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0

提琴小13
首页 > 论文问答 > 近代中国刊物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的菇凉

已采纳
1858年在香港创办了《中外新报》,这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伍廷芳曾经参加过它的编辑工作。这以后,陆续创办的有《羊城采新实录》(1872,广州)、《昭文新报》(1873,汉口)、《循环日报》(1874,香港)、《汇报》(1874,上海)、《述报》(1884,广州)等。以《循环日报》、《汇报》、《述报》这三家最有影响~
149 评论

baibailittlelove

受到苦冰兄的启发。将中华文史网中的《近代史研究》目录合并了一下,发在这里。尚缺1990年的,待下次补齐。另注:版权属中华文史网,这里只不过借花献佛而已。《近代史研究》简介《近代史研究》杂志(双月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专门刊载海内外有关中国近代史研究论文的学术刊物,1979年创刊,迄今已出版139期。主要发表中国近代(1840—1949年)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的论文、专史,以及史学方法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还刊登中国近代史研究动态、读史札记和史学著作评论等,主要栏目有专题研究、人物研究、研究述评、书评、读史札记、史坛信息等。现任主编是曾业英教授。

266 评论

装饰小板凳

《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11月创刊于东京,是一个大型月刊,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创办于辛亥革命时期。前身为宋教仁在东京创办的《二十世纪支那》,因第二期因载《日本政客之经营中国谈》等文,尚未发行即遭日本政府没收,杂志被查封。同盟会成立后,将其改为《民报》作为会刊。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该报的创办及其宣传壮大了革命派的声势,也壮大了同盟会的队伍,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但是其宣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过分强调了排满而陷入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后期该报大谈佛法,进步性锐减。该报最高发行量达到7万份,第6至24期由章太炎主编。

272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