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6

半调子810
首页 > 论文问答 > 云南文艺评论杂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碗人间烟火

已采纳
——“陈勇先生是云南秀美的山水和醇厚的民情哺育成长的作曲家,他的音乐创作从未离开过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他的基本功扎实,音乐理论知识丰厚,有很好的旋律感,并掌握了较娴熟的多声写作技巧,同时又具有熟悉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突出长处,所以他的作品能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上海音乐学院陈铭志教授——“陈勇先生的音乐作品,形式与题材多种多样,既有大量的声乐作品,也有器乐作品以及舞剧、舞蹈音乐、电视剧音乐等等。风格别致,配器手法新颖,既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云南地方色彩,又有自己的特性。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不仅在传统作曲技法的掌握上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在作曲技法的民族化、现代化方面也做了许多成功的尝试,并取得了极佳的效果。这从其作品中所使用的调性思维、和声、复调及配器手法、结构逻辑等各个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山东艺术学院李贞华、王希彦教授——“《寻找太阳升起的地方》是近年来我国女高音独唱歌曲创作中难得的一首好歌……”中央音乐学院郭淑珍教授——“《和声学基础应用教程》一书言简意赅,非常实用。该教材从高师的教学入手,明确地体现了一种改革的精神,既对传统的欧洲古典功能和声进行了浅出的叙述,又对民族调式和声作了简单的介绍,尤其可贵的是结合和声学的教学,使学生不局限在习题的习作中,而很简捷地过渡到为歌曲编配伴奏,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作为高等师范和声教材是很值得推荐的。”山东艺术学院王兴青教授——“音乐把两个少数民族的生命图腾及作者自己对艺术的追求融为一体,旋律穿成一串把崇尚阳刚之气的彝族表现得更为粗犷、把崇尚阴柔之水的傣家人张扬得更为柔情的音乐项链。音乐超越了镜头和画面的表现力,它已不是单纯的注解和装帧,作曲家以他的艺术个性,对水与火的文化内涵作出的是破译和阐释......”《云南日报》评论员评论电视音乐片《水与火的民族》——“《月光恋》以彝族年轻人特有的生活情趣勾画出彝家山寨特有的月夜宁静、清淡和充满爱情甜蜜的情景,深藏心臆。歌词经作曲家谱曲后,景随情浓,夜随情发,应用了恬静的音乐语言,多变的节奏,加上巧妙的配器,更加烘托深化了这一意象,而使它变为神奇,感人至深,成为了一支不可多得的彝家山寨的‘小夜曲’,它清凌而健美,整个构思、语言和技法都作了大胆的创新,不停留在过去写情歌同出一辙的历史时段上,不加任何佐料,始终按照音形的走向去处理节奏,以节奏快与慢的组合而自然地走向高潮,整个曲体的布局不容任何杂质,而形成清一色的一脉相承,成为别拘一格的月夜清音。总之作曲家围绕通过‘月光恋’这一特定的情景,找到了很富个性的表达方式和贴切的语言色彩,是这支歌的成功所在。”《云南文艺评论》评论员——“一曲风格浓郁的创作歌曲《火把节的火把》突破性地荣获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大奖,它象一朵鲜艳的报春花,迎着新世纪的春风在我省音乐界最先怒放。这首歌之所以能金榜题名,它不是沿着过去走过的创作套路,重复已经用腻的通用老调,或者照搬一色ABC的常用技法,而是以一枝独秀一颗别开生面的匠心,使旋律的流程反映出思维新、技法新、声源新的招数,博得了一致的好评。作者之所以能将只局限于描绘节日火把的一个窄面,去引发照亮广阔的空间,征服了不为大众所关照的这一题材,站稳了脚跟并被全国歌手争相演唱,是十分不容易的事。作者对某一民族体材,以个性出共性做了深层次的探讨,而得出不愿去追求而要冲出‘像与不像’、‘承认不承认’等不可逾越的幡桅,围绕民族音乐的内核去展开升华,取其精华以求发展,以一滴水反映太阳的功力,让创作的新意与现代的发展意向接轨,找到了自己不同凡响的定位,把握住某种音调的底线延伸开去。在风格上既不丢失彝族本土的音乐特色,也不失掉彝族节日富有的韵味,以多变的演绎塑造出时代品格、调剂出新的色彩,使民族的个性更加突出和浓烈,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经过感情浓缩的语言而为我所有,别他所无,靠层层出新和整体的亮丽,来引发千人百众的共鸣,达到民族的承认和共识。”《云南文艺评论》评论员来源:《云艺院报》第98期
256 评论

玲珑金月

2002年撰写的《花灯放歌赞红梅——导演花灯剧〈江姐〉断想》登载入《中国戏剧》、《民族艺术研究》,并入编国家人事部《专家论文集》;荣获国际艺术研究协会世界华人交流协会暨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论文奖;同时,荣获全国理论成果评审委员会颁发的全国理论创新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2002年10月撰写的《传奇滇剧〈赵京娘与赵匡胤〉导演阐述》荣获文化部文化发展中心颁发的论文一等奖。2003年撰写的《导演心声》荣获《剧作家》杂志社第二届全国剧本、评论征文评委会颁发的论文一等奖。2002年撰写的《花灯放歌赞红梅——导演花灯剧〈江姐〉断想》登载入《中国戏剧》、云南《民族艺术研究》,并入编国家人事部《专家论文集》。2002年11月撰写的《传奇滇剧〈赵京娘与赵匡胤〉导演阐述》登载入《经济日报》出版社、《中国百年论著》。2003年《导演心迹》登载入《中国戏曲艺术》、《中国剧本大市场》。2005年3月撰写的花灯剧《古湄歌》导演阐述论文,发表在《中国戏剧》、《云南民族艺术研究》《春城艺术》刊物上。同年,该文章入编中国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编辑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精萃——优秀论文集》。2006年撰写《玉溪花灯断想》刊登于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花灯论文集》。2006年4月撰写文章《玉溪市花灯剧团春节下乡演出随想》,刊登于云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云南文艺阅评简报》,并同时发表在《云南戏剧家》第70期。2007年5月撰写文章《新农村建设与玉溪花灯随想》,登载入《中国戏剧》,并参加云南省全国新农村建设与地方剧种研讨会发言。2007年11月撰写文章《地方戏剧人才培养浅谈》,发表在《云南文艺评论》、《云南戏剧家》。

185 评论

大睿2010

诚信演讲比4赛演讲稿 我国流传着许多有关诚信的名言,如“人o无r信不s立,国无a信不m强。”“人c若无r信,不t知其可也j。”“言必信,行必果。”等等。的确,诚信是每个m人z安身立命的前提。生活在这个p世界上j,我们每天f都要与v不b同的人t打交道,如果失掉了w别人v对自己o最基本的信任,我们岂不n是会成为3人u人p避之l的独行者? 诚信是中0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数不l胜数的诚信的人s有如繁星,在历p史的长8河中3熠熠生辉。商鞅立木v取信,获得了r百姓信任,从8而推行了j新法;臾骈不i负信,赢得世人d尊敬;季札挂剑了m却徐国国君心4愿,被传为1千u古佳话。 时空变幻1,可诚信依然闪烁着诱人g的光芒。许多伟人r也g是诚信的坚守者和力s行者。宋庆龄任国家副主席的时候,有一g次许诺幼儿n园的孩子t们“六3一k”要去看望他们,但“六1一k”那天a天x气0突变,倾盆大w雨下j个d不u停,老师和孩子g们都以4为7她不o会去了s。可到了f约定的时间,宋庆龄熟悉的身影又r出现在他们的视野,孩子f们兴奋不w已v,也c感动的留下w了a眼泪,事后她说:“既然我说了q,就得守信。” 然而,在20世纪的今1天w,诚信这一m美德却被一w些人i逐步淡忘和遗失。 君不w见7,为8了z牟取暴利,商家们给猪肉注水1,用福尔马y林浸泡海鲜,君不w见1,屡见4不t鲜的假烟假酒,毒大h米,劣质奶粉,黑心6棉,摧残了i多少0鲜活的生命!面对那些层出不o穷的i,防不j胜防的术,以7假乱真的产品,在善良人a们无o奈与k无f助的背后,更可怕的,是整个d社会诚实守信的体系受到了v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 不k要漠然地说这些与v我无p关,与e同学约好时间却没有准时出现,在考场抄袭作弊,毕业后迟迟不p偿还助学贷款,这些难道不p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吗?我们还有什3么w资格说与u我无z关?也k许你还会说,这些只是微不r足道的小h事,到了y作大z事的时候,我自然会讲诚信。殊不t知,高尚的品德是靠平时一c点一h滴的积累修养而成,在小o事面前尚不q能以1诚信严格律己g,何谈大b事?一y种在小l事中0养成的惯性只会让我们在背离诚信的道路上i越走越远。 没有诚信的人v间,是一s个y苍凉而荒芜的世界。我们诚信待人a,付出的是真诚和信任,收获的是友v谊和尊重。这是一k份无k形的财富,这是一m笔沉甸甸的无z价之y宝。把诚信作为7根基,我们的生命之y厦会更稳固,携诚信上h路,我们的生命之o旅会更加多彩!诚信犹如一x潭清澈幽静的湖水0,宁静,淡泊,美丽,它以7自己u朴素而又i整洁的面容,向人y展示5自己k的美丽。可就是这样一z潭清澈幽静的湖水5,会让我们的人e生更加完美。 再次踏上p征程的时候,携诚信上n路吧,让我们这一s路始终与q诚信同行! fn

103 评论

奕彩彩绘

2002年撰写的《花灯放歌赞红梅——导演花灯剧〈江姐〉断想》登载入《中国戏剧》、《民族艺术研究》,并入编国家人事部《专家论文集》;荣获国际艺术研究协会世界华人交流协会暨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论文奖;同时,荣获全国理论成果评审委员会颁发的全国理论创新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2002年10月撰写的《传奇滇剧〈赵京娘与赵匡胤〉导演阐述》荣获文化部文化发展中心颁发的论文一等奖。2003年撰写的《导演心声》荣获《剧作家》杂志社第二届全国剧本、评论征文评委会颁发的论文一等奖。2002年撰写的《花灯放歌赞红梅——导演花灯剧〈江姐〉断想》登载入《中国戏剧》、云南《民族艺术研究》,并入编国家人事部《专家论文集》。2002年11月撰写的《传奇滇剧〈赵京娘与赵匡胤〉导演阐述》登载入《经济日报》出版社、《中国百年论著》。2003年《导演心迹》登载入《中国戏曲艺术》、《中国剧本大市场》。2005年3月撰写的花灯剧《古湄歌》导演阐述论文,发表在《中国戏剧》、《云南民族艺术研究》《春城艺术》刊物上。同年,该文章入编中国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编辑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精萃——优秀论文集》。2006年撰写《玉溪花灯断想》刊登于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花灯论文集》。2006年4月撰写文章《玉溪市花灯剧团春节下乡演出随想》,刊登于云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云南文艺阅评简报》,并同时发表在《云南戏剧家》第70期。2007年5月撰写文章《新农村建设与玉溪花灯随想》,登载入《中国戏剧》,并参加云南省全国新农村建设与地方剧种研讨会发言。2007年11月撰写文章《地方戏剧人才培养浅谈》,发表在《云南文艺评论》、《云南戏剧家》。

308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