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2

做老婆饼的人
首页 > 论文问答 > 民族教育论文800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草莓天天见

已采纳
现在的教育是悖逆天道、颠倒人伦,本末倒置、离经叛道、崇洋媚外、数典忘祖!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丢弃了。中国,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个丢弃民族文化的国家。四大文明古国,如今只剩下中国了,可短短的几十年,这个文明古国也将消失,这个有著五千年古老文明的民族,也将消失!短短两百年历史的西方的文化,西方的教育,西方的价值观,核心就是唯我;宣扬竞争,刺激欲望,鼓励消费,在全世界氾滥成灾,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已经危险到极点!伍拾亿年的地球资源,就在人类贪婪掠夺下,短短的几百年就要消失殆尽!而我们是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哪!现在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相信自己老祖宗五千年的智慧却崇拜西方两百年的糟粕,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传统思想和价值观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传统经典是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这些是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依据,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屡遭灾难而不会解体的凝聚力。如果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灭,我们将是民族罪人、历史罪人……大家拿着线装书不认得,对不起我们中国的列祖列宗,对不起世界人民,对不起人类。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德要道。以人为本,首要的任务是把人教育好。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把人教育好了,一切皆好,社会和谐,百事如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我们的老祖宗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五千多年来,中国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盛世,这些盛世的出现就是贯彻“教学为先”的结果。中国古圣先贤为什么如此重视人的德行教育呢?这是因为有没有德行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我们知道,人的需求有三个方面:第一,求食,以维持生命;第二,求偶,以延续生命;第三,求仁,以光大生命。求食、求偶,人与动物相同。求仁,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为人类所独有,动物是没有的。一个人如果迷恋于食色,不修持伦理道德,那就同动物一样了。人以德为本,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没有德行的人,虽然披着人皮,实际上不能算是人了。
263 评论

tuzhiluobo

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总主编:任继愈副主编:席泽宗、程千帆、戴 逸、吴文俊、柯 俊、傅熹年编 委:卞孝萱、任继愈、李明富、余瀛鳖、林仲湘、郁贤皓、马继兴、袁世硕、席泽宗、陈美东、黄永年、章培恒、张永言、张晋藩、葛剑雄、董治安、傅世垣、曾枣庄、庞 朴(已故)、赵振铎、刘家和、潘吉星、钱伯城、戴 逸、张海鹏、李根蟠、吴文俊、金正耀、戴念祖、柯 俊、金维诺、白化文、汪子春、周少川、孙培青、朱祖延、傅熹年、李 申、郭书春、熊月之、柴剑虹、吴子勇、宁 可、江晓原、王渝生、吴征镒、尹伟伦、魏明孔各典、分典名称及主编名单(共24个典、114个分典)哲学典(3119万字) 云南教育出版社主编:任继愈(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 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 常务副主编:李 申⑴儒家分典(1364万字) 主编:李 申⑵诸子百家分典(563万字) 主编:周 强⑶佛道诸教分典(1192万字) 主编:方广锠文学典(5400万字) 江苏凤凰出版社主编:程千帆(南京大学教授 中国著名古代文史学家 教育家)⑴先秦两汉文学分典(800万字) 主编:董治安⑵魏晋南北朝文学分典(500万字)主编:黄进德⑶隋唐五代文学分典(1000万字) 主编:卞孝萱⑷宋辽金元文学分典(1200万字) 主编:曾枣庄⑸明清文学分典(1200万字) 主编:吴志达⑹文学理论分典(500万字) 主编:张伯伟总目录(200万字)经济典(4500万字) 巴蜀书社主编:宁 可(首都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博士生导师 资深敦煌学家) 常务副主编:李华瑞⑴财政赋役分典(750万字) 主编:宁 可 陈明光⑵经济综合分典(650万字) 主编:闫守诚⑶货币金融分典(600万字) 主编:汪圣铎⑷商贸与城市分典(750万字) 主编:宁 欣⑸土地制度分典(450万字) 主编:郝春文⑹户口分典(600万字) 主编:姜锡东⑺经济思想分典(700万字) 主编:任世英 刘玉峰医药卫生典(5750万字) 巴蜀书社主编:傅世垣(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 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明富、余瀛鳌、赵立勋、曹洪欣⑴医学分典(2890万字) 主编:李明富、赵立勋 ⑵药学分典 (1900万字) 主编:郑金生⑶卫生学分典(960万字) 主编:陈廷贵、吕光荣法律典(4200万字) 西南师大出版社主编:张晋藩(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著名法学家)、马建石⑴法律理论分典(790万字) 主编:俞荣根⑵刑法分典(930万字) 主编:杨育棠、张大元⑶民法分典(300万字) 主编:孔庆明、杨永华⑷经济法分典(1070万字) 主编:王召棠、杨 堪⑸行政法分典(810万字) 主编:钱大群、汪汉卿巴蜀书社⑹诉讼法分典(300万字) 主编:朱 勇、郭成伟教育典(2400万字) 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编: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系主任 博士生导师)、李国均⑴教育思想分典(850万字) 主编:吴宣德⑵教育制度分典(1550万字) 主编:杜成宪历史典(5000万字) 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编:熊月之(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历史研究所所长)⑴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分典(600) 主编:瞿林东、龚书铎⑵历史纪事分典 (1290万字) 主编:钱 杭、芮传明⑶历史人物分典 (1290万字) 主编:虞万里、承 载⑷历史编年分典 (1820万字) 主编:许沛藻、俞 纲工业典(4000万字) 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编:魏明孔(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⑴综合分典(500万字) 主编:魏明孔 郭远英⑵矿业与冶炼分典(400万字) 主编:蔡 峰 赵连稳⑶制造业分典(500万字) 主编:汤开建 赵利峰⑷纺织与印染分典(450万字) 主编:卢华语⑸造纸与文具分典(400万字) 主编:胡小鹏⑹陶瓷分典(250万字) 主编:李绍强⑺建筑业分典(450万字) 主编:陈文源 林广志⑻近代工业分典(550万字) 主编:高超群⑼食品与酿造分典(500万字) 主编:刘建丽宗教典(3000万字) 河北人民出版社主编:任继愈(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 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 常务副主编:李 申⑴儒教分典(1156万字) 主编:李 申⑵佛教分典 (776万字) 主编:杜继文⑶道教分典 (700万字) 主编:王 卡⑷伊斯兰、基督教诸教分典 主编:秦惠彬(368万字)政治典(4200万字) 人民出版社主编:杨寄林(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⑴先秦分典(600万字) 主编:马 勇⑵秦汉分典(400万字) 主编:柏 桦⑶魏晋分典(400万字) 主编:朱汉民 龚抗云⑷随唐分典 (800万字) 主编:刘小萌⑸辽宋夏金分典(800万字) 主编:孟祥才⑹元明清分典(1000万字) 主编:王建朗语言文字典(2400万字) 湖北教育出版社主编:朱祖延(湖北大学教授 中文系主任 著名辞书学家 文献学家) 执行主编:宗福邦⑴音韵分典(800万字) 主编:宗福邦 骆瑞鹤⑵文字分典(800万字) 主编:舒 怀⑶训诂分典 (800万字) 主编:李思维历史地理典(3320万字) 西泠印社主编:葛剑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主任、教授)⑴总论分典(600万字) 主编:葛剑雄⑵历史人文地理分典(1200万字)主编:⑶历史自然地理分典(900万字) 主编:⑷域外历史地理分典(620万字) 主编:赵永复生物典(1600万字) 云南教育出版社主编:吴征镒(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⑴植物分典(800万字) 主编:彭 华⑵动物分典(800万字) 主编:王祖望民俗典(2100万字) 北京同心出版社主编:白化文(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 中国楹联学会顾问)⑴物质民俗分典(507万字) 主编:白化文⑵风俗民俗分典(500万字) 主编:吉发涵⑶区域民族民俗分典(500万字) 主编:史金波⑷口头民俗分典(503万字) 主编:王 娟农业典(4700万字) 河南大学出版社主编:穆祥桐、曹幸穗⑴水利分典(300万字) 主编:王思明⑵园艺作物分典(500万字) 主编:倪根金⑶综合分典(600万字) 主编:待定⑷粮食作物分典(400万字) 主编:惠富平⑸农具分典(350万字) 主编:胡泽学⑹蚕桑分典(350万字) 主编:黄世瑞⑺畜牧兽医分典(400万字) 主编:张法瑞⑻渔业水产分典(400万字) 主编:曹幸穗⑼农业灾害分典(500万字) 主编:卜凤贤⑽农学农书分典(400万字) 主编:彭世奖⑾经济作物分典(400万字 主编:樊志民数学典(1100万字) 山东教育出版社主编:郭书春(全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⑴中国传统数学分典(300万字) 主编:郭书春⑵数学概论分典(300万字) 主编:冯立升⑶中西数学会通分典(250万字) 主编:李兆华⑷数学家与著作分典(250万字) 主编:郭世荣物理化学典(1400万字) 山东教育出版社主编:金正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史与科技考古教授、博士生导师)⑴综论分典(250万字) 主编:史玉民⑵物理学分典(300万字) 主编:胡化凯⑶化学分典(300万字) 主编:金正耀⑷中西会通分典(300万字) 主编:金正耀⑸人物与典籍分典(250万字) 主编:容志毅天文典(1050万字) 重庆出版社主编: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⑴天文分典(600万字) 主编:钮卫星⑵历法分典(220万字) 主编:董煜宇⑶仪器仪表分典(230万字) 主编:江晓原地学典(1050万字) 重庆出版社主编:郑国光⑴海洋分典(200万字) 主编:曲金良⑵地质分典(200万字) 主编:陈宝国⑶气象分典(250万字) 主编:郑国光⑷测绘分典(200万字) 主编:吕兴焕⑸自然地理分典(200万字) 主编:林业典(1500万字) 江苏凤凰出版社主编:尹伟伦(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 生物学 森林培育学家)⑴森林利用分典(200万字) 主编:樊宝敏⑵森林培育与管理分典(250万字)主编:熊大桐⑶林业资源分典(350万字) 主编:李 莉⑷园林及风景名胜分典(300万字)主编:阎景娟⑸林业思想文化教育分典(300) 主编:罗美云交通运输典(1000万字) 上海交大出版社主编:葛剑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主任、教授)⑴交通运输总论分典(400万字) 主编:葛剑雄⑵国内交通运输分典(300万字) 主编:⑶中外交通运输分典(300万字) 主编:文献目录典(3500万字) 广西师大出版社主编:周少川(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⑴文献学分典(1500万字) 主编:杨燕起⑵古籍目录分典(2000万字) 主编:杨寄林军事典(4000万字) 辽宁大学出版社主编:刘继贤()⑴军事理论分典(800万字) 主编:刘庆⑵军事制度分典(800万字) 主编:齐三平⑶军事技术分典(600万字) 主编:钟少异⑷战争战例分典(600万字) 主编:郭得河⑸军事人物分典(600万字) 主编:蒋乾麟⑹军事地理分典(600万字) 主编:任力艺术典(2500万字) 岳麓书社主编:金维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主任、教授 博士生导师)⑴绘画分典(400万字) 主编:金维诺⑵陶瓷艺术分典(300万字) 主编:陈雨前⑶工艺美术分典(350万字) 主编:李 松⑷书法分典(350万字) 主编:薛永年⑸服饰纹样分典(400万字) 主编:李之檀⑹戏曲文艺分典(350万字) 主编:李修生⑺音乐分典(350万字) 主编:秦 序

125 评论

sweetmiriam

摘要 中国的教育现状,有一个很令人费解的现象:几乎全社会的人都知道现行的教育制度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但人们还是义无反顾的服从于他,就像明知前面有一个坑,但还是心甘情愿的往里跳。人们明明知道考上大学,并不意味着就业。然而在残酷的“唯学历论”面前,人们又不得不涌向大学,被那一纸文凭绑架着匍匐前进。中国人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在考试问题上如此清醒而无奈地纠结着,毫无反抗地行走于生活的悖论中。关键词高考、大学、教育、反思正文 二十一世纪悄然翻开行的篇章,中国将如何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党高瞻远瞩地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早在1977年9月,邓小平刚刚复出就深谋远虑地把教育问题突出地提到全国全党人民面前,语重心长地说:“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1 到1985年5月,又提出:“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21世纪大业的生力军”。2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政治,明天的经济。可以这么说,教育乃立国之本。因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投入到国民建设的各行各业中去,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在21世纪这个号称信息,知识的时代,不重视教育民族只能等待的淘汰的命运。然而今天的中国,高考已经俨然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仪式,每年的高考新闻总是饶有趣味地制造着新的舆论场。家长孔庙烧香祈求孩子高分,高三女生喊楼“邀睡”减压,衡水二中“高考誓师大会”激情上演,为让迟到女儿进场考试母亲甘愿下跪……在现实环境下,这些新闻迫使人们去反思些什么,但似乎又有其合理的一部分,因为高考为大,一切逻辑为高考让路。”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3 “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不仅要抓,并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4 通过高考改变命运,这依然是绝大多数中国孩子的必经之路。高考创设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特殊情景,因为那里安放着难以抹去的故事和细节,而且浓缩了“中国式奋斗”的全部精髓和灵魂。  十年磨一剑,只为在这个六月“一考定乾坤”。在由“竞争”二字所诠释的逻辑体系中,高考是举起生命重托的最佳路径,“黑色六月”成为一种恒定而牢固的社会现象。竞争,不单单是高三学生的血酬定律,更是被早早地推向了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由高考卷起的这场竞争注定是深远的,是彻底的,是社会性的。它悄无声息地接管了应试教育的全部逻辑,所有关于素质教育的美丽愿景被狠狠地打入冷宫,动弹不得。  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在中国文化那里,从科举开始,读书更像是一场精心布局的政治安排,而考试是一个人改变命运必须经历的一种仪式性的“程序”。“官本位”、“知识贵族”、“学而优则仕”隐隐地揭示了知识与政治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文化心理一直延续至今,高考被有意无意地赋予了类似的社会功能。从1999年开始,扩招政策圆了更多学生的大学梦,然而在教育振兴、拉动内需、维护稳定、阶层流动等话语编织的复杂逻辑中,大学生面临着极大的就业压力。残酷的现实击溃了人们对高考的美丽想象,以致无法接受“北大毕业生卖猪肉”这样的事实,知识与命运被迫脱离了对方的解释逻辑。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以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5曾经饱含希望的汗水,偏偏埋葬了世人的期许和信心。如果说“高考之门”还相对公平的话,“社会阶层世袭制”、“寒门难出贵子”、“父辈就业时代”等现象则剑指“工作之门”的是是非非。  高考,这个曾经承载着教育良心的选拔方式,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一个极为纠结的符号表象,最终失去了它原本强大的象征交换功能。在为人诟病的“工作之门”面前,扩招某种程度上给了富裕家庭的孩子更多的工作机会。他们轻松地越过高考,而后凭借发达的人脉关系挤占了原本属于优秀孩子的工作岗位。“高考之门”这道关卡在托起“中国式奋斗”的集体期许下步履蹒跚。在极具幻灭感的“工作之门”面前,“高考之门”并没有被历史性地架空,这条路上依旧“人满为患”。这不能不提到我们时代普遍浮躁的“唯学历论”用人机制。如今,保姆、服务员等工作几乎清一色地转向大学生学历。当“人才贬值”成为事实,学历将能力逼向了死角,这进一步激活了大学文凭的“市场需求”。其结果是,有些民办大学、独立院校堂而皇之地兜售文凭,艺术类招生更是遍地开花,艺术热仅仅因为艺术专业“好考”。诸如此类的“泡沫教育”已经泛滥成灾,间接地稀释了大学文凭的“含金量”。 “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或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6 我现在就在大学中学习,说实话,当我亲身经历了大学之后,这与我心目中的那座圣洁的象牙塔真的相差很远。我仅仅是一个学生我没有资格对中国的大学教育数三道四。在这里我就引用耶鲁大学前校长小贝诺•施密德特的几句话来谈谈中国的大学教育吧:他们以为社会对出类拔萃的要求只是多:课程多,老师多,学生多,校舍多。他们的学者退休的意义就是告别糊口的讲台,极少数人对自己的专业还有兴趣,除非有利可图。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事业。他们计划术,更是把教研者当鞋匠。难怪他们喜欢自诩为园丁。我们尊重名副其实的园丁,却鄙视一个没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教师。很多人还以为自己真的在搞教育,他们参加一些我们会议,我们基本是出于礼貌,他们不获礼遇。 这位校长对中国大学教育的评论还有很多。当然这只是一些个人的观点,但也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为什么中国可以在那些国际奥数等比赛中获得一次次金牌,而十几亿的中国人却很少有人获得诺贝尔奖这个学术上的最高荣誉呢?难道这就是中国教育? 另外中国的教育现状不仅仅存在这些问题,还有一些问题也是很值得人们去反思的。英语强制化的学习,小学时期创造思维的扼杀等。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学着所谓国际化的语言,却被韩国申请了中国的文化遗产,这也就是所谓的崇洋媚外吧。当然,中国的教育问题,不止这些,但以我的水平只能想到这些了。  也许有人会反驳难道高考真的就一无是处吗?否则为何国家还要持续三十多年实行高考制度呢?我想高考还是有一些优点的: 首先,方便统一实施考试,招生,录取。管理教育的人省事,学校省事,大学也省事。至少大学不用费尽心思的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选拔学生,全国都采用统一的标准,不管跟国外比怎么样,在国内大家都是一样的。 另外,高考还有一个优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平。可以说公平是很难做到的,几乎时间的一切纷争都源于不公平。而高考却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公平。不管那些作弊和暗箱操作,至少大家的起点一样,时间一样,机会平等。我想这一点也是高考能够实行至今的最主要的原因吧。 高考纵然有许多弊端,但在新的选拔制度出现之前,它恐怕还会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存在很长的时间。因为就目前中国的基本国情来看,它真的比其他的制度要合适。

274 评论

相关问答

  • 民族教育论文800字

    摘要 中国的教育现状,有一个很令人费解的现象:几乎全社会的人都知道现行的教育制度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但人们还是义无反顾的服从于他,就像明知前面有一个坑,但还

    Summer若然霜寒 2人参与回答 2024-03-28
  • 民族理论论文800字

    · 题名(Title,Topic)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

    hellosnow. 1人参与回答 2024-03-27
  • 民族文化议论文800字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文化是什么?用辞海上的话说,文化是社会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用余秋雨的话说,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

    大饼茄夹 4人参与回答 2024-03-28
  • 民族教育论文1500字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是共青团长期坚持

    热爱每一刻 2人参与回答 2024-03-26
  • 关于民族的论文800字

    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朝闻道,夕死可矣”,揭示的是气节的源泉;“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归纳的是气节的拓展;“英雄生死路,却是壮游时”,抽象的是

    中暑山庄产橘子 2人参与回答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