘肃东南部的康县是大鲵栖息、繁殖最为优越的区域之一.2009年,甘肃省政府批准设立康县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但至今,有关甘肃康县大鲵资源及其生境方面的系统性研究资料很少,导致基础数据缺乏或陈旧不实,为了今后能对保护区的工作成效进行量化评估,以及下一步优化大鲵保护方案,指导保护区管理部门开展工作,科学选址,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工作,尽快恢复野生大鲵资源[11],于2016年6月-8月,在甘肃省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管理站的组织下,对甘肃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大鲵的分布、资源量、生存环境及人工养殖规模进行了系统的调查.

4)要素表示示例修改的有44个:地面河流、地下河段、干涸河(干涸床)、高于地面干渠、高于地面支渠、常年湖、塘、水库、适淹礁、海岛、制水坝、单幢房屋、普通房屋—建成房屋、单幢房屋、普通房屋—建筑中房屋、高层房屋、架空房、廊房、废弃矿井、盐田、盐场、温室、大棚、公园、陵园、动物园、植物园、露天舞台、北回归线标志塔、庙宇、清真寺、教堂、路灯、喷水池、地铁、轻轨、机耕路(大路)、地铁站、收费站、固定堤坝码头、栈桥式码头、浮码头、里程碑、泥石流、熔岩流、未加固斜坡、岸垄、田埂、残丘地。

1 调查方法

1.1 调查地点

保护区位于康县南部,位于E 105°27′38″~105°55′58″,N 33°57′21″~33°00′05″.保护区总面积102.47 km2,其中核心区20.94 km2,缓冲区32.61 km2,实验区48.92 km2;保护区海拔576~2 400 m,地势西高东低,沟壑纵横,其间河湾、河汊和小溪流众多,两岸及周边植被良好,森林覆盖度达70%以上.保护区介于亚热带和北温带过渡地带,全年平均气温11.6 ℃,年日照时数1 551.4 h,全年无霜期209 d,年降水量808.7 mm,年蒸发量1 057.9 mm,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保护区内分布着嘉陵江水系的10条支流,分别为梅园河、铜钱河、秧田河、三河河、火烧河、燕子河、太平河、柯家河、清河和素河,这些河流多年平均流量为26.60 m3/s.保护区内生物资源丰富,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适宜大鲵摄食、生长、繁殖的生态环境,康县是中国野生大鲵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1.2 调查依据

本次调查主要依据《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第三部分:淡水》(SC/T9102.3-2007)、《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进行[12-13].资源量估算依据《鱼类种群生物统计量的计算和解析》 进行[14].

1.3 野生大鲵种群分布调查

2016年6月,调查组深入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的梅园河、铜钱河、秧田河、三河河、火烧河、燕子河、太平河和清河8条河流,采用实地调查与走访了解相结合的方式对大鲵种群分布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调查(柯家河和素河因交通不便,未实地调查)[15],并绘制资源分布图.

1.4 野生大鲵资源量调查方法

1.4.1 样带选择 根据王渊[16]对安徽省大鲵资源初步调查及罗庆华等[17-18]对湖南张家界市和桑植县大鲵资源分布的研究结果,野生大鲵分布区可分为有一定面积的“片状分布区”和较为集中的“点状分布区(出苗点)”两类.通过实地走访,结合历史资料,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无明显的点状分布区,故按照片状分布区来调查,即根据样点(样带或样方)的大鲵资源分布密度,推算样点所在河流资源量,然后将每条河流的资源量相加,得出大鲵总资源量.根据前期实地考查的情况,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内河道较为狭窄且两岸不规则,故每条河流设置一定长度的样带(而非样方)进行资源密度统计.样带长度及所在位置的确定,一方面考虑河流总长度,一方面兼顾河床环境便于开展工作.通过实地调查,最终选择在保护区内秧田河、太平河、梅园河、燕子河和清河设置5处样带开展调查工作.三河河部分河段由于尾矿排放、生境破坏较为严重,河水几近断流,故不纳入调查范围:火烧河由于中石油管道通过,之前在此河流中进行过动物保护性迁移,也不纳入调查范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步加大了对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噪声和扬尘污染。随着上海市对施工噪声和扬尘的管控愈加严格,在采取传统的噪声和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采取更为有效的降噪抑尘措施,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环境,最大程度地减少城市道路施工噪声和扬尘污染,为公众提供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竞技体育职业化带动退役运动员有更宽广的出路和长远的发展,相关部门可以集中力量更好地安置成绩平庸的退役运动员,为退役运动员的职业转型提供帮助,提高安置的效率。优秀的退役运动员可以为普通退役运动员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比如,李娜在退役后选择了网球项目的推广与宣传,对网球事业的贡献弥足珍贵。

在今后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防疫部门需要建立一个较为专业的疫病监测网络平台,不仅要重视对散养动物的疫病监测,还需要重视对集中规范饲养的动物进行疫病监测,只有将这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动物疫病监测网络的集中化[2]。其次,还要重视疫病诊断实验室的建立,以对动物疫病进行实时监测。

1.4.2 资源捕获及资源量估算 野生资源量调查于2016年8月下旬大鲵繁殖期前进行.调查方法主要参考刘诗峰等[18]在陕西省城固县湑水河流域进行大鲵资源调查时使用的钩钓法,和王启军等[11]在陕西省太白县大鲵资源调查中采用的笼捕法[19]进行.在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后,采用徒手捕捉结合“以笼代钩”诱捕的方法进行样带内野生资源量估算.具体方法如下:在每个选定的样带范围内(依次进行,每次一个样带),利用超亮度一体头灯在夜晚9∶00~11∶00点进行徒手捕捉,统计捕捉数量.徒手捕捉后,在样带范围内的缓流、水潭和岩洞口等适于大鲵栖息和捕食的地方布设若干个地笼(根据样带长度确定地笼数),地笼内放置大鲵喜食的麦穗鱼和羊脂为诱饵,第二天早上收取地笼,统计样带内野生大鲵的捕获数量[11],将数据代入《鱼类种群生物统计量的计算和解析》中的瞬时捕获率公式[14],估算瞬时捕获率,然后计算残存率和残存量.

瞬时捕获率λ=-n1(lnn0/N)/(N-n0)

残存率=1-瞬时捕获率

残存量/地笼捕获数=残存率/瞬时捕获率

总资源量 =总捕获量+残存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民族发展的精神家园,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与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历史职责,要处理好学生技能与文化的关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职责,不断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教学实际中不断灌输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创建自身院校的办学特色,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

调查发现,历史上野生大鲵在康县的梅园河、太平河、柯家河、三河河、秧田河、铜钱河、火烧河、燕子河、清河和素河10条河流均有分布.目前,主要分布于燕子河、清河、太平河、铜钱河、秧田河、梅园河、柯家河和素河.受矿产开发和水坝建设的影响,三河河流域政府驻地河段野生大鲵栖息环境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大鲵已经很少见到.火烧河由于石油管道建设的影响,加上此前进行过动物保护性迁移,此河流大鲵也很少发现.野生大鲵种群分布见图1.

式中,n0为空地笼数,n1为捕获大鲵的地笼数,N为总地笼数,实际工作中,每个地笼未见捕获多尾的现象.

1.5 人工养殖大鲵资源量调查

在康县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对保护区内养殖规模较大的大鲵养殖场进行实地调查核实,了解人工养殖大鲵的技术水平和销售状况,对小规模大鲵养殖户进行间接调查或电话采访,通过上述方法获得人工养殖大鲵资源量和养殖环境状况信息[20].

1.6 保护区大鲵生存环境调查

河段环境是影响大鲵生活的重要因素,对样带内的河段环境特征进行调查并记录,调查指标主要有:

①栖息地位置:使用手持GPS(集思宝MG711)定位,记录调查点的海拔、经度和纬度,精确度±10 m.

②河岸类型:分别按岩石型、碎石型和石沙混合型分类记录.

本文选择2010—2015年深沪A 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删除金融类、ST 类企业,删除股东权益小于零的公司,并选取证券行业分类为制造业(C)、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M)的企业,最终样本得到10 174个观测值。专利数据、企业财务数据、R&D研发项目投入和政府补贴等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本文对数据在1%水平上进行了Winsorize处理。

消化性溃疡疾病属于临床内科的常见病症之一[1],包括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由于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病症存在相关性,为此,临床将消除Hp作为治疗的目的[2]。含铋四联疗法是常规的治疗手段,其具有保护胃肠黏膜与抑制胃酸的作用,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则属于微生态制剂[3-4],其能够控制胃肠致病菌的繁殖,在控制Hp感染率方面优势明显[5],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我院在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2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含铋四联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④河底构造:分别按石质型、砂质型和石沙混合型分类记录.

⑤植被类型和盖度:按植被情况分林木型、灌丛型和草甸型分类记录,目测植被的盖度.

分析方法:对同等面积(24.325 mm×23.5 mm)的切口型翅片施以同样大小的力(600 N),以比较它们的应力及位移,模拟效果如图3(常规切口翅片的应力及位移)和图4(加强型切口翅片的应力及位移)。

⑥水流速度:分别按急、缓分类记录.

通过跨文化培训,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互相沟通和互相理解,加强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不同文化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是降低和减少文化冲突非常有效的途径.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对文化的认识、文化敏感性训练、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及冲突的处理、地区环境模拟等[9].通过这样的培训,可以了解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且将企业认同的文化传递给员工,促进当地员工对公司经营理念及习惯做法的理解,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交流沟通,取长补短,加深员工对企业经营理念的理解,保持企业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形成企业强大的文化感召力和文化凝聚力,进而消除文化冲突,实现文化协同.

⑦栖息地类型:分别按石洞型、地下暗河型和深潭型分类记录.

⑧人为因素对河段的影响:分别按强、较强、较弱和弱4级分类记录.主要根据河流污染情况、受水利设施影响情况以及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情况等划分[21].

③河床类型:分别按U型、V型、平底型和不规则型分类记录.

采用文献、统计资料查阅法,对保护区主要河流特征数据进行调查,主要调查指标有:保护区内每条河流的长度,保护区各河流平均年最大集水面积、平均坡度、多年平均流量、多年平均清流含量、总矿化度、pH.通过河段和河流特征综合分析大鲵的生境状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野生大鲵种群分布

=(徒手捕获量+地笼捕获量)+残存量

2.2 野生大鲵资源量

本次调查在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内的燕子河、清河和太平河均捕获到野生大鲵,秧田河与梅园河未能捕捉到野生大鲵.秧田河由于调查时水位较低,无法布设地笼,资源密度根据附近农户的访问数据8尾/km估算.梅园河由于位于景区,大鲵受到惊扰,因此调查时未能捕捉到,资源密度根据附近农户的访问数据12尾/km估算.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获得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大鲵资源量4 623尾,其中燕子河的野生大鲵资源量最大,清河的野生大鲵资源密度最大(表1).

原图由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绿色区域为现在主要分布河段,红色表示该区域大鲵数量极少. 图1 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野生大鲵分布图 Figure 1 The distribution diagram of wild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resources in Kang County Natural Reserve

表1 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河段内野生大鲵资源调查结果

Table 1 The survey of wild giant salamander resources in Kang Country Natural Reserve

河流样带海拔/m样带长度/km徒手捕捉/尾地笼数N/个捕获数n1/尾样带内资源量/尾资源密度/(尾·km-1)河流长度/km资源量燕子河8040.6011611428501 400秧田河9320.300---832256清河12010.300122113726962太平河9470.3009182826728梅园河9570.300100-1232384铜钱河a------2812336素河b------379333柯家河c------288224合计4 623

a.铜钱河与燕子河生境相似且水系相通,故铜钱河按燕子河调查数据计算;b.素河与清河生境相似,故素河按清河调查数据计算;c.柯家河与太平河生境相似,故柯家河按太平河调查数据计算.

2.3 人工养殖大鲵资源量

3.1.3 主要栖息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大鲵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针对保护区成立前环境和大鲵资源受到破坏的实际情况,建议当地政府将地处保护区内的居住偏远的农户迁移出保护区核心区域,将违规矿山企业进行停产整治,加强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对破坏的河道和主要植被进行恢复性种植,从而使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恢复,为野生大鲵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时条件.

查阅当地渔业部门和保护区管理局提供的保护区各河流多年河流特征的监测数据,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的河流特征为:除受人为干扰较大的三河河和火烧河外,其余各河流均适宜野生大鲵生存.河流特征详细数据见表4.

表2 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人工养殖大鲵资源调查结果

Table 2 The survey of artificial breeding of giant salamander resources in Kang County Natural Reserve

调查指标两河三河坝白杨铜钱阳坝合计户数186740521151室内面积/m22602 256470304003 416室外面积/m211 52016 47010 9805 20011 99056 160亲鲵/尾8842 0509962468795 0552龄以上/尾4923 4032 33303966 6242龄以下/尾5076 1591 88603 04011 592合计/尾1 88311 6125 2152464 31523 271水域滩涂养殖证661341039经营利用许可证210003驯养繁殖许可证6473424

根据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内人工养殖大鲵的调查结果,结合实地走访白杨、清河等地的农民,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区野生大鲵资源丰富,河道内野生大鲵较为常见.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受到巨大经济利益驱使,不法分子采用电、毒、炸等手段,疯狂捕猎野生大鲵,导致野生大鲵资源量急剧下降,一度濒临灭绝.自2009年保护区成立以来,通过有效的管护措施,使野生大鲵资源得到有效恢复.此次调查发现,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大鲵资源量共4 623尾(95%置信区间为4 392~4 854尾),加上人工养殖的大鲵23 271尾[11],整个保护区的大鲵资源量27 894尾,人工养殖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比重达到83%,相较于上世纪末,野生资源量有较大增加.

在用人单位的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最需要掌握的软件是基础软件Excel、Word和PPT,需掌握比率高达100%;其次是Spss和Eviews。而其他软件相差不大。因而在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中,不要过分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统计分析方法,在熟练掌握基础办公软件的情况下,对Spss、Eviews、SAS、R等统计软件进行基础概念性知识运用与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增强专业实践能力,提升日后步入社会的竞争能力。

2.4 保护区大鲵生存环境特征

由于朱熹等人之推重揄扬,随着理学之终于成为正统,随着笼罩在范仲淹等身上的光环越来越明亮,其他重要的历史人物原有的光辉被遮蔽。直至今天,人们对于诸多历史事件的解释,也大多人云亦云,不屑于去寻找历史的真相。伟人不容许有一点错误,伟人的对手,就自然成了反面人物;伟人的朋友都是君子,伟人的对手都在小人之列。这样一种线性思维方式不仅往往成为大众的思维逻辑,不少学者也一样难以摆脱此一思维方式之严重桎梏。

表3 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野生大鲵生存环境

Table 3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wild giant salamander in Kang County Natural Reserve

河流海拔/m栖息地位置经度纬度河岸类型河床类型河底构造植被类型和盖度类型盖度/%水流速度栖息地类型人为干扰燕子河804N 33°09'E 105°47'碎石不规则砂质林木型80急深潭较弱秧田河932N 33°11'E 105°38'岩石不规则石砂混合林木型83急深潭较弱清河1201N 33°11'E 105°51'岩石不规则石质林木型88急石洞、深潭弱太平河947N 32°57'E 105°42'碎石不规则砂质林木型85急深潭较弱梅园河957N 33°01'E 105°42'岩石不规则石砂混合林木型85急石洞、深潭较弱三河河1010N 33°08'E 105°36'碎石不规则砂质林木型75急无较强火烧河1316N 33°13'E 105°42'岩石不规则石质林木型80急无较强

由表2可知,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的人工养殖大鲵资源量为23 271尾,其中亲鲵5 055尾,2龄以上大鲵6 624尾,2龄以下大鲵11 592尾.保护区内多数养殖户没有办理水域滩涂养殖证、经营利用许可证和驯养繁殖许可证.人工养殖的主要方式是室内水泥池养殖,有部分规模较大的养殖场采用仿生态养殖方式,但饲养管理水平不高.当地虽然有部分养殖户熟悉大鲵养殖、繁殖技术,但是由于在亲鲵培育、苗种繁育方面缺乏科学指导,导致繁殖率、出苗率不高.在大鲵病害防治方面,疾病防治技术还不完全成熟,也未建立系统的免疫程序.

通过对样带所在河段环境特征及影响大鲵生存的关键环境因素进行实地调查可知,保护区内各河流两岸树木茂盛,植被盖度在70%以上,河道内奇石遍布,河岸以大小不一的碎石为主,河床多为不规则形,河底多为石砂混合型,大鲵主要分布于石砂混合型、河底不规则、人为干扰较轻的深水潭和大石底部的洞穴(表3).

表4 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的河流特征

Table 4 River characteristics in Kang Country Natural Reserve

河流河流总长度/km干流支流平均年最大集水面积/km2平均坡度/(°)多年平均流量/(m3·s-1)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多年平均清流含量/%总矿化度/(g·L-1)pH值铜钱河11.8513.721.020.080.554.0199.710.27~0.357.6秧田河32.1284.462.530.0154.490.3899.970.15~0.207.3~7.6清河2617.401.820.0490.970.2199.98--素河9.4611.60.820.0520.800.2199.980.15~0.357.0太平河2636.273.190.0551.352.2999.980.35~0.407.2~7.8柯家河831.71.350.01242.340.8399.940.15~0.236.8~8.1三河河3662.083.660.0431.662.2999.340.3~0.357.4~7.6

3 讨论

3.1 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的康县大鲵野生资源量约4 620尾,查阅文献资料,统计国内其他大鲵保护区野生大鲵资源量(表5).从历史动态来看,康县野生大鲵资源量比上世纪有较大增加,人工养殖数量增长平稳.与其他保护区进行横向比较,康县保护区内现存野生大鲵种群数量较大.

表5 其他大鲵自然保护区野生大鲵资源量

Table 5 The wild giant salamander resources of other Natural Reserve

保护区调查时间保护区面积/km2资源量/尾密度/(尾·km-2)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2008年142.852 00114.01桑植县[18]2009年-976-山西省[15]2010年-503-陕西太白湑水河水生野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2012年53.437709144.28甘肃秦州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22]2012年23.5050021.28甘肃康县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2016年102.474 62345.12

桑植县位于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

3.1.1 环境条件良好 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野生大鲵栖息地环境条件较好,除个别河流的部分河段,其余河流均适于野生大鲵的生存繁衍.保护区各河流的水质较好,达到了渔业水质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标准[23-24],水体适宜野生大鲵的生长和繁殖.保护区内水体浮游生物种类较多,生物量较大[25-26],符合野生大鲵对水环境的要求.底栖生物和鱼类资源分析可知,保护区各河流能为野生大鲵提供充足的饵料.

3.1.2 非法捕捉行为基本得到控制 在21世纪初长达近10 a的时间内,经营大鲵的餐饮业利润空间巨大,大鲵价格居高不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农户非法捕捉野生大鲵,甚至保护区内的部分养殖户为了降低养殖成本,直接从河道里捕捉野生大鲵进行人工养殖.保护区管理局针对电、毒、炸等滥捕滥猎野生大鲵的违法行为和违规开矿企业进行整治,加强对保护区内河道非法采沙取石行为的管理,使违法捕捉大鲵行为和破坏大鲵栖息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同时,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极大促进了群众的生态保护理念.

通过对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大鲵养殖场的实地调查和走访周围群众,结合保护区管理局提供的资料,得到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内人工养殖大鲵资源状况见表2.

3.1.4 大鲵人工繁育技术日趋成熟 康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农户从事大鲵人工养殖及繁育技术的实践,并逐步总结摸索出一套大鲵人工养殖繁育技术,其核心技术是解决野生条件下雌、雄鲵性腺发育不同步的问题,采用人工注射催产素促进排卵,同时人为提供保护环境,确保大鲵卵及其幼鲵不被其他动物吃掉或被洪水冲走,从而提高了大鲵繁殖率,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人工养殖大鲵技术在康县逐步得到推广.由于人工养殖的迅速发展,经常有农户为提高其养殖群体的种质质量,会将少量的幼鲵放生到附近的水域,也有部分幼鲵及“卵带”会在洪水季被带到天然水域中,从而增加了野生大鲵数量.

3.1.5 大鲵增殖放流促进了野生资源的增长 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近年来积极开展放流增殖活动.截止2016年,共在梅园河、太平河、三河、燕子河放流大鲵种苗7550尾.同时加大放流大鲵的管护力度,安排专人长期值守,确保大鲵苗种成活,以期尽快复壮野生大鲵种群.

3.1.6 科研监测工作有效开展 康县大鲵保护区管理局从2013年开始,在梅园河的老江坝、三河的席坝、店子的老龙湾、秧田河的石碑岭等地建立监测点6个,并定期开展监测,通过水质监测及伴生生物观察,保护区在3年内水质无明显变化.

3.2 保护措施

3.2.1 加强环保和法律的宣传教育,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 保护区管理局应通过培训等措施,加强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当地农民的大鲵保护意识,引导农民进行合法致富;当地渔政监督管理部门应该继续加强在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中的监督作用;保护区管理局应继续联合其它相关部门,定期组织联合执法,严厉打击捕捉、收购、贩卖野生大鲵的不法行为,创造有利于大鲵保护的社会氛围.

3.2.2 积极治理环境和水污染 完善生活垃圾处理措施,如在沿河街道设立垃圾箱,对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禁止将生活垃圾直接丢弃在河道内,保持水质清洁.对现有的矿产企业要加强监督,对污染超标的企业要及时责令整改,确保排放的废弃物达到排放标准.对非法开采的矿井要及时取缔.

3.2.3 选择健康苗种放流,保证放流苗种成活率 保护区在逐步提高放流数量的同时,应注重放流苗种来源可靠,对放流苗种中标企业的资质、养殖环境和养殖技术进行全面考查,加强增殖放流大鲵的遗传背景检测,保证放流的苗种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同时加强放流后的监管,防止盗捕.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可采取“标志放流法”对放流苗种进行跟踪以准确评价放流效果.

3.2.4 积极与政府沟通,在保护意识和具体措施上达成一致 政府应加强建设项目的环评环节,在进行道路、桥梁、水电站等基础建设时,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严格把关,充分听取保护区管理局的意见,确保建设项目科学合理,减少就地取材的现象,减少基础建设对大鲵生存环境的影响.

旅游景区开发时,要科学布局、合理开发景区,将景区建设对大鲵生存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要加强对游客的环保教育,减少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3.2.5 增加保护区管理局的人员编制或积极申报国家级保护区 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保护区管理局在人力方面的支持,适度扩大执法队伍的规模,以缓解人员不足的情况,同时加强执法队伍的执法能力建设.此外,应积极申报国家级保护区,使保护区获得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提高保护成效.

3.2.6 大鲵人工养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截止2016年,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的大鲵人工养殖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养殖水平不高,尤其是在繁殖方面没有标准,存在近亲繁殖现象,大多数养殖户繁殖率低下;在疫病防治方面,也缺乏系统有效的免疫程序,导致亲体成活率低,苗种不健康,养殖成本相对升高;不健康的苗种混入放流群体,也会降低放流效果.因此,应加大对养殖户的养殖、繁殖及疫病防治技术培训,防止近亲繁殖,保证农民在当前大鲵市场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取得稳定的养殖效益.同时以此为契机,向养殖户灌输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引导养殖户合法致富,杜绝野生大鲵买卖行为,达到资源、环境保护与农民致富相协调.

4 结论

1) 历史上野生大鲵在康县的梅园河、太平河、柯家河、三河河、秧田河、铜钱河、火烧河、燕子河、清河和素河10条河流均有分布.目前,主要分布于燕子河、清河、太平河、铜钱河、秧田河、梅园河、柯家河、素河8条河流.主要栖息于石沙混合型、河底不规则、人为干扰较轻的深水潭中.除受人为干扰较大的三河河中游河段和火烧河部分区域外,其余各河流均适宜野生大鲵生存.

对患者的性别、年龄(≥60岁或<60岁)、无瘤间期(DFI)(<36个月或≥36个月)、原发肿瘤是否被切除、继发肿瘤数目(单发或≥2个)、肿瘤最大直径(<3 cm或≥3 cm)、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典型继发特点或非典型继发特点)、手术方式(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切除范围(亚肺叶切除或肺叶切除)、肿瘤切除性质(姑息切除或完全切除)、淋巴结是否有转移、术后是否辅助化疗以及生存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2) 较上世纪末,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野生资源量有较大增加,目前约4 620尾.与国内其他保护区进行横向比较,康县保护区内现存野生大鲵种群数量较大.

3) 康县人工养殖大鲵主要分布于阳坝乡、铜钱乡、白杨乡、三河坝乡和两河乡,人工养殖大鲵规模较大,约23 300尾.

参考文献

[1] 郑合勋.河南省卢氏县大鲵种群生态学及生态适应特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 王海文.我国大鲵保护与人工养殖的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J].内陆水产,2007(3):37-39.

[3] 许宝红.中国大鲵繁殖相关研究进展[J].当代水产,2011(8):60-63.

[4] Gao K Q,Shubin N H.Earliest known crown-group salamanders[J].Nature,2003,422(6930):424-428.

[5] 宋鸣涛.中国大鲵的生态与分布[J].动物世界,1986,3(1):75-77.

[6] 刘国钧.我国的稀有珍贵动物—大鲵[J].动物学杂志,1989,24(3):43-45.

[7] 赵尔宓.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两栖类和爬行类[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8] 章克家,王小明,吴巍,等.大鲵保护生物学及其研究进展[J].生物多样性,2002,10(3):291-297.

[9] 乔志刚.中国大鲵繁殖生物学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进展[J].动物学报,2005,51(6):78-84.

[10] 雒林通,万红玲,兰小平,等.中国大鲵资源现状及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7):100-103.

[11] 王启军.陕西省太白县大鲵资源调查及其变动情况分析[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第3部分:淡水SC/T 9102.3-2007[S].2007.

[13] 张觉民,何志辉.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

[14] Ricker W E.鱼类种群生物统计量的计算和解析[M].费鸿年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15] 郭军.山西省野生大鲵资源现状及栖息地生境特征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1.

[16] 王渊.安徽省大鲵资源初步调查报告[J].淡水渔业,1996,26(3):22-24.

[17] 罗庆华,刘英,张立云,等.湖南张家界市大鲵资源调查[J].四川动物,2009,28(3):422-436.

[18] 罗庆华,张立云,刘英,等.桑植县大鲵资源调查[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8):727-731.

[19] 刘诗峰,田英孝.汉江支流湑水河流域大鲵数量统计方法的探讨[J].动物学杂志,1991,26(6):35-40.

[20] 粟海军,喻理飞,马建章.贵州岩下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大鲵资源现状及历史动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7):652-657.

[21] 罗庆华,刘清波,刘英,等.野生大鲵繁殖洞穴生态环境的初步研究[J].动物学杂志,2007,42(3):114-119.

[22] 马亮东.甘肃秦州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发展对策[J].渔业致富指南,2014(6):19-22.

[23] 国家环境保护局.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S].1989.

[2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S].2002.

[25] 刘阳光.甘肃渔业资源与区划[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

[26] 邵淑娟,刘哲,王建福,等.甘肃境内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浮游生物群落组成特征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3,48(5):167-174.

王永杰,吕文军,王静,梁春银,王雷,刘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