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55

CHA1LUL1ANG
首页 > 论文问答 >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怎么写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石在青岛

已采纳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创办的全日制高职院校,由浙江省教育厅领导管理,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现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浙江省文明单位。 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温州高教园区,校园总占地2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总投资超4亿元。拥有教学设备总值2亿元,图书馆藏书108万册。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38人,副高以上职称157人(其中正教授28人),双师素质教师280人。设有机械工程系、电气电子工程系、轻工系、建筑工程系、计算机系、工商管理系、财会系、人文传播系等8个系33个专业,覆盖了浙南地区主要支柱产业和特色行业,形成以工科类专业为主、经管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学院拥有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5个,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省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7个,市级重点专业5个;国家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1部。学院面向全国17个省(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605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15000余人/年,年科技到款额达560万元。 学院形成了基于“三性”的高职发展基本思路:在服务面向上,坚持面向温州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温州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即突出“区域性”;在类型特色上,坚持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支柱产业需要的不可替代性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即突出“实践性”;在办学层次上,全面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即体现“高教性”。 学院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主动服务区域经济,与35个行业协会、307家民营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共育高技能人才、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积极推进以民营企业岗位(群)为基础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和“以产带学”、“学做合一”、“双证并举”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实以真实(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与行业企业合办“正泰班”、“奥康班”“德力西班”等三十多个订单班、虚拟订单班,与行业协会联办中国鞋都技术学院、温州服装学院、温州轻工学院等三个二级学院,形成了“与民营经济互动、与企业行业共赢——依托行业、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创新并实践了以行业和民营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被《光明日报》誉为“高职教育的温州模式”。 学院创新了多层次、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教改项目《以行业和民营企业为依托的高职“三个合一”实践教学体系创建与实践》荣获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学院从改变校园形态入手,积极引进27家知名企业的生产车间和研发机构入驻校园,校企共建了一批体现“三个合一”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即“教室与实训室合一”,掌握基本技能;“实训与生产合一”,培养综合技能;“毕业设计与开发服务合一”,培养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成立了24个市、院级科技服务平台和研发中心;建有国家示范性数控实训基地、浙江省示范性制鞋工艺实训基地、浙江省木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家具平台、温州市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温州服装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以校企互惠双赢为原则,在正泰、奥康、德力西等企业建立了721个运行有序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学生经过校内“学做合一”、“生产性实训”、“参与技术开发服务”三个阶段后,进入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预就业顶岗实习,顺利实现“零距离”就业。 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主动融入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建立了创业教育的“三体系三园区”;建立创业课程体系,加强创业知识教育;建立创业文化体系,丰富校园第二课堂活动;建立创业实践体系,开辟精品园、商贸园和草根园,提高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形成浓郁的区域特色、职业教育特色。 学院秉承“厚德长技”的校训,全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与市人才交流中心共建大学生就业之家,建立企业信息库、毕业生回访制度,开通多渠道的就业服务措施等,为学生构筑全方位的就业保障体系,2009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29%,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茅,2005年被评为浙江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优秀单位。 说的很假。好多东西都没建好。学校也不大。
292 评论

布鲁凡迪克思琪

2014“寻找温州最美老师”系列活动在我们的校园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职务虽小,但责任重大;他们愿倾尽全力,在学生前行路上做一盏明灯,在学生困难之际做一把遮风挡雨的伞,在学生人际交往中做一滴调和关系的润滑剂,在学生品德养成时做一丝润物无声的春雨,在家校联系时架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这就是我们可亲可敬的人民教师! 为了弘扬尊师重教的光荣传统,挖掘身边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温州市教育局和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联合开展“寻找温州最美老师”系列活动。即日起,第一阶段“夸夸我的好老师”主题征文比赛正式启动,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此次活动由温州广播电视《新壹周》和FM949温州之声、温州都市生活频道承办,温州教育网、温州日报瓯网、金麦教育协办。 怎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怎样的老师最美,只有在学生眼中才有最佳的答案。“夸夸我的好老师”征文活动,就是让同学们从自己的角度发现老师的美,为营造和谐美丽的校园育人环境传递正能量。 一、参赛对象:全市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 二、参赛组别:小学段、初中段、高中段3个组别 三、比赛形式 1.初赛:参赛选手将自己学习生活中跟老师接触的点点滴滴令自己感动的内容记录下来,按要求投寄到指定邮箱中,组委会按照海选比例和实际水平筛选出300名选手进入复赛;   2.复赛:7月中旬,进入复赛的作品上传到温州日报瓯网,接受网络投票,结合评委评审,每组各筛选出50名进入决赛;   3.决赛:7月底,分三个组别进行现场命题写作; 四、投稿时间:截至7月10日 五、投稿邮箱: 小学组投稿邮箱: 初中组投稿邮箱:    高中组投稿邮箱: (来稿请注明学校、班级、姓名、指导老师和联系电话) 六、奖项设置(每组) 一等奖:2名(颁发证书、奖学金800元、奖品若干); 二等奖:8名(颁发证书、奖学金500元,奖品若干); 三等奖:20名(颁发证书、奖学金300元,奖品若干); 优秀奖:20名(颁发证书,奖品若干) 备注:获得三等奖及以上奖项的选手将有资格成为温州新闻广播的嘉宾主持,参加节目录制。 七、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温州市新城大道广电中心1309室、2205室 咨询电话:88921309、88922205

123 评论

小鸡炖蘑菇mimi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第二章 学校概况第二条 学校全称: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校国标码:14088 浙江省学校招生代码:0085)第三条 学校地址:温州市六虹桥路1000号(邮编:325006)第四条 办学性质:公办第五条 办学层次: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专科(高职)第六条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是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位于温州市区景山公园西南侧,毗邻汇昌河,占地面积1700多亩(含温州种子种苗科技园),现有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林与水利工程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经贸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等五个二级学院,开设涵盖农林牧渔、食品药品与粮食、水利、资源环境与安全、土木建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财经商贸、旅游等九大类29个专业,在校生9700余人。第三章 招生计划第七条 学校根据教育部核准的年度招生规模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具体招生计划以各省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第八条 2020年学校各专业浙江省选考科目要求如下:序号专业(类)名称选考科目要求1种子生产与经营不提科目要求2设施农业与装备不提科目要求3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不提科目要求4环境工程技术不提科目要求5食品加工技术不提科目要求6食品质量与安全不提科目要求7园艺技术不提科目要求8园林技术不提科目要求9园林工程技术不提科目要求10水利工程物理,地理,技术(3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11园林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不提科目要求12畜牧兽医不提科目要求13动物医学生物,地理,技术(3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14动物医学检验技术不提科目要求15宠物养护与驯导生物,历史,技术(3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16电机与电器技术物理,思想政治,技术(3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17电气自动化技术物理,思想政治,技术(3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18工业机器人技术不提科目要求19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理,思想政治,技术(3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20计算机网络技术物理,地理,技术(3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21软件技术物理,生物,技术(3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22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不提科目要求23电子商务不提科目要求24金融管理不提科目要求25会计不提科目要求26国际商务不提科目要求27连锁经营管理不提科目要求28市场营销不提科目要求29跨境电子商务不提科目要求30旅游管理不提科目要求第四章 录取规则第九条 招生录取工作在教育部统一领导下,由省高校招生委员会组织实施,实行学校负责,省教育考试院监督的录取体制。第十条 学校招生工作坚持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德智体美等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第十一条 浙江省统一高考招生根据“专业+学校”平行志愿分段进档的考生,按照专业招生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第三段投档后,对未完成计划的专业进行征求志愿录取。浙江省单独考试招生根据“专业+学校”平行志愿进档的考生,按照专业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对未完成计划的专业进行征求志愿录取。第十二条 其他省份的录取规则,对采用平行志愿省份按平行志愿规则录取;非平行志愿省份,按照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政策执行。对于进档考生,依照“志愿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如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的考生,按其第二专业志愿录取,仍不能满足的按其第三专业志愿录取,以此类推。考生所填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的,如果服从专业调剂,将由学校调剂到相应未满专业录取,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予以退档处理。第十三条 外语语种要求:语种不限,本校公共外语教学为英语。第十四条 招生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男女比例不限。第五章 收费标准与资助政策第十五条 学校严格执行浙江省教育厅、财政厅、物价局有关文件精神确定的收费标准,并实行一年一交的办法。其中录取并就读设施农业与装备、种子生产与经营、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园艺技术、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按浙教计[2006]124号文件,浙江省户籍学生免交学费,所需经费由省财政负担。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专业开设有校企共建特色班,学生入校后可自愿选择参加就读校企特色班。特色班的职业技能培训费和职业资格考证费等由企业另收。第十六条 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等助学措施按照教育部、浙江省教育厅和我校相关规定执行。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入校前可持有关证明在当地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或在入校后向学生处申请办理贷款、缓交等手续。第六章 毕业证书第十七条 按国家招生管理规定录取并取得我校正式学籍的学生,在规定年限内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考核合格,修满规定的学分准予毕业的学生,颁发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印鉴的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专科(高职)毕业证书。第七章 其 他第十八条 新生档案:被录取的新生,须凭我校签发的录取通知书到考生毕业中学(或考生所在地的考试招生机构)领取考生档案,并在报到时将该档案交至我校。第十九条 新生报到:被录取的新生,必须按《报到须知》的规定,按期到本校办理入学手续,逾期不报到又无正当理由者,则取消其入学资格。第二十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按规定进行体格复查和招生条件等全面复查,经复查不合格者,我校将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发现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第二十一条 招生咨询联系方式招生热线:0577-88412441学校网址: cn学校招生网:咨询QQ:800081290咨询QQ群:252447524微信公众号:wzkjzyxy,wzvcst-zs第八章 附 则第二十二条 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上级有关政策不一致,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第二十三条 本招生章程由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020年6月16日

315 评论

招财KItty.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就业指导处就业电话:0577-86181191传真号码:0577-86181191学院地址:温州市六虹桥路1000号电子邮箱:

181 评论

鸡汁小笼包包

温州农业技术学校 1950年,在温州蛟翔巷创建浙江省立温州农业技术学校。1952年,学校迁往温州南白象头陀寺,浙江省立温州农业技术学校更名为浙江省立永嘉农业学校。1956年,永嘉农业学校更名为温州专区农业干部学校,迁往瑞安仙岩、平阳郑楼。 1958年,温州专区农业干部学校升格为温州农学院。1959年,温州农学院改建为温州农业专科学校。1961年,温州农业专科学校撤销,(部分)改建为温州农业科学院。1983年,在温州新桥复校,为浙江省温州农业学校。 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1958年,温州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温州新桥成立。1986年,温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在温州慈湖成立。 2000年2月,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温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和温州农业学校合并组建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2004年7月,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启动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申报工作。8月向市人民政府提出在温州市农科院基础上创办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要求。2004年9月1日,温州市委常委会原则同意筹建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初步方案。9月21日,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递交《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筹建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请示》。2006年1月4日,市人民政府再次向省人民政府递交《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筹建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请示》。2006年5月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文批准筹建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2006年9月,学院挂靠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招收首届高职学生490人,分别为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工商企业管理和会计专业。2007年1月26日,学院首批成立了经贸管理类、会计和计算机三个专业指导委员会,并与16个校外实训基地正式签约。2007年6月2日,学院成立一期建设项目实验设备、图书、后勤保障等物品采购领导小组,制订了《一期项目物品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物品采购工作全面启动。2007年8月下旬,招生1206名。9月,学院一期建设工程九大项目全面开工建设。2007年11月9日下午,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筹)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暨校外实训基地签约仪式举行。学院与温州市各大企业分别签订了农类各专业、国际商务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等5个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名单以及32个校外实习基地名单。至此,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达到8个,校外实习基地达到48个。2007年11月28日,温州市人民政府在学校举行“温州市农村干部与农民培训中心”授牌仪式,首期“温州市自然灾害避灾、减灾及损报技术培训班”同时开班。2007年12月5日,温州市人民政府向浙江省人民政府递交《关于要求正式建立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请示》。2008年,1月2-3日,浙江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对学院进行“去筹”评估;2月2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文同意正式建立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2008年4月8日,教育部公布2008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中列入了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校具备了自主招生资格。

145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