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49

fabregas89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历史文献学》笔记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海鲜饭泡粥

已采纳
二十五史:《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新元史》(清末民初·柯劭忞)四书五经,清有“六经皆史”之说:《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当然,除了“二十五史”纪传体正史之外,还有其他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实录体史书:《清实录》《明实录》等;纪事本末体史书:《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圣武记》等;典志体史书:“十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等;会要体史书(当然也可归为典志体):《唐会要》《宋会要辑稿》《元典章》等;史评史考类史书:《史通》《文史通义》《宋论》《读通鉴论》《日知录》“清三史”《廿二史考异》《廿二史札记》《十七史商榷》等;学术史类史书:《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清儒学案》等;方志地理类史书:《山海经》《水经注》《华阳国志》《元和郡县图志》《大唐西域记》《洛阳珈蓝记》等;笔记文集类史书:《世说新语》《梦溪笔谈》《南村辍耕录》《潜研堂文集》等;类书目录类史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郡斋读书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都可以看……放心这些就够了,一辈子都看不完的……都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PS: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清史演义》等小说不是史书,但可以作为兴趣参考用……
137 评论

骑猪去看海AA

舜徽先生(1911—1992),湖南沅江人,著名历史学家、历史文献学家。生前曾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张舜徽先生一生勤奋治学,博涉四部,在传统学术的诸多领域造诣精深,留下大量论著。他在《八十自叙》中总结说:“余之治学,始慕乾嘉诸儒之所为,潜研于文字、声韵、训诂之学者有年。后乃进而治经,于郑氏一家之义,深入而不欲出。即以此小学、经学为基石,推而广之,以理群书,由是博治子、史,积二十载。中年以后,各有所述。爰集录治小学所得者,为《说文解字约注》;集录治经学所得者,为《郑学丛著》;集录治周秦诸子所得者,为《周秦道论发微》、《周秦政论类要》;集录治文集笔记所得者,为《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而平生精力所萃,尤在治史。匡正旧书,则于《史通》、《文史通义》皆有《平议》;创立新体,则晚年尝独撰《中华人民通史》,以诱启初学。至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平生致力于斯,所造亦广。若《广校雠略》、《中国文献学》、《汉书艺文志通释》、《汉书艺文志释例》、《四库提要叙讲疏》诸种,固已拥彗前驱,导夫先路。”此仅为就其平生著述中较费心力者而言,已足以彰显先生对学术界的重大贡献。他的这些成就,使他成为公认的国学大师,更是华中师范大学不可多得的代表性学者。

148 评论

旅游新四力

《二十六史》(《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与《新元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篇》《十通》《七国考》明朝董说著《南明史》 以上各书,北京中华书局都曾经出版过繁体竖排的。如果是别人还勉强可以以看不懂为由拒绝。但阁下既然是未来大学本科历史系的人,当然要看的懂了。不然怎麼去研究历史? 历史系的学生的教材是繁体字,这很好啊。 我认为,汉语言文学系和历史系的学生是必须以繁体字为教材。呵呵! 因为那是汉语言文学系和历史系,当然,还有中文系。

138 评论

阿籽猫77

外学名著多了哦,我又不知道你那些看了那些没看哦。就那些中学生必读课外书你都读完了?1、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 张岂之《中国历史》1-4卷(高等教育出版社);3、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4、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5、 詹子庆 《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6、 钱穆 《国史大纲》;7、 张传玺《中国史纲》;8、 周谷城《中国通史》;9、 张大可《中国史学史纲》;10、 晁福林、施建中《中国古代史(上)(下)》(北师大版);11、 李侃、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2、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高教版);13、 郭大均《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史:1、 吴于廑《世界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3卷本)》(山东大学出版社);3、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世界知识出版社);4、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科版);5、 王斯德《世界通史(三卷本)》;6、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历史文选:1、 周予同《中国历史文选》;2、 张衍田《中国历史文选》(北大版)。历史文献:1、 杨燕起《中国历史文献学》;2、 张传玺《简明中国历史文献》(北大版)。史学史:1、 张广智《西方史学史》;2、 仓修良、魏德良《中国史学史》;3、 宋衍申《中国史学史纲要》(东北师大版)。 史学理论:1、 庞卓恒《史学概论》(高教版)。 历史地理:1、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2、 蓝勇《历史地理》;3、 李孝聪《区域历史地理》。

265 评论

Moser~子涵

考研历史学复习建议  1、对历史学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重在基础  就试卷考察的内容而言,三年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部分内容趋于均衡。2007、2008年的历史学试题偏重于政治、经济内容,而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大概占了总分的10%左右,2009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部分内容基本上趋于均衡,思想文化内容大概占了总分的20%多。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全面的复习,切勿忽视对思想文化内容的复习。  历史学考研试题考的是对基础知识记忆和理解,所以复习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基础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就要对知识点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例如一次改革运动,要从背景、时间、过程、结果、性质、意义、影响、评价等方面去掌握,只有这样全面的分析一个知识点,才会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强化基础知识。  2、整理、总结知识点  无论是科班的考生,还是跨考历史学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辅导书可以作为参考,切忌买一本辅导书背背就一劳永逸了。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的过程也是加深对知识点理解、记忆的过程。只有自己整理、总结了,才能在考场上对见过的题对答如流,考取高分。  3、以教材为本  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参考教材,要在通读、精读的基础上全面的了解、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自从2007年历史学改为全国统考以来,教育部考试中心没有指定参考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教材是很不错的参考教材。  4、注意知识点之间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首先,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纵向的联系,纵向联系就是从时间推移的角度来考察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因果关系,从而探索历史发展趋势。也就是说是相关知识点的发展脉络。比如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的演变,皇权与相权之争,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工业革命等。三年以来,考试中加强了对这一方面的考查,2007史料分析考查了自唐代以来科举制度的演变,2009年考查了19世纪以后全球民族国家建立的四次浪潮,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对知识点的发展脉络有比较清晰的思路。  其次,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横向联系就是通过空间拓展的方式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间其他地区出现的类似或相反的现象进行类比分析;或者是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期的其他相关历史现象进行有机的联系和综合。比如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与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前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入侵,在60年代都出现了改革运动等等,通过这种横向的联系比较,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把握了历史的宏观面貌,2007年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5、运用唯物辩证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  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运用运用唯物辩证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解决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的发展规律。历史学统考课复习方法  首先,历史学的复习要选定好复习参考书目。由于大纲并没有指定考试参考书目,所以如何选择与考试联系紧密的参考书,就显得颇为重要。选择什么样的书目会直接影响到考试的分数,以下书目是值得考生认真对待地:中国史方面有朱绍候主编的《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桧林主编的《中国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史方面有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六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朱寰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孔祥明主编的《世界中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次外,历史文选可参阅周予同的《中国历史文选》或张衍田的《中国历史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历史文献可参阅杨燕起《中国历史文献学》或张传玺《简明中国历史文献》(北京大学出版社)、史学史可参阅张广智《西方史学史》或仓修良、魏德良《中国史学史》、史学理论可参阅庞卓恒《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历史地理可参阅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另外,可以选择的其它参考资料还有《考研大纲历史学专业考点经典解析—名词解释部分》、《考研大纲历史学专业考点经典解析—问答归纳部分》等。  其次,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通常来说,从三月到七月初是第一轮的通读参考书目的阶段。这一轮复习主要目的是熟悉教材,夯实基础,对中国史和世界史有一个整体性的框架认识。尽量做好读书笔记,根据自己的读书习惯,把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知识点整理出来。第二轮的复习时间从七月到十月初,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大纲熟悉教材。在这一阶段,考生应结合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印的《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在教材中划出大纲中的知识点,吃透每一个知识点的基本内容,力争做到对每一个知识点都有一定的认识。第三轮的复习时间从十月到离考前半个月左右,这一阶段主要是参照年历年真题和以前重点学校的历年真题,做好笔记,在这段时间内来消化这些重要的知识点。余下的半个月时间可以做几套模拟试题,进行查缺补漏,对不会的知识点进行消化吸收,并在这段时间内把大纲规定的历史知识点再过一遍。  最后,是否参加辅导班和备考心态的问题。是否需要参加辅导班,这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如果觉得历史学对于自己是一个弱项,而且对历史的把握没有宏观的认识,觉得很混乱,从而梳理不出一条历史主线,那么建议你报一个历史学的辅导班,辅导专家可以帮助你理顺历史的脉络,从而对历史有一上宏观和整体上的把握。并且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专家可以给予加强认识。另外,考研心态也是影响考研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良好的心态会对复习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事倍功半。

275 评论

草莓牛奶L

《中国古代史》(上册) 晁福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史》(下册) 宁欣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近代史》 郑师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史》 王桧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史》 郭大钧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通史:

292 评论

群群群群超爱吃

历史学是全国统考的,教育部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出题,参考书我们那里整理了,可以去看看。

151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