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文学与人生杂志2021年第九期内容

文学与人生杂志2021年第九期内容

发布时间:

文学与人生杂志2021年第九期内容

《文学与人生》是湖南文理学院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规划教材。它的前身——“文学与人生”讲义,已经在大学中流传四年。作为一部素质教育教材,“它既是文学审美的,也是素质教育的。它既是文学审美的深化,也是素质教育的强化”。此书作为人生教育教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红尘是一个喧闹又萧索的大戏台,我们装扮着不同的角色,演绎着离合悲欢、到最后,连自己亦分不清,哪段是真,哪段又是假。演了一辈子,唱了一辈子,过了一辈子,那些携手并肩的人,随着光阴,且行且远。--白落梅《相逢如初见回首是一生》写字是件辛苦的是,尤其是耗费心力,投注情感的文字,期间的过程,经受的疲累,无处与人言说。写字亦是件幸福的事,独坐小窗,一盏清茶,伴着墨香,慢慢入境,到后来,内心洁净,竟是山河更替,亦无惊忧。--白落梅《相逢如初见回首是一生》千年的爱与千寻真切又模糊,月色清浓下,多少人将泪洒入长江,满载一江春愁,无语东流。也许,这世间有些遇见原本就是为了分离,可就是那样短暂的相聚,会让你相信,这一个就是永远,然后总有人会用一辈子的时间去缅怀与想念--那隔花的初见。--曾雅娴《花语为诗泪成词》由我们生来不带乐观性的人看来,“将来”总未免太渺茫了,“现在”不过一刹那,好像一个没有存在的东西似的,所以只有“过去”是这不断时间之流中站得住的岩石。我们只好紧紧抱着它,才免得受漂流无依的苦痛,“过去”是个美术化的东西,因为它同我们隔远看不见了,它另外有一种缥缈不实之美。好像一块风景近看瞧不出好来,到远处一望,就成个美不胜收的好景了。--梁遇春《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无声的呜咽比嚎啕叫是更悲哀得多了。--梁遇春《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只有真真地跑到生活里面,把一切事都用宽大通达的眼光来细细咀嚼一番,好的自然赞美,缺陷里头也要去找出美点出来;或者用法子来解释,使这缺陷不令人讨厌,这种态度才能够使我们在人生途上受最少的苦痛,也是止血的妙方。--梁遇春《查理斯•兰姆评传》只有那班不大同现实接触,住在乡下,过完全象牙塔生活的人,或者他们的心给一个另外的世界锁住,才会做文学的忠实信徒,把文学做一生的惟一目的,始终在这膝胧境里过活,他们的早已脱离这个世界到他们自己织成的幻境去了。--梁遇春《文学与人生》普通人所认为虚无乡,在另一班看来倒是的实在。--梁遇春《文学与人生》夕阳所以无限好,全靠着近黄昏。--梁遇春《寄给一个失恋的人》谁爱菊?谁采到了菊?问茫茫尘世,几人能够?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山野村夫,名缰利锁的官宦商贾,菊花与他们无关,也无缘。有了放下,才会腾出手来采菊;有了割舍,才会接纳倾情于菊。--谢正龙《采菊东篱下》

百度汉语为您找到 “ 文学人生摘抄的句子 ” 类型: 摘抄作者: 全部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三毛励志·歌词·理想·霸气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人生·泰戈尔·青春·成长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丰子恺人生·孤独·正能量·情感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待你青丝绾正,铺十里红妆可愿。却怕长发及腰,少年倾心他人。待你青丝绾正,笑看君怀她笑颜。——何晓道古风·情感·忧伤·伤感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莎士比亚人生·莎士比亚·励志·希望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仙枫红叶古风·忧伤·情感·生命去见你想见的人吧。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趁现在还年轻,还可以走很长很长的路,还能诉说很深很深的思念,趁世界还不那么拥挤,趁飞机还没有起飞,趁现在自己的双手还能拥抱彼此,趁我们还有呼吸。——佚名爱情·青春·励志·表白如果你给我的,和你给别人的是一样的,那我就不要了。——三毛三毛·爱情·情感·孤独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张嘉佳张嘉佳·离别·伤感·文艺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三毛目送·爱情·三毛·古风你的脸上云淡风轻,谁也不知道你的牙咬得有多紧。你走路带着风,谁也不知道你膝盖上仍有曾摔伤的淤青。你笑得没心没肺,没人知道你哭起来只能无声落泪。要让人觉得毫不费力,只能背后极其努力。我们没有改变不了的未来,只有不想改变的过去。——刘同孤独·刘同·励志·哲理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三毛三毛·人生·青春·文艺因为有了因为,所以有了所以,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说何必。——周立波伤感·人生·伤心·情感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张爱玲爱情·人生·张爱玲·失恋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路遥励志·平凡的世界·哲理·人生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守护是最沉默的陪伴。——耀一孤独·文艺·爱情·人生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宫崎骏正能量·励志·宫崎骏·爱情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三毛人生·三毛·青春·成长向来缘浅,奈何情深。——顾漫古风·分手·文艺·伤感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村上春树伤感·人生·励志·村上春树

江西文学与人生杂志社是2012-05-29在江西省南昌市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抚河北路73号6层。江西文学与人生杂志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60100596529967J,企业法人袁泉,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江西文学与人生杂志社的经营范围是:《文学与人生》杂志的编辑、出版、发行(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止);设计、发布、代理、制作国内各类广告;文学创作服务(以上项目依法需经批准的项目,需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江西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351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1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11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江西文学与人生杂志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科学与生活杂志2021年第九期内容

科学与生活 是中国期刊网的一种综合期刊,基本可以说是全科收录,期刊质量一般

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口问题(人类自身问题)、资源问题(自然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 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数以万计人的死与水污染有关,食品中毒事件经常发生。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造成这一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个方面不可忽视: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二是人类对技术的控制能力不够;三是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代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四是价值偏见。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以至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还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为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科学证明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即实践),尤其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当今世界变革的大潮中,新出现的诸如“大科技观”、“持续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等等,就是对“人类中心论”的否定。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 人与自然 集天地之灵气,采万物之精华,勇敢的人类从洪荒时代走到了文明的世纪。人类的智慧创造了经济的奇迹,无知与贪婪却留下了可怕的后果。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地球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善待万物,就象善待我们的朋友;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我们的家园!人类渐渐从噩梦中觉醒: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突如其来的SARS病毒,令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人类应如何对待大自然?人类该怎样与自然和谐共处呢?与自然相通相依,协调一致,和谐共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要思想。 建立生态环保型社会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随着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无数森林的乱砍滥伐使生态环境恶化的形势十分严峻。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因此,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的家园毁于我们人类自己手中。人类啊,行动起来吧,让我们节约一滴水,保护一棵小草。让天空依然明净,让河水依然清澈,让小草依然碧绿,让花朵依然鲜艳,让阳光依然灿烂,让地球依然生辉! 痛定思痛,我们应该选择一条理性发展的道路,呼唤绿色文明,呼唤科学的决策方式,呼唤科学的生产方式,呼唤科学的生活方式。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吧! ———————————————————— 善 待 生 灵 有时,动物界也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约摸半小时后,羚羊群分成了两类: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羚羊为一类。一只老羚羊走出羊群,朝年轻的羚羊群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跟着老羚羊走到了悬崖边。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朝悬崖对面跃去。随即,老羚羊紧跟其后也飞跃出去,只是老羚羊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年轻羚羊也在老羚羊背上猛登一下,下坠的身体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画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为桥墩的生命桥。那情景是何等的神圣,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动物在生命危急之时的举动令人肃然起敬,而人类对动物的戕害令人不寒而栗。 有朋友旅游归来后说,某旅游胜地推出了生吃猴脑和活剜鹿肝的特色菜。生吃猴脑就是用夹子把活猴固定在餐桌中间,用锤子敲开猴的头盖骨,食客用勺挖出一动一动的猴脑,趁热送入口中。活剜鹿肝则是剖开活鹿的腹,从腹中挖出冒着热气的鹿肝,让食客即刻烹吃。据说,这些菜是大补,能吃啥补啥,虽要价高却颇受欢迎。人对动物的态度或多或少反映出人的品质。如此暴殄天物,真能吃啥补啥吗?如今,有多少人缺少一颗爱心?而这一颗爱心,要靠吃什么心,才能补回我们仁慈之心呢? 羚羊的壮举令人起敬,人类对猴、鹿的残酷叫人痛心。我深深感到:人类不能凭借自身的优势,无视动物的生命权利,任意践踏虐待动物的生命,因为动物和人类一样,也是能够感受苦乐的生命体。 天地生万物,人类无非是万物中的一种。而我们人类总是夸大自身的力量,自以为是万物之灵长,可以藐视一切,践踏一切,而最终面临危险和灭绝的正是我们人类。那些视生命如草芥,任意戕害生灵者,若再不悬崖勒马,将会逐步失掉爱心,忘却人性,把带血的屠刀伸向我们的同类。终会有一天,人类也将因亵渎生命而掘开埋葬自己的坟墓。 “当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林中徒劳地寻求配偶;当最末一只未留下后代的雄鹰从高空坠向大地;当鳄鱼的最后一声哀鸣不再在沼泽上空回荡……人类,从某种意义上已看到了自己的结局。”这是人类对动物的哀怜,更是动物对人类的警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和动物都是大地之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善待生灵,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 鹿 思 二十多年前,在上山下乡的滚滚洪流中,我作为其中一员来到祖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半原始的山寨里插队落户,开始了那漫长的「再教育」生活。 在这远离城市的大山里,几乎是与世隔绝的,既听不到广播也看不到报纸。很多生活用品都靠人背马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沉睡了数千年的原始森林,终于被修路的炮声所唤醒。一棵棵参天大树被无情地放倒,一块块的巨石被炮火炸开,碎石呼啸着从天而降,人们纷纷躲进掩体,来不及躲避的人们顺手抄起个炸药箱子顶在头上。 夕阳西下,收工的人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向住地走去。一只小鹿映入我的眼帘,我无心无力去追赶它,顺手捡起一块石头扔了过去,心想,「逃命去吧,可怜的小东西。」可那小鹿却只轻轻地动了一下,丝毫没有逃跑的意思。我很奇怪地走了过去。这是一只尚未断奶的幼鹿,它的一条腿被倒下的树杆紧紧压着,身体多处被落石砸伤。它早已无力挣扎。在强大的炮火打击下,母鹿无奈地扔下它自己逃命去了。我把小鹿带回住地,想尽一切办法,拿出最好的食品终于把它救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小鹿长大了很多,光滑的毛皮长出了美丽的暗花。我和它朝夕相伴,是它充实了我孤独的生活,驱散了思乡的忧愁。 人间的母爱是伟大而真诚的,动物们的情感与人相比毫不逊色。母鹿凭借它的本能来寻找它的小鹿了。深夜远山传来那母鹿的阵阵嘶鸣,好像在说:「我的孩子,你在哪儿呀。」每当听到母鹿的嘶鸣,小鹿都是那样的躁动不安。开始我并不以为然,可那母鹿的寻迹却是越来越近,那悲哀的嘶鸣让人听来心碎,它明明在说:「把孩子还给我吧,求求你了,还给我吧。」小鹿是我救活的,一个多月的时间我费尽了多少心血。它是我的精神寄托,它是那样的可爱,我当然不会仅仅因此而放走它。 可那母鹿分明知道它「爱子」的方位,它是越闹越凶。看来这鹿是无法再养下去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我打来一个小木箱,打了几个通气孔,把小鹿放了进去计划次日凌晨把小鹿带回家,把它作为最珍贵的礼物献给远方的亲人。万事俱备只待天明。 一阵阵凄惨的鹿鸣把我从梦中惊醒。母鹿似乎知道了即将和它「爱子」的永别,它又来了,来讨子,来鸣冤,来示威。瞬间,我的良心发现了,抱起小鹿向母鹿嘶叫的方位走去,可我并不想把小鹿还给它,只想让这“母子”俩见上最后的一面。 雨越下越大,山林里一片漆黑。一只高大的鹿嘶叫着向我飞奔而来,怀抱里的小鹿躁动着,挣脱着,企图投向母亲的怀抱。我紧张极了,心里急剧地跳动着,虽然我救活了小鹿,但此时此刻这母鹿不是来谢恩,倒像是来找我拼命的。我心里非常慌乱,用力抱紧怀中的小鹿转身刚要离去,砰砰砰——几声炸雷般的枪声在耳边响起,只见那母鹿高大的身躯应声倒下,瞬间发生的这一切使我呆若木鸡,小鹿挣脱了,消失在漆黑的山林里。真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让小鹿目睹自己的妈妈被人枪杀,天下还有比这更残忍的吗? 任何动物都有自己的天敌,而人却是它们共同的天敌,对它们来说「两条腿」的天敌比四条腿的天敌更狡猾更凶残。是的,人类在不断开发现代文明的同时,也把灾难洒落在世间。 几天了,我的心里一直很难过,白天再也见不到那只可爱的小鹿,夜晚再也听不到那母鹿寻子的哀鸣。一切一切仅仅是一场噩梦。我漫山遍野地寻找着,到处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只是不见那小鹿的身影,此时的我,才理解了那母鹿的哀鸣。 一切都过去了,一切也都平静了。周末我整理自己的内务,当低头寻视床下的时候,我惊呆了,泪水不禁夺眶而出,一只瘦得皮包骨的小鹿睁着大眼蜷缩着。它早已经死去了,在无限思念妈妈的痛苦之中死去了。从它那睁大的双眼里,我清楚地看到了它对人类的不解、恐惧和愤怒。如果说偷猎者是凶手,那么我无疑是个帮凶!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每当我来到动物园,看到那活泼可爱的小鹿,听到那鹿的嘶鸣内心都有一种负罪感,它勾起了我对小鹿的思念。 如果人类洒向万物生灵的都是爱,该有多好啊。

科学与生活属于新疆科学技术学术刊物,省级期刊

文学与人生杂志2021年第九期

没有什么意林知音漫客吧,反正我搜不到,无法撤销点赞,我就回答一下吧

百度汉语为您找到 “ 文学人生摘抄的句子 ” 类型: 摘抄作者: 全部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三毛励志·歌词·理想·霸气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人生·泰戈尔·青春·成长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丰子恺人生·孤独·正能量·情感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待你青丝绾正,铺十里红妆可愿。却怕长发及腰,少年倾心他人。待你青丝绾正,笑看君怀她笑颜。——何晓道古风·情感·忧伤·伤感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莎士比亚人生·莎士比亚·励志·希望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仙枫红叶古风·忧伤·情感·生命去见你想见的人吧。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趁现在还年轻,还可以走很长很长的路,还能诉说很深很深的思念,趁世界还不那么拥挤,趁飞机还没有起飞,趁现在自己的双手还能拥抱彼此,趁我们还有呼吸。——佚名爱情·青春·励志·表白如果你给我的,和你给别人的是一样的,那我就不要了。——三毛三毛·爱情·情感·孤独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张嘉佳张嘉佳·离别·伤感·文艺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三毛目送·爱情·三毛·古风你的脸上云淡风轻,谁也不知道你的牙咬得有多紧。你走路带着风,谁也不知道你膝盖上仍有曾摔伤的淤青。你笑得没心没肺,没人知道你哭起来只能无声落泪。要让人觉得毫不费力,只能背后极其努力。我们没有改变不了的未来,只有不想改变的过去。——刘同孤独·刘同·励志·哲理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三毛三毛·人生·青春·文艺因为有了因为,所以有了所以,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说何必。——周立波伤感·人生·伤心·情感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张爱玲爱情·人生·张爱玲·失恋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路遥励志·平凡的世界·哲理·人生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守护是最沉默的陪伴。——耀一孤独·文艺·爱情·人生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宫崎骏正能量·励志·宫崎骏·爱情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三毛人生·三毛·青春·成长向来缘浅,奈何情深。——顾漫古风·分手·文艺·伤感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村上春树伤感·人生·励志·村上春树

《文学与人生》 CN 36-1177/I 江西省南昌市沿江中路77号 330009 0791-6627495 《微型小说选刊》 CN 36-1089/I 江西省南昌市新魏路17号 330002 0791-8500958 《百花洲》 CN 36-1053/I 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310号江西出版大厦10层 330008 0791-6894751《鹃花》 CN 36-1062/I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365号 330046 0791-6275936

文学与人生杂志摘抄好句子人活在天地之间,一半属天,一半属地。举目头上三尺是天,脚下一步是地。人却都是在病痛来是那一瞬间,才知道天知道地,活明白了自己,其他身体好的时候,不管天高地厚,经常生活糊涂的。健康的游戏,不在于手里拿到一副好牌,而在于甩掉多余、没用的牌。人只有不仅仅是作为人是活体存在的时候,才是完美和强健的。世界上没有任何欢乐不伴随忧虑,没有任何平和不连着纠纷,没有任何爱情不埋下猜忌,没有任何安宁不隐伏恐惧,没有任何光明不留下阴影,没有任何满足不带有缺陷。生之河流,走向一样,水岸不同:有的上下起伏、中间拐弯;有的左平右狭、前窄后宽;有的起伏跌宕、先急后缓;有的始终柔弱、缓步悠长;有的先清后浊、中途变身;有的风雨裂岸、遭障转向;有的水若涩,有的水酸甜,还有的有情殇,有的有财殇,只是没有从头到尾都平直、都通畅、都达顺的。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与世界接触的身体有六种器官,经常反作用:口手足在控制下,人却往往控制不了,口去读书的学会说脏话,手去助人的却害了人,脚本想往上走却往下爬;眼耳鼻人都控制不了,不愿看到的事情也得看,不愿听到的声音也得听,不愿闻到的气味也得闻,人却能活在对它们的严肃控制之中。想活得随意些,就只能活得平凡些;想活得辉煌些,就只能活得痛苦些;想活得长久些。就只能活得简单些。没有实上上活法,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任何人都有三个自己:骨子里的、表现出来的和别人眼睛里的。第一个最难,第二个最假,第三个最累的。人的思想决定人的身体,人的内心决定人各有其味。生活里有三个问题令人关注:一是吸引人吗?二是令人愉快吗?三是知道自己的所在位置吗?能经常想第一个问题的是女人,能经常想第三个问题的是男人,盲目徘徊在第二个问题的,男女一样多。世上很多人都适用这句话:远看像什么似的海更大,近看什么都不是。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心,人活着只有冥悟出心眼,即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肉体眼睛看不到的东西。生存这一事实本身就和“强”字分不开,活着就意味着“健”在。生命就是一种力量,它时刻都在征服着周围的一切,包括自身的菌、病、欲、兽。只有向前看才能生活,只有向后看才懂生活。光往上看,发飘;光朝下瞅,腿沉;不往上看,不往下看,又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人生最不好把握的就是视力。人的伟大和光荣的杰作就是知道如何恰如其分地生活。确切的人生是:保持一种适宜状态,不要被字累,最好永远是好的敌人。

文学与人生杂志2021年第一期内容

《文学与人生》是中国教育家邹永常所著的一部素质教育教材,于2010年1月1日出版。,“它既是文学审美的深化,也是素质教育的强化”。这本书不仅显示了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融合,更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东西及其超越时代的价值。

文学与人生杂志摘抄好句子人活在天地之间,一半属天,一半属地。举目头上三尺是天,脚下一步是地。人却都是在病痛来是那一瞬间,才知道天知道地,活明白了自己,其他身体好的时候,不管天高地厚,经常生活糊涂的。健康的游戏,不在于手里拿到一副好牌,而在于甩掉多余、没用的牌。人只有不仅仅是作为人是活体存在的时候,才是完美和强健的。世界上没有任何欢乐不伴随忧虑,没有任何平和不连着纠纷,没有任何爱情不埋下猜忌,没有任何安宁不隐伏恐惧,没有任何光明不留下阴影,没有任何满足不带有缺陷。生之河流,走向一样,水岸不同:有的上下起伏、中间拐弯;有的左平右狭、前窄后宽;有的起伏跌宕、先急后缓;有的始终柔弱、缓步悠长;有的先清后浊、中途变身;有的风雨裂岸、遭障转向;有的水若涩,有的水酸甜,还有的有情殇,有的有财殇,只是没有从头到尾都平直、都通畅、都达顺的。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与世界接触的身体有六种器官,经常反作用:口手足在控制下,人却往往控制不了,口去读书的学会说脏话,手去助人的却害了人,脚本想往上走却往下爬;眼耳鼻人都控制不了,不愿看到的事情也得看,不愿听到的声音也得听,不愿闻到的气味也得闻,人却能活在对它们的严肃控制之中。想活得随意些,就只能活得平凡些;想活得辉煌些,就只能活得痛苦些;想活得长久些。就只能活得简单些。没有实上上活法,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任何人都有三个自己:骨子里的、表现出来的和别人眼睛里的。第一个最难,第二个最假,第三个最累的。人的思想决定人的身体,人的内心决定人各有其味。生活里有三个问题令人关注:一是吸引人吗?二是令人愉快吗?三是知道自己的所在位置吗?能经常想第一个问题的是女人,能经常想第三个问题的是男人,盲目徘徊在第二个问题的,男女一样多。世上很多人都适用这句话:远看像什么似的海更大,近看什么都不是。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心,人活着只有冥悟出心眼,即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肉体眼睛看不到的东西。生存这一事实本身就和“强”字分不开,活着就意味着“健”在。生命就是一种力量,它时刻都在征服着周围的一切,包括自身的菌、病、欲、兽。只有向前看才能生活,只有向后看才懂生活。光往上看,发飘;光朝下瞅,腿沉;不往上看,不往下看,又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人生最不好把握的就是视力。人的伟大和光荣的杰作就是知道如何恰如其分地生活。确切的人生是:保持一种适宜状态,不要被字累,最好永远是好的敌人。

我找到一个在线阅读~,不过要付费成为会员才可以阅读,里面的书非常多,办一个会员不吃亏~ 纯文学期刊 长城 双月刊 长江文艺 月刊 创作评谭 双月刊 大家 双月刊 当代 双月刊 当代文坛 双月刊 滇池 月刊 短篇小说(原创作品版) 月刊 敦煌诗刊 半年刊 芳草 月刊 芙蓉 双月刊 海燕 月刊 含笑花 双月刊 黄河 双月刊 辽河 双月刊 六盘山 双月刊 名作欣赏(下半月) 月刊 人民文学 月刊 三峡文学 月刊 散文诗 月刊 山花 月刊 山西文学 月刊 杉乡文学·逆风 月刊 诗刊 半月刊 诗选刊 月刊 十月 双月刊 收获 双月刊 外国文艺 双月刊 晚晴 双月刊 微型小说选刊 半月刊 文学界 月刊 小品文选刊 半月刊 星星 月刊 雪莲 双月刊 延河 月刊 扬子江诗刊 双月刊 杂文月刊(选刊版) 月刊 中国作家 月刊 通俗文学 北京文学 月刊 传记文学 月刊 创作 双月刊 当代人 月刊 东方剑 月刊 东方文学 季刊 短小说 月刊 海上文坛 月刊 江河文学 双月刊 金山 月刊 骏马 双月刊 凉山文学 双月刊 美文 半月刊 女子 月刊 女子文摘 月刊 散文百家 月刊 台港文学选刊 月刊 通俗小说报 月刊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 月刊 西湖 月刊 小说界 双月刊 延安文学 双月刊 译文 双月刊 杂文选刊 半月刊 杂文月刊 月刊 章回小说 月刊 啄木鸟 月刊 作家杂志 月刊 故事传奇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月刊 传奇故事(上半月) 月刊 传奇故事(下半月) 月刊 故事大王 月刊 故事林 半月刊 红岩春秋 双月刊 今古传奇·故事版 半月刊 文艺生活(精品故事汇) 月刊 西江月(传奇故事) 月刊 小说精选 月刊 新故事 月刊 中华传奇 月刊 文学评论 博览群书 月刊 读书 月刊 国外文学 季刊 汉字文化 季刊 民族文学研究 季刊 名作欣赏 半月刊 南方文坛 双月刊 书屋 月刊 探索与争鸣 月刊 文学评论 双月刊 文学自由谈 双月刊 文艺理论与批评 双月刊 文艺评论 双月刊 文艺争鸣 双月刊 修辞学习 双月刊 文摘类期刊 百柳·漂 月刊 报林 月刊 党员文摘 月刊 东西南北 月刊 都市心情 月刊 读书文摘 月刊 读书文摘(青年版) 月刊 海外文摘 月刊 海外星云 旬刊 今日文摘 半月刊 民族文汇 月刊 青年文摘(红版) 旬刊 青年文摘(绿版) 旬刊 全国新书目 半月刊 人民文摘 月刊 人物周刊·文摘版 月刊 深圳青年 半月刊 视野 月刊 书报文摘 周刊 书摘 月刊 文苑 月刊 新华文摘 半月刊 阳光搜索 月刊 意汇(黑白版) 月刊 意汇(全彩版) 月刊 意林 半月刊 阅读 月刊 知识窗 月刊 中华文摘 月刊 中外文摘 半月刊 青年视点 成人 月刊 大学时代 月刊 东西南北·大学生 月刊 黄金时代 月刊 流星语 月刊 青年记者 月刊 青年时代 月刊 青年作家 月刊 山西青年 月刊 时代青年(上半月) 月刊 文艺理论研究 双月刊 西江月(打工纪实) 月刊 新青年 月刊 社会文化 传播 月刊 传媒 月刊 慈善 双月刊 分忧 月刊 航海 双月刊 红酒生活 双月刊 华夏文化 季刊 交际与口才 月刊 蓝都会 双月刊 蓝铃 月刊 老友 月刊 旅伴 月刊 民间文学 月刊 人间方圆 旬刊 人物周刊 月刊 上海采风月刊 月刊 神州学人 月刊 生活之友 月刊 世界 月刊 世界文化 月刊 文化交流 双月刊 文化月刊 月刊 文汇百花周刊 月刊 文学与人生 月刊 新晨 月刊 新广角 月刊 新居室 月刊 新生活 月刊 新闻爱好者 月刊 新闻记者 月刊 夜生活 月刊 真情 月刊 职业 月刊 中国诚信 月刊 中国钓鱼 月刊 中国文艺 双月刊 中外生活广场 月刊 自充值之日起开始计算,在一年时间内可阅读本网千余种电子期刊(限 2000 篇文章)100元包年卡 自充值之日起开始计算,在一月时间内可阅读本网千余种电子期刊(限 400 篇文章) 20元包月卡 非计时卡,可累计全文阅读本网 30 篇电子期刊文章 10元 30篇卡

《文学与人生》是湖南文理学院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规划教材。它的前身——“文学与人生”讲义,已经在大学中流传四年。作为一部素质教育教材,“它既是文学审美的,也是素质教育的。它既是文学审美的深化,也是素质教育的强化”。此书作为人生教育教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人文杂志2021年第三期内容

论《离骚》的自我形象 《北方论丛》1986(6)。论屈原艺术想象的独创性 《东北师大学报》1988(4)。先秦国家观念与屈原的宗国意识 《东北师大学报》1989(4)。春秋战国时代“士”阶层的类型分析 《延边教育学院学刊》1990(1—2)。“生王之头不若死王之垄” 《甘肃社会科学》1991(1)。先秦“士”阶层的文化心态与历史命运 《贵州文史丛刊》1991(2)。《离骚》审美价值的层次分析 《延边大学学报》1992(2)。屈原社会理想与儒法两家的关系 《东北师大学报》1992(3)。《招魂》作者补证 《社会科学战线》1993(3)。楚辞:诗歌形式的纵深拓展 《人文杂志》1993(3)。中国礼乐文化初论 《东北师大学报》1993(6)。《九歌》“二湘”异辞同源说 《松辽学刊》1994(1)。话说《橘颂》 《名作欣赏》1994(2)。楚辞《招魂》的结构特征与语言特征 《苏州大学学报》1994(3)。百世诗宗的文化传承 《东北师大学报》1994(5)。中国诗歌中渔父意象的发轫之作——读楚辞《渔父》 《文史知识》1994(12)。屈原人格的背景、内容与价值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1)。中国古典小说中诗文融合传统的渊源与发展 《中国文学研究》1995(2)。公木的诗学世界 《人民日报》1996年6月27日第十一版。广阔的视野,崭新的高度 《社会科学战线》1998(3)。读诗札记(六则)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6)。从《诗经》看周代天命观念之兴衰 《江海学刊》1999(2)。“平淡”:陶诗风格之阐释 《社会科学战线》1999(2)。《诗经》对答之体及其历史意义 《文学遗产》1999(2)。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古典文学研究片论 《文学前沿》第一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孔子的诗学 《深圳大学学报》2000(6)。从“兮”字用法看楚辞《九歌》的音乐特性 《社会科学辑刊》2001(2)。中国上古诗歌的历史文化观照 《社会科学战线》2001(1)。睹新春之景 咏乡思之情——读王湾《次北固山下》 《名作欣赏》2001(1)。夏夜的图景 丰年的欢乐——辛弃疾《西江月》赏析 《古典文学知识》2001(3)。青春溪水里的一朵浪花——读李清照《如梦令》 《名作欣赏》2001(4)。仰望泰山 志在高远——杜甫《望岳》赏读 《古典文学知识》2001(6)。从《生民》到《离骚》——上古诗歌历史发展的一个实证考察 《文学遗产》2001(4)。中国古典诗歌中“生命意识”的内涵与泛化 《深圳大学学报》2001(6)。中国古典诗学的抒情理论 《中华读书报》2002年11月27日。屈原的诗学 《深圳大学学报》2002(6)。道家语言哲学对中国古典诗学的影响《学术研究》2002(12)。夏商时代的天命观念及其文化形态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2)。性善·仁政·浩然之气——孟子精神世界的再认识 《深圳大学学报》2005(3)。一个哲学悖论的诗学消解——老子“道”本体的无限性及其审美转向 《文艺研究》2007(11)。流芳千古的一代文宗欧阳修 《文史知识》2007(12)。眼观风云浩荡 胸怀日月运行——读曹操的《观沧海》 《古典文学知识》2008(2)。

《论〈离骚〉的自我形象》,载《北方论丛》1986年第6期;人大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7年第1期转载。 《论〈离骚〉的情感内涵》,载《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人大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8年第12期转载。 《论屈原艺术想象的独创性》,载《东北师大学报》1988年第4期;人大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8年第11期转载。 《先秦国家观念与屈原的宗国意识》,载《东北师大学报》1989年第4期。 《春秋战国时代“士”阶层的类型分析》,载《延边教育学院学刊》1990年第1—2期;人大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1990年第10期转载。 《“生王之头不若死王之垄”》,载《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先秦“士”阶层的文化心态与历史命运》,载《贵州文史丛刊》1991年第2期;人大学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1992年转载。 《屈原社会理想与儒法两家的关系》,载《东北师大学报》1992年第3期。 《关于屈原作品的流传与真伪》,载《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92年第6期。 《话说〈橘颂〉》,载《通化师院学报》1993年第1期。 《〈招魂〉作者补证》,载《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3期。 《楚辞作家对传统精神文化的全面融汇》,载《长白论丛》1993年第3期。 《楚辞:诗歌形式的纵深拓展》,载《人文杂志》1993年第3期。。 《中国礼乐文化初论》,载《东北师大学报》1993年第6期。 《从我国古籍探索远古乐舞艺术》,载《贵州文史丛刊》1993年第4期。 《〈九歌〉“二湘”异辞同源说》,载《松辽学刊》1994年第1期。 《楚辞〈招魂〉的结构特征与语言特征》,载《苏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百世诗宗的文化传承》,载《东北师大学报》1994年第5期;人大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4年第12期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5年第1期摘编。 《略说“东皇太一”》,载《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中国诗歌中渔父意象的发韧之作——读楚辞〈渔父〉》,载《文史知识》1994年第12期。 《屈原人格的背景、内容与价值》,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1期。 《中国古典小说中诗文融合传统的渊源与发展》,载《中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2期。 《公木的诗学世界》,载《人民日报》1996年6月27日第十一版。 《广阔的视野,崭新的高度》,载《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3期;《新华文摘》1998年第9期转载。 《读诗札记(六则)》,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6期。 《从〈诗经〉看周代天命观念之兴衰》,载《江海学刊》1999年第2期。 《“平淡”:陶诗风格之阐释》,载《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2期。 《〈诗经〉对答之体及其历史意义》,载《文学遗产》1999年第2期;人大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7期转载。 《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古典文学研究片论》,载《文学前沿》第一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孔子的诗学》,载《深圳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人大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4期转载。 《中国上古诗歌的历史文化观照》,载《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1期。 《睹新春之景咏乡思之情——读王湾〈次北固山下〉》,载《名作欣赏》2001年第1期。 《夏夜的图景丰年的欢乐——辛弃疾〈西江月〉赏析》,载《古典文学知识》2001年第3期。 《青春溪水里的一朵浪花——读李清照〈如梦令〉》,载《名作欣赏》2001年第4期。 《从“兮”字用法看楚辞〈九歌〉的音乐特性》,载《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2期;人大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8期转载。 《从〈生民〉到〈离骚〉——上古诗歌历史发展的一个实证考察》,载《文学遗产》2001年第4期;人大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12期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5期摘编。 《中国古典诗歌中“生命意识”的内涵与泛化》,载《深圳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仰望泰山志在高远——杜甫〈望岳〉赏读》,载《古典文学知识》2001年第6期。 《屈原的诗学》,载《深圳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人大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5期转载。 《中国古典诗学的抒情理论》,载《中华读书报》2002年11月27日。 《夏商时代的天命观念及其文化形态》,载《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性善·仁政·浩然之气——孟子精神世界的再认识》,载《深圳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一个哲学悖论的诗学消解——老子“道”本体的无限性及其审美转化》,载《文艺研究》2007年第12期。 《流芳千古的一代文宗欧阳修》,载《文史知识》2007年第12期。 《眼观风云浩荡胸怀日月运行——曹操〈观沧海〉赏析》,载《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2期。 《一部不该被遗忘的著作——重读杨公骥先生<西藏古史考>》,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礼乐传统下的孔子音乐美学》,载《左传研究论文集》,中华书局,2009。 《地域特征民族本质世界背景——岭南文化研究的三个维度》,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2期;《新华文摘》2011年第7期全文转载。 《杨公骥的学术风范》,载《读书》2011年第11期。 《“诗中有画”的典型范例——读王维〈山居秋暝〉》,载《古典文学知识》2012年第4期。 《独创性与超越性:莫言的启示》,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人大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3年第5期转载。 《〈“远”范畴的审美空间〉序》,载《“远”范畴的审美空间》,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文学遗产〉照亮我的学术之路》,载《〈文学遗产〉六十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美景如画情韵悠长——读白居易〈题岳阳楼〉》,载《文史知识》2015年第1期。 《陶渊明“真意”探微》,载《学术研究》2015年第4期。人大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5年第8期转载。 《公木的“第三自然界”》,载《读书》2018年第4期。 《孔子“世界观”的启迪》,载《儒学文学关系研究》,线装书局,2018。 《“四高一转”:白居易人生道路的个体特征》,载《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 人大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8期转载。 《孔孟“孝”论的历史渊源与伦理内涵》,载《中国文化研究》2019年第4期。 《失意伤别的悲叹与共鸣——读白居易 〈送张山人归嵩山〉》,载《名作欣赏》2020年第8期。 《〈新华颂——公木诗文选〉序》,载《新华颂——公木诗文选》,长春出版社,2021。 《时代的歌声 战士的情怀——公木诗歌创作述论》,载《诗探索》2021年第2期。 《白诗脞谈》,《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1年第4期。 《“孤灯挑尽”:宫禁习俗、艺术渲染和人性意义——读白居易〈长恨歌〉札记》,《河南大学学报》2021年第6期。

  • 索引序列
  • 文学与人生杂志2021年第九期内容
  • 科学与生活杂志2021年第九期内容
  • 文学与人生杂志2021年第九期
  • 文学与人生杂志2021年第一期内容
  • 人文杂志2021年第三期内容
  • 返回顶部