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29

丹枫在心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关于目录的概念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滋味游龙

已采纳
首先看一下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概念,中国古典文献学是指综合运用版本、校勘、目录、注释、考证、辨伪、辑佚、编纂、检索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科学地分析、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献,进而探讨古代文献的产生、分布、交流和利用的规律,并总结对古代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工作的规律与方法的学科。 分而析之,中国古典文献学大致包括以下分支,即:古典文献形态学、古籍版本学、古籍校勘学、古籍目录学、古籍注释学、古籍考证学、古籍辨伪学、古籍辑佚学、古籍编纂学、古籍检索学。可以看出,中国古典文献学注重的是文学方面的造诣,未来从事的职业比较偏向于研究方向的类型,也可以接着去攻读博士学位,因此,对于读中国古典文献学来说,这注定是一场孤独但又深刻的研究道路,希望能坚持走下去。
121 评论

小小锅盖子

A图书资料专业基础 5A1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5A×基础理论知识 5A×学研究的对象、性质、内容 5A掌握×学的研究对象 5A了解×学的体系结构 5A熟悉×学的研究内容 5A掌握×学的学科性质 5A了解×学的研究方法 5A×及社会职能 5A掌握×的概念 5A熟悉×的构成要素 5A熟悉×产生的动因 5A掌握×的属性 6A掌握×的社会职能 6A×的类型 6A掌握×类型划分的标准 6A掌握国家×的职能 6A掌握公共×的性质与职能 6A掌握高等学院校×的任务、特点 6A了解专业×的性质、任务、特点 7A了解其他类型×:工会、少儿、技术、中小学和军事× 7A×事业的相关知识 7A了解×事业的含义 7A了解×事业建设的原则 7A熟悉我国×事业的结构 7A掌握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 7A掌握×网的概念、类型、意义、组织、职能 8A熟悉×业务辅导工作的定义、特点和方法 8A掌握×法的意义、作用和内容 8A×业务工作的相关知识 9A掌握×工作的基本流程 9A熟悉×文献资源建设的内容、环节 9A掌握读者服务工作的基本内容 9A了解信息环境下×服务的新方式 9A熟悉×自动化的概念及发展 9A熟悉×集成管理系统各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9A×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 10A掌握×管理的含义、对象及特征 10A掌握×管理的意义、原则 10A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要求及内容 10A了解×业务机构的设置 10A熟悉×规章制度的意义及内容 10A熟悉×岗位责任制的内容 10A熟悉×目标管理的基本要素及环节 10A熟悉×统计的概念、作用、指标体系 10A掌握×统计的六种计算方法 11A了解×评估的意义及标准 11A掌握×工作标准化的意义、原则和内容 11A熟悉我国文献标准化的现状 11A信息组织基础理论知识 12A信息组织基础知识 12A掌握信息组织的基本概念 12A掌握文献组织的两种基本排列形式 12A掌握检索语言的基本概念 12A熟悉检全率与检准率的基本概念 12A了解信息组织中控制的基本内容 12A掌握信息描述的基本概念 12A了解信息描述规范的内容 12A分类法基础知识 12A掌握分类的基本概念 12A掌握信息资源分类的特征及作用 12A掌握信息资源分类法的概念 12A掌握信息资源分类法的编制类型 13A掌握基本部类、基本大类、简表、详表、复分表的概念 13A熟悉标记符号的要求、编制制度和标记技术 13A熟悉说明与注释的主要形式 13A了解网络分类法与传统分类法的异同 13A主题法基础知识 13A掌握主题法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13A掌握主题法的类型 13A了解叙词表的结构 13A了解叙词语言的词汇控制 14A文献编目基础理论知识 14A文献编目基础知识 14A掌握信息资源的概念及种类 14A掌握元数据的概念及种类 14A掌握目录的概念及种类 14A掌握×目录的职能 15A文献著录基本知识 15A掌握著录项目的基本概念 15A掌握《中国文献编目规则》所规定的八大著录项目 15A掌握标识符的基本概念及作用 15A掌握著录格式、著录级次、著录文字的基本概念 15A掌握主要信息源和规定信息源的概念 15A检索点及标目基本知识 15A掌握检索点的基本概念 15A了解检索点的数量 15A掌握标目的基本概念、作用及种类 16A了解参照法的概念、作用及种类 16A了解规范档的概念及结构 16A计算机书目文档基本知识 16A了解CNMARC书目记录的逻辑结构 16A了解CNMARC数字字段区的十大功能块 16A掌握字段、子字段与数据元素的基本概念 16A了解CNMARC数字字段区的标识系统 16A文献检索基础理论知识 17A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 17A掌握文献资源的类型(见A1) 17A熟悉中国传统工具书的主要类型 17A掌握常见的数据库类型 17A掌握检索工具的特点 17A掌握电子版检索工具的特点 17A熟悉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学术规范 17A熟悉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引证标注方法 17A辞书的相关知识 17A掌握辞书、字典、词典、辞典的基本概念 17A掌握中国古代辞书的主要类型 18A熟悉中国近代以来主要的字典、词典 18A熟悉中国古代辞书的编纂体例 18A了解电子词典和网络词典的特点 19A掌握中国有代表性的辞书 19A古籍资源的相关知识 19A了解中国古籍资源的基本状况 19A熟悉中国古籍目录的特点 20A熟悉古籍版本的定义和特点 20A熟悉古籍丛书的概念及类型 20A熟悉类书的特点及功用 21A百科全书基础知识 21A掌握百科全书的概念、分类、特点 21A了解百科全书与其它工具书的区别 21A熟悉中外有代表性的百科全书 22A年鉴基础知识 22A掌握年鉴的概念 22A掌握年鉴的特点 22A了解年鉴资源的现状 22A2第二部分 专业理论知识 22A文献标引专业理论 22A分类标引理论 22A掌握分类标引的意义和要求 22A掌握上位类、下位类、同位类的含义 22A掌握号码配置的基本概念 22A掌握组配标引的三种类型 22A掌握标引工作的程序 22A熟悉基本分类规则 22A熟悉一般分类规则 22A熟悉同类书排列的两种基本方法 23A主题标引和主题检索 23A掌握主题标引的基本概念 23A掌握主题标引与分类标引的异同 23A熟悉主题标引的方式 23A熟悉主题分析的内容 23A熟悉主题标引的基本规则 23A熟悉各种主题及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标引 23A了解主题检索工具和主题检索系统 24A文献编目专业理论(具体规则只作了解,参考《中国文献编目规则》) 25A熟悉普通图书著录规则 25A掌握中文图书CNMARC格式著录方法 25A文献检索方法 25A掌握检索工具的排检方法 25A印刷版工具书的排检方法 25A电子版检索工具的检索方法 25A搜索引擎中的常用检索方法 26A熟悉近代图书、报刊、论文资源检索系统的检索方法 26A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方法 26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检索方法 26A人大报刊检索系统的检索方法 26A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的检索方法 26A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的检索方法 27A《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检索方法 27A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检索方法 27A3第三部分 新理论知识 27A×基础新理论 27A数字×的相关知识 27A了解计算机网络常用的几种形式 27A了解信息高速公路的定义及组成 27A了解未来×的三种形态 27A熟悉数字×的定义 27A熟悉数字×的特点 27A熟悉数字×的功能 27A×文献资源数字化和电子版权问题相关知识 27A掌握馆藏文献数字化的概念 27A了解数字化文献的主要类型 27A了解数据库的版权保护 27A了解电子信息资源的侵权形式 27A文献标引新理论 27A了解关键词语言的特点及类型 27A了解文本检索的基本概念及文本检索技术 28A了解后控词表的基本概念 28A了解自动主题标引基本概念 28A了解自动分类标引的基本概念 28A文献编目新理论 28A网络信息资源编目相关知识 28A了解网络信息资源编目方法 28A了解DC元数据 28A了解XML元数据 28A计算机联机编目相关知识 28A掌握联机编目的概念及作用 28A熟悉联机编目系统的功能 28A了解国内外联机编目机构 28A了解Z50协议基本概念 29A文献检索新理论 29A熟悉电子图书的概念 29A熟悉电子图书系统的概念及检索功能 29A熟悉有代表性的中文电子图书系统 29B图书资料专业实务 30B1第一部分 基本工具 30B了解国内外主要分类法 30B《杜威十进分类法》 30B《国际十进分类法》 30B《美国国会×图书分类法》 30B《冒号分类法》 30B《中国×分类法》 30B《雅虎》(Yahoo!) 30B了解国内外主要主题词表 30B《美国国会标题表》 30B《医学标题表》 30B《汉语主题词表》 30B《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30B《社会科学检索词表》 31B了解文献著录的基本工具 31B《中国文献编目规则》 31B《西文文献著录条例》 31B《中国机读目录格式》(CNMARC) 31B《美国国家机读目录格式》(USMARC) 31B了解文献检索的基本工具 31B常用的中文辞书 31B《尔雅》 31B《说文解字》 31B《康熙字典》 31B《新华字典》 32B《现代汉语词典》 32B《古汉语常用字典》 32B《辞海》 32B《辞源》 32B《汉语大字典》 32B《汉语大词典》 32B古籍资源的检索工具 33B《汉书•艺文志》 33B《隋书•经籍志》 33B《四库全书总目》 33B《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33B《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33B《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 34B《贩书偶记》 34B《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34B《中国善本书提要》 34B《中国丛书综录》 34B《艺文类聚》 35B《太平御览》 35B《事物纪原》 35B《永乐大典》 35B《三才图会》 35B《古今图书集成》 35B《佩文韵府》 35B《骈字类编》 36B《十三经全文检索系统》 36B《古籍整理图书目录》(1949——1991) 36B有关二十六史的检索工具 36B图书、期刊、论文、时事、数据、法规等资源的检索工具 37B《民国时期总书目》 37B《中国国家书目》 37B方正Apabi数字× 37B超星数字× 37B书生之家数字× 37B《中国大百科全书》 37B《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37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37B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38B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38B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38B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 38B我国主要的政府网站、统计网站及经济网站 39B有关法律资源的网站 39B2第二部分 实践操作 39B文献标引的实践操作 39B文献分类标引 39B文献主题标引 39B文献编目的实践操作 39B文献检索的实践操作 39B查考古籍流传情况的工具书 39B查考古籍善本的工具书 39B查考古籍丛书的工具书 39B查考语词和典故的工具书 39B查考古代图像资料的工具书:《三才图会》 40B查找近代图书的工具书 40B查找期刊、论文的检索工具 40B查找引文出处的检索工具 40B查找时事信息资源的方法和途径 40B查找法律资源的方法和途径 40第一部分就是基础

266 评论

candy雨朦

文书是指古代盟约、公文、契约、书札、案牍以及诏诰、奏议、文告、诉状等,如侯马盟书、敦煌文书、吐鲁番文书、徽州文书。档案经过立卷归档集中保管起来的,具有查考、使用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称为档案。中国档案起源很早,清末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卜辞,就“属于王室的文书记录,是殷代的王家档案”(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第46页)。存世和出土的西周铜器铭文,所记有册命、赏赐、志功、征伐、诉讼等各个方面的大事活动,自然也是具有档案性质的。中国现存的档案实物以明、清档案所存为最多,大约还有一千多万件(册),主要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是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自然产生的,是原始的文字记录,从未经过修改和加工,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可以直接反映出历史原貌。档案与图书不同。由于档案具有这样的原始性和客观性,所以它比其他史料、典籍更加真实可靠。总集汇集多个作者的单篇诗文为一书,称为总集,它是与别集相对而言的。总集这种体裁的产生,则首推晋挚虞的《文章流别集》。《晋书·挚虞传》:挚虞“撰古文章,类聚区分为三十卷,名日《流别集》,各为之论,辞理惬当,为世所重”。可惜《文章流别集》今已亡佚。所以,今天所能见到的现存最早的总集,应是南朝梁萧统所编的《文选》。别集指汇集某个作者所著多种文体作品为一书的文献著作,与“总集”相对而言。“别集”这个词出现大约有2000年的历史,早在东汉就出现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别集开始盛行,并有了很大的发展,到唐宋以后就更加繁荣,出版的别集相当之多。类书是我国古代采辑或杂抄各种古籍的有关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编排列于从属类目之下,以供人们查阅的工具书。类书,“以杂见称”为其特点。所收内容往往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旁及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举凡人间的学问,世上的知识,以类相从,无所不收,是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古典文献。政书是辑录文献中的典章制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编排和叙述,以便查考的工具书。简言之,政书就是专门记载历代或一代典章制度的专书。涉及的内容范围很广,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以及天文、地理、文学、艺术都包罗在内。 最早创制政书这种体裁的是唐代的刘秩,他收录了大量典章制度资料,编成《政典》,该书于唐玄宗开元(713~741年)末编成。政书按其收录典章制度的时代范围,可分为两大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古今”的,即所谓“九通”十通”。一类是断代性质的,即所谓“会要”和“会典”。丛书又称丛刻,丛刊,丛编,汇刻,合刻,是编辑根据一定的目的,汇刻有关的著作并冠以总名的一种著作集。丛书所收的著作,多的有几千种,少的只有寥寥数种。对丛书来说,这些被收入的著作,称为丛书的子目。以“丛书”命名的图书,最早的是唐朝陆龟蒙的《笠泽从书》,但该书不是汇刻群书的丛书只是作者的诗赋杂文集。真正的汇刻丛书始于五代冯道倡议校刻的《九经》(又称《监本九经》),这是类编丛书汇编丛书,一般变为以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俞鼎孙、俞经辑抄的《儒学警语》为最早。该书汇辑了有关“举子之事业,人事之劝惩”的七种著作,是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的丛书。丛书种类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综合性和专科性两大类《中国丛书综录》分为“汇编”和“类编”。“汇编”下分杂纂、辑佚、郡邑、独撰五目,“类编”下分经、史、子、集四目。笔记指中国古代著作者随记录的短篇文献,并将这些短篇文献汇集成册出版的图书,也叫笔谈,或随笔。笔记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笔记起始于先秦,魏晋南北朝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的志怪体笔记较多,例如晋代张华的《博物志》和干宝的《搜神记》。南朝的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轶事笔记的代表作。到了唐朝,笔记便“演志怪为传奇,变轶事为杂录”,例如《酉阳杂俎》。宋元以后,笔记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数量猛增,题材扩大。表谱指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制的反映时间和历史概念的表册性参考工具书、是历表、年表等历史表谱的总称。 表谱能帮助人们考查和换算不同历法,年,月,日,能使读者系统地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发展和演变的情况,有助于对中外历史进行横向比较研究。表谱分为年表和表谱两种。地方志是指记述某一个行政区域的自然和社会各方面情况的图书,也称方志。这种书的内容非常广泛,一般包括行政建制、沿革、疆域、山川、津梁、名胜、资源、物产、天文、气候、灾害、人物、文化、教育、科技、体育、民族、民俗等各个方面,反映了不同阶段的社会历史生活状况和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的发展状况,对于中国的经济、文化、科技建设和学术研究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中国的地方志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根据《周礼·春官》一书记载,周代曾经设有“外史”这一职务,负责“掌四方之志”。方志导源于我国古代记载地理知识的《山海经》和《尚书·禹贡》等。 1、书名与作者①古书多无书名古人著书,或叙事抒情,或论辩说理,都是动情于中,而形于言,往往是先写作而后命题,并不是先命题而后写作。据《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汉高祖刘邦初定天下,曾指示陆贾为他写一部历史故事书,陆贾写了二十篇,刘邦看了很高兴,认为书中故事都是闻所未闻的新鲜话,所以起名为《新语》。由此可知,陆贾在写作前并未拟定书名。古书不题书名,是常有的。现在所知的古书之名,大多数是后人追加的。②关于古书的命名:以著作开头二字为书名者。如汉代史游所著识字课本《急就篇》,开篇云:“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就是用“急就”二字作为书名。公羊传校本以作者姓氏或称号为书名者。如春秋三传:《左氏传》,左丘明撰;《公羊传》,公羊高撰;《谷梁传》,谷梁喜撰。 以概括内容命名者。如春秋时鲁国史书称《春秋》,就是以一年四季的春秋二字来概括一年,用以表示为一种按年纪事的编年史。以寓意命名者。如韩非子的《五蠹》、《孤愤》、《说难》等篇,屈原的《离骚》。先秦典籍,往往不提作者姓名,一部《诗经》,三百余篇中除极少数可以考见作者姓名外,绝大部分是无名氏的作品。先秦诸子著作,题为某子,但并非他们自己的手笔,不少是出于门生、弟子、宾客及其子孙后代之手。汉代以后,典籍作者署名逐渐增多,而标法不一,或标姓名,或标字号,或名号同时标出,或用自号而不用名,或带作者籍贯、官衔职务等等,如南宋词人张炎,号玉田,原籍天水,他的词集《山中白云》题为“西秦(指天水)玉田生张炎叔夏”。又如《资治通鉴》标示:“端明殿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朝散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候、食邑一千八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2、古书篇名与序传古书篇题列于正文之后古人编书的体例,常与后人不同。小篇及章的目录,一般都放在一篇或一章之末。例如《荀子》书中有一《赋篇》,包括《礼》、《知》、《云》、《蚕》、《箴》五篇赋,每一赋的末了都把所赋的物名说出,并把这物名重叠一遍,这种重叠,决不是多余的重复。这礼、知、云、蚕、箴五个字,就是这五篇赋的题目,而且都题写在每篇之末。长沙马王堆汉墓土的帛书《老子》卷前4种佚书,题目都是在一篇或一章之后的。把古书目录放在卷首,大概都是雕版印刷术盛行以后的事,书籍应用日广,篇题置于全书之末,翻检不便,于是很自然地出现了这样的变化。古书序传常置全书之末了解一部书的内容主旨、篇目体例以及成书经过等,最好先读它的序文。古书往往有序文(统称为序传)。《史记》的《太史公自序》就是典型的序传,它总结作者自己的世系,叙述著书的经过,考证学术源流,还给每篇的述作大意逐篇作了提要。现代编印的书籍,序文均列于卷首,而古书的序传,则均列于一书之末。例如上列《史记》的《太史公自序》,又《淮南子》的《要略》,《汉书》的《叙传》,许慎的《说文解字叙》,梁刘勰《文心雕龙》的《序志》等。3、古代“篇”与“卷”的含义古代文献的著录,都以篇、卷为计,从刘向《别录》、刘歆《七略》开始就已如此。木简中国古代用竹、木简写书,编简成策(册),通常一策就是一编(篇)。故称之为“篇”。在竹、木简盛行的同时,也用缣帛写书,并以“卷”计。因此,对于“篇”“卷”两个词语的解释,一般认为:“篇”批量竹简、简册,后来用以指有首有尾完整的文章,也用来指称成著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作《孟子》七篇”。“卷”指写在缣帛上的卷子,后用以指全书的一部分,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凡书,唐以前皆为卷轴,盖今所谓一卷,即古之一轴。” 校雠是简册时代校书的一个环节,刘向所下的定义是:“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其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曰雠”。所谓“校雠”就是今天校勘中的对校,也即版本校。由于那时简册笨重,这一工作通常由两个人来完成。而今天的校勘含义较“校雠”宽泛了很多,除对校外,还包括本校、它校和理校等方法。校勘与校对的区别:校对是出版的一个环节,它的唯一任务就是:保障出版物和原稿绝对一致。因此,校对基本上是一项机械性工作。有时为保障正确率,校对者甚至从文章末尾倒着校,使校对者读不成句子,以保证一个字一个标点的与原稿进行核对。校对虽然也是“对”,也是“核查”,很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的校勘,但校对是单向的,必须忠实于原稿,因此,与作为学术工作的校勘有明显的不同。 1、校勘有助于古籍整理:古籍整理主要包括校勘、标点、注释、翻译、汇编等九个方面的工作。校勘除了本身就是古籍整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外,还是其他八项古籍整理工作的先导。因为,这八项工作都需要有一个文字正确无误的底本。如果不先做好校勘工作而以误本为底本,从而误解误释,不仅劳而无功,甚至得不偿失。2、校勘有助于古籍研究:对于某种古籍进行研究,首先应该有一个正确无误的底本。3、校勘有助于疏通文字词义:(1)祛疑。看到文字错误难以疏通之处,谬妄者往往穿凿附会,望文生义,哄了自己也误了别人。(2)显真。有些文字虽是错的,但意义没有太大的变化。碰到这种情况,校勘同样必要。(3)明微。有些语词的含义,看上去简单易懂,而真要弄懂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4)欣赏。文字作品中,往往一字之差,就会影响到作品的韵味,埋没作者经营的苦心。

210 评论

33人见人爱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曾经被称为校雠学。主要研究文献的版本、目录、校勘,同时研究文献的载体、辑佚、辨伪、注释、检索、出土等相关问题。就业方向:图书馆古籍整理部、出版社、高校教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工作现在,一般学校都是在研究生阶段开设这一专业。只有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几所高校在本科阶段开设此专业。

222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关于目录的概念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曾经被称为校雠学。主要研究文献的版本、目录、校勘,同时研究文献的载体、辑佚、辨伪、注释、检索、出土等相关问题

    迷茫的前途 4人参与回答 2024-03-27
  • 古典文献学目录的概念

    古典文献学专业学什么 附学习科目和课程发布时间:2020-02-24 11:26:06 文/马一波古典文献学专业简介古典文献学是一门古雅的学问,跟现实生活距离甚

    贪吃的双鱼宝宝 5人参与回答 2024-03-28
  • 什么是中国古典文献学概念

    文献的内容指的是人所感知与表述的知识信息,文献的形式指的是各种记录知识信息的载体。静态的文献指称记录知识信息的文本,动态的文献呈现知识信息的运动轨迹。古典文献学

    狐狸的小屋 5人参与回答 2024-03-29
  • 中国古典文献学目录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曾经被称为校雠学。主要研究文献的版本、目录、校勘,同时研究文献的载体、辑佚、辨伪、注释、检索、出土等相关问题

    davidzeng168 5人参与回答 2024-03-29
  • 中国古典文献学概论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区别

    一个和教育系统一个,一个和历史学有关。但是这两个也是差不多的,不过个人觉得古典文献学比较没意思。

    椒盐儿橙子 3人参与回答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