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00

Jasmine2001
首页 > 论文问答 > 佛教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aihuan1988

已采纳
佛教从西汉末年传入中原地区,之后在中国迅速的传播,并且与中国文化迅速的融合,在东汉末年,由于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的土崩瓦解,玄学兴起,儒、释、道三种文化开始合为一体(释就是我们所说的佛教)逐渐形成了理学,后来理学虽然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儒、释、道三种文化却始终是它的理论基础,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直到今天。
260 评论

盛笑笑shamir

1.《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中华书局4版,7(二版)。2.《华严金师子章校释》,中华书局9版,1987(二版)。3.《慧远及其佛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1版,1987(二版)。4.《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版,1991(增订本),1997(二版)。5.《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4版,1992(二版)。6.《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上下册),中华书局2版,1992(二版)。7.《华严金师子章今译》,巴蜀书社6版。8.《法藏》,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1版。9.《中国哲学研究》,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版。10.《中国佛教研究》,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版。11.《法藏评传》,京华出版社9版。《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1~1992版。2.《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二卷),齐鲁书社1980版。3.《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第一、 二、 三卷), 齐鲁书社1981 ~1982版。4.《中国哲学通史》(第一.二.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1995版。5.《中华的智慧》,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版。6.《世界十大宗教》,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版(译著)。7.《中国的文化与宗教》,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版(译著)。8.《中学生中外名著选读》(哲学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版。9.《中国文化的基本文献》(哲学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版。10.《佛藏辑要》,巴蜀书社1994版。11.《宗教箴言录》,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版。12.《佛教大师评传丛书》(智顗、吉藏、玄奘、法藏、宗喀巴),京华出版社9版。13.《佛学精华》(三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版。14.《儒学与中国文化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0版。 1.《道安的佛教哲学思想》,《新建设》3。2.《慧远佛教因果报应说批评》,《新建设》8─9。3.《试论慧远的佛教哲学思想》,《哲学研究》5 美国《中国的哲学研究》转载。4.《僧肇的形而上学》,《新建设》8。5.《论竺道生的佛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4。6.《论魏晋时代佛学与玄学的异同》,《哲学研究》10(合作)。7.《慧远评传》,《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二卷),齐鲁书社1980。8.《僧肇评传》,《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二卷),齐鲁书社1980。9.《论支遁的佛学思想》,《世界宗教研究》1。10.《论隋唐佛教宗派的形成》,《哲学研究》,8(合作)。11.《梁武帝萧衍与佛教》,《世界宗教研究》4。12.《道安评传》,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第二卷), 齐鲁书社1980。13.《道生评传》,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第二卷), 齐鲁书社1982。14.《论隋唐佛教宗派的特点》,《中国哲学史研究》4(合作)。15.《〈华严金师子章〉评述》,《论中国哲学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16.《中国佛教哲学是中国哲学的一部分》,《中国哲学史研究》1。17.《华严金师子章校释》,《中国哲学史研究》2。18.《佛性评述》,《求索》4。19.《华严宗的佛教理论构架和哲学范畴体系》,《中国哲学范畴集》,人民出版社1985。20.《魏晋南北朝佛教的演变》,《中原文物》特刊,1985。21.《试析华严宗哲学范畴体系》,《哲学研究》7。22.《华严宗哲学范畴体系简论》,日本《中外日报》18;《世界宗教研究》2。23.《试论中国佛教的特点》,《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2;《走向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山西教育出版社1。24.《佛教、佛法、佛学与佛教哲学》,《世界宗教研究》4。25.《中国佛教的特质》,《文史知识》10。26.《三度舍身的梁武帝》,《文史知识》10。27.《佛教与中国伦理》,《五台山研究》1─2。28.《佛教与中国政治》,《社会科学战线》2。29.《佛教与中国哲学》,《晋阳学刊》3。30.《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哲学研究》7,《新华文摘》10转载。31.《佛教与中国哲学的冲突与融合》,日本《中外日报》23;《世界宗教研究》1。32.《略谈华严学与五台山》,《五台山研究》1。33.《古代浙江籍佛教学者与中国文化》,《浙江学刊》8(合作)。34.《近十年来中国佛教研究概述》, 《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7。35.《佛教的人生哲学──兼论佛儒人生哲学之异同》, 《中国哲学史研究》1。36.《中印佛教思维方式之比较》,《哲学研究》3。37.《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世界宗教研究》3。38.《禅悟思维方式简论》,《五台山研究》1─2。39.《中国佛教哲学思维方式简论》,《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1。40.《般若思维简论》,《江淮论坛》5。41.《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天津社会科学》6。42.《儒佛人生价值观之比较》,《中国社会科学》1。43.《佛教文化体系结构的核心是什么?》,香港《菩提》12。44.《论佛教文化体系结构与核心》,《佛教文化》2。45.《论中国佛教哲学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6。46.《佛教与汉地习俗》,《现代中国》1147.《中国佛教哲学思维方式的类型和特点》,《中国思维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48.《论佛教文化体系》,《中华文化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中华书局成立80周年纪念论文集》 , 中华书局4。49.《中国佛教哲学的历史演变》,《历史研究》3。50.《中国佛教哲学体系》,《哲学研究》10。51.《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中国哲学史》创刊号,1992。52.《天台宗心性论述评》,《佛学研究》第1期,1992。53.《心性论──佛教哲学与中国固有哲学的主要契合点》,《社会科学战线》1,《新华摘》3转载。54.《南北朝时代佛教三大心性论思潮》,《国故新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诠释》,北京大学出版社8。55.《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中国文化》第7期,1993,《书摘》 3。56.《中国佛教的神不灭论》,《世界宗教研究》2。57.《中国佛教文化漫述》,《中华文化》创刊号1993。58.《洪州宗心性论述评》,《中国社会科学》2。59.《谈谈佛教与中国民俗》,《华夏文化》创刊号1994。60.《临济宗心性论思想述评》,《北京社会科学》2。61.《〈坛经〉心性论述评》,《哲学研究》5,《智慧的探索──中国哲学1995年》,上海出版社1996。62.《如何全面认识玄奘的形象与思想》,《玄奘研究》创刊号,1994。63.《真性与自觉──达摩、慧可、僧璨心性论》,《少林禅苑》1。64.《融合: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向选择》, 《炎黄文化研究》增刊号,1994。65.《略论我国的弥勒信仰》,《佛学研究》第2期,1993。66.《华严宗心性论述评》,《中华文化论坛》4。67.《禅宗精神》,《哲学研究》3。68.《弥勒信仰在中国》,深圳大学《文化与传播》7。69.《心性论──禅宗的理论要旨》,《中国文化研究》冬季号,1995。70.《石头宗心性论思想述评》,北京大学《国学研究》第3卷,1995。71.《略论佛教对道教心性论思想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3。72.《〈法华经〉导读》,台湾《文化与哲学》,10。73.《禅与道》,《道家文化研究》第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6。74.《儒佛互动互补──以心性论为中心》,《炎黄文化研究》增刊号第2期,1995。75.《中国佛教伦理思想论纲》,《中国社会科学》2。76.《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述评》,《佛学研究》第4期,1995。77.《佛教伦理中国化的方式与特色》,《哲学研究》6。78.《灵知心体说──菏泽宗心性思想略论》,《禅学研究》第2期, 11。79.《印度佛教人生理想论简说》,《长白论丛》4。80.《慧远的政教离即论》,《文史哲》5。81.《简论中国佛教的涅盘思想》,《闽南佛学院学报》2。82.《从对“如何是佛”的回答看禅宗的核心思想》,《中国文化研究》冬季号,1996。83.《中国佛教人生理想论》, 《亚文》第1、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997。84.《从中国佛教净土思想的演变看传统与现代的转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6。85.《道佛互动互补──以心性论为中心》,《炎黄文化研究》1996。86.《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宗教学研究》1。87.《印度佛教本体论简述》,《哲学研究》988.《中国佛教本无说的兴起与终结》,《中国文化研究》冬季号,1997。89.《中国佛教的气本原说和道体说》,《宗教学研究》4。90.《中国佛教“理”思想的拓展与演进》,北京大学《国学研究》第5卷,1998。91.《〈法华经〉与一念三千》,日本《中外日报》25;《世界宗教研究》2。92.《略论中国佛教的佛身观》,《五台山研究》2。93.《华严宗的现象圆融论》,《文史哲》5。94.《中国佛教的过去与未来──为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而作》,《中国宗教》4。95.《天台宗的现象即本质论──“诸法即实相论”述评》,《浙江社会科学》6。96.《镇澄对僧肇〈物不迁论〉的批评》,《哲学研究》11。97.《从中国固有本体论的特色看中国佛教本体论的形成》,《佛学研究》第7期,1998。98.《从地论师与摄论师的心识本原之辨到天台、华严心本说的阐发》,《人海灯》4。99.《中国佛教的心论》,《天心与人心──中西艺术与体验》,台湾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100.《中国佛教心本原说的创立与发展》,《文史》1999第2辑,中华书局。101.《汉晋禅法略述》,《闽南佛学院学报》1102.《禅、禅定、禅悟》,《中国文化研究》秋季号1999。103.《从达摩到慧能:禅法的演变》,《正法研究》1999创刊号,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104.《论南顿北渐》,《世界宗教研究》1。105.《印度佛教真理观略论》,《人海灯》1。106.《儒佛以心性论为中心的互动互补》,《中国哲学史》2。107.《围绕佛教真理观的一场历史性论争──佛教三论系与成论系在二谛问题上的歧异》,《哲学研究》6108.《南北朝禅学》,《宗教学研究》2。109.《如来禅与祖师禅》,《中国社会科学》5 1.《论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和自然科学家的联盟》,《光明日报》212.《贾思勰的朴素唯物主义真理观》,《哲学研究》43.《评“四人帮”在中国哲学史方法上的实用主义》,《中国哲学史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94.《我国古代对立统一规律思想简论》,《哲学研究》105.《法制、是非、宗教──读刘禹锡〈天论〉》,《光明日报》206.《论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的真理观》,《教学与研究》37.《再论墨子“三表”说的性质问题》,《教学与研究》18.《汉代经学与魏晋玄学》,《哲学研究》39.《略论汉代经学衰亡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哲学》第3辑,198010.《桓谭评传》,《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2卷),齐鲁书社198011.《中国哲学史中的佛学影响》,《百科知识》512.《评唯心主义在社会史上的作用》,《人民日报》1713.《评唯心主义在社会史上的作用》,《中国哲学史研究》114.《王充的战斗精神》,《人民日报》2215.《〈白虎通义〉与封建等级制》,《学术月刊》416.《中国古代哲学的性情范畴》,《中国哲学史研究》117.《关于魏晋玄学的范畴、主题和分期》,《文史哲》418.《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历史观的合理因素》,《中国哲学史研究》219.《中国古代形神论二题》,《天府新论》620.《中国古代唯心主义者历史观的基本错误和合理因素》,《中国哲学史研究》121.《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哲学》,《自修大学》122.《隋唐时代的哲学》,《自修大学》223.《欲与理》,《哲学范畴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024.《儒学与佛学》,《文史知识》625.《儒家人生哲学简论》,《百科知识》626.《柳宗元、刘禹锡的天人论》,《人与自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27.《早期儒家人格观及其现代意义》,《南京社会科学》228.《弘扬陈亮的精粹思想──在全国首届陈亮学术讨论会上的主题发言》,《中国哲学史》129.《儒道的人格价值观及其会通》, 《长白论丛》2 ,《新华文摘》7转载30.《传统人生价值观与现代化》,《人民日报海外报》531.《儒道佛人生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中国哲学史》(1─2)199632.《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教学与研究》 6 ,《新华文摘》2转载33.《先秦哲学:中国古代睿智之光》,《高校理论战线》1036.《先秦哲学与人类生存智慧》,《光明日报》19,《教育报》20,《新华文摘》6转载37.《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光明日报》22,《新华文摘》 1。 1.《读〈汉唐中国佛教思想论集〉》,《哲学研究》22.《对中国佛教思想的研究与批判》,《人民日报》293.《文贵深沉──再评〈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日报》84.《良好的开端──介绍〈中国哲学史研究〉创刊号》,《光明日报》55.《第一部中国哲学范畴史──评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人民日报》216.《一部有学术生命力的著作──再评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史研究》37.《在民盟中央召开的中年知识分子座谈会上的发言--发挥中坚和桥梁作用》,《群言》68.《佛教与中国文化》(访谈录),《光明日报》6。119.《佛教与中国社会》(访谈录),《社会科学评论》1210.《在五台山研究会首届学术思想讨论会上的发言》,《五台山研究》211.《中国宗教古迹一览·序》,《哈尔滨地图出版社》912.《把握自我,勤奋开拓--治学漫谈》,《文史哲》4,《学者谈艺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13.《积极投身于开创当代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化书院学报》第1期,114.《禅者的思考·序》,中国青年出版社1015.《中国宗教十年》,香港《法言》9,《世界宗教研究》216.《了解、改造、创新 ──张岱年、丁守和、方立天谈传统文化》, 《光明日报》 217.《积极开展宗教学研究》,《中国文化书院学报》第2期,118.《向读者推荐十本人文科学的书籍》,《中国图书评论》519.《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学术月刊》120.《历史的回响──评“太虚诞生一百周年国际会议”》,香港《法言》421.《超凡世界·序》,中国文史出版社622.《我与佛教研究》,《文史知识》723.《澳门文化起儒风》,《澳门日报》、《华侨报》3024.《重德、自强、宽容、爱国》(访谈录),《天津日报》2325.《刚健自强──谈中华民族精神》,天津《学术信息》第6期,199126.《民族精神的界定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哲学研究》5,《新华摘》7转载27.《〈文化:宗教与人系列论丛〉总序》,吉林文史出版社428.《深刻的反思科学的总结──评〈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光明日报》2129.《国情、开发、创新》,《中华文化论坛》创刊号,130.《孙中山文化观述评》,《学术研究》131.《中国传统文化的寻踪与阐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6(合作)32.《佛学研究的现代化与佛教中国化》,《瞭望》7─833.《宝岛台湾归来话佛教》,《法音》534.《宝岛台湾归来话佛教》(二),《法音》935.《佛藏辑要·序》,巴蜀书社1994(合作)36.《佛门大师评传丛书·序》,京华出版社937.《使人类向善,使世界光明──〈佛门大师评传丛书〉之缘起》,《佛教文化》138.《人生真相与生命意义的探求──〈禅心人〉序》团结出版社539.《一部富有开创性的力作──江灿腾〈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1895 ─1995)》,《法音》7(合作)40.《宗教与未来社会》,《21世纪中国战略大策划,大国方略》,红旗出版社941.《宗教·生活·文化》(访谈录),《哲学动态》1042.《人文科学课题中的应有之义──重视开展宗教研究》,《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与理论教学》643.《不立文字,见性成佛》(访谈录),马来西亚《星洲日报》1644.《祝贺〈藏外佛教文献〉第一辑出版》,《世界宗教研究》145.《〈张岱年全集〉五人谈》(之一),《光明日报》2646.《对当今世界宗教发展趋势的看法》,《中国宗教》247.《认真研究中国道教文化──〈中国道教史〉笔谈》, 《光明日报》948.《在普陀山佛学院的讲话》(摘要),中国佛教协会《研究动态》149.《宗教美学的新开拓》,《中国高等教育》450.《北大魂》,《青春的北大》,北京大学出版社451.《宗教与宗教学》,《慧泉》252.《融合互补:未来的文化走向》,《中华文化论坛》353.《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切入点是什么?》,《人民论坛》654. 《中国佛教2000 年──谈中国佛教的发展》(访谈录), 《科学时报》2855.《跬步记述》,《哲人忆往》,中国青年出版社156.《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审美意识──在大型画册〈传世画藏〉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中华读书报》257.《石峻与中国哲学研究》,《光明日报》18(合作)58.《深切怀念周叔迦先生》,《佛教文化》459.《“元神不灭论”:愚弄人的邪说》,《人民日报》1060.《我和中国佛学及哲学研究》,《学林春秋》三编上册第197─214页,朝华出版社1261.《宣扬‘世界末日’就是反人类》,《高校理论战线》2。62.《我和中国佛学研究》,《佛学研究》8,1999年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63.《弘法利生:当代佛教的主旋律──“佛教在21世纪的使命”演讲比赛评述》《法音》5。64.《我与中国佛学》,《世界宗教文化》265. 《一代觉者, 百世师范──深切悼念赵朴老》, 《佛教文化》3\4。66.《我与中国佛学及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4。67.《〈佛教与儒、道的冲突与融合──以汉魏两晋时期为中心〉序》,《中国哲学史》3。

340 评论

哈亮亮魔人

佛教,使得很多中国人都念佛,拜佛,烧香,吃素,看经,还有深入人心的因果报应的思想它已经成了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一部分

344 评论

注定孤独终X

佛教是一种侵略文化,殖民文化,侵入中国后战胜了本土的道教文化。如同日本殖民统治台湾,台湾人必须学日语,用日语而放弃国语一样。早在唐僧取经之前700年,佛教就渐渐地传到中国。为巩固佛教地位,佛教徒利用一切手段进行佛法宣传,培养本土大批佛教骨干(如和尚尼姑,从某种意义上讲唐僧也是汉奸),建立寺庙,疯狂举行各种佛法活动,排斥其它宗教和中国传统文化,使佛教文化渐渐扎根于中国无知的民间,儒道教再也抬不起头了。因此,中国本土道教中的道士很难见到,而外来宗教和尚却很多。到现在,还竟然有人把佛教文化当成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文明,真是不可思议!古老的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佛教侵入只有两千多年,怎能说佛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呢?客气地讲,佛教已经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同一条支流汇入长江一样。现在中国的佛教文化既有原始佛教文化,又有本土宗教文化,相互渗透,并且原始佛教占主导地位。中国的佛教文化是全部大中华文化的一个支流。

136 评论

嘻嘻哈哈喽

给你个提纲你自己挑着写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从时间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大致是指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文化。因为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中国文化开始大幅度的震荡,调整。这种变化一直持续至今。从地域范围看,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传统的中国地理概念,还包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越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清晰的地域界限。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今天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仍在不自觉中深受其影响。纵观历史,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学、美德、礼仪、民族精神、榜样、诚信、和谐观、负面道德经验等方面。  二、多视角看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和体现  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众说纷纭,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各抒己见。有些学者们论证了儒学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认为儒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等具有极为有益的作用。还认为新儒学伦理道德思想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有启示。改革开放以来和加入WTO以后,中国的人文精神及传统文化思想受到挑战。对学生进行儒学教育,坚定信仰教育有利重建精神家园,凸显人文精神,要求我们加强儒学伦理教育,倡导道德体验教育。  〔1〕有学者从美育及传统美德的角度看其德育的促进作用。也认为当代德育的社会文化环境受以现代传媒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影响,人的审美受到侵蚀、精神世界也被无情的挤压着。青少年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受到巨大影响,自我意识强全局意识差、竞争意识强合作意识差、好胜心强抗挫折能力差等不健全人格结构。而美育与德育的终极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审美教育与价值观的培养及形成有密切的关系,这也是我国把美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当前可以通过艺术教育、经典导读、看经典戏剧电影、文学导读、注重课程教材改革、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来实施美育。  〔2〕对于美德作为知识可教性,有学者论证了其可教的限度和方式。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但美德作为知识被教师有限度的。原因是它主要通过理性去获得、美德本身的内涵在当代社会中的失落、合格的美德教育教师的失落。所以传授也有其特殊的方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3〕香港中文大学刘国强教授阐述了中华美德教育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指出儒家伦理教育之特点,尤其分析了仁的不同层面的含义和与诸德的关系,认为它们都是相互关联和融通的一个体系。他的关于中华美德的当代意义提醒了我们不要一味的追求现代的、西方的、流行的价值观,而忽略中华传统美德所蕴涵的价值。  〔4〕 至于道德榜样、榜样教育问题,部分学者论述了榜样的道德价值,道德榜样的类型、可能和功能。一般的榜样并不特指道德榜样,它们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只有具有正面价值的榜样都有道德的崇高性或崇高的道德价值。从道德主体的角度看,可分为个体道德榜样与群体道德榜样:从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看,不可能人人都成为道德榜样,主要是:掌握和控制社会道德资源者、对社会负有重大责任和具有重要影响者以及成年人。道德榜样有几种产生的可能,即先验论、发现论、需要论、实践论。不管怎样,道德榜样产生的条件至少应该是理性主义和普遍主义的诉求。道德榜样的功能如下:传统优秀道德的典型承载者,现实主导价值的积极弘扬者,未来理想道德的开拓创新者。这三种内在功能决定了道德榜样具有示范和激励的外在功能。  〔5〕现实教育中要积极发挥道德榜样的外在功能,使其转化为内在功能,以不断扩大的道德榜样的力量和影响力。但如何处理好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呢?有学者指出要合理运用它们之间的耦合,来建设新时期的文化和进行学校道德。需正确认识偶像崇拜语境下的榜样教育。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和现代传播媒介产品的普及,新的文化形态和现象的出现冲击并改变着传统的文化模式和文化观念。时下榜样曲高和寡,偶像却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找出新时代文化背景下榜样与偶像的差异与共生,建构它们间的耦合机制。需要我们贯通理性思维与情感体验;协调价值目标与现实生活。  〔6〕民族精神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重要价值,当前有学者对学校如何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作了研究和思考。指出民族精神教育应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发展性,体现民族性和全球性的统一,且要设置专门的民族精神教育课程。拟定民族精神教育目标,不同的学习阶段,目标层层深入。至于其教育方法,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而要从学生生活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开展教育,这样民族精神才可能真正被内化。  〔7〕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现代社会里和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影响下,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着危机和价值困境,即如何处理好国家认同和个人自由的关系。学者认为,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本身而言,强调个人自由与国家认同各有优缺点,因为他们反映人的精神需求中既渴求自由又希望有所归依的二重性,因此有学者要建立一种必要与可能的民族精神教育价值取向:基于个人自由的国家认同。根据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通过达致共识的对话教学来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用讨论、辩论、说服教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获得些道德规范和自己的价值观。  〔8〕有学者指出负面道德经验也有其德育价值,负面道德经验是指在道德生活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具有假、恶、丑性质的道德事件或行为。但它在学校教育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人认为负面道德经验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因而在实践中采取回避或拒斥的态度。他们认为负面道德经验一旦被课程化,就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发展学生处理负面道德经验的意识和能力,适应真实的道德生活世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力、更好的理解正面道德经验和进行道德反省。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是矛盾的统一体,道德经验也不例外,学生不应该只知其一面,而不知另一面。那么负面道德经验在当前德育中缺位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有些人认为呈现负面道德经验与学校教育的性质不相符合;有些人认为学生的德性很大程度上是环境熏陶的结果,因而在学校教育中呈现负面的道德经验不利于学生的德性成长;有些人认为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缺乏道德免疫力,因而不宜向学生传递负面的道德经验。但它们不应成为学校摈弃负面道德经验的理由。学校德育不只是教师和学生过道德生活的地方,更是学生学习如何在社会上过道德生活的地方。社会上永远存在着真、善、美与假、恶、丑。学生不可能完全封闭在学校内,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社会打交道。既然和社会交往,学生就不可避免的遇到负面道德经验。如果学校不让学生掌握面对负面道德经验的智慧,那么他们在遇到负面道德经验时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所以学校应该将负面道德经验课程化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9〕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显然先秦时期的礼就是道德规范的载体,也是传承主流社会伦理思想的符号,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有学者说其功能主要表现在道德内化、示范和传承等方面。礼的践履使人们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观念,培育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礼仪则以理想的模式向社会成员展示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供他们效仿的行为准则。礼仪还通过礼仪活动标准化的语言和动作,使社会道德规范成为可以习得的东西。先秦时期的礼具有传统礼仪的共性,另外,它的德育功能有其特殊性,第一,先秦礼教与乐较大配套进行,相辅相成;第二,先秦礼的道德教化与国家机器的推动密不可分。礼的法制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礼的道德教化的作用,还有中国古代政教合一的机制是礼的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  〔10〕也有学者分析了人生礼仪的德育内涵,它是一种特殊的民俗事象,指围绕着人的生命历程的关键时刻或时段而形成的仪式活动,具有丰富的德育功能。因为人生礼仪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连接着寻常百姓的人生追求和需要,另一面连接着受儒家文化支配的传统价值观念,千百年来始终发挥着规范人生和统一教化的作用。当然人生礼仪德育功能的实现,要注意在开展礼仪活动时讲究实效性;要在庄重神圣的场合下,以富有象征和表现力的方式使受礼者完成道德教化过程。这对于今天的德育有借鉴意义。  〔11〕和谐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和状态,它是发展着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有和谐的思想,如:“天人合一”、“整体和谐”、“和而不同”的思想都包含有和谐的意义。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助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的思想,有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传统文化“以民为本”的观念,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正是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在现代的延续和升华。中国文化传统中追求和谐的思想由来已久,讲求和谐是往圣先贤们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当把构建和谐社会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智慧和精神动力。例如: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利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修身”,强调个人道德人格的培养,对于提升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极其宝贵的启示;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儒家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就是主张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宽容和谐。儒家“和为贵”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和谐理想的追求。  〔12〕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为“和”的思想赋予崭新的时代内容,进一步倡导以和为贵的新型人际关系准则,无疑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减少人际摩擦和社会内耗,在全社会形成“贵和尚和”的价值取向,增强人际关系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是与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只有处于和谐关系中,才能得到发展并生生不息。儒家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基本上是和谐的,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虽然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但它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感和相互依存关系,对于我们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对自然的征服态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也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因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还有,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精神资源,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先秦文献中提到“民”的地方很多。我们只有把构建和谐社会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善于汲取“民本”思想的精华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容,才能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一个以民为本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89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