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07

阿圆凸凸凸
首页 > 论文问答 > 科普杂志招聘信息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颖颖emma

已采纳
■2003年9月,科普杂志《牛顿科学世界》以“时间机器何时起程”为题,报道了澳大利亚物理学家保罗·戴维斯提出的时间机器的制造方法。 ■2004年4月20日,美国宇航局将一颗历时45年研发而成的“引力探测-B”科学卫星发射上天,它要以前所未有的精度,验证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所预言的时空扭曲是否真的存在。 ■人们不知道“引力探测-B”是会给爱因斯坦的理论再添一块基石,还是将动摇并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宇宙以及时空的认识;而保罗·戴维斯和无数的科幻迷们,同样迫切地期待它的答复:时空之旅能否成行。 □当人们开始科学地观测宇宙时,相信绝大部分人在太空四处遨游的梦想也会随之破灭,因为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宇宙之大大到我们几乎无法想象! 我们所处的银河系,仿佛是一个涌动着激流的巨大无比的漩涡,无数恒星依靠引力在这里聚拢,在银河系中像太阳一样的恒星约有2000亿个,而宇宙中的星系,以人类目前的观测大概是500亿到1000亿个,这着实让人类叹为观止。 专家江晓原介绍说,我们现在的航天能力,就好像在一个大都市里,我们刚刚从某幢房子的门走出去,围着这房子绕了一圈。对整个城市来说这样的圈子实在是太小了。今后如果要遨游宇宙,靠目前的航天手段,甚至我们今天能够想象的航天手段都是不可能的,一定要靠时空旅行,这是事实。专家认为之所以要改变时空结构进行时空旅行,是因为如果按照传统的加速思想,即使把现有的航天器提速到接近光速,遨游宇宙也是不可能的。比如离银河系最近的是仙女座星系,在晴朗的夜空中肉眼就可以看到它,仙女座星系也被称为草帽银河,它的样子就像一顶漂亮的西班牙草帽。然而我们要到达那顶草帽,即使以光速前进也要走230万年。 1997年,根据美国著名天文物理学家卡尔·萨根的科幻作品所改编的科幻电影《接触未来》被搬上银幕。 萨根希望讲述一个人类与外星人接触的故事,但对人类如何到达外星的方法,他也设想不出来。后来的书中就只好这样处理,让外星更先进的文明通过无线电传授给地球人一种制造一台时间机器的方法,它可以在地球与天琴座α星之间建立便捷的通道。在电影中女主人公登上了一艘飞船,她的脚下是转动的机械臂,仿佛是进入了一个巨型离心机的涡轮之中。在影片中人们看到女主人公乘坐时间机器,飞速进入到一条五彩斑斓的隧道中,最终她终于来到了天琴座α星。 天琴座α星就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织女星。 而从地球到织女星以光速也要走26年。江晓原介绍说,像电影里所描述的那种到天琴座去一个来回,在地球上呈现的时间只有1秒钟,这就是利用了时空旅行的手段。 □100年前,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狭义相对论,根据狭义相对论可以作出一些惊人的推断,例如:如果人能够以接近光速旅行,那么时间对于他来说就会停滞。 从古代古希腊甚至更早的时候,人们就对时间进行了很多种思考,但是真正从科学上把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并提出一种时空理论,还是从1905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开始。他首次提出一个概念,时间和空间这两者不是彼此无关的。比如说随着人们运动状态的变化,时间和空间在不同的参考系里会有些可能以前没有想到的变化,这种理论实际上给人们改变观念里的朴素的那种时间永远不变、空间永远不变的看法,提供了科学的支持。 年轻的爱因斯坦最喜欢观察树林中的光影,在狭义相对论中,它的核心是光速恒定,它认为不论光源以多快的速度移动,也不论观察者以多快的速度向什么方向移动,光速永远不变。所有的运动,甚至时间本身都必须与之相对应,由此爱因斯坦首次提出时间是相对的。 1971年,物理学家理查德·基廷和乔伊·哈夫勒将4个极为精确的原子钟放在一架普通航行的飞机上,当飞行之后,这些原子钟与放在地面的原子钟相比,发现的确慢了59纳秒。它不仅证明狭义相对论完全正确,也说明人们通过坐飞机来长寿,理论上是可行的,所不同的是效果太微弱了。 但是在粒子加速器里,狭义相对论所预言的时间膨胀的效应就不那么微弱了,在美国长达40公里的粒子加速器,当次原子粒子穿越这个巨形装置的时候,他们可以被加速到光速的90%以上,在这样的速度下,时间的变化明显出现了。正如狭义相对论计算所得出的,疾驰的粒子质量增加了,而在正常情况下寿命很短的粒子,存在时间大大增长。这证明对这些粒子来说,时间变慢了。 □对于时空旅行来说,广义相对论出现后产生的最重要影响就是提供了允许回到过去的虫洞理论。按照霍金对虫洞的描述,它是沟通宇宙之间的细长的时空管道。 1915年,爱因斯坦更为深奥的广义相对论问世,广义相对论把引力、空间、时间这几者联系起来,预言引力会使时空发生弯曲,就像保龄球压在一张条格床单上,星体的质量会使周围的时空发生翘曲。 1919年,人们通过观察日食发生时星光的变化,发现太阳的引力的确会使星体的光线发生弯曲。 对于时空旅行来说,广义相对论出现后产生的最重要影响就是提供了允许回到过去的虫洞理论。按照《时间简史》中霍金对虫洞的描述,它是沟通宇宙之间的细长的时空管道。虽然虫洞被形象地描画出来,但它其实只是一个数学模型。关于它的各种设想都可以被视为是对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不同的解答。1935年,爱因斯坦和罗森在论文中根据场方程推出的通道,被称为爱因斯坦-罗森桥。在论文里这座桥是无法通过的,当宇宙飞船想通过桥的时候,桥就会断裂。但1949年,奥地利数学家戈德尔通过计算发现,其实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桥不会断裂,广义相对论是允许人们可以回到过去的,这也令爱因斯坦非常吃惊。 江晓原介绍说,既然时空在理论上已经被证明是可能的,那么人们就会沿着理论的思路继续探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如果我们能够进行时空旅行,我们能够回到过去的话,那么我们就可能破坏因果律。物理学家最早设想的例子就是所谓祖母悖论,说你如果回到过去,遇见了你的祖母,你不慎害死了她,这样你就无法出生了,不能出生当然就不会有你,既然你根本不存在,你怎么可能去害死你祖母呢?这样就构成一个悖论。 □平行宇宙根据霍金的解释就是时间旅行者回到过去改变历史后,时间线便出现了分叉,而分叉出来的时间线展开的是另一段历史,祖母在另外的历史中依然存在。 江晓原介绍说,平行宇宙理论最初是为了解决回到过去干预历史导致对因果率的破坏而提出来的。但是现在人们也可以从某些物理学上找到一些微弱的支持。 量子理论是现代物理学家用来研究微观原子世界的一套想法,它的核心观念是大自然在微观层次上是不连续的,这和牛顿经典力学的理论截然相反。1994年3月,牛津大学的大卫·多伊奇在《科学美国人》杂志发表了论文《时间旅行的量子物理》,对时间旅行的物理上的可能性进行了阐述,他认为这种可能性是以量子力学的“多世界”理论为基础的。在亚原子的世界里,量子的不确定性占主导地位,一个电子撞击一个质子既可能转向左边也可能转向右边,而这种不确定性很可能造成了宇宙的多重性,根据“多世界”理论的解释,宇宙从一开始起就有无穷多个平行的世界。 似乎有了平行宇宙的概念,时空旅行改变历史的问题由此可以得到协调和解决,因此现在可以看到,在越来越多的描写穿越时空的电影中,频频使用平行宇宙的观点来修补出现的逻辑矛盾。而有了平行宇宙的概念,时间机器更可以大胆前进了。 江晓原认为,虫洞是现在大家能够想象到的进行时空旅行的最便捷的手段,理论上宇宙中可能存在某些虫洞,但是我们现在没有找到发现它的途径,事实上没有任何途径发现过,只是在理论上说宇宙中是存在某些虫洞的。如果我们适当地利用虫洞,我们就有可能进行宇宙时空旅行。我们就有可能在一些不同的平行宇宙之间穿越。另外一条途径是设想用人工来制造一个虫洞,物理学家也已经对这个问题做过设想。这些设想已经模糊了科学和幻想的边界,实际上它就是科学幻想和物理学的纯理论探讨的一个混合物,这种建造一个人为的虫洞在物理学家的理论中是纯粹的想象,目前没有技术手段能够达到。 时间旅行也许在下一代可以实现,也许永远只是个梦想。 威尔斯则在《时间机器》的结尾这样写到:人们除了惊叹别无选择。 评价答案 您已经评价过!好:2 您已经评价过!不好:1 您已经评价过!原创:1 您已经评价过!非原创:1 凌晨三点钟 2008-08-26 16:57 检举 提问人的感言: 嗯。谢谢! 满意答案好评率:50% 有啊!给你一个例子!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号超级游轮在首航北美的途中,因触撞一座漂浮流动的冰山而不幸沉没,酿成死亡、失踪达1500多人的特大悲剧。80余年过去了,正 当人们对它已经淡忘时,却又连连爆出了惊煞世人的新闻。首先是美国的《太阳报》于19 93年8月上旬公开了一则“史密斯船长再现2周年秘闻”的消息。接着,大报小报争相对失踪再现的异象奇闻作了大量报道。于是乎,神秘的“时空隧道”成了当今又一热门话题。   报道说,1990年和1991年,分别在北大西洋的冰岛附近发现并救起了“泰坦尼克”号沉船时失踪的两名幸存者。这两名失踪者神秘再现的经过是这样的:1990年9月24日,“福斯哈根”号拖网船正在北大西洋航行,在离冰岛西南约360公里处,船长卡尔·乔根哈斯突然发现附近一座反射着阳光的冰山上有一个人影,他立即举起望远镜对准人影,发现冰山上有一位遇难的妇女用手势向“福斯哈根”号发出求救信号。   当乔根哈斯和水手们将这位穿着本世幻初期的英式服装、全身湿透的妇女救上船,并问她因何落海漂泊到冰山上等问题时,她竟然回答:“我是‘泰坦尼克’号上的一名乘客,叫文妮·考特,今年29岁。刚才船沉没时,被一阵巨浪推到冰山上。幸亏你们的船赶到救了我。”“福斯哈根”号上的所有船员都被她的回答弄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她是发高烧说胡话?   考特太太被送往医院检查时,发现她除了在精神上因落难而痛苦外,其他方面的健康状况良好,丝毫没有神经错乱的迹象。血液和头发化验也表现她确系30岁左右的年轻人。这就出现了一个惊人的疑问,难道她从1912年失踪到现在,竟会没有一点衰老的迹象?海 事机构还特地查找了“泰坦尼克”号当时的乘客名单记录表,确认考特太太登上了这艘豪华游轮。这太离奇怪诞了,以致人们无法用科学常理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难道她真的一直存在于所谓的“时空隧道”中?正当人们为此而争论不休时,另一件奇事又发生了。   1991年8月9日,欧洲的一个海洋科学考察小组租用的一艘海军搜索船正在冰岛西南387公里处考察时,意外地发现并救起了一名60多岁的男子。当时,这名男子安闲地 坐在一座冰山的边缘,他穿着干净平整的白星条制服,猛吸他的烟斗,潮湿的烟丝冒出浓烈的白烟,双目眺望无际的大海,脸上显示出一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表情。但谁也不会想到 ,他就是失踪近80年的“泰坦尼克”号上大名鼎鼎的船长史密斯,并几次拒绝对他的援救 。   著名的海洋学家马文·艾德兰博士在救回史密斯船长之后,告诉新闻记者说,没有任何事情的发生会比此事更让他吃惊。他不知道在北大西洋那儿发生了什么,被救的人并非行之徒,而是“泰坦尼克”号上的船长,是最后随船一起沉没后失踪的人。更为惊奇的是,史密斯虽则已是140岁高龄的老人,但仍然像位60岁的人,而且在他获救时,一口咬定是 1912年4月15日,并几次劝阻救助人员不要救他,船既然已被冰山撞沉了,最后的气浪把他抛到了冰山上,他这个船长也只有与冰山共存了。   前不久,欧洲的一些新闻机构也对此作了透露,声称救援者弄清这位英国人史密斯是“ 泰坦尼克”号的船长,获救后被急速送到了奥斯陆,随时又送进精神病医院治疗。精神病心理学家扎勒·哈兰特对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后,认为他的生理和心理很正常。哈兰特博士曾于1991年8月18日的一个简短新闻会上指出,通过保存大英博物馆中航海记录的指纹验证, 可以确认他的身份就是船长史密斯。   此事该如何解释?欧美的有关海事机关认为,史密斯船长和考特太太均属于“穿越时光再现”的失踪的人。据此,一些专家推测,可能海上仍有盲目漂流的幸存者在等待着人们去寻找。因为神秘失踪后又再现的事件,历史上记载的不乏其例。 摘自《青年文摘》
178 评论

雪诉离歌

报纸:公信力高,又较易保存。适用于各种行业各类职位的招聘,现实中也是使用最多的招聘媒体之一。杂志:除《读者》等大众型杂志对招聘行业没有限制外,很多杂志的发行对象是有特点的,比如财经类杂志,精英型杂志往往适合较大企业较高职位的招聘。广播电视:虽受众多,但其信息的易逝,又较难保存,很少有招聘信息出现。互联网:多媒体性,受众多,能长期保存等使它适合各类招聘信息,甚至出现专业招聘网站。印刷品:传单式招聘广告适合招聘流动性较强,职位较低的职位。

301 评论

小昕总理

在官网上,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曾宣称: “SAT推理测试和学科测试是评价学生学术水准的有效工具。这些考试为学生升学,争取经济援助和奖学金提供有效参照,并保证对所有学生公平。SAT推理测试和学科测试与时俱进,体现当今美国大学对人才的要求。”这段话中,美国大学理事会宣称SAT“保证对所有学生公平”。情况真是如此么?在分析了大量SAT试题后,我发现了其中的奥妙。SAT——与时俱进首先对SAT文章的出版时间进行分析。图中X轴代表出版年份,Y轴代表该年SAT文章出版的数量。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SAT所选取的文章中最早的出版时间是1820年,最晚为2013年。所选取的2007年出版的文章数量是10篇,没有任何一篇文章选自1984年。进一步观察这个表,我们会发现大部分SAT文章都选自现代出版物。274篇文章中有78%在1980年后出版,1900年之后的出版物更是占到了 96%。1900年以前只有少量几篇,且几乎都来自19世纪的经典著作,比如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Dickens)的《伟大前程》还有夏洛蒂· 勃朗特(CharlotteBronte)的《雪莉》等。可以说,SAT是一门富有现代气息的考试。SAT——钟爱刊物在研究SAT文章出处时,我发现,274篇文章中:121篇来自121本非虚构类书籍(不包括传记类)。以下是根据主题不同的再分类:-科普类40篇-心理学,语言学和媒体类 21篇-种族,性别和身份类 14篇-社会评论类 14篇-历史 13篇-艺术 11篇-写作 4篇-旅行 2篇-建议 2篇71篇来自各类报纸杂志,53篇来自小说,25篇来自传记类作品,3篇来自各类组织的报告,1篇来自个人博客。71篇文章所选自的各类报刊杂志仅有35种。英语国家每年发行的刊物成千上万,SAT却偏偏只选择了下表中的这35种,让人匪夷所思。更让人惊讶的是,71篇文章中有一半集中于以下8种刊物:1)《纽约时报》(TheNew YorkTimes)2)《纽约客》(TheNew Yorker)3)《国家地理》(NationalGeographic)4)《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American)5)《高等教育纪事报》(TheChronicle ofHigher Education)6)《大西洋月刊》(TheAtlanticMonthly)7)《新共和》(TheNew Republic)8)《连线》(Wired)很显然,这8种刊物中有某些东西为SAT所特别看重,也许是文风,也许是文章内容,也许是作者写作的腔调等等。那么,这种所谓的“SAT风格”是否存在呢?这8种刊物又到底有哪些共性?1)《纽约时报》SAT的招牌题源。71篇文章里有17%都来自这里,是排名第二的《纽约客》的两倍。在美国,《纽约时报》的日读者量接近两百万,仅次于《华尔街日报》,而其网站的月访问量更是达到了三千万人次。这家有162年历史的老报纸曾经获得112次普利策奖,位列美国新闻机构之首。与此同时,《纽约时报》还是民主党及其施政纲领的铁杆支持者。其左派倾向和“纽约中心”的视角常为人所诟病。2)《纽约客》美国最受尊重的杂志之一,不论是新闻报道,还是小说,都相当出色。当年伊拉克的阿布格莱布虐囚丑闻就是由《纽约客》杂志联合“新闻60分”栏目首次披露,而近几年最重要的小说家都曾选择《纽约客》发表自己的作品,包括爱丽丝·门罗、村上春树、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JD塞林格,还有约翰·厄普代克等。《纽约客》杂志以调查详实的长篇深度报道著称,其话题覆盖广泛,从艺术到国际政治,到环境问题,再到社会学,无所不包。《纽约客》文章的文笔极佳,不仅用词高级(SAT词汇在《纽约客》中属常见词汇,编者按),句式也相当典雅。跟《纽约时报》一样,《纽约客》因其政治上偏左、支持民主党以及“纽约中心”世界观而受到不少批评。不过《纽约客》自己不以为然,反倒以“纽约中心” 视角而自豪。在创刊的第一篇文章里,其编辑就不无骄傲地宣称“《纽约客》可不是一份出给迪比克[1]的老妇人看的报纸”,精英主义立场卓显。3)《国家地理》《国家地理》在华盛顿特区出版,是全美拥有读者最多的杂志之一。因其在环境,地理,历史和世界文化上的深度报道和在世界各地拍摄的高质量照片,《国家地理》杂志斩获了无数大奖。4)《科学美国人》《科学美国人》是在美国发行的一本科普杂志,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持续发行时间最长的杂志。它的主要受众是那些教育程度良好但本身并不从事科学工作的人群。其文章思路清晰,语言准确,配图质量也相当高。5)《高等教育纪事报》《高等教育纪事报》集中报道美国的高等教育,每年发行42期,每期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学术圈新闻及招聘信息,第二部分叫“纪事报评论”,主要话题与艺术相关,也重视思想的讨论与传播。6)《大西洋月刊》《大西洋月刊》是一本拥有150余年历史的文学与文化评论杂志,主要涉及外交,政治,经济,文化潮流,技术和艺术等话题。《大西洋月刊》定址波士顿,曾经登载过许多著名作家的作品,包括各种废奴主义者的著作,马克·吐温的小说,还有马丁·路德·金非暴力不合作名作“伯明翰监狱的来信”都是在《大西洋月刊》率先登出。7)《新共和》《新共和》杂志是一本关于美国政治和文化评论的自由派杂志。一般都认为《新共和》杂志比较亲民主党。不过同时它也有强烈的亲以色列色彩,政治上持鹰派立场,这一点让它在左派杂志中显得非常另类。8)《连线》《连线》杂志1993年才成立,应八九十年代数字化革命和互联网科技的潮流而生,主要报道美国科学与技术的最新发现。到目前为止,《连线》是以上提到的8种杂志中“最年轻”的。它的关注焦点几乎全部与科技有关,既包括最新科技介绍,也讨论新兴科技对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影响。自诞生以来,《连线》杂志就获得了无数奖项,尤其受技术潮人的推崇。许多新兴名词如“众包”,“长尾理论”等却是由《连线》杂志首创。简言之,《连线》是美国的先锋科技杂志。入选SAT考试刊物的共同点我们的第一个发现是这8种杂志中有6种都在纽约市或华盛顿特区出版。实际上,上文提到的35种刊物中有2/3的出版地都在这两个城市。要更深层次地理解这一发现的意义,有必要介绍下“东北城市带”这个概念。“东北城市带”这个概念由法国地理学家让·高德曼1961年首次提出。高德曼指出,把波士顿,纽约市和华盛顿特区视为三个独立的城市是不准确的。因为,波士顿和华盛顿特区间大概距离700公里,平均人口密度为360人/平方公里 (全美平均为31人/平方公里)。这三个城市经济上的联系是如此的紧密以至于与其他两个二级城市巴尔的摩和费城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巨型“超级城市”,即 “东北城市带”。其他术语如“东北长廊”还有“阿瑟拉长廊”(高铁开通后)都指的这一地区。尽管这一地区仅占美国国土面积的2%,但它却容纳了全美17%的人口,并产出美国20%的GDP。不仅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美国社会的心脏。比如,拥有哈佛,麻省理工和其他重要高校的波士顿地区被认为是美国教育的核心;纽约市则是美国的“金融和媒体”中心;而华盛顿,是美国无可争议的政治中心。这三个城市一起形成美国的政治,经济,信息和教育中心。在这里设立总部的除了各大电视台,还有大部分金融机构,三个全国性的新闻机构(《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今日美国》),1/3的财富500强公司以及联邦政府。除此之外,八所常春藤联盟中有六所都位于该地区(达特茅斯学院在新罕布什尔州,康奈尔大学在纽约州,距该地也不过几百公里,见下图)。最后,SAT的运营机构美国大理事会(CollegeBoard)坐落于纽约市曼哈顿的上西区,本身也位于这一地区的核心地带。简言之,从波士顿到华盛顿特区的这一地区完全可以被视为一个巨型城市,它是美国的政治,金融,教育和媒体中心,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SAT就是这个文化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SAT不仅是一门“美国考试”,更是一门“美国东北部的考试”。  如果这样说还不足以使你信服,我们还有更多的证据。请看下文。SAT——偏爱作家在美国,有作品出版的作家数以万计;在世界其他英语的国家出版过自己作品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如果从这数以万计的文章里随机抽取274篇作为SAT考题,同一个作家重复出现的几率很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这274篇文章里,出现超过一次的作者有13位,他们为:小说类作家茱莉亚·阿尔瓦蕾兹(Julia Alvarez)姜帕·拉西里(JumphaLahiri)谭恩美(Amy Tan)多娜·塔特(Donna Tart)非小说类作家马尔康姆·格拉德维尔(MalcomGladwell)布莱恩·格林(Brian Greene)阿兰·莱特曼(Alan Lightman)达令·克拉克·海因(Darlene Clark Hine)提摩西·佛里斯(Timothy Ferris)杰克·希特(Jack Hitt)凯文·凯拉吉克(Kevin Krajick)奥利弗·莫顿(Oliver Morton)玛格丽特·塔尔伯特(Margaret Talbot)为什么SAT对这些作家如此亲睐?我开始调查这些作家的背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这13个作家中有一半都是《纽约时报》和《纽约客》的专栏作家!另外4位是东北部名校的教授:小说类作家茱莉亚·阿尔瓦蕾兹(明德学院)姜帕·拉西里(《纽约客》)谭恩美多娜·塔特非小说类作家马尔康姆·格拉德维尔(《纽约客》)布莱恩·格林(哥伦比亚大学)阿兰·莱特曼(麻省理工大学)达令·克拉克·海因(西北大学)提摩西·佛里斯(《纽约时报》)杰克·希特(《纽约时报》)凯文·凯拉吉克(《纽约客》)奥利弗·莫顿(《纽约客》)玛格丽特·塔尔伯特(《纽约客》)在SAT最喜欢的13位作家中,其中11位,或者是东北部顶尖高校的教授,或者是《纽约时报》或《纽约客》的作者。在这里我必须强调的是,美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而英语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果SAT是一个真正的英语考试,它应该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选取不同的材料,但那不是SAT。事实上,SAT是一个反映20世纪和21世纪初期美国东北部知识分子生活的考试,其考察的英语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

250 评论

小喵呜777

我比较喜欢蝌蚪五线谱,是北京市的科普门户网站,北京市科协承建的,很正规,科普知识很丰富全面,内容分门别类,分不同的版块,而且图文并茂。希望可以帮到你。

227 评论

Macchiato~0704

1、广达电脑广达电脑(Quanta)很少会抢先报道新闻,但他们会比其他人更广泛地探索一个话题,超越肤浅的理解,为你提供一个新发现的真实内部视角。“广达电脑”几年来一直在威胁要夺取世界第一科学网站的位置,而在2018 年,他们做到了。2、自然新闻自然新闻 (Nature News)的报道一如既往地堪称典范,尽管数量似乎在减少。他们重新设计的网站也显得杂乱无章。《自然》杂志连续两年蝉联榜首,但在今年的榜单中却失去了桂冠。3、《科学杂志》《科学杂志》(Science Magazine)是美国首屈一指的科学杂志,同时也是了解最新进展的最佳网站之一。毫无疑问,读者在科学新闻网站上读到的内容是准确的,而且内容丰富。除了科学发现,读者还会看到学术界和科学与政治的交叉的广泛报道。4、科学新闻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是今年榜单上的大赢家,跃升四位。读者一直钦佩他们的报道和干净的网站。在2018年,网站提供了更多读者一直渴望的智能内容。5、技术的艺术技术的艺术 (Ars Technica)的作者经验丰富、 可靠且善于批评。虽然这个成立于1998年网站通常关注以技术为中心的科学新闻,但它们涉及各种各样的主题。特别要注意的是,可以在该网站上找到科学和空间政策方面的独家新闻和报道。

322 评论

就爱装修

不知道你说的科普类是什么样子的

282 评论

宇过天晴……

是一本美容美发足疗业内一本杂志,在报亭都有卖的5毛一本,销售量特别快,周六上报亭,周日大部分报亭都买不到了。主要做美容 美发 足疗,女技师 招聘广告的。美容师,美发师,足疗师,女技师找工作都看这本杂志。效果还可以。这本杂志前半部分是可读性文章,后半部分是美容美发招聘广告了。还有美容美发足疗转让,金融贷款,美容院形象宣传,印刷等广告

235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