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353

倔强小饭
首页 > 论文问答 > 南方文物期刊官网首页下载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洛洛智久

已采纳
《考古》《寻根》(这个主要针对民俗文化现象)
134 评论

Vivian8685

网上有很多文献的下载途径,也有很多资源,也可以去期刊的官网下载。多数查询方法是百度西南石油大学图书馆,点击官网进入,点击下面中国知网(CNKI)进入,点新版进入搜索页面。或者百度百度学术,在里面选下载你需要的文献。。

88 评论

偶素小cici

使用百度网盘免费分享给你,链接:  提取码: qe5g 《中国通史》是由广电总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监制指导,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撰稿,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制作出品拍摄的百集大型电视纪录片。

306 评论

joyzhou512

《论语》xt下载: -409162442 亲亲我找到了,点击普通下载即可^_^

330 评论

追趕跑跳碰

国内最主要的三大刊物:《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考古刊物。月刊。出版地点北京。 第一任主编、副主编为夏鼐、 陈梦家。内容包括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简报,考古研究的一般性论述,考古工作简讯,考古技术工作,书刊译介,学术动态等。创刊于1955年,原名《考古通讯》。1955~1957年为双月刊,1958年为月刊。1959年改名《考古》,出至1966年第 5期停刊(其中1960年出10期)。自1972年复刊至1982年为双月刊,1983年改为月刊。《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物局主办的学术性、资料性刊物。月刊。出版地点北京。原名《文物参考资料》。创刊于1950年初,本是文物局资料室编辑的内部通讯性刊物,内容包括文物保护、博物馆和图书馆 3个方面。1951年,编者改为文物参考资料编辑委员会,并公开发行,但有关考古的内容仍然较少。从1956年开始,内容不再包括图书馆方面。1959年改名《文物》,有关考古的文章进一步增多。1966年6月停刊,至1972年复刊,内容改为专一于古代文物,不再刊载革命文物方面的文章。该刊与《考古》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刊登考古发现与研究外,还注重碑帖、书画、版刻和各种传世文物。《考古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考古刊物。季刊。出版地点北京。夏鼐主编。内容包括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报告,考古研究的专题论文,以及与考古学关系密切的其他重要论著。它的前身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于1936年出版的《田野考古报告》第 1册。该刊1947~1949年改名《中国考古学报》,出版了第2~4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考古研究所编辑,于1952年出版了第5册。1953年改称《考古学报》,为半年刊,至1955年出版了第6~10册。1956~1960年改为季刊,1962~1965年复为半年刊。1960年下半年、1961年和1966~1971年停刊。1972年复刊至1977年为半年刊(其中1972年仅出1期),1978年起重新改为季刊。其他:刊名 创刊日期 出版频率 主办单位 附注考古与文物 1980年1月 双月刊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华夏考古 1987年7月 季刊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脊椎动物学报 1957年 1967-1972 年停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于1957年创刊英文版季刊,刊名为Vertebrata PalAsiatic, 1959年创刊中文版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1年两刊合并,刊名沿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6年停刊,1973年复刊(1966和1973年均只出版了两期),1984年起刊名改为《古脊椎动物学报》江汉考古 1980年4月 季刊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考古学会 农业考古 1981年 季刊 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 史前研究 1986年4月20日 季刊,停刊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博物馆 人类学学报 1982年8月 季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化石 1972年 季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1953年 年刊 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编辑委员会 辽海文物学刊 1986年5月 半年刊 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辽宁省博物馆 江西文物 1989年8月 季刊 江西省文化厅 由《江西历史文物》与《江西革命文物》合并而成。1992年起改名《南方文物》。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1979年 半年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 北方文物 1985年2月 季刊 黑龙江文物管理局 原名为《黑龙江文物丛刊》 黑龙江文物丛刊 1981年10月 1984年11月停刊 黑龙江省文物出版编辑室 改名为《北方文物》 四川文物 1984年1月 双月刊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文物世界 1999年11月 季刊 山西省文物局 原名为《文物季刊》 文物季刊 1989年5月 季刊 山西省文化厅文物局 1999年11月改名为《文物世界》 中原文物 1981年3月 双月刊 河南博物院 原名为《河南文博通讯》 广东文物 1996年8月 半年刊 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58年 双月刊 故宫博物院 博物馆研究 1982年12月 季刊 吉林省博物馆学会,吉林省考古学会 东南文化 1985年10月 月刊 江苏省考古学会 原名为《文博通讯》 文博通讯 1975年5月 1984年停刊 南京博物院 1985年10月改名为《东南文化》 文博 1984年7月 双月刊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89年6月 半年刊 上海博物馆 鉴赏家 1995年5月 半年刊 上海博物馆,《鉴赏家》编辑部 收藏 1993年1月 月刊 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新疆文物 1985年 季刊 《新疆文物》编辑部 福建文博 1979年8月 半年刊 福建省博物馆,福建省文博编辑组 故宫文物月刊 1983年4月 月刊 国立故宫博物院 中国历史文物 2002年2月 双月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 原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184 评论

爱欧尼亚荒原

《中国通史古代史 》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链接: 提取码:vn5b《中国通史之古代史》类型: 纪录片、历史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语言: 汉语普通话集数: 180片长: 19分钟12位著名历史学家、20余位历史学博士、120位多领域专家学者、影视编导与多媒体技术研发人员历时三年的经典巨献。 一部通史,通古今通天下,知兴知衰知未来,从史前史到21世纪。 这是关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与发展跨越了五千年的真实记录; 这是一场今人与古人关于国家、社会民族以及个人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一切经验与教训的灵魂对话。 延绵不绝、波澜壮阔的五千年历史传承,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力、精神气质与生命底蕴,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也由此创造了独特的中国历史。中国的历史,既记载着我们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优良传统,也记载着我们所经历的刻骨铭心的磨难和感天动地的奋斗;既记载着我们曾经创造的彪柄史册的伟业,也记载着我们所经历的世所罕见的困难与风险;它也正昭示着我们的未来。 历史不仅仅是一面镜子,它更是一部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因此在学校认真开展历史学习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也多次提出了在中小学中重视历史学习和青少年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 超大型影视版多媒体资源库《中国通史》是以现代科技手段制作的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大型影视版多媒体巨作,由大型历史记录片《中国通史》和《中国通史》多媒体图文专题资源库两大部分内容组成。共有120盘DVD-ROM,其中,历史纪录片《中国通史》(100盘DVD-ROM),即视频库,可在DVD机或电脑光驱上直接播放观看;另一部分为《中国通史》多媒体图文专题资源库(20盘DVD-ROM),插入电脑光驱中即可浏览观看。 本套资源库由国内两百余位史学家、学者、影视编导、多媒体技术研发人员历时三年制作完成,是迄今为止中国第一部同类题材的影视和图文版多媒体历史资源库,拥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教学价值和珍藏价值。 本套资源库以历史教学大纲为依据,涵盖了历史教学的所有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展示了中华文明五千年来的辉煌成就,再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传统,更突出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辱、争取独立自主、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是一部学校必备的图书馆馆藏和进行历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启蒙教育的优秀多媒体资料库。 一部可以看得见的五千年历史:大型历史纪录片《中国通史》共分348集,时长为105小时。该片以历史年代为序,以史诗般的宏大叙事手法,通过大量的实景拍摄、历史情景复原拍摄以及利用近现代历史影视资料等手段,生动、真观、完整地再现了从史前到二十一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几乎记录了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全部重大事件,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宗教、法律、科学、文化、人物、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等各个方面。该片以具体的历史事实为“点”,以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为“线”,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刻的思想启迪。 一部可以读得懂的五千年历史:《中国通史》多媒体图文专题资源库部分分为20个大型专题,由文字和图片两部分内容组成。文字部分以专题形式记述了从原始社会至今的所有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科技文化、典章制度、文献资料、文物遗址、典故传说以及传统文化等相关内容,文字量为350余万字;图片部分则收录了近万幅珍贵的历史人物、历史地图、文物古迹等高清图片。每一专题资源均以独立多媒体网页形式呈现,便于资料查找和学习使用,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一、文明起源 人类起源——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曙光初现——氏族公社时代 二、中华曙光 人文初祖——炎黄二帝与华夏族的兴起 天下为公——尧舜禹与禅让制 三、最早的王朝 夏“家天下”——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的建立 殷商兴亡——中国第一个有文字可考的王朝 封邦建国——西周王朝的鼎盛时代 礼崩乐坏——西周王朝走向衰败 四、谜一样的文化 神秘甲骨——中国现存较早的汉文字系统 青铜文明——中华文明社会的起始 五、春秋争霸 五霸迭兴(上)——齐桓公与晋文公 五霸迭兴(下)——宋秦楚霸主纷争 吴越争霸——崛起的南方之国 六、战国七雄 七雄并立——群雄割据的争霸时代 富国强兵——诸侯走向变法图强之路 合纵连横——秦帝国统一的前奏 七、大变革时代 生产变革——先秦时期的经济发展 旷世壮举——水利史上的奇迹都江堰 国之重镇——先秦时期城市的兴起 八、智慧的迸发 千古风骚——《诗经》与《楚辞》 钟鼓之乐——曾侯乙编钟与古乐 科技初曙——先秦时期的科技发展 九、百家争鸣(上) 万世师表——孔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儒家流变——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道法自然——老庄与道家思想的形成 十、百家争鸣(下) 尘世苦修——墨子与墨家思想的形成 千古帝师——韩非子与法家思想的形成 文韬武略——孙子与兵家思想的形成 理性光辉——诸子百家与思想的交锋 十一、大秦帝国 千古一帝——秦扫六国的统一战争 天下一统——秦帝国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揭竿而起——秦末陈胜吴广起义 十二、秦朝奇迹 地球奇观——秦代万里长城的修建 地下王国——空前绝后的秦始皇陵 深度埋伏——世界第八大奇迹秦陵兵马俑 十三、大汉一统 楚河汉界——逐鹿中原的楚汉相争 无为而治——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繁华初现——西汉初期的文景之治 十四、汉武雄风 开疆拓土——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经世济民——汉武帝的治国方略 十五、西汉的衰亡 帝国危机——西汉中后期的腐朽统治 短命王朝——毁誉参半的王莽改制 十六、汉室复兴 光武中兴——东汉王朝的建立 守成年代——东汉中后期外戚与宦官的专权 汉末乱世——东汉帝国的覆灭 十七、两汉的民族与外交关系 昭君出塞——汉朝与匈奴的和亲 张骞西行——汉王朝西域开疆拓土 丝绸之路——融通中外的千年古道 十八、辉煌的汉代科技 告别简牍——造纸术的发明 悬壶济世——中医学的发展 窥天测地——地动仪与《九章算术》 十九、思想的勃兴 道教兴起——道教的孕育与产生 佛教东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文化一统——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 二十、两汉文化成就 史家绝唱——《史记》与《汉书》 汉家华章——两汉的文学艺术成就 二十一、天下三分 官渡之战——中国北方的统一 惊涛拍岸——三分天下的赤壁之战 三足鼎立——魏蜀吴三国的建立 二十二、两晋春秋 分久必合——西晋的短暂统一 八王之乱——西晋的皇室内乱 百年风云——偏安一隅的东晋 二十三、乱世争锋 金革之世——十六国春秋 南朝更迭——宋齐梁陈的统治 二十四、动荡与融合 草原之鹰——北魏的迅猛崛起 全盘汉化——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朝分立——北魏王朝的土崩瓦解 政教相争——声势浩大的灭佛运动 二十五、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瑰丽多姿——文学艺术的繁荣 文以载道——史地之学的兴盛 格物致用——自然科学的发展 二十六、从未停止的思考 魏晋风度——玄学与竹林七贤 梵音袅袅——佛教的传播与兴盛 神秘玄妙——道教的传播与兴盛 二十七、繁盛一时的隋王朝 南北一统——隋王朝的建立 开皇之治——隋王朝的短暂兴盛 琼花之殇——隋王朝的终结 贯通南北——泽被后世的隋朝大运河 二十八、 唐帝国的统治 旭日始旦——唐王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封建王朝的太平盛世 无字丰碑——一代女皇武则天 二十九、盛唐气象(上) 开元盛世——封建王朝的鼎盛时代 繁华似锦——充满生机的唐朝经济 科技之光——创新不断的唐朝科技 三十、盛唐气象(中) 上善若水——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上) 厚德载物——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下) 万国来朝——唐朝时期的对外关系 三十一、盛唐气象(下) 大唐诗篇——光耀千古的唐代诗坛 唐代传奇——文言小说的里程碑 翰墨书香——灿烂夺目的书画艺术 盛世之姿——气势恢弘的唐代乐舞与壁画 三十二、繁华尽逝的落寞 大唐惊变——贻害无穷的安史之乱 中兴之志——唐朝重建国家权威的努力 危机四伏——动荡的唐朝中后期统治与衰落 三十三、混乱与重生 无尽烽火——大割据时代的五代十国 朔漠枭雄——扶摇而起的契丹 三十四、说不尽的两宋政治 颠覆风云——北宋建国与皇权强化 文人当政——北宋中后期的变法与党争 江山寥落——走向覆灭的南宋王朝 三十五、民族政权并立的年代(上) 干戈玉帛——势均力敌的宋辽之战 千古传奇——西夏的兴亡之谜 三十六、民族政权并立的年代(下) 马上雄鹰——北方女真族的崛起 南北对峙——南宋与金旷日持久的争战 三十七、气象万千的两宋风貌 锦绣江南——蓬勃发展的南方经济 坊墙倒塌——繁荣昌盛的两宋商业 万千气象——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三十八、空前繁荣的科技文化 中国骄傲——走向世界的三大发明 史学巅峰——繁荣发展的唐宋史学 名流千古——成就斐然的唐宋八大家 三十九、入主中原的大漠之风 一代天骄——蒙古帝国的扩张 疆域空前——元朝的统一战争 帝国之治——元朝的统治制度 四十、马可波罗的梦想之都 帝国胸襟——开放繁荣的元帝国 四海一家——元朝民族融合的加强 黄金遍地——生机勃勃的元代经济 四十一、流光溢彩的宋元文学艺术 婉约豪放——吟不尽的宋词风流 曲尽其妙——元代戏曲艺术的兴盛 墨彩纷呈——宋元时期书画艺术的发展 四十二、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帝国悲歌——元帝国的衰落与终结 乾纲独断——明朝君主集权的加强 靖难之役——骨肉相残的明王室内乱 四十三、强盛一时的大明王朝 百年基业——大明王朝的雄厚国力 云帆高张——郑和七下西洋 绥靖安抚——明王朝对边疆各民族的政策 商行天下——中国商帮的兴衰 四十四、危机四伏的海防 誓平倭寇——明朝沿海抗倭战争 强盗西来——西方早期的殖民侵略 四十五、大明势渐 京师告急——土木之变与北京保卫战 人亡政息——力挽狂澜的张居正改革 祸起萧墙——扑朔迷离的明宫三大案 生死博弈——宦官专权与东林悲歌 四十六、明末悲歌 自毁长城——明末军事力量的削弱 闯王举兵——大明王朝的终结 落日余晖——苟延残喘的南明小朝廷 四十七、辉煌灿烂的思想文化 恢弘帝都——明清北京城的兴建 中西合璧——明朝科技的发展与西学东渐 格物致知——复兴儒家的宋明理学 经世致用——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四十八、雅俗共赏的明代文艺 名著千秋——白话小说的兴起 世态万千——市井文学的繁盛 姹紫嫣红——明代戏曲的光华 文人雅意——书画艺术的流变 四十九、驰骋关外的民族 关外之鹰——女真族的再次崛起 手握天宪——努尔哈赤的丰功伟业 叱咤关外——皇太极建立清帝国 五十、最后的抗争 波澜未平——此起彼伏的抗清斗争 驱逐外夷——郑成功收复台湾 五十一、清帝国的雄心(上) 鸿均之世——康熙帝平定三藩 海晏河清——清王朝统一台湾 抵御外辱——东北边疆抗击沙俄 五十二、清帝国的雄心(下) 四海承风——平定噶尔丹叛乱与土尔扈特回归 金瓯无缺——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与清朝的对外战争 政教合一——西藏的达赖与班禅 五十三、封建社会的残阳 一人天下——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末日余晖——回光返照的康乾盛世 盛世隐忧——清王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 五十四、繁荣的清代文化 天人合一——美轮美奂的古典园林 鸿篇巨制——浩大的清代文化工程 千古绝唱——中国古典文学的顶峰《红楼梦》 流派纷呈——针砭时弊的清代文学 妙笔丹青——领异标新的清代书画艺术 国粹大戏——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五十五、鸦片战争(上) 文明碰撞——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西方 民族尊严——林则徐虎门销烟 帝国之殇——鸦片战争始末 五十六、鸦片战争(下) 走向深渊——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 垂帘听政——慈禧太后的权力之路 五十七、太平天国的梦想 揭竿而起——太平天国的建立 天国悲歌——太平天国的覆灭 五十八、清末战患 抬棺西征——左宗棠收复新疆 不败而败——中法战争始末 盛衰易势——甲午战争始末 帝国浩劫——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五十九、探索中觉醒 放眼向洋——新思潮的萌发 洋务运动—— 清末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艰难探索——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走向启蒙——早期维新思想的兴起 百日维新——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六十、日落紫禁城 崩溃前夜——清王朝最后的挣扎 大清晚钟——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终结 六十一 革命初兴——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铁血共和——辛亥革命的胜利 捍卫共和——资产阶级的反袁斗争 “护国”、“护法”——反对帝制复辟和北洋军阀统治 六十二 重铸国魂——新文化运动 旭日东升——五四运动 新思潮澎湃——百家竞起、异说争鸣 开天辟地——中共一大 六十三 祸乱神州——北洋军阀混战 革命昙花——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铁拳波澜——早期工人运动 手足盟缘——国共第一次合作 黄埔军魂——黄埔建军与广东革命政府 六十四 反帝风暴——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 热血悲歌——北伐战争 前赴后继——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血色阴谋——“四·一二”政变 六十五 军旗升起——中共领导的武装起义 建军之本——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 星火燎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城头变换大王旗——“二次北伐”与北洋政府的倒台 六十六 国之耻,国之殇——“九·一八”事变纪实 民族怒涛——抗日民主浪潮的兴起 露营之歌——记东北抗日联军 六十七 别开生面——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苏区战云——红军反“围剿”作战 铁流万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实录(上) 铁流万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实录(下) 弥天烽火举红旗——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六十八 危机加深——华北事变 民族巨浪——“一二·九”运动 双十二的枪声——西安事变 六十九 卢沟烽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挺进前线——第二次国共合作开成 砥柱中流——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 七十 淞沪战云——血战大上海 太原喋血——华北大角逐 徐州搏杀——台儿庄大捷 鏖战长江——武汉保卫战 七十一 屠城血证——南京大屠杀 民族的耻辱——汪精卫叛国投敌 魂系滇缅——中国远征军入缅参战记 盟军的支援——驼峰天道与飞虎队 七十二 华北惊雷——百团大战 决战黄桥——粉碎第一次反共高潮 同室操戈——记“皖南事变” 延安之光——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蓬勃发展 亘古奇观——敌后军民的艰苦抗战 冲锋号角——抗日文化深入人心 七十三 最后疯狂——豫湘桂战役 光辉灯塔——中共“七大”胜利召开 民族丰碑——抗战胜利 正义之审——战争狂人的末日 七十四 战和风云——从重庆谈判到政治协商会议 梅园之春——南京谈判 关外喋血——争取东北 团结的力量——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 七十五 烽烟突起——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 南征北战——粉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 第二条战线——国统区人民的反蒋斗争 战略转折——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翻身的喜悦——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 向着光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 七十六 决战序曲——解放济南 东北捷报——辽沈战役 战史奇观——淮海战役 胜利曙光——平津战役 七十七 霞映东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天翻地覆——国民党政府的覆灭 将革命进行到底——人民**向全国进军 辉煌奠基——新中国成立的筹备 天安门的礼炮——开国大典纪实 七十八 走进都市——解放初期接管城市 苏醒的土地——土改的暴风骤雨 山河一片红——祖国大陆解放和剿匪、镇反斗争 “一边倒”——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开端 鲜血凝成的友谊——抗美援朝纪实 反腐风暴——“三反”“五反”运动 七十九 工业化之路——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热潮 神圣的权利——第一届全国人大纪实 强军号角——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 和平共处——新中国国际威望提高 八十 联合起来——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公私合营——对手工业和私营业主的社会主义改造 百花齐放——科学文化的春天 社会主义建设初探——中共“八大” 八十一 整风与反右——50年代后期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 超英赶美——“大跃进”运动始末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两岸对峙——50年代的海峡两岸关系 摆脱困境——60年代前期的全面调整 八十二 雪域新生——西藏平叛和民主改革 从同盟到对抗——中苏论战始末 广交朋友——新中共第二次建交高潮 八十三 工业战线的旗帜——学大庆运动 农业战线的典型——学大寨运动 发扬“钉子精神”——学雷锋活动 东方巨响——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八十四 山雨欲来——60年代初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 “文革”前奏——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风云突变——从批判《海瑞罢官》到批判彭、罗、陆、杨 风云骤至——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神州浩劫——红卫兵的“造反”运动 八十五 “一月风暴”——全面夺权与全国动乱升级 雪压青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二月抗争” 大树参天——“文化大革命”中的周恩来 千古奇冤——刘少奇冤案始末 历史的扭曲——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庐山风云——九届二中全会 八十六 折戟沉沙——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转机初现——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和邓小平复出 “组阁”风波——与四人帮的初步斗争 新的曙光——邓小平1975年整顿 青春无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八十七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尼克松访华前后 黑云压城——“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扬眉剑出鞘——1976年天安门事件 人定胜天——1976年唐山抗震救灾 十月的胜利——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 八十八 日穿云雾——记邓小平复出 科教的春天——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前后 思想解放——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实录 八十九 希望的田野——农村改革纪实 春天的故事——对外开放实录 外交新篇章——记邓小平访美 九十 威严的国徽——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 金戈铁马——华北军事大演习 “零”的突破——中国向体育事业强国迈进 小平您好——1984年国庆阅兵和新时期军队建设 九十一 闯关奋进——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科教兴国——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危急时刻——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和1991年南方抗洪 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中苏关系正常化纪实 九十二 继往开来——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 南国春潮——邓小平南巡纪实 走向市场——中共“十四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的论证和决策 九十三 科技强军——国防科技的发展 百年梦圆——香港回归纪实 走向缓和——新时期的海峡两岸关系 风景这边独好——中国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九十四 高举旗帜向未来——邓小平逝世和中共召开十五大 飞越太平洋——中美两国元首互访纪实 精兵简政——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 抗洪壮歌——1998年抗洪救灾纪实 九十五 罪恶的挑衅——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事件 世纪大典——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纪实(上) 世纪大典——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纪实(下) 九十六 进军西部——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莲花绽放濠江畔——澳门回归祖国纪实 立党之本——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 九十七 同心绘蓝图——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坎坷“入世”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曲折历程 盛世启航——中共“十六大”召开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九十八 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纪实 飞天圆梦——“神五”、“神六”飞船成功发射 告别田赋——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 和谐发展——中共“十七大” 九十九 感动天地——5·12汶川大地震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 航天新突破——中国人首次太空漫步 甲子大典——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纪实(上) 甲子大典——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纪实(下) 一百 柳暗花明——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 世界盛典——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 巨龙腾飞——中国进入世界经济大国行列 一百零一 文明的起源(距今约170万年—约公元前2070年) 一百零二 夏、商、西周的兴亡(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一百零三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一百零四 秦帝国的兴亡(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一百零五 大一统的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一百零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与融洽(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一百零七 繁荣与开放的隋唐(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一百零八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公元907年—公元1276年) 一百零九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公元1206年—公元1386年) 一百一十 空前集权的大明王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一百一十一 清朝的兴起与衰落(公元1616年—公元1840年) 一百一十二 中国近代的开端与旧民族主义革命(公元1840年—公元1919年) 一百一十三 新民族主义革命(公元1919年—公元1949年) 一百一十四 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公元1949年—公元1978年) 一百一十五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元1978年—至今) 一百一十六 中国通史专题——中华民族 一百一十七 中国通史专题——国学思想 一百一十八 中国通史专题——传统道德 一百一十九 中国通史专题——宗法礼俗 一百二十 中国通史专题——古代制度与社会生活

326 评论

cindyhouse0221

你直接保存成txt即可:目录 第一则: 为人处事 第二则:为人处事 第三则:学习方法 第四则:学习方法 第五则:学习方法 第六则:学习态度 第七则:学习态度 第八则:怎样做人 • 第九则:怎样做人 • 第十则:怎样做人 • 相关知识 • “乐”之解释 • 成语 • 通假字 • 活用现象 • 古今异义 • 作者-孔子 论语十则 编辑本段第一则: 为人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知识而又经常温习功课,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赶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并不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编辑本段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鲁国人 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注:反省。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编辑本段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故:旧的知识。 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 为:做。 编辑本段第四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 编辑本段第五则:学习方法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知识点:“女”通“汝”意思:你 是知也的“知”通“智”意思:聪明智慧。(其他知不变) 诲的意思:教,传授。 乎的意思:语音助词。 由:指孔子的学生仲由 编辑本段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编辑本段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编辑本段第八则:怎样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编辑本段第九则:怎样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baì三声)树是最后落叶的" 编辑本段第十则:怎样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编辑本段相关知识 这十则论语内含有的成语: 任重道远 三人行,必有我师 温故知新 不亦乐乎 见贤思齐 择善而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编辑本段“乐”之解释 不亦乐乎的“乐”应该读lè,不应该读yuè。 因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熹的注释是:说,同悦;乐,音洛。《论语 雍也》中还有一句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注释也是:好,去声;乐,音洛。按今天的读音,“洛”字音luò。但在古代,作为快乐的“乐”和“洛”都属于入声“十一药”韵部(见《平水韵》),可见“洛”、“乐”的韵母一样,加上声母都是l,当然完全是同音字了。这在南方人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南方方言保留更多的古音,例如在福建的方言里,“洛”和“乐”发音完全一样,都读成lok。所以今天用普通话读,“不亦乐乎”中的“乐”也应该和“快乐”中的“乐”字一样,都读成lè。 “乐”是多音字,除了读yuè(音乐)、lè(快乐)外,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有一处也有很多人读错:“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的注释是:知,去声。乐,上二字并五教反,喜好也。下一字音洛。“五教反”是指我国传统的拼音方法——“反切法”:取上一字的声母(也叫“声纽”,“五”字的声母是“疑”,相当于今天的y) ,与下一字的韵母(即“教”的韵母iao)拼读成yao。可见,在“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二句中,“乐”字作为“喜爱、喜欢”的意思时应该读yao。 归纳起来,“乐”在古书中的读音主要有三种:(1)作名词用的意思是“音乐、乐器、乐工”等,音yuè。(2)作形容词用的意思是“喜悦、快乐”,音lè。(3)作动词用的意思是“喜爱、喜欢”,音yào。 编辑本段成语 不亦乐乎 死而后已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择善而从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编辑本段通假字 不亦说乎:“ 说”同“悦” ,愉快; 诲女知之乎:女同汝,代词,代指你; 是知也:“知”同“智”聪明。 编辑本段活用现象 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名词作状语; 温故而知新:旧知识,形容词做名词; 传不习乎: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 编辑本段古今异义 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把,今义:可能、许可 是知也:“是”:古义:这,今义:表判断 有朋自远方来:“朋”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意:朋友 编辑本段作者-孔子 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家 世 】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侯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侯,“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 【 生 平 】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侯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290 评论

行者孙llllll

南方的夜全文发声朗读节奏要有感情的朗读。

148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