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01

xiaoxiaANDY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地质杂志李颖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缘来是你69

已采纳
徐霞客,著有徐霞客游记,古代无地质这个东西,徐霞客介绍了好多地质方面的,近现代的李四光
93 评论

洋洋和洒洒

第一作者:1 Li Q, Liu MF, Hou J, Jiang CX, Li SC, Wang T The Prevalence of Keshan Disease inC Int J C 2012 Dec doi:pii: S0167-5273(12)01527- 1016/ [Epub ahead of print] (2011 SCI影响因子=078) 王铜克山病监测之转化流行病学(专家论坛)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33(3): 143- 王铜克山病几十年防控果实亟待收获(述评)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9(4): 357-王 铜,为克山病预防和控制决策的循证做好技术支持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7(4):355-王 铜,候杰,张立君2007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汇总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7(4): 412- 王 铜,候杰,张立君2006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汇总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7(3): 296- 王 铜再谈克山病防治中的关键问题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6(4):359- 王 铜,候杰,李奇2000-2004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5年汇总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4(6): 676- 王 铜克山病控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4(4): 355- 王 铜,候杰,李奇等2004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汇总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4(4): 401- 王 铜,候杰,李奇等2003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汇总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3(5):444- 王 铜等中国西南地区克山病患病及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云南大理州部分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2(4):通讯作者: 周令望,裴俊瑞,张智毅,李兴洲,高琳,闫丽佳,王宇,王 铜硒、蛋白质和维生素E联合缺乏致大鼠甲状腺损伤的实验研究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7(3): 251- 夏德义,王 铜编译心肌炎的诊断-达拉斯标准之死亡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7(2):封三 裴俊瑞,王 铜,周令望,冯红旗,高琳,李兴洲,李奇,夏德义,邓晶,王宇,李颖云南省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病区人群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与心肌肌钙蛋白I相关性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7(1):98- 冯红旗,王 铜,高琳,李兴洲,裴俊瑞,李奇,邓晶 云南省地方性猝死病区天气因素与饮用水生物性污染相关性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6(6):686- 周令望,裴俊瑞,李兴洲,高琳,闫丽佳,王 铜低硒与低营养复合因素致大鼠心肌损伤的实验研究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6(4):361- 裴俊瑞,王 铜,周令望,李兴洲,高琳,冯红旗,李奇,夏德义,邓晶肠道病毒感染与云南省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的关系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6(4):431- 闫丽佳,裴俊瑞,高琳,李兴洲,周令望,王宇,王 铜硒和维生素E对大鼠的抗氧化作用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6(4):381- 李奇,候杰,徐柏楠,张立君,李兴洲,高琳,裴俊瑞,闫丽佳,王宇,邓晶,王晓亚,赵淑华,王 铜2005年黑龙江省富裕县克山病病情监测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6(4):423- 王宇,王 铜,等 克山病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6(3):322- 李颖,王 铜,周令望,邹宁,刘阳,姜明春,于维汉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心肌损伤后交感神经去支配及巢蛋白表达的影响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6(2):152- 刘英群,祝莹颖,王 铜等微波和超声波对人牙齿脱钙效果的比较研究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5 (6):707- 邓晶,李奇,夏德义,裴俊瑞,王 铜1例心房心包结核致心动过速性心房性心肌病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5 (6):697- 全国克山病监测协作组,王 铜2005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汇总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5(4): 405- 李奇,夏德义,王 铜,等云南省地方性猝死的死因调查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5(4): 424- 侯杰,王 铜等2005年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贾大房子屯克山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5 (4): 徐伯楠,王 铜等克山病病区普通人群心电图结果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5 (4):457- 张立君,王 铜等2005年黑龙江省尚志市克山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5 (4): 于玲范,王 铜等干细胞动员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兔心肌结构及功能的保护作用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5 (4):363- 高琳,王 铜,周令望,等肿瘤坏死因子与云南省地方性猝死关系的研究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5(1):73- 李兴洲,王 铜,冯红旗,等GSH-Px活性与云南省地方性猝死关系的研究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4(6): 680- 李奇,夏德义,冯红旗,李兴洲,高琳,裴俊瑞,邓晶,候杰,徐柏楠,王 铜云南省地方性猝死早期发现的探讨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4(4): 411- 冯红旗,杨林,郭玲,黄文丽,徐柏楠,王铜云南省地方性猝死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4(4): 414- 裴俊瑞,周令望,高彦辉,李兴洲,高琳,冯红旗,李奇,夏德义,邓晶,王 铜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与云南省地方性猝死的关系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4(4): 417- 候杰,李奇,张立君,李兴洲,高琳,裴俊瑞,邓晶,徐柏楠,董国淑,王 铜 2004年黑龙江省富裕县克山病病情监测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4(4): 404- Wang T,Feng HQ,Li Q et A Study on Yunnan Sudden Cardiac Death (fulminant Myocarditis) Prevention and C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World Heart F May 1(1):132- 夏德义,冯红旗,王 铜等云南省地方性猝死的临床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3(5):482- 刘云宝,张卫星,周令望,王 铜克山病患者肝炎及柯萨奇病毒感染的观察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3(5):489- 汪忠伯,王 铜2002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汇总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2(4):61-

83 评论

Cindy森小蝶

兄弟 一看你就是没有什么地质学知识 火山喷发一般是在地质板块活跃地带以及板块构造缝隙边缘 貌似你也没有看过中国地质杂志 怎么能说中国没有什么火山呢?再来说说熔岩吧 那个不是熔岩融化上层岩石形成的而是地质板块互相挤压作用较软的板块沉降入地幔融化后才是熔岩形成的来源

237 评论

谈情伤感情

中国地质学会第38届理事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中国科协“七大”精神,充分发挥学会纽带和桥梁作用,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为提高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程度,动员团结全体会员和广大地质工作者,继承前辈优良传统,服务大局,开拓创新,积极投身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为推动地质事业发展建功立业,开创学会工作的新局面。中国地质学会第38届理事会任期主要目标任务是: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重点办好反映当代地质科学前沿和与资源、环境密切相关的学术会议,提倡多学科联合办会,鼓励开展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类学术活动,不断提高学术交流的水平和实效。(一)开好2006年学术年会及“十五”地质科技重要成果学术交流会。积极参加地质调查所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并颁发第三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办好丁文江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今后,对其他著名地质学家的华诞或纪念日将制定统一办法,按章举办。(二)做好参加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的准备和组织工作;归纳大会交流的学术成果,及时向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介绍大会论文的精华和当代地质科学的前沿;结合实际,提出我国地质科学攀登部分国际学科制高点的建议。(三)主动承办国际学术组织交办的国际学术会议,积极参加国际学术活动,提高我国地质人员的科技水平;与海外华人地质学家加强合作,继续办好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积极推荐我国中青年地质学家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和担任会议学科召集人,提高他们的国际知名度。吸引外国知名地质学家来华考察、访问和讲学。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一)继续办好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改革办营方法,提高办营效果。认真组织好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积极参加全国科普日和科技周活动;配合有关学会开展“世界环境日”、“全国土地日”等活动。(二)继续利用科普橱窗、科普讲座、科普幻灯、录像资料,利用地质博物馆、开放实验室等科普教育基地以及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多种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地质科普活动。(三)办好科普刊物,出版科学与文学相融合的科普书籍,推进《地球》杂志的改革。继续办好学术刊物(一)做好《地质学报》中、英文版和《地质论评》编委会的换届工作。充实和改进《地质学报》中文版、《地质论评》的编辑出版工作,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办刊手段的现代化,改革版式,扩大容量,缩短出刊周期,发表更多的优秀稿件,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扩大《地质学报》英文版的全球地质信息容量,聘请国际编委,增加国外论文,进一步提高《地质学报》英文版的国际地位。(二)贯彻新闻出版总署提出的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办刊方针,加强对各专业委员会和省级学会所办刊物的指导,打造精品科技期刊。(三)协助国土资源部办好国际地科联机关刊物《Episodes》杂志,扩大我国地质科技界在国际同行中的影响。人民网科技频道讯 11月2-5日,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召开2011年学术年会,会议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领导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加强地质科技支撑能力建设,促进全国地质领域的学术交流,展示近年来地质找矿及研究的工作成果,增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开幕式后,13位国内知名专家以燕山运动:一次突发的大地构造变动、我国入地计划的新进展、亚洲风成系统地球化学示踪研究、白垩纪大洋红层与深时(Deep-Time)研究、进化论十大假说及寒武大爆发的本质属性、12汶川地震地质构造成因、古亚洲洋构造域与北亚造山区:定义、结构与演化、岩石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崩滑地质灾害机理、矿井水害预报预测与应急救援、青藏高原:大陆碰撞过程与成矿作用、综合信息地壳稳定性区划研究初步结果、新疆富铁矿成矿地质特征及主攻类型成矿模式、矿物学环境属性研究进展等内容做大会主题报告。  本次会议共设置13个分会场,分别就我国深部探测与地壳结构、全国固体矿产勘查方法与技术、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技术、地质与城市化、地质科技期刊在推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地质灾害与环境安全、金矿找矿理论培训、矿山地质环境防治研究、水文地质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天山找矿、中国主要陆块聚散过程、裂变径迹年代学及其地质应用、资源及环境研究中现代矿物学的地位与作用等方面开展研讨和交流。会议共审核刊印论文摘要233篇,内容涵盖范围广泛,反映了我国当前地质科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最新成果。  学术年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搭建学术平台、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以面向地质科研生产、服务国家宏观建设为目标,广泛邀请海内外地质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着“支撑、引领——为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服务”的主题开展深入的学术交流活动。会议将在推进地质科技交流、促进地质科技研究与地质调查与勘查的结合、推动地质工作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紧密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214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