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8

Annaso安娜
首页 > 论文问答 > 社会科学研究期刊点评意见汇总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翻滚的小鱼人

已采纳
这东西自己弄吧 研究研究
80 评论

叶子晓桐

研究宋代社会经济的一部力作_评_两宋城乡商品货币经济考略_pdf点击进入下载页面-0139-4ef8-a406-4624502aa0c4研究宋代社会经济的一部力作——评《两宋城乡商品货币经济考略》【作者中文名】林道君;【文献出处】中国史研究动态,,编辑部邮箱1999年04期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摘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郭正忠所著的《两宋城乡商品货币经济考略》一书,已由经济管理出版社正式出版。正如书前“学术委员会评审意见”及另两位宋元史“专家推荐意见”所说:这部专著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结晶,是一部学术水平较高的研究我国宋代社会经济【DOI】cnki:ISSN:1002-1999-04-004

252 评论

zhenghan116

关于做好社会科学研究的几点体会 方 真一、关于选题1. 选题意义选题是一切社科研究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其之所以重要,主要有以下原因:1)从读者(包括编辑、评委)的角度来看,第一件事就是审题,看题目有没有引力,题目没有吸引力的很难进入其关注的视野。2)有好的选题才能写出新义,老生常谈的问题要想写出新义很不容易。所谓新义主要体现在观点新、材料新和论证新。2. 选题的要求选题总的来说有四个要求:1)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就会注意观察,看材料时就会高度集中注意,想得也会更深入。没有兴趣的问题,研究起来投入的程度必然有限,不会时刻放在心上,也就难有较深的体会。所以,要想真正有点心得,最好是选择有兴趣的问题。2)选题要重视积累有很多好问题值得研究,但能否研究好,要看自己的积累或是否有较多的关注。有些人写文章出于应付,什么问题都写,或者为了完成某项任务,导致问题自主选择的机会较少。这些都脱离了以前研究的积累或缺乏长期的关注,此前在认识和想法不能成为当前研究问题的基础;而且,这样的研究也不能成为未来继续研究的基础。不重视知识和观点的积累去选题,常会犯流寇主义错误。3)选择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学生创新课题,在基础研究方面很难实现突破,因为缺乏基础研究的积累,在自然科学方面是如此,在社会科学方面更是如此。最好是选择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今年国家创新大赛社科项目获奖情况来看,这种情况很明显:获奖共28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12项。大致分类一下,主要有四大类:一是社会公益事业和公共建设问题(10),二是低碳类(7),三是弱势群体和文化类(各4)。其中一个项目是关于三峡大坝移民状况调查,很受关注。这些热点问题有的很宏观,如如何应对金融危机问题、如何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问题、群体性事件问题等,这些问题难以驾驭,涉及的知识背景复杂,不合适作为中学生创新的选题。这些年有部分选题具有一定这样宏观的特点,但结果多是较空泛。要选择热点问题中的某一个切入点,以小见大,就有可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如农民工问题,很大,但涉及很多具体问题,每一个具体问题都是一个很好的选题,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各种权益保障问题,我们可以去对其基本状况进行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对比政府解决有关问题的成效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还比如市场的物价问题,物价的过快上涨对群众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不同的人群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等等。4)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有的问题太小,发生作用的影响小,也很难扩散,关心的人太少,其意义不大。比如,有些涉及地方文化的研究课题,可能看起来问题不大,便研究的结论应当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否则,相对而言意义就不那么大,评委关注的程度就比较小。二、资料的搜集和使用 首先要通过各种方式获得较为全面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完整地掌握有关问题的研究动态,了解研究进展。其中相关问题的观点综述非常重要,它能提供基本的科研动态,避免重复思考与研究。但现在信息量过大,选取资料非常重要。必须在大量的资料当中,选取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内容,再进行精读、细读,写心得体会。有时,一天可能只看一篇文章,得到很多想法,这比一天看20篇文章可能更有意义,因为这样可以将这篇文章的每个观点都搞清楚了,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确实思考了不少问题,必然会有所收获。以学习的眼光同时也要以审视和挑剔的眼光看待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看已经出版或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目的是要形成自已的观点,从别人那里得到启发,同时少走弯路,并不是要跟着他走。否则自己的研究成果就没有创新,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看别人的研究成果,要边看边想,好的观点我们吸收和借鉴,而对有些观点要打一些问号,要从一些别人认为是常识性的东西中看出不同的东西(如“人到无求品自高”、精神痛苦当成没有生过某事等),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并提出自已的想法和理由。 使用他人研究成果须注意两点:一是直接引用,须标明出处;二是批评他人观点须准确、严谨,不能无的放矢,或缺乏充分理由妄加否定。三、重视写作规范所有的研究工作,都必须坚持研究的规范性。可能大家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规范是不一样的,有些对规范的要求可能还会有冲突。但一些基本的规范还是一致的,是所有研究都必须遵守的,如对理论动态的阐述,要点的标识,引文、注解的格式等等。不过,从决策咨询报告的角度来说,其要点、层次的标识就如学术刊物不同,有自已的特点和要求。所以,我们必须熟悉和了解学术规范和公决策建议的不同要求,否则就有些不对路。所以,建议多看看相关研究报告,如政府工作报告、国家行政学院的决策咨询研究报告或相应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等,可以适当地了解有关问题研究的思路和格式。四、研究报告写作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1.重视研究现状综述的写作对各种研究来说,对研究现状的阐述都是重要环节。对研究现状的阐述,要通过一定的逻辑或分类方法,将相关研究动态阐述清楚;对决策研究来说,要将当前某个或某方面的问题的现实状况阐述清楚。研究动态的综述,建议采用两种方式来写:一是分观点来写,将有关问题研究的已有成果从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并点出主要代表人物和文献;一是从历史发展过程来写,将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从初步研究后来的进展,阐述每个阶段研究的主要特点、标志性的观点等。在阐述清楚研究动态之后,要对它进行评价,分析相关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还要分析存在的问题,从存在的问题出发,选择研究问题的切入点或突破口,才能提出有价值、有见解的思路和观点。2.突出重点一般来说,申请表里要求突出几个问题,如整体结构和思路、重点问题、创新点、研究方法等。这里要注意的是,最重要的是要突出创新点,对创新点要认真提炼,使人有一种眼睛一亮的感觉。3. 逻辑清楚,一目了然整个研究报告要做到看起来不繁琐、不零乱,简洁、明快,没有多余的话,不需要专家自己从中去寻找重点和创新点。6.前期成果填写要真实、准确、规范。7.重视研究报告初稿完成后的讨论与修改论证与修改:研究报告初稿完成后,必须进行论证和修改。可以先进行课题组成员内部讨论、论证,再请有关外专家提出问题,但具体的修改意见和方案最好是课题组自己去思考。五、关于对策研究要注意的问题(一)决策咨询研究的类型1.规划。规划研究的重点,是对地区可某一领域未来发展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重点方向、实施措施和方法等进行系统研究(包括比较研究)。规划研究要有与规划相应实施措施,措施要有针对性、有效性。2.建议。主要是对某方面的工作提出对策性建议。其重点不求面面具到,但要具有建设性:前瞻性、可行性、有效性。(二)基础研究与决策研究的差别从选题方面来看:基础研究,更多是学术研究的问题,所以选题本身要有学术特点,不能过于现实化。这类选题,一般都偏重于选择较小的问题,问题太大难以深入。而决策研究课题,则需要从现实社会实践中寻找对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有前瞻性,不大可能研究几千年前的问题。从结构方面来看:学术研究通常要有一段相关问题的学术动态方面的概括和分析评价,寻找出尚未解决的或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说明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作用。而决策研究则不需要这些,重点在于阐述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症结是什么,需要如何解决,解决方案或思路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如何,具备哪些解决的条件等。所以学术研究更重视理论和逻辑分析,而决策研究更重视现实性和可行性,不需要太多地讲为什么,也不需要讲其重要性如何。2.对现实情况掌握的程度;;3.是否具有前瞻性;;4.可行性如何;;5.作用面是否广泛;;6.是否会产生负面的影响;7.是否精练;(四)对策研究常出现的问题;1.标题没有吸引力;2.不是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浓缩而成,内涵贫乏;3.逻辑关联性不强,易导致混乱;4.大而空,缺乏操作性;5.离热点问题太远,不受关注;6.顾此失彼;7.问题太小,关注度低;8.简单比较2.对现实情况掌握的程度;3.是否具有前瞻性;4.可行性如何;5.作用面是否广泛;6.是否会产生负面的影响7.是否精练。是否做到篇幅适中、要点明确、一目了然。(四)对策研究常出现的问题1.标题没有吸引力。有时问题很好,但标题不醒目,别人没有兴趣看。2.不是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浓缩而成,内涵贫乏。需要进一步了解时,难有更加丰富的内容,不能进行持续的研究。3.逻辑关联性不强,易导致混乱。4.大而空,缺乏操作性。5.离热点问题太远,不受关注。6.顾此失彼。解决了一个问题,又会导致另一个问题,也就是负作用问题。7.问题太小,关注度低。8.简单比较,不具备特殊性。9.老生常谈,不具新颖性。六、指导学生研究技术方面的建议1. 真正起指导作用研究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及掌握研究的方法。对创新研究的具体要求在前期要明确,而在指导研究的程中,重点应是方向和方法两个方面,而不能事无巨细都要管,否则就近似于代办,失去指导课题研究的初衷和目的。2. 对学生的研究过程进行跟踪参加大赛,要获得好的成绩,这是正常的,否则没有激励作用。但因此而出现背离目标的现象,也是常有的事。所以指导教师要避免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借助他人之手或主要借助他人之手完成研究或修改任务,否则就失去了参加创新大赛的意义。3. 重视提示学生完善、修改课题研究成果的方法这方面,我主张坚持三个“理念”:1)坚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理念。不能首先将存在的问题直接告诉学生,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再进行思考,先由学生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2)坚持“文章是改出来的”的理念。修改过程就是一个进一步思考和的过程,研究报告的修改要反复进行,要树立修改与研究同等重要的意识,克服重研究过程轻修改过程的倾向。这一点往往被忽视,但却十分重要。3)坚持“点燃火焰,摒弃灌输”的理念。要设法点燃学生的兴趣和激情,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要激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和思考能力,不要受已经形成的成果的框框和思路、结构的束缚,也不能将老师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否则修改过程就不是一个创新过程,修改的质量也就非常有限。从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来看:学术研究更多地查阅他人的研究成果,从其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来选择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而决策研究在了解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多地要求进行调研,包括实地考察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得出自己的结论,提出自己的建议。

267 评论

颖的时光

【摘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其成果评价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分为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本文比较详尽地列举了上述研究方法的内容以及优缺点,力图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成果评价 评价方法  一、引言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是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发布,标志着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高度重视。因此,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相应的也对科研成果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研成果的评价方法大  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定性评价方法,一类是定量评价方法。  二、定性评价方法  哲学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诸多特点使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比较复杂和相对困难,就学科性质来说,最传统的定性评价方法比较适合哲学社会科学。  1、专家评价方法。专家评价法是“一种由科学共同体来做出有关科学真理性评价的制度”。其实质就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学术领域,组织该学术领域学者与该学术领域相关的专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涉及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活动。  (1)专家评价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的应用。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专家评价方法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主体地位。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行同行专家评审制,设立评审专家库,按学科划分为学科评审组,届时抽取一定量的成员参加会议评审,对同行评议专家实施信誉制管理。  (2)专家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传统的专家评价方法有其独特的众多优点:首先,同一学术领域的专家比较了解自身学科的研究现状,能够客观地评价出成果的创新之处;其次,对于无相关文献可供参考的评价对象,可以充分发挥同领域专家的经验智慧开展评价工作,减少或避免了因资料缺乏而带来的局限性、片面性;最后,当评价指标难以量化时,专家评价就显示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  但不可否认专家评价法也存在着自身局限性:首先,马太效应不可避免,专家的名望在增加参与专家评议的机会的同时,也引发由机会不均匀带来的评审不公;其次,专家评价法存在着严重的主观性,当研究成果与个人因素相冲突时就会出现较严重的观念偏差,带来评价结果不客观性;最后,专家评价的最终结果有较大分歧时一般是采用学术民主的方式,原则上是少数服从多数,而这与具有创新性的科学活动的特点是不相符的。  2、公众评价方法。公众评价方法是对专家评价方法的补充,其自身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1)公众评价方法的内容。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公众评价将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果评价的一种必然趋势。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方法,由评审组织部门建立相关评价网站,对参评成果建立网上公众评价,或者设计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信息采集,然后将其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以作为定性分析的补充,同时用来弥补专家评价法的不足之处。  (2)公众评价的必要性。学术研究成果大多以学术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学术论文是否具有创新性、价值性,读者是最有发言权的。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并不是为了评价而发表的,是为了得到社会的承认,从而实现其社会价值。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中增加公众评价的内容,可以促进学者们在理论研究上下狠功  夫,从而提升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三、定量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的出现是为了避免定性评价法的主观性而产生的,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客观性。  1、引文分析法。引文分析法是利用各种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概括、抽象、归纳等的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分析对象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信息计量的研究方法。目前引文分析法广泛运用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以其客观性著称。  (1)引文分析法的分析指标。一般来说,对科学期刊进行分析时常用的分析指标有五种:自引率、被自引率、影响因子、引证率与即时指标。在对专业和学科结构进行研究时,除用引证率外,还可用引文耦合和同被引等分析指标。  (2)引文分析法的局限性。尽管引文分析法具有客观性强且易量化的优点,但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第一,引文数量随机性导致平等“量”化困难。在实际的论文撰写时,作者所列出的引文在数量上是完全随机的,没有任何比例或限制。另外,引文数量会受其它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外语水平、引文来源等等。第二,受时空的限制新发表的论文的被引率较低,刊物的发行范围也对被引率有较大影响。还有一些观点有明显错误的论文,被他人作为批评的对象而列入参考文献之中,这样的被引用也将影响引文分析数据的准确性。第三,参考文献不够规范,引文著录不规范会对引文分析产生不良的影响。  尽管引文分析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毕竟是客观而科学的国际通用的文献计量评价方法,其客观反馈性和定量分析弥补了人为定性评价的缺陷,成为众多评价研究成果的多种方法中极为重要的评价方法。  2、文摘法。文摘法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专家评价法,也被认为是“优选”。在理论上,文摘被认为可以作为“一种对论文的科学水平进行间接评价的手段”,文摘法在期刊评价中被广泛运用和认可,使得很多学术期刊不得不采取迎合文摘刊物的“文摘战略”。作为评价工具,文摘法的操作性很强,同时权威文摘刊物的评价效力也是为学术界所广泛认可的。  (1)文摘法所采用的主要摘录方式。文摘标识是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著名的、带有权威性的转录刊物、文摘或者题录刊物收录情况作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价值和质量的重要标识。一般摘录的方式有全文转载、全文摘载、内容摘要和文献题录四种。  全文转载就是从众多哲学社会科学论文中挑选出一些质量高、学术价值大的重点论文,原文不作任何改动,集结成册出版发行,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复印报刊资料》和《中国跨世纪战略文献》等。全文摘载与全文转载性质差不多,在不改变原文的结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压缩后出版发行,如《新华文摘》和《中国经济文库》等。内容摘要即是提炼出文章包含的一些新观点、新理论或者新方法,汇集出版发行。在我国,刊登这类专业性文摘的刊物较多,收入《新华文摘》“论点摘编”中的文献就属于这种。题录就是对论文的外部特征进行描述和揭示,然后汇集出版,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复印报刊资料》中所附的文献题录。  (2)文摘法的局限性。文摘法是以通过专家推荐为基础的方法,因此难免会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一是文摘评价具有瞬时性,推荐与否必须在短时间内决定,一旦形成,无法更改替换,更无法查缺补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次性的评价,因此存在着很大的偶然性。二是有些潜在的新兴学科或者极其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在发表之初可能会乏人问津或知者甚少,进而失去被某些权威文摘期刊选中的机会。三是文摘对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的抵抗力不强。由于文摘的摘编者是固定的机构和人员,而文摘对某些单位、期刊和个人又十分重要,因此就不可避免得会出现“关系文摘”和“人情文摘”。在这种情况下,文摘机构和个人若不能超脱利益和关系的桎梏,就难以做到按质摘发。  3、指标计量评价法。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是多指标、多层次综合评估。从管理学的历史角度看,多指标代表着评估方法一种新发展,使评估结果更符合现实况。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一个个的层次,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决策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在应用多准则多指标对科研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时,层次分析法显示出比较明显的优越性。  (2)模糊综合评判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是利用模糊矩阵对科研成果进行专家评议,通过模糊矩阵复合运算,定量地描绘出科研成果优劣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指标以定性指标为主的评价系统,同时需要同行专家对每个评价指标的内涵有较高认同度。若评价系统是以定量指标居多时,用此方法就失去了其特有的优势。  (3)灰色关联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即“灰色关联度”,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对各子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概念,力图透过一定的方法,去寻求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因素)之间的数值关系。因此,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于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了量化的度量,因此,非常适合动态历程分析。而且这种方法对数据要求较低且计算量小,便于广泛应用。此分析方法目的在于揭示因素关系的强弱程度,其操作对象是因素的时间序列,最终的结果表现为以关联度对各比较序列排序,由各样本关联度排出优劣顺序。  四、结束语  对科研成果的评价有助于肯定科研人员的工作成果,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是科研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科研成果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学科的差异性,不能将自然科学领域内的评价办法生搬硬套到哲学社会科学中来,更要注重定性评价方法与定量评价方法相结合,各取所长,综合考量,这样才能获得公正客观的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 黄顺基、刘大椿:科学的哲学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2]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EB/OL〕.http://popss-/2002sj/htm,2002.  [3] 张慧颖、张卫滨、张颖春: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07(1).  [4] 刘建辉: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方法探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5] 邓毅: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改进成果评奖办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  [6] 胡明玲、王建涛:引文分析的局限性及其改进[J].图书馆,2000(6).  [7] 汪继南: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主要方法及其比较[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4).  [8] 谢维营:高师学报的“文摘战略”及其学术定位[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2(4).

273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