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5

幸运吧2016
首页 > 论文问答 > 重庆三峡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猪头.

已采纳
虽然不是该学校的学生,但是有同学是学这个学校的,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宿舍条件学校共设四处宿舍聚集点:山顶:桂花苑、榕叶苑宿舍区;山腰:海棠苑宿舍区;“天坑”:蓝雾苑宿舍区;教职工南浦苑宿舍区。榕叶苑、桂花苑:上床下桌四人间;蓝雾苑、海棠苑宽敞热闹:五人间。全都配备独立卫浴哦。只有4人和5人,宿舍条件差别不大四人或五人间,有空调,独卫独卫带阳台,单独的卫生间和浴室宿舍包括厕所洗浴和洗衣台的学校住宿条件都是杠杠的,四人间或五人间,上床下桌,有阳台,有厕所,厕所可以洗浴一楼有公共洗衣机房学校的宿舍在重庆地区算好的了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餐厅条件学校共设三处食堂:山顶桂花苑食堂;山腰海棠苑食堂;“天坑”蓝雾苑食堂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校园风光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获得成就学校紧密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强化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近5年,获省(部)级及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励31项,其中,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1项。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29个,其中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承担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课题600余项;获批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549项,获批省部级创新团队(创新研究群体)12个,获国家授权专利10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4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2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652篇,北大核心及以上级别刊物发表1294篇,三大检索系统收录565篇,CSSCI来源期刊文章336篇,CSCD来源期刊文章326篇。学院前景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等多所国外大学,与德国BSK、印尼国际日报等多家国外公司和研究机构,与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国内大学建立了联合办学、互派教师、访问学者和学术交流等合作关系;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部门和地方政府,与中兴通讯、中科曙光、锐捷等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实习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总的来说,重庆三峡学院条件还是很不错的,有意向的小伙伴可以选择报考哦。
118 评论

飞天舞88

是的。因为学校现在为了提高学校档次,要降低毕业率,已经取消了毕业清理考。就是说你毕业之前必须通过重修修满学分。培养方式:采用“1+2+1”培养模式。即联合培养学生在重庆三峡学院完成第一学年基础课程学习,第二、三学年送到东南大学按照联合培养方案完成专业主干课程学习,第四学年返回重庆三峡学院完成后续课程、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选送办法:经重庆三峡学院2018年录取的土木工程、会计学、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新生,所有课程采取教考分离方式,第一学年结束后,根据两学期课程成绩排名,各专业按计划择优遴选优秀学生从第二年开始送到东南大学学习。凡第一学年违反校规校纪或有课程考试不及格者,将被优先作为进入选拔淘汰行列。

199 评论

橘子哈哈111

三峡学院的研究还是搞得不错的,出版的论文与专著不少。我个人认为,现在它研究方面现状是:由于受到中文那种停靠慢慢积累逐渐成长的模式的强烈影响,各个教师自己研究自己的,出成果慢,一出成果就确实算得上成果;而这种模式用在理工科的研究方面似乎不妥,难以协作搞大的课题与项目,在刷ESI上有点吃亏。而现在各个排行中,注重的ESI数据主要的学科似乎有所偏重,物理、化学、医学似乎占了太大的比例,所以,一般物理、化学、医学强势的大学在ESI中往往占有很大优势,因而,一些不算出名的大学若在这些学科中有一定地位,它就会被拉上去助威。如果用更广泛的学科与刊物和专著去评价,三峡学院的研究还是搞得不错的。老师治学都普遍比较严谨,

328 评论

君临天下之嚻

学校是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重庆市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重庆市科普基地和“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三峡移民与经济发展研究会等2个市级学会,化工与生物、地质灾害、三峡艺术等24个校级科研所为代表的一批为库区经济服务的特色科研机构;市级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团队和培育团队各1个。2007年至2012年来,全校教学科研人员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占40%以上;出版学术专著200余部;被SCI、EI等权威文献检录500余篇;学校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项,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680余项,科研经费6000多万元。科研成果先后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重庆市科技进步及社科优秀成果奖25项。 2012年12月14日,中国知网(CNKI)公布了2011年全国各类期刊的期刊评价指标数据,《重庆三峡学院学报》的期刊综合影响因子首次达到333,在全国662家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98位,在重庆市属高校学报中排名前列。 2013年,中国知网公布,2013年《重庆三峡学院学报》综合影响因子368,比2012年期刊综合影响因子333增加了5%;2013年复合影响因子531,在中国662家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报排名中,继2012年首次进入百强后再次跻身前百强,跃升到第90位,在重庆市属高校学报中排名前列。 2014年,教育部“春晖计划”资助中国留瑞学人回国服务团到重庆三峡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服务活动,与重庆三峡学院教学科研人员进行了合作科研项目对接。经教育部专家评审,杨季冬教授等主持的10个项目获准“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经费资助立项。 市级学科基地: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三峡库区水环境演变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校级学科基地:信号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非线性科学与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西南民族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三峡美术研究与创作中心。 重庆三峡学院开设有涵盖9个学科门类的54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已形成了以文学、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农学等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和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数据截止2014年3月)本科专业 二级学院专业名称层次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本科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方向)本科汉语言文学(文秘与行政管理方向)本科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免费师范生)本科语文教育3+2高师专科 传媒学院 广播电视学本科广告学本科外国语学院 英语(商务英语方向) 本科英语(翻译方向)本科英语(师范类)本科日语本科英语教育3+2高师专科公共管理学院 民族学(经济与管理)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 本科文化产业管理本科法学本科少数民族本科预科(文、理)本科预科财经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经济学本科经济统计学本科会计学本科会计学(财经商贸类)对口高职本科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本科旅游管理本科酒店管理本科市场营销  本科  旅游管理(旅游服务类)对口高职本科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本科体育与健康学院 体育教育(师范类)本科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与健康)本科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本科统计学本科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系统工程设计)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本科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本科软件工程(软件设计)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化)本科物联网工程本科物联网工程(信息技术类·计算机类)对口高职本科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系统)本科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与通信) 本科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本科物理学(师范类)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供配电)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信息技术类·电子类)对口高职本科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设计自动化)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现代制造)本科机械电子工程(机电系统设计)本科机械电子工程(数控加工)本科汽车服务工程(汽车检测与维修)本科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营销与评估)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加工制造类)对口高职本科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环境科学本科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本科化学(师范类)本科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技术(生物制药) 本科生物科学(师范类)本科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资源开发)本科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园艺(景观规划与设计) 本科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本科土木工程(道路桥梁)本科土木工程(工程造价)本科安全工程(建筑工程)本科美术学院 美术学(师范类)本科环境设计本科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动 画本科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 硕士专业学术型硕士 学院专业名称研究方向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机电系统电子技术、非线性电子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公共管理学院  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本专业虽然是属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自设学科,但是依托公共管理学院招生) 民俗文化、民间文学  专业型硕士学校现有教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两个专业硕士授权点,教育硕士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生物、美术、体育学科教学等6个领域,农业推广硕士涵盖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农业信息化等3个领域。两个授权点将于2015年开始招生。 重点专业重庆市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区域经济学;校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美术学、体育教育与训练。硕士学科学术硕士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专业硕士学科:教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 立项申硕学科:应用经济学、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 重庆三峡学院有沙龙、百安两个校区,占地达到2000亩,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藏书129余万册,电子图书146万余种,仪器设备总值近1亿元,日制在校学生19000余人。重庆三峡学院紧密围绕重庆市和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优化结构,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力度。截止2012年底,有市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市级重点立项建设学科2个、校级重点学科9个,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市级精品课程9门;市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市级教学团队6个。 (数据截止2014年3月) 教学成果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和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教育质量管理年先进集体、重庆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及先进集体、重庆市舆情信息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国家二级档案目标管理单位、重庆市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全国来华留学生保险推广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截止2012年底,在校学生连续获得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挑战杯”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级奖20余项;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级以上奖近40项;全国、省市级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奖共计70余项;2001年以来多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授予“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自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等称号;先后两次被团中央、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等八部委评为“保护母亲河先进集体”。学校以“成人、成才、成功”教育为统揽,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建设,“三成”教育成果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自办学以来,学生成功申请专利9项,公开发表论文470余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专业竞赛获国家级奖370项,省部级奖223项;其中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重庆三峡学院广播电视专业余常海同学的摄影作品《一辈子难以忘记的是您这个眼神》获2010年度全国高校校报好新闻作品新闻摄影类一等奖 ,政法学院教师王航的《你会是冷漠的路人吗》获2012年度言论类一等奖 ;艺术设计专业张舒同学参加2011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全国一等奖。 图书馆重庆三峡学院图书馆于1994年由万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和万县教育学院图书馆合并,组建成四川三峡学院图书馆,2000年更名重庆三峡学院图书馆。馆舍面积17431平方米,阅览座位2000多座。馆藏纸质文献121万册,电子图书146万种,中外文现刊1500多种。期刊数据库有CNKI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EBSCO数据库、 FAJS 外文期刊数据库等。同时,还有10余种试用的电子资源和数据库。图书馆馆藏内容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个学科。收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丛书集成》《中国西南文献丛书》《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永乐大典》《四部丛刊》《古今图书集成》《明实录》《清实录》《敦煌宝藏》等大型古籍丛书、类书5万多册,善本1300余册,其中有《四声韵谱》孤本一套。被《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和《四川省高校图书馆古籍善本联合目录》收入的善本达45种,共计585册,居重庆市高校图书馆第三位。2010年,图书馆入选“第一批重庆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共有64种古籍入选“第一批重庆市珍贵古籍名录”。重庆三峡学院设有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资料信息中心、三峡文献信息中心),自建三峡资料数据库,负责收藏反映三峡历史、地理、文化、文学、旅游、社会生活及三峡库区人物著作和传记等各种文献、图片、视听资料4万多册。(数据截止至2013年12月)

176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