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5

小丫夏夏
首页 > 论文问答 > 机电传动控制技术的应用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Rainbow蓓

已采纳
先自己在网上找下这类的论文呗~可以看下文献~要是找不到论文的话~你可以看看(电气工程)这样的期刊~里面的文献都是可以免费下载的
246 评论

美丽先生的店

专业技术刊物报道我国电工仪器仪表行业的科技成果,包括电磁参数的测量方法,测量仪器,仪表,测试系统以及非电量测量的电测技术等方面主要栏目有理论与实验研究,综述与专题评述,产品设计与分析,测量技术与方法,校验技术及设备,电路设计与应用,微机应用与接口,自动测控系统,非电测量与传感器,元器件及应用,自动测试技术与系统,产品信息等读者对象是电力系统中的科研技术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继承:《国外电工仪表》(1964-4967)电工技术学报双月刊ISSN1000-6753电工行业专业技术期刊刊登电工技术领域的科技成果及论文主要栏目有学术论文,信息动态等读者对象为电工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等电工技术杂志月刊ISSN1001-7194电工专业科技刊物主要刊登电工技术理论,科研设计,制造,测试,使用等方面的通用性科技文章主要栏目有综述,研究与开发,应用技术,工业自动控制,计算机/PLC应用,电网建设/改造,智能建筑,经验交流,产品介绍,信息与动态等读者对象为电工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等电力电子技术双月刊ISSN1000-100X专业技术性刊物反映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科研,生产,教学成果,介绍半导体器件和电力电子成套装置的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新产品,报道国内外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动态及产品市场信息主要栏目有研究与设计,装置与应用,控制与测试,器件,综述,之窗等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电力电子技术工作的管理人员,技术开发和设计人员,销售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电力系统自动化半月刊ISSN1000-1026专业技术性刊物旨在反映电力工业的科技成果,促进电力工业的科技进步内容包括电力系统分析所控制,电力市场,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电力系统远动,通信,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电力管理现代化,发电厂自动控制,变电站自动化,计算机,现代控制理论和技术,以及智能化仪器仪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主要栏目有学术论文,应用研究及成果,专题综述,新产品,现场运行与技术革新经验,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讲座,行业信息等读者为电力行业从事科研设计,运行,试验,制造,管理与营销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由:《技术通讯》与《技术情报》合并而成电气传动双月刊ISSN1001-2095专业技术性刊物报道国内外电气传动科技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研究动态,科研成果,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经验,促进行业间科技交流内容包括电气传动和自动化,低压配电,变流技术,总线控制技术,抗干扰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功率补偿技术,新型电力电子元器件应用技术,检测技术等方面主要栏目有综述和专论,交流传动,直流传动,计算机应用,微机及PLC应用,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技术,设计计算,讲座,国外信息,之窗读者对象为电气传动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设计和科研人员,管理和经销人员,技术部门的领导的及高级技术工人电气自动化双月刊ISSN1000-3886专业技术性刊物刊载电气自动化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论文,设有控制理论应用,电气传动和自动控制,微电脑应用,模糊控制,网络与通信技术,现场总线技术,仿真技术,PLC应用,实用电路,软开关及电源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现场总线控制,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综述,数据库设计,智能控制技术,CAD/CAM,经验交流等栏目读者对象是自动控制,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科研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的师生继承:《华东电气传动》(1978-4980)锅炉技术月刊ISSN1672-4763专业技术性刊物反映锅炉技术(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的科研成果,包括锅炉产品试验成果,运行经验总结,锅炉总体及零部件的设计理论,方法,结果和计算机程序,锅炉制造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厚壁压力容器的制造工艺和检验等读者对象为锅炉工业技术人员和锅炉工程设计,制造,生产人员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季刊ISSN1000-4874专业技术性期刊由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生力学和工程系等40多个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合主办旨在加强水动力学领域各系统,各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和学术交流,主要报道能源开发,海洋工程,船舶工程,水利工程,机械工程,反应堆工程,环境工程等方面的实验研究与技术成果,学科介绍及研究简讯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水动力学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该刊B辑为英文版部分继承:《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1984-1989)水力发电月刊ISSN0559-9342专业技术性刊

255 评论

aprileatapple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摘要:机电一体化是一种复合技术,是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互相渗透的产物,是机电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结构组成和主要应用领域,并指出其发展趋势。关键词:机械工业;机电一体化;数控;模块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引起了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一、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机电一体化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技术。硬件是由机械本体、传感器、信息处理单元和驱动单元等部分组成。因此,为加速推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机械本体技术机械本体必须从改善性能、减轻质量和提高精度等几方面考虑。现代机械产品一般都是以钢铁材料为主,为了减轻质量除了在结构上加以改进,还应考虑利用非金属复合材料。只有机械本体减轻了重量,才有可能实现驱动系统的小型化,进而在控制方面改善快速响应特性,减少能量消耗,提高效率。(二)传感技术传感器的问题集中在提高可靠性、灵敏度和精确度方面,提高可靠性与防干扰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避免电干扰,目前有采用光纤电缆传感器的趋势。对外部信息传感器来说,目前主要发展非接触型检测技术。(三)信息处理技术机电一体化与微电子学的显著进步、信息处理设备(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紧密相连。为进一步发展机电一体化,必须提高信息处理设备的可靠性,包括模/数转换设备的可靠性和分时处理的输入输出的可靠性,进而提高处理速度,并解决抗干扰及标准化问题。(四)驱动技术电机作为驱动机构已被广泛采用,但在快速响应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正在积极发展内部装有编码器的电机以及控制专用组件-传感器-电机三位一体的伺服驱动单元。(五)接口技术为了与计算机进行通信,必须使数据传递的格式标准化、规格化。接口采用同一标准规格不仅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维修,而且可以简化设计。目前,技术人员正致力于开发低成本、高速串行的接口,来解决信号电缆非接触化、光导纤维以及光藕器的大容量化、小型化、标准化等问题。(六)软件技术软件与硬件必须协调一致地发展。为了减少软件的研制成本,提高生产维修的效率,要逐步推行软件标准化,包括程序标准化、程序模块化、软件程序的固化、推行软件工程等。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一)数控机床数控机床及相应的数控技术经过40年的发展,在结构、功能、操作和控制精度上都有迅速提高,具体表现在:1、总线式、模块化、紧凑型的结构,即采用多CPU、多主总线的体系结构。2、开放性设计,即硬件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具有层次性、兼容性、符合接口标准,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益。3、WOP技术和智能化。系统能提供面向车间的编程技术和实现二、三维加工过程的动态仿真,并引入在线诊断、模糊控制等智能机制。4、大容量存储器的应用和软件的模块化设计,不仅丰富了数控功能,同时也加强了CNC系统的控制功能。5、能实现多过程、多通道控制,即具有一台机床同时完成多个独立加工任务或控制多台和多种机床的能力,并将刀具破损检测、物料搬运、机械手等控制都集成到系统中去。6、系统的多级网络功能,加强了系统组合及构成复杂加工系统的能力。7、以单板、单片机作为控制机,加上专用芯片及模板组成结构紧凑的数控装置。(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IMS的实现不是现有各分散系统的简单组合,而是全局动态最优综合。它打破原有部门之间的界线,以制造为基干来控制“物流”和“信息流”,实现从经营决策、产品开发、生产准备、生产实验到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企业集成度的提高可以使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配置得到更好的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三)柔性制造系统(FMS)柔性制造系统是计算机化的制造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数控机床、机器人、料盘、自动搬运小车和自动化仓库等组成。它可以随机地、实时地、按量地按照装配部门的要求,生产其能力范围内的任何工件,特别适于多品种、中小批量、设计更改频繁的离散零件的批量生产。(四)工业机器人第1代机器人亦称示教再现机器人,它们只能根据示教进行重复运动,对工作环境和作业对象的变化缺乏适应性和灵活性;第2代机器人带有各种先进的传感元件,能获取作业环境和操作对象的简单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分析,做出一定的判断,对动作进行反馈控制,表现出低级智能,已开始走向实用化;第3代机器人即智能机器人,具有多种感知功能,可进行复杂的逻辑思维、判断和决策,在作业环境中独立行动,与第5代计算机关系密切。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纵观国内外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动向,机电一体化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一)智能化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与传统机械自动化的主要区别之一,也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近几年,处理器速度的提高和微机的高性能化、传感器系统的集成化与智能化为嵌入智能控制算法创造了条件,有力地推动着机电一体化产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机电一体化产品可以模拟人类智能,具有某种程度的判断推理、逻辑思维和自主决策能力,从而取代制造工程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二)系统化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系统体系结构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线结构。系统可以灵活组态,进行任意的剪裁和组合,同时寻求实现多子系统协调控制和综合管理。表现特征之二是通信功能大大加强,一般除RS232等常用通信方式外,实现远程及多系统通信联网需要的局部网络正逐渐被采用。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如何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以人的智能、情感、人性显得越来越重要。机电一体化产品还可根据一些生物体优良的构造研究某种新型机体,使其向着生物系统化方向发展。(三)微型化微型机电一体化系统高度融合了微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国外称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几何尺寸一般不超过1cm3,并正向微米、纳米级方向发展。由于微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体积小、耗能小、运动灵活等特点,可进入一般机械无法进入的空间并易于进行精细操作,故在生物医学、航空航天、信息技术、工农业乃至国防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四)模块化模块化也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一个发展趋势,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信息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事,它需要制订一系列标准,以便各部件、单元的匹配和接口。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企业可利用标准单元迅速开发新产品,同时也可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五)网络化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机电一体化有重大影响,使其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种类很多,面向网络的方式也不同。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六)绿色化工业的发达使人们物质丰富、生活舒适的同时也使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于是绿色产品应运而生。绿色化是时代的趋势,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生态环境无危害或危害极小,资源利用率极高。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时能回收利用。绿色制造业是现代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是众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它促使机械工业发生战略性的变革,使传统的机械设计方法和设计概念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大力发展新一代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改造传统机械设备的要求,而且是推动机械产品更新换代和开辟新领域、发展与振兴机械工业的必由之路。参考文献:1、李运华机电控制[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芮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3、王中杰,余章雄,柴天佑智能控制综述[J]基础自动化,2006(6)4、章浩,张西良,周士冲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6(7)5、梁俊彦,李玉翔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科技资讯,2007(9)

148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