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4

纽约纽约k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青年杂志创立时间是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cp1211小窝

已采纳
1923年10月20日,几个年轻人聚集在上海南市一条小里弄的一幢老房子里,一本薄薄的小杂志在他们手里散发出油墨的清香。在这几个激动的年轻人中,就有在中国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恽代英,那一年他28岁,已是老资格的社会活动家。作为主编,恽代英手里拿着的是一本刚刚创刊的《中国青年》。这是直至今天已出版了一千多期的《中国青年》的源头。 《中国青年》一开始就有它的红色背景,作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机关刊物,它的战斗色彩几乎是一种天然。它最强烈的鼓动是对祖国的拯救,因此它对自己使命的阐述格外明确而主动:“救中国是一般青年的使命。我们要为这些青年扫除一切陈腐邪恶的空气,指点他们最经济最有效力的途径。”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对另一位传奇英雄萧楚女的怀念中找到佐证。萧楚女与他的朋友恽代英曾一同在《中国青年》最初的日子里共同战斗,成为辉映在《中国青年》上的灿烂双星。他文如刀剑,为《中国青年》这本杂志留下了鲜明的印痕。“不要装聋,不要躲闪。”“硬刀硬枪,摆事实,讲道理,才是角色。”“进攻,进攻,不断进攻!”萧楚女的激烈壮怀,可以说正是《中国青年》的真实色彩。 《中国青年》创刊时期对革命的号召源自这些革命者的本能,《中国青年》的工作人员没有一个职业编辑,他们的身份其实都是职业的革命家,而且异常年轻。在《中国青年》早期的创办者中,林育南、邓中夏、李求实及张太雷,也都早已是“身经百战”的青年英杰,他们在进入《中国青年》之后,他们同样注定一般走上了一条牺牲之路。萧楚女在病中被敌人拖赴刑场时才34岁,林育南、李求实等二十几个青年一同在上海龙华被敌人集体屠杀。鲁迅在龙华惨案发生后,写下了那篇著名的文章《为了忘却的纪念》。看一看这些抛头洒血的青年志士,发刊于大革命时期的《中国青年》是何等风骨,根本不需要更多的文字来说明。 《中国青年》发起于革命初期,随着革命浪潮的起伏时而公开发行,时而秘密传递。从1923年10月到1927年10月,四年中,《中国青年》共出刊170期。它以惊世骇俗好战斗的激情度过了四年的创业历程,真可谓极一时之盛。随着形势的日益严峻,《中国青年》终于沉寂。它起于黑暗,沉静于黑暗,但它在黑暗中留下了一道电光,这便是一颗终要燃烧起来的种子
281 评论

小七-279928530

信风文学社经历了八年的风风雨雨,现已成长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社团。下设四个部门:编辑部、创作部、秘书部、宣传部。信风文学社有《信风》纸质杂志和《信风》电子杂志。《信风》电子杂志是信风文学网唯一发行刊载的电子刊物,读者由全国教师群体、全国青年读者、新浪网用户、豆瓣网用户、信风文学网用户等组成。《信风》纸质杂志和电子杂志的策划,采稿,组稿,制作均由文学社独立完成。《信风》电子杂志创刊于2009年3月,是学生自编自创的文学刊物,是展示青年学子文学才华的园地,电子期刊为每月一刊,出版时间为当月15号。《信风》电子杂志设有以下几个栏目:A:教改前沿B:原创天地C:特别策划D:校园人物E:社团秀场 《信风校园报》以“文学涵养精神,青春书写人生”为办报理念,立足信大校园,面向社会青年,重点关注青年一代,尤其80后、90后的校园群体,为他们构筑多彩的文学空间,营造良好的精神栖息之地。《信风校园报》 立足于当代学生生活和情感,优化和提升其综合素质,关注其精神和思想成长,引领学生的主流价值发展方向。彰显“90后”的新锐个性,力争涵盖成长、励志、体验、梦想、时尚、情感、视野、阅读、心灵关怀、个性生活等诸多元素。希望《信风校园报》,能够成为青年尤其是校园同仁的良师益友,品读文学,让精神得到陶冶,感受文字,让心灵得到洗礼。把青春书写青春诠释的更好,把中国的优秀文学根植下去。弘扬传统文化,引领创新思维。请坚信,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会坚持,挥洒青春,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争创一流,是我们坚持的不懈追求。报刊以“青春、文学、校园、思创”为主旨立意,各版内容须迎合以上主旨。

127 评论

我还是杰

中国青年于1923年创刊于上海,是大革命时期最出色的报刊之一。恽代英任主编,是先驱以后的另一份团中央机关刊物。版式,32开本,周刊,设有社评,时事述评,寸铁,青年界消息,漫画插图等栏。内容,①是指导青年正确的工作学习生活,引导他们走上革命的道路。②是评述时事政治,引导青年正确的看待国内外时事,提高觉悟。③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与反动的,错误的思想做斗争。关爱青年的工作学习生活,对时事进行评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青年十分重视编者和读者的关系,发行量大,在青年中广为流传。恽代英,萧楚女,李求实先后任主编。

90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