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8

玉子狗尾草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关于载人航天的议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沐小宁橙紫儿

已采纳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远平坦的。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要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公馆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团结就是力量,是治国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试想,一个集体,如果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强大吗?不止这样,一些有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与人文并举。从小,这一句老话就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但是,真正落实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在学什么科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身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不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 艰苦的条件锤炼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之梦,不辞劳苦,日晒雨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巨大的牺牲。严酷的挑战铸就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好好学习。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点的挫折,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觉得世界上什么都不是好的。于是,就自寻短见,恨离人世。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们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这美丽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无可改变的事实。就像航天人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这个难关。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环境中、在艰苦中、在困难中成长,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靠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刻苦。读书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钻研,这才是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的表现。 团结奋斗培育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奉贤的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广大航天工作者不论前方后方,不计名利得失,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形成了强大合力。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大集体中,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保护集体,就应该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奉贤,团结一心,共创辉煌。“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进的力量。有了这股力量,可以排除万难,勇往向前,达到目标。大至世界全人类、国家,小至班集体、家庭,都要团结。有的同学不顾集体利益,一心只为自己。例如他在拌种来回走动,看见一张桌子跌在地上,他不但不把桌子弄好,而且还残忍地踢上一两脚,是桌子雪上加伤。又例如是拔河,内部不团结,那肯定是全军覆没。 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身为21世纪的接班人的我们,必须要学好科学,热爱科学,使用科学。科学与人文都需要我们同时高高地举起。一个规范的学生,更是祖国的需求,是未来成就大事的人。科学与人文并举,规范与个性共存更始一句警惕学生的话句。 (如果你觉得字数太多,可以适当的删改)
269 评论

奈奈小妖精

载人航天工程是指宇航员乘坐载人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飞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空间科学实验的重大战略工程之一,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筹划,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发射成功。中文名载人航天工程批准时间1992年9月21日计划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组成七大系统历程四次载人飞行20世纪60年代,中国提出开展载人航天工程。1966年,中国科学院和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八研究院分别提出载人航天的设想。1970年7月14日,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为“714”工程,飞船取名为“曙光”号。但由于当时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水平、工业制造及相关的工艺水平较低,再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冲击,5年后,“714”工程下马。1985年,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和航天工业部再次提出将载人航天作为中国航天发展方向的建议。1986年春,杨嘉墀、陈芳允、王大珩、王淦昌4位科学家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国外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后称为“863计划”)。航天技术是“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七大领域之一,主题项目是“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载人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1987年,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的组织下,组建了“863计划”航天技术专家委员会和主题项目专家组,对发展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总体方案和具体途径进行全面论证。1992年1月8日,中央专门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中国载人航天问题,决定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组织各方面专家,进一步对载人飞船工程研制问题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1992年9月21日,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号为921工程)。经过8年的技术和工程开发,“神舟”号飞船分别于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和2002年12月29日成功进行了4次无人试验发射,2003年10月15日成功实现了载人飞行。2005年10月12~17日,“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船实现“两人飞天”的载人航天飞行。2008年9月25日,成功发射“神舟”7号载人飞船,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任务。2011年11月1日,顺利发射“神舟”8号飞船,3日凌晨飞船与“天宫”1号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2012年6月16日,成功发射“神舟”9号飞船,圆满完成载人交会对接任务。2013年6月11日,成功发射“神舟”10号飞船,开创了中国载人航天应用性飞行的先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包括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航天测控与通信和着陆场七大系统。航天员系统负责航天员的选拔、训练,对航天员进行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研制航天员的个人装备和飞行过程中对航天员进行医学监督、数据传输的有关设备,对飞船的工程设计提出医学要求。还要负责航天员的环境控制,其环境控制生命保障分系统要给航天员创造一个适于生活、工作的大气环境。飞船应用系统,是一个小型空间实验室。系统在飞船内安装了许多科学实验仪器,进行对地观测和开展各种科学实验。研究成果将广泛用于医药发展、食品保健、防治疑难病症以及工业、农业等各行业之中。载人飞船系统共有13个分系统,分别为结构与机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热控制、制导导航与控制、推进、测控与通信、数据管理、电源、返回着陆、逃逸救生、仪表与照明、有效载荷和乘员分系统。飞船由推进舱、轨道舱、返回舱和附加段组成,其中轨道舱和返回舱均为密封结构,是航天员活动的地方。采用两对太阳电池翼构型和升力控制返回、圆顶降落伞回收方案。按照“神舟”号飞船的运行模式,飞船在太空自主飞行试验结束后,轨道舱留轨继续运行,返回舱则按预定轨道返回地面。运载火箭系统是飞船进入太空的运输工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使用的运载火箭为“长征”2F火箭。它是在“长征”2E捆绑式运载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不仅提高了可靠性,还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处理系统和逃逸救生系统。发射场系统负责飞船、火箭的测试及其发射、上升阶段的测控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由技术区、发射区、试验指挥区、首区测量区、试验协作区和航天员区6大区域组成,采用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运输及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模式。航天测控与通信系统是飞船升空后和地面唯一的联系途径,负责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后,从飞船发射、运行到最终返回的全程测量和遥控。中国航天测控与通信系统,包括3个指挥控制中心、4艘远洋测量船、5个固定测控站和4个活动测控站。着陆场系统负责搜救航天员、回收返回舱以及处置舱内的有效载荷。系统要在飞船返回的第一时间内找到并打开返回舱舱门,救助航天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包括内蒙古的主着陆场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内的副着陆场。如果主着陆场不具备气象条件,飞船可选择返回副着陆场。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使中国突破了飞船研制技术、高可靠性的运载火箭技术、轨道控制技术、回收技术等国际航天界公认的技术难题,具备了这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带动了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技术学科各方面的发展;形成了具有管理创新的航天型号项目管理模式和综合管理体系;培养和造就了航天科技骨干队伍,奠定了中国进军航天高尖端领域的人才基石;建设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空间试验室,提升了航天科研生产能力和水平;建立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航天工程标准和规范,为航天科技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经验。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体现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表明中国完全有能力独立自主地掌握尖端技术,攻克难题,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自主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提升了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为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际载人航天主要向建造大型国际空间站、实现天基航天、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载人火星登陆、太空旅游五个方向发展。中国在完成载人航天飞行后,进入载人航天第二步,即空间实验室工程,通过突破飞船在轨交会对接技术和航天员太空行走技术,掌握近地空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通过研制发射载人飞船和空间试验室,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航天员在空间居住、研究、试验等相关的技术,扩大空间应用的规模,同时探索和研究天基服务新途径;通过研制更经济、可靠的运输工具,研制和发射空间站,建立中国的近地轨道天基服务基础设施,将各种轨道的应用卫星与空间站进行集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益,为向深空探索奠定技术基础并提供运行平台。

171 评论

永远在路上ing

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我们党和人民创造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今天,载人航天精神又为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新的宝贵财富。这笔精神财富荣耀神州,弥足珍贵,是激励中国人民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 载人航天精神的思想内涵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意志和杰出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 不辞辛劳、艰苦创业———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戈壁、浩瀚海洋,洒下几代航天工作者辛勤的汗水,留下几代航天工作者奋斗的足迹。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梦想,栉风沐雨,不辞辛劳,克服了无数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以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创造了中华民族科技进步的奇迹。 一往无前、勇攀高峰———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广大航天人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不因遇到挫折而气馁,不因取得成功而懈怠,表现了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义无反顾的战斗精神。科研人员一次次向艰难险阻发起进攻,航天员一次次向生理和心理极限发起冲击,表现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自主创新、求真务实———特别能攻关的精神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进展,靠的正是自主创新的勇气、智慧和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在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艰苦创业、奋力攻关的基础上,始终坚持高起点发展,瞄准当今航天科技发展前沿,进行大量卓有成效的自主创新,突破和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重大进展。中国的载人航天走的是一条与世界上任何航天大国都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投入少、效益高的道路。速度与效益,需要极高标准的工作质量。“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分秒不差”……这些看似极端的口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航天人严谨求实的作风。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突破,靠的是社会主义大协作,靠的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作为一项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包括了飞船、火箭、测控通信等七大系统,涉及力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自动控制、微电子等众多领域。投入研制、试验和协调配合的单位多达3000多个。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又一次空前迸发。无论科研人员还是保障人员,无论火箭、飞船的研制者,还是发射场、着陆场的建设者,情系载人航天事业的千军万马用齿轮咬合般的协作精神,汇聚成了助推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 载人航天精神的时代价值 时代需要榜样,时代呼唤英雄。先进人物用自己的行动,引领时代的方向,他们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后来人,他们的事迹是一个时代为祖国乃至全人类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展现出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最强音。 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埋头苦干,艰苦创业。 今天,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有些人迷失了方向,在他们眼中,人生的目标就是金钱。而航天员们的成功,则从正面向社会昭示:人生价值的实现,靠的是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意志,离开正确的事业发展方向,单纯以金钱作为追求的目标,只会走入歧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艰苦奋斗,反腐倡廉,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需要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的载人航天精神。 大力弘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面对困难和挑战,不畏艰险,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当前的社会主义改革进入了一个攻坚阶段,我们将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此时更应该大力弘扬特别能战斗的载人航天精神,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懈登攀。 大力弘扬特别能攻关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上,刻苦钻研,严细慎实,不懈探索,勇于创新。 对于即将执行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中国来说,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而且为我们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重要经验,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启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先导,努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的方针,牢牢掌握尖端技术发展的主动权。 大力弘扬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团结一心,共创伟业。 团结就是力量,协作凝聚希望。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和军事水平的竞争,更是民族精神力量的竞争。我们应当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共同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勇于奉献、不怕牺牲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同样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保证。 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一代代航天人艰苦奋进的动人业绩和英雄精神,正成为我们民族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给我们民族带来的最大收获。

210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